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對於現在的很多90後的新手父母來說,寶寶剛出生,都會手忙腳亂,整天日夜顛倒,什麼都不懂,寶寶最依靠的就是爸爸媽媽了,但是有時候,因為爸爸媽媽的大意與無知,會帶給寶寶很多傷害。所以新手父母應該多學習育兒知識,否則嚴重的話就會和下面這位寶媽一樣了。

小編最近聽說了一件特別震驚的事情,小編的小學同學萍萍和老公結婚不久,兩個人就決定生孩子,雙方父母的工作都挺忙,都沒有時間給他們帶孩子,而他們倆都是新手父母,今年都才剛滿23歲。

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自從寶寶出生以來,他們兩都比較緊張,也沒有怎麼放鬆的休息過,尤其是晚上睡覺也不安穩。作為新手父母,肯定還不適應當爸爸媽媽的狀態。

白天只有萍萍一個人在家帶孩子,而小王白天要去上班的。有一天,萍萍趁著寶寶睡著的時候去了小區樓下散散步,因為很久也沒有出門了,憋得也慌,萍萍本來只想著走個十來分鐘就回來,沒想到小區裡面碰到了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所以就開始聊起來了。

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後面才想起了寶寶,趕緊回到家,回到家後發現寶寶睡在床上一動也不動,便上前去查看,發現寶寶這個時候也沒有了呼吸,嚇得萍萍趕緊打120急救,但是一切都晚了,醫生還沒有來寶寶就已經沒有了呼吸,萍萍也當場傷心的暈倒了。

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得更安全?

1.一歲之前堅持仰臥位睡眠。

從寶寶出生開始,不管是寶寶小睡,還是午休,還是晚上睡覺,都要堅持仰臥位睡眠。研究發現,“仰臥”睡姿可以降低降低窒息和吸入風險。只有寶寶存在一定的呼吸道疾病的時候,醫生可能會建議寶寶採取俯臥位,除此之外,都應該採取仰臥位。

因為仰臥並不會導致嬰兒吐奶被嗆入氣管窒息,因為嬰兒氣管的生理結構和機制會天然防止這個問題的發生。一旦寶寶可以自由地翻身了,那麼寶寶就可以選擇他自己喜歡的姿勢睡覺啦。

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2.不要給孩子使用太軟的床墊。

很多父母想要讓孩子睡的舒服點,認為柔軟舒適的床給孩子睡最好,其實床墊太軟是不利於孩子的脊椎發育。因為孩子在的7歲以前脊椎椎骨之間的軟骨層特別發達。當孩子體位不正或長時間一側緊張等都會引起脊椎變形,其次睡軟床墊時孩子矇頭睡覺的機會增加。

孩子在睡眠時會處於缺氧狀態,會感到胸悶、氣短,有的還會有多夢和噩夢現象,使得孩子睡眠質量下降,得不到充分休息。

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3.嬰兒床上不要放太多的物品。

每個孩子在父母眼裡都是天使,都想將孩子的床裝扮的萌萌噠,於是在床上放滿各種玩具或者掛上公主簾,其實這些東西給孩子的睡覺增加了安全隱患,建議到了晚上,父母一定要把這些統統拿掉,寶寶睡覺的床東西越少越好。

不要放過多的枕頭,羽絨被,填充玩具,以及嬰兒床緩衝墊。在嬰兒床上放置不必要的物品可能會導致孩子的頭被它們蓋住,從而增加嬰兒猝死情況的發生。

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4.和寶寶同房間但是不同床。

有很多家長喜歡跟寶寶一起睡,因為同床睡餵奶更方便,也可以加強母嬰聯繫。甚至有些媽媽認為,只有睡在她懷裡,才能夠更好的保證嬰兒的安全。

其實這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是極其不安全的,所以還是建議嬰兒與父母同眠(靠近父母的床)而不同床,因為同床是嬰兒猝死綜合徵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有超過一半的嬰兒意外死亡事件發生在母嬰同床情況下,即成人與嬰兒睡在一起。

寶媽趁孩子睡覺後,自己出門溜達,回家後卻發現寶寶早已沒了體溫

現在大部分的家長們往往都很關心寶寶的睡眠質量問題,確實忽視了嬰兒睡眠的安全問題。其實,睡眠的安全比睡眠的質量更重要。家長應該做到以上4點才能保證孩子能安全入睡,孩子睡眠質量也會大大提升!


我是麗寶的媽咪,一名高級育嬰師,我會持續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幫大家解除生活中關於孩子的困擾。如果您有關於孩子的疑惑和不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成長,營造育兒小課堂。也希望我的一些建議可以幫到大家,喜歡的話歡迎轉載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