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给孩子上早教?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折射出你的教育观

要不要给孩子上早教?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折射出你的教育观

要不要给孩子上早教?不少人在后台留言问过这个问题。

果仁妈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一位爸爸的思考,他说,早教很重要,但早教班没有那么重要。

你怎么看呢?你给孩子上早教了吗?

|

本文转自「海淀胖爸爸」,

ID:haidianpangbaba,已获授权

老大没上早教班,老二需要上么?”

这是一位邻居提给我的,不是闲聊天,而是一本正经咨询那种(免费的)。

时间关系,当时聊得不多,所以今天专门写文再答一遍。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上不上早教班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问题,它折射出这一代父母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误区。

1

先简单介绍一些情况。

这位邻居平日里是个恬淡知性的人,当然大多数海淀妈也都是这样的,只有鸡娃时才会露出人狠话不多的那一面。

老大是个男孩,和我女儿安安同岁同校同年级,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大杀四方的海淀学霸,但是,脑袋瓜很好使,学习态度也非常端正,而且还酷爱读书,尤喜天文地理,暑假时还帮着我一起精选《少年时》。去年,她生了老二,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

坊间传言,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但是从邻居身上,我深切感受到,养的时候或许是这样,但是到了教的阶段,实际却是——

  • 老大完美养成的,老二要再接再厉。

  • 老大不尽人意的,老二要东山再起。


这一届家长,岂会那么轻易地饶过自己?

2

我问邻居,“为什么非要给老二报早教班?老大没上,现在不也挺优秀的么!”

这位妈妈激动地说了,篇幅关系,我给大家提炼出三个要点:

  • 如果老大上了早教班,说不定会更好。

  • 老大那时候年轻,没有经济实力,也没那么重视教育(祖上学区房)。

  • 别人都上,自己孩子不上,担心以后跟不上。

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有,这三句话的潜台词是:

  • 不满足现状。

  • 不花钱就是不重视教育。

  •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看看,是不是替一众老父亲老母亲们都代言了?

3

早教班这个问题,其实早有定论:早教确实很重要,但是,早教班确实没那么重要。

最现成的例子,邻居家的老大,没上早教班,也非常优秀。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上早教班的时候,人家也没闲着,在家刷绘本呢。所以,早早就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习惯。

可以这么说,不管有意无意,其实邻居家老大的早教,是没有缺失的,只不过提供的主体是家庭而不是机构罢了。

说到底,早教和早教班其实是一件事,无非是儿童的早期教育需求,由谁来供给。

父母作为教育的责任主体,有能力也有时间实施早期教育,这种浸润式的环境是任何早教班都难以比拟的。

早教机构,(可能)比父母专业性强,又提供了大于家庭的社交空间,这种外研式的环境,也是有价值的。

但是,由于早教在当下整个的教育体系中还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监管没有那么严,供给也没有那么有序,所以总体还处于粗放发展阶段

虽然早教班或有教研,或有专业老师,但是,它的盈利属性、供给矛盾以及一对多、短期刺激,注定是先天缺陷。

大家可以注意一个现象,虽然早教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广受好评的早教班并不多。一个没有龙头企业的行业,特别是在教育这个领域,还没有一家有足够话语权的本土化品牌,只能证明,它整体上还都处于初级阶段。

其中,最关键的瓶颈因素的是从业人员(我都不敢用教师这个词)。由于过去几十年对教育的轻视,整个教育行业从业人员队伍,都是极其稀缺极其不能满足需求的,而且,越往教育链条前端,情况越不乐观。

比如,优秀的小学老师比中学老师少,优秀的幼儿园老师比小学老师少,至于早教这个领域,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当得起老师这两个字?当得起的,又有几个在一线直接从事相关工作?

所以,在当下这个阶段,早教班一定不是必需品,虽然在家教可能不够,但是出去学又有很大几率会踩坑。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早教班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它都不能完全承担起早教的职能,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可能有益的补充。

要不要给孩子上早教?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折射出你的教育观

但是,是不是就要因此把早教班一棒子打死呢?

倒也不是。这其实也是我一直想给家长们提示的,有很多事不能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早教班不是必需品,但是不等于,上了就有害。

教育这个事,有强大的包容性,只要你往正确的方向投入,它都接的住,也都有用——只是用处可能没有品牌方宣传或者家长以为的那么大罢了。

如果有钱有闲,选一个靠谱的,低调的,至少市场推广手段没那么low的,把孩子扔到班里涮涮,也是蛮好的。

家长可以同步参加,学习一些早教领域的教育和引导方法——前提是你觉得那些所谓的老师水平比你高见识比你广的话。

如果没钱没闲,果断弃之,连想都不用想,纠结也不必纠结。

4

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来看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明明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在前,这位妈妈每临大事还是犹疑呢?

因为三个字:不自信

这其实也是这一届家长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要不要给孩子上早教?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折射出你的教育观

不自信的根本原因:

  • 缺乏坚定的理论支撑,或称之为“正念”,

  • 缺乏充分的实践活动,或称之为“经验”。

虽然自己亲自养过一(两)个娃,但是,仍不足以给自己带来足够的信心。

这是家庭教育的欠账。

我们这一代家长,处于教育升级的转换期,除了那些书香门第,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模式都是原生态的。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但是,这一代父母的实践确实太少了。

该怎样解决这样的困局呢?

第一,鸡娃先鸡已,不是让大家也去学奥数学英语,而是建议大家关注教育,学习教育,研究教育,思考教育,在锤炼三观的过程中,锤炼一个比较清晰的,不轻易为外界所动的,教育观

第二,

看更多的别人,因为这是积累经验丰富体验的最后过程。但是,要谨记那句话,看最好的别人,做更好的自己。

第三,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坚定,执行

将来的某一天,孩子会因为这些实践感谢你。

每日话题

你给孩子上早教了吗?你相信自己在教育上的判断吗?

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吧!

- END -

海淀胖爸爸,一个来自帝都教育高地海淀区的爸爸,记录陪伴女儿学习生活的日常,分享教育方法/资源/信息和心得,都是原创哦!

  • 如何劝孩子、骂孩子、夸孩子?这三大沟通难题,现在有答案了

  • 越安慰越崩溃,孩子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办?

  • 越安慰越崩溃,孩子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办?

  • 孩子沉迷iPad,屡教不改,我该怎么办?

|作 者 招 募 & 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