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什么会被冤枉?

凤形小辉


说起民族英雄,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岳飞”,岳飞将军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然而,人在壮年就被奸臣秦桧陷害,惨死风波亭,令人唏嘘不已。那么,到底是谁才是主谋?秦桧首当其冲,这是毋庸置疑的:

甚至,都说岳飞是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军,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在监狱里。当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但是,他最多只是一个行刑者,其实,决定岳飞命运的还是皇帝的意志。除此之外,不能忽视的还有老百姓的呼声,算得上是无心之失。

岳飞的军队以骁勇善战,纪律严明闻名大江南北,被称为“岳家军”。放眼历史,除此之外,也只有戚家军被冠以将军的姓氏,而两者主帅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岳飞的能力万中无一,但是,战争不是一个人就能赢的,就像足球一样,不能只靠一个前锋,打仗,最重要的是指挥协调能力。

岳飞1127年就被封为统制,1130年被封为都统制,时年27岁,都统制没有具体官品,相当于临时任命的统帅。1134年岳飞就正式成为荆湖北路前沿统帅,其部众也达到十万之巨,后又被加封定国军节度使、开封府同三司、太尉、宣抚使、枢密副使,可以说,没有非同一般的个人能力和显赫的战功是达不到这一地步的。

如果,岳飞不是因为不得善终,有可能力压韩世忠,成为中兴四将中的第一人,如此人才,朝廷视之为栋梁,百姓视之为救星。位极人臣,百姓则口口相赞,视岳飞为铁军的象征,却不知正是这一点葬送了这位中兴之将。

纵观历史,即使强如曹操,霍去病,李自成等等,都没有一支军队以主将的姓氏为号,岳飞有怎敢承担岳家军的称号?

不仅不能叫岳家军,甚至,岳家将都不能称呼,北宋已经有两个很好的例子:杨家将和呼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英勇善战,忠贞爱国,可结局如何?还不是家破人亡。打了败仗是不假,但是,更重要的是犯了忌讳,皇帝心中不悦,虽不会明说,但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小人自然会投其所好,比如潘美。皇帝明知道是罗织罪名,但是,朝廷依旧以此为由剿灭杨家。

呼家更为悲惨,名将呼延赞的儿子呼延得模被奸臣庞文陷害,满门抄斩。而此时的宋仁宗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唯一的后人也被追杀致死。所以,作为武将,就算是战功卓著,也要时刻牢记,军队是朝廷的,自己的权力是朝廷的,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私有之心,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但是,事无必然,几百年后戚家军南抗倭寇,纵横几十年不倒,同样都是以姓为号,为什么戚继光就能保全自己呢?

因为一个人——张居正。

明朝从嘉靖后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皇帝20多年不上朝绝无仅有,也是不祥之兆。到了万历手里,已经是多事之秋,幸亏张居正,才能苟延残喘,甚至有再起之势。张居正死后明帝国就在无回天之力,一直堕落到颠覆的结局。

张居正是首辅大臣,位同宰相,戚继光之所以能扶摇直上,而且,在军队有着很多特权,都是张居正在其后撑腰。对于戚继光的上书,张居正总是能满足,戚家军的装备在亚洲首屈一指,鸟铳火气应有尽有。另外,戚继光还成立了“辎重营”,除了火器,其他的都由自己采购制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戚继光纵横江南塞北数十年,少不了遭人算计陷害,但是,这些算计总过不了张居正这一关,毕竟皇帝年少无知,还是张居正一手教出来的,朝廷大事基本是张居正在处理,那么,如此之下还有谁能威胁到戚继光?

如果张居正和岳飞是同一时代,也许岳飞就能在张居正的庇护下安心征讨,中兴南宋,但是,历史是无法被假设的。岳飞和霍去病一样英年早逝,只不过霍去病是暴毙而亡,而岳飞是被人诬陷致死,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岳飞死时还不到39岁,按说这正是壮年,是一个武将最能立战功的年纪,年轻了易冲动,不能安稳对战,太老了又过于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然而,他却不幸离世,这对他个人和当时的社会(朝廷意欲偏安,不思战,不欲战,不想打也不敢在打了)是个无法估量的损失。岳飞还是太过年轻气盛,凭着战功要挟皇帝,忘记了皇帝才是能决定他命运的人,几次和皇帝对着干,甚至强行索要兵权(岳飞被撤职过两次),这都是是致命的错误,皇帝怎么可能让你独大?

公元1138年,宋金第一次议合谈判。

可以说,宋金议合是宋高宗更为倾向的政治策略,而当时岳飞主战不主和,坚决不同意皇帝的和议。为此,岳飞甚至还撂挑子辞官不干了,这让宋高宗很是尴尬。后来还是高宗主动低头,派人把岳飞请了回来。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岳飞还曾上疏建议宋高宗立太子。

高宗有疾,没有生育能力,膝下只有两个养子,如此隐晦的话题岳飞也不避讳。再者,古往今来,有军权将军都应尽量避免皇子废立之事,以显示自身清白,岳飞倒好,管起皇帝的家事来了。结果就是君臣不合,岳飞一气之下,又辞官不干了。

居功自傲,殊不知,正是这名声要了自己的命。

想要飞黄腾达,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能力是一定要有的,但是,做人要分清局势,更要考虑周全,切不可争头冒尖,誉满天下福兮祸兮。也正是岳飞的结局给了韩世忠警告,最终他解甲归田,避免了风波亭的惨剧再一次上演。

即使身怀济世救民之才,没有伯乐也是枉然,有人会使你前途无量,也有人会让你万劫不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