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寧夏大學“壓分”角度看家長為什麼送孩子去輔導班


從寧夏大學“壓分”角度看家長為什麼送孩子去輔導班

寧夏大學壓分事件引發的思考

2020年2月20日寧夏大學公佈研究生初試成績,部分報考同學專業課成績極低,低至個位數甚至0分,因此部分考生質疑寧夏大學有壓分現象,具體事實如何,目前還在調查中,本文不做推測和評議。對於準備考研的學子來說,準備考研之前,需要做的工作眾多:

  1. 確定報考哪個專業。
  2. 查詢資料,準備報考哪個學校,學校的相應專業是自主命題還是統考:如果是統考,按統考準備考試;如果是自主命題,則需查看參考教材,相應科目的教學大綱和教學重點,往年考試情況。
  3. 查看相應學校的複試流程,複試成績比(有很多同學初試過了,複試成績低,也不會被錄取),往屆同學提供的建議。
  4. 系統複習(很多同學都是報班跟班學習的)。
  5. 研究生考試報名。
  6. 參加研究生考試。
  7. 查看研究生初試成績。
  8. 準備研究生複試。
  9. 查看研究生考試總成績(初試成績和複試成績的加權分值)。

上面的流程是想要考研的同學至少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大部分考研同學都需要準備一年左右的時間。我想,如果考生認真準備一年,還因個人實力原因未能考取心願學校,是自己水平不如人,那沒什麼可講的。但如果因為其他原因導致考研失敗,那會對考生、家長、社會造成的影響是沒法計量的。但是實事求是地講,作為考生,目前能夠控制的也就是落在試卷上的分數了。

因此我想從孩子家長的角度,談談國家強調給孩子減負,提倡孩子全面發展,為什麼輔導班還是越來越多,為孩子報班的家長越來越多。

為什麼家長送孩子去補課

不可否認,重點高校的師資、設備、教學資源基本都是優於普通學校的,但是重點學校的學生容納人數是有限制的,那怎麼保證自家孩子能夠到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學校呢?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目前高考成績決定孩子能夠去哪裡的學校,並且高考成績目前還是主要看學生的成績,也就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相對來說是公平的,可預測的。

如果孩子高考成績好,能夠報考水平高的高校,那就能夠接觸更多優質教學資源,更好的教學環境,後期發展則會順暢些;但是如果孩子考取的學校是普通院校,那他考研、就業的第一學歷就有可能成為他的減分項。

那如何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績呢?對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來說,最便捷的途徑就是輔導班了:把孩子送到輔導班,老師會教授孩子更多內容,更多技巧,孩子考試更容易得到分數。如果不送孩子去輔導班,反而會成為異類。那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去輔導班呢,輔導班老師說:“越早越好“。這就導致一個現象:一開始,有一部分家長送孩子去補課,他們的成績有所提升,又有一部分家長跟上,然後剩下的那批家長不由自主的就開始著急了:如果不送孩子去補課,就是落後分子了!家長能怎麼辦呢?

孩子開始上輔導班後,家長需要做的事情

把孩子送去輔導班,家長的任務也就更多了:

  • 按時接送孩子上下課。如果孩子報班多,家長基本是不能做別的事情了,時間要貢獻在路上、輔導班教室門外。
  • 陪孩子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有多少家長說,我現在去參加高考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 哄孩子愛上學習。相對來說,這是最難的任務了,發自內心愛上課的學生不是沒有,但是比例少,大部分學生,都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督促、監督。

總之,送孩子去輔導班,不但孩子壓力大,家長的任務也變多,但是,家長有條件的話,也是堅持的居多:作為孩子的家長,希望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快樂的,能夠在他喜歡的方向上深入研究;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家長是矛盾的,如何才能讓他們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