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首先祝所有的女性朋友節日快樂!

其實這期選題我是夾雜著“私貨”而來的,因為很巧,我老婆現在就是一位準媽媽。預產期三月底的她,現在手腳腫的像胡蘿蔔,不僅行動不便,站半個小時以上就開始腰痠背痛。所以如果不是必須出門,我們基本都宅在家裡。當然,這和北京的疫情也有一部分關係。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儘管我可以幫她做大部分事,但產檢總歸是要她親自到醫院才行。於是每週開車帶她去醫院檢查,就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條必選項。

隨著我老婆肚子越來越大,我開車帶她出門的時候,她總會無意識的和我說“哎呀,咱家車要是有這個配置就好了”、“哎呀,咱家車要是有那個配置就好了”。反覆說了幾次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喜歡的這些車輛配置,不正好是很多準媽媽們的心聲嗎?

於是,做這期選題的想法就誕生了。今天提到的所有車輛配置,全部是以我老婆的個人喜好為核心。沒辦法,因為我家也沒有第二個孕婦…雖然“樣本數量”不足,但我相信還是能給所有“準媽媽、準爸爸”作為一個參考。


“準媽媽”最青睞車上的哪些配置?


一、座椅加熱/通風

其實這項配置不僅僅是準媽媽,大部分潛在車主也格外看重這個配置。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座椅加熱

先說座椅加熱,這項配置在南方還好些,在北方真的是屬於“救命”級別的功能。有些女孩兒天生是寒性體質,懷孕之後怕冷的感覺會更加嚴重。如果沒有座椅加熱,僅靠空調是很難在冬天迅速讓體感溫度上升的,所以大部分準媽媽都非常喜歡這個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輛擁有座椅加熱的車都能實現一樣的效果。比如有些低成本、高配置的車,為了節約成本,只給坐墊提供了加熱功能,而靠背沒有,最終的效果只能說很一般。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很多運動型座椅只有坐墊加熱,但靠背是沒有加熱功能的

可廠商在宣傳的時候,仍然會表示車是有座椅加熱的,所以需要各位注意。試駕意向車,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打開座椅加熱試一下,避免入坑。

座椅通風對於準媽媽倒沒有那麼剛需,屬於錦上添花的功能。另外,就算夏天感覺車內很熱,也最好不要一上來把空調開的很低。孕婦是不能吃藥的,如果感冒了會非常麻煩,所以儘量開窗戶吹自然風。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座椅通風的重要性就沒有座椅加熱那麼高了

也正是因為女孩兒懷孕後對溫度會變的非常敏感,過冷和過熱都會直接影響舒適性。所以座椅加熱/通風,絕對是準媽媽最喜歡的車輛配置NO.1。


二、腰部支撐

隨著孕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腰疼。以我老婆為例,即使她每天都躺在床上,還會時不時地說腰疼。如果在車上,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打開腰部支撐,避免後腰始終受力。如果車輛沒有腰部支撐,我個人建議在座椅靠背處放一個靠枕,同樣可以緩解腰疼的感覺。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腰部支撐也是個很重要的配置

這個配置對於經常跑高速的朋友來說一定是感同身受,動輒幾個小時的開車時間如果沒有東西靠著腰,一會兒就會疼的受不了,更別提肚裡還有個孩子的孕媽。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車輛沒有座椅支撐的話,買一個座椅靠墊也可以

腰部支撐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因為一些高端車型除了能調節前後的支撐,還能調節側向支撐。顧名思義,側向支撐可以把身體包裹的很緊,這個對於孕媽來講是非常不利好的。所以即使您的車有腰部支撐,也最好只調節前後,側面放到最寬鬆即可。


三、座椅記憶/老闆鍵

眼尖的朋友一定會發現,這幾個配置大部分都和座椅有關。其實孕媽和普通人在乘車時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於腹中胎兒的照顧。保證了孕媽乘坐舒適性,自然就能避免胎兒的不舒服。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座椅記憶的實用性很高

座椅記憶這項功能的出發點是方便很多人開通一輛車,畢竟每個人的坐姿都不同,省去了每次上車調座椅、方向盤的步驟。而這個功能,恰好也幫孕媽省去了來回調整坐姿的步驟。

前面說過,我老婆的手腫的像胡蘿蔔一樣,一碰就疼,所以孕媽在調節座椅(哪怕是電動座椅)的時候會非常不方便。如果座椅調節按鈕在門板上還好,在座椅下面就很麻煩。好在,還有一個配置可以緩解這種尷尬,就是老闆鍵。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中高端車型常見的老闆鍵

孕媽坐在副駕駛的話,駕駛員可以通過老闆鍵給她調整舒服的坐姿。這樣即方便了她,也方便了駕駛員。當然,孕媽最好坐在後排,關於這點一會兒會講到。


四、車內PM2.5過濾器/車載空氣淨化器/負離子發生器

其實這三項配置都只有一個作用,就是淨化空氣。記得前些年有人這麼形容沃爾沃的車,“開門是北京,關門是北歐”。儘管有些誇張,但可見車內的空氣過濾和無異味也是很多人比較看重的指標之一。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車內PM2.5過濾器

以前北京霧霾籠罩的時候,很多人為了除霧霾都會在車內放置空氣淨化器等設備。因為空氣這種物質比較特殊,它的質量好壞看不見摸不著,這樣其實對孕媽的影響更大。所以如果車輛本身不帶這種空氣過濾裝置的話,後期可以自己購買一個放在車裡。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和我家那個一模一樣的車載空氣淨化器

當然,近些年北方地區的霧霾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但準媽媽們作為“高危人群”,凡事多留心、多注意總沒錯。


“準媽媽”的坐車小貼士

上述我們講了孕媽們最喜歡的配置,接下來再說幾個孕媽坐車時的注意事項。這裡面有些注意事項比車內多幾個配置更重要,所以“準爸爸”們一定要注意。


一、不建議孕媽開車

只要確認懷孕了,那無論是1周還是30周,都不建議孕媽親自開車。一方面開車會造成精神的高度緊張,而頻繁的操作和孕期的生理反應,如突然的嘔吐等,也會給孕婦和腹內的寶寶帶來更多危險。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孕媽儘量就不要開車了


二、永遠記住上車第一件事是緊急安全帶

有些不注意的孕媽上車之後覺得安全帶勒身體,乾脆就直接不繫了,這是非常非常不可取的方法。我想安全帶的重要性不用我再重複了,太多的事故已經證明了這個配置的重要。

我這裡主要講兩點,第一就是安全帶需要從胸部的中間位置穿過,這樣可以防止安全帶滑動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第二就是安全帶一定要從孕婦腹部下面穿過,切忌在腹部的中間或者其他部分穿過,因為腹部凸起的部分就是胎兒所在的位置,安全帶放置在腹部的下面可以防止發生意外時對腹中胎兒產生擠壓,這樣的傷害對於脆弱的胎兒來說是致命的。


三、如無特殊情況,建議孕媽坐在後排

很明顯,後排的乘坐空間比前排更加寬敞,而且很多家庭都是兩人出行,所以坐在後排時可以將前排座椅調整到最前端,為孕婦騰出一個非常大的腿部空間。由於孕媽在車上久坐後會出現腿部和腳部腫脹的現象,儘量保持腿部是直的就會有所緩解。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孕媽能坐後排就儘量坐後排

如果不得不坐在前排,那就一定要注意座椅不能太靠前,因為發生事故時氣囊的衝擊力會孕媽造成巨大傷害。另外,絕對不要把腿放在中控臺上,這不僅僅是孕媽,甚至是很多女性的統一問題。只要在前排,坐姿一定是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再儘量照顧舒服,不要不管不顧。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這種做法絕對是明令禁止的!


四、準爸爸的注意事項

車內吸菸當然是首先嚴令禁止的,即便孕媽不在的情況下也不要在車內吸菸,因為煙味會附著在車內不容易散去,孕媽對於氣味又很敏感,所以想吸菸請下車。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其次,中控臺上不要放任何物品,什麼小玩偶、紙巾盒子、鑰匙等等。這不是美觀問題,而是急剎車會導致物品滑落,很容易傷害到坐在前排的人。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有些香水看上去很精緻,但對孕媽非常不友好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要注意。車內儘量不要放香水,尤其是那些氣味特別濃烈的香水。因為孕媽對味道的敏感度很高,車內味道過於異常的話,很容易引起暈車、嘔吐等現象。而且香水中的酒精成分也比較多,這種氣味對孕婦很不好,所以儘量不要放在車裡。


總結:

也許很多男生不理解:“明明我們媽媽那個年代生孩子啥都沒有,不也把我們生出來了嗎?現在這麼矯情幹嘛?”其實這真不是矯情的問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孕期準則”。

客觀點說,媽媽那個年代生孩子容易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讓它更復雜,科技的發展還沒到那個地步。而現在我們有了這些技術,自然而然能注意的就要多注意。尤其是對於乘車而言,我甚至建議,孕媽再不必要的情況下,儘量少坐車。因為只要坐車,就會有風險。

小編親身體驗:原來準媽媽最喜歡車上的這些配置

▲準爸爸千萬不要在路上動不動就“動怒”

如果一定要坐車出門,我最後再給所有準爸爸們一個勸告:不管你之前的駕駛風格是多麼的狂野,只要車上坐著孕媽就一定要牢記。刺激和顛簸,對孕婦來說是難以接受的,“穩和慢”才是你此時開車最重要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