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名言警句:“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很有现实意义

由赵丽颖、冯绍峰夫妇主演的《知否》堪称古装宅斗剧的经典。

虽说该剧故事背景是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但它所传达的价值观、所蕴含的为人处世哲学,古今通用,意义深远。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知否》给广大女同胞们的重要启示:“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

《知否》名言警句:“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很有现实意义

“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这句话,是盛明兰在玉清观对齐衡说的。

当时,齐衡追她追得紧,而她自知与他身份地位悬殊,不可能嫁他为妻,便说在生母面前立过誓,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

明兰的生母卫氏,嫁入盛家为妾,就没过过一天舒坦日子。哪怕她不争不斗,安分守己,也总有人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明里暗里针对她、打压她、害她,而她身份卑微,又柔弱善良,连保全自己都做不到,最后死于人为的难产。

卫氏深知内宅水深,妾室尤为艰难,又岂能让女儿步自己的后尘?她教导明兰“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折射出她对命运的反叛心理与深深恨意。

《知否》名言警句:“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很有现实意义

林噙霜是盛纮最宠爱的女人。因为她,盛纮一一直背负着宠妾灭妻的骂名。

可以说,林噙霜作为一个妾室还是比较成功的,毕竟得到了男人的感情。

然而,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再怎么受宠,一样没有尊严,一样上不得台面。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不能称自己“母亲”,只能叫“阿娘”或“小娘”。女儿出阁都不能出门去送,不能看着女儿上花桥,因为那是正室的事。

一直说盛纮宠妾灭妻,可林噙霜一有什么事还是得哭天抢地跪地求饶,哪怕盛纮心里疼她,当着众人的面,照样不留情面狠狠训斥她。

我们不能说盛纮对林噙霜没有感情,感情是有的,只是还没有深到为她不顾家规宗法的程度。

对盛纮而言,女人永远是附属品,林噙霜只是附属品中最能讨他欢心的那一个。

《知否》名言警句:“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很有现实意义

讽刺的是,当盛纮得知林噙霜当年是贪图他的身份家业才与他在一起时,他竟无法接受,感觉自己被骗了感情,再也不肯原谅。

我只能给你妾室名分,也只能在私底下宠你惯你,但你必须对我绝对真心,必须给我全部的爱。否则,你就辜负了我。

林噙霜的结局是,被丈夫乱棍打残丢到城外庄子里自生自灭,最后因伤口溃烂而死,死前无一人在旁。

诚然,林噙霜为了巩固自己在盛家的地位,为了女儿的将来,机关算尽做了很多坏事,但她服侍盛纮二十年,为他生儿育女也是事实,可结果仍不得善终。

《知否》名言警句:“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很有现实意义

或许会有人说,林噙霜死得不冤,因为她当年害死了卫氏。但这件事盛纮并不知情,他打她并非为卫氏报仇,而是觉得林噙霜欺骗了他的感情,辜负了他。他对她是彻底死心了,所以才下重手。

身为妾室,不仅会被正室欺压、被世人轻贱,就连那个枕边人也一样靠不住。你只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没有你,还有别人,又怎会对你有绝对的真心真情?

《知否》名言警句:“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很有现实意义

古代的妾室就如现代的“小三”,得到了男人的宠爱,却得不到地位与尊严。

若为“小三”,男人的老婆对你恨之入骨,外人瞧不起你,就连那个男人也打心底里当你是附件品。你们只能在私底下恩爱缠绵,重要场合你永远靠边站,关键时刻男人弃你没商量。

于是得出结论:

古代女子,宁为农夫妻,不为公府妾,妾不好当。

现代女子,宁为普通人之妻,不当有钱人小三,小三人人喊打,难有善果。

这也算是《知否》这部剧给女人的一个忠告吧。

-END-

​(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