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人的成功与自身的美德是分不开的,有德之人必有贵气。


真正有贵气的人,处处受人尊敬,一呼百应,往往能成大事。无贵气之人,道德败坏,无法在集合众人之力,所以难成大事。


一个人的贵气,是拿千金买不到的,而是靠不断“反求诸己”得来的。真正有贵气的人,都有六大特征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厚德


厚德,语出《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淮南子》上也说:“故人有厚德,无间其小节”


意思是说,厚德之人,有大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


古人认为,人只要有深厚的恩德,就没有承载不了的事。相反,人无大德便无法成就大事。


厚德载物,这句话历来成为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教育广大莘莘学子,做一个“厚德”之人。


厚德载物,也是对中华美德的一种概况。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生活中,有些人把道德抛之脑外,在利益面前不所不用其极,结果因为德行不厚,处事不公,导致家风不正,家族不团结,子女也没教育好,晚年家况凄惨。


一个人要想德高望重,让别人对你信服,就必须有深厚的德行,实实在在的做好人好事,这样别人才对你产出敬佩,肯听你的。


《道德经》上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要舍弃浅薄虚华而采取朴实厚德。


老子认为,名利是浮华的,是浮在表面的一层油脂,非永恒固定的,而厚德才是实在,是从内心原生出的厚重。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厚德之人,绝不是把德放在表面,而是深藏内心,从言语,行动中,无意识的显露出来。


厚德之人,往往学识渊博,性情和蔼慈祥,他们既不攀附权贵,也不欺压弱小,对弱小者心生悲悯,心生济世情怀。


没有厚德,仅靠功名、机遇或者是非法手段求得的福,就会像插在花瓶中的花,因为缺乏生长的土壤,马上就会枯萎。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善良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善良是无价的,拥有善良之心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他们往往心地纯洁,把生活当成了一个美丽的乐园。


同时,善良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和善良的人交朋友、谈恋爱,会获得一生的福音。


常怀善良心地,有助于你形成敦厚,和善,纯和温柔的性格。而这些,在无形中能助你成大事。


京剧大师梅兰芳,出身贫寒,幼年丧父,跟随祖母生活。他自幼入科班学艺,10岁起登台演出,自此崭露头角。


李宣倜是个有钱人,他对梅兰芳极为赏识,帮他修改过不少唱词,两个人由此结下了一世情缘。


15岁那年梅兰芳染上了白喉病,无钱医治,只能等死,他主动接济梅家钱财,从来不求回报,梅兰芳对此番恩情终生不忘!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名满天下时,李宣倜已沦为“汉奸”,妻离子散,穷困潦倒。


梅兰芳从不避嫌,不光每月资助他生活费,还经常派弟子去陪他聊天解闷。


李宣倜病重,弥留之际,梅兰芳侍奉床前,全部后事均由梅兰芳亲力亲为,操办妥当。

俗话说“善有善报",常做善举之人,就会得到上天的庇佑,因果报应,常播下善种,必会得到善果。


恶是人人讨厌的,真正的善良是渗到骨子里的,是一个人的天性,也是他此生的福报。


善人者,人亦善之。常怀善念,多做善举,定会“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守信


《论语》上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汤显祖也说:“世事唯品一个信,人情常带三分疑”


古人把守信看作是修身治国的前提条件。


人与人交往,讲究“言必行,信必果”。可见,交往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讲信用,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


倘若人人不讲信用,老师骗学生,医生骗病人,生产商骗消费者……,那么这个社会,必定陷入一片混乱,什么事也干不好。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人要有信用,才能立足于社会;经商有信用,生意才会兴隆;国家不守信,早晚会衰亡。


《国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晋国闹饥荒,文公向箕郑询问说:“怎么救灾荒?”回答说:“讲信用。”文公说:“怎么讲信用?”


箕郑答道:“君心要讲信用,官位名分要讲信用,法令要讲信用,办事要讲信用。”文公说:“讲信用将会怎样?”


箕郑答道:“君心守信,善恶就分明。名分守信,上下级就互不干犯。法令守信,就时时会成功。办事讲信用,百姓都可以就业。


由于文公按箕郑的建议,围绕信、义和礼做了三件大事,得以顺利击败曹国、卫国和楚军,为宋国解了围,从而称霸天下。


孟子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


人在社会上如果不讲信用,肯定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更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被人信任之人,必是守信之人。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谦虚


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


做人常怀谦虚之心,则有益于自我修养的提高,久而久之,学识定会有所精进,别人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正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以,我们要常常保持一种谦虚心态。


历史上的曾国藩,特别的谦虚。


曾国藩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两人。


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边不得不增加两外护卫外,轿呢也没有换成绿色,仍乘蓝轿。


虽然曾国藩因乘蓝呢轿而被下级官员欺侮,但是他还是坚持乘坐蓝轿。


曾国藩纵横官场几十载,也许正是凭借了这种谦虚、内敛的力量。


俗话说“人无完人”,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谦虚,放低姿态接受批评,会有更多机会成长。


傲气只会让人止步不前,无法查缺补漏,时间久了,反而退步了。


谦虚不是低声下气,而是以平和心态,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现他人的亮点并向其学习。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懂得谦虚待人。


谦恭之人,人皆爱之。谦虚,是一种大智慧,也是藏而不露的真聪明,希望大家都有。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正直


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不凌弱势,敢做敢为,要能够坚持正道,要勇于承认错误。


一个人能保有正直,即使在财富地位上没有大收获,内心也是快乐和满足的。


正直之人,行的正,走的直,坐的端。孔子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意思是说,君子办事正直、公道,才能坦坦荡荡,心无挂碍。如春风吹拂,象秋月挥洒,看山河大地阳光明媚。


而小人却愁肠百结,怨天尤人,心胸狭窄,猜疑嫉妒,视人生如坟场地狱。


正直的人,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对待何人,都完全真诚。


司马光的正直是出了名的,历史上流传一则他卖马的故事。


他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


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


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


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


我们必须做人正直,要是我们失去了道义,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


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公正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


正直,是人的精神脊梁,也是一个人修身的体现。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人有没有贵气,就看这六点!「曾国藩家训」

坚持


坚持,即意志坚强,坚韧不拔,有耐性,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


东汉史学家班固说:“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坚持是做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要素,凡事坚持,才能走向成功,而失败者,往往不能长久坚持,他们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


民谚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容的就是做事不能坚持的人,他们就像“小猫钓鱼”一样,浅尝辄止,不做深入的尝试。


凡事只要方向是对的,必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不懈,哪怕结果是失败也不后悔。


在京城期间,曾国藩先后拜理学大师唐鉴、倭仁两位前辈为师,请教进德修业之术。


曾国藩一向严于律己,还为自己编定了一个自修课程:凡是读书的心得、人情的历练、本身的修养、诗文的创作,莫不分别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共分五类,命名为“茶余偶谈”、“过隙隐”、“馈贫粮”、“诗文钞”、“诗文章”。


有心得,能自觉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必有收获。曾国藩从道光十九年开始做诗文钞,并且开始写日记,后为基本没有间断。


从咸丰八年起,更是不曾中断过一天。行军、生病的时候,也仍然照记,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为止。就此一端,便可以看出曾国藩持之以恒的毅力。


做到坚持、保持恒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很少有人能够有始有终、坚定不移,但是坚持下来就会得到成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方能成就大事,只需要日日为功,久久为功。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