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朝,後面中國的結局會是什麼樣?

StrickEurkea


君不見李自成乎?君不見張獻忠乎?自古以來,農民起義的侷限性都向我們展示了,首先不會長久,其次就是他一定會成為朝代更迭的介質,作為一種過渡而存在

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初期聲勢震天,甚至說很有機會推翻已經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可惜農民起義的侷限性也就此顯現出來——造反為了什麼?錢、權、女人

那麼現在都有了,還造個屁的反,先享受一下子再說吧!


如果清朝真的被洪秀全推翻了,要麼四分五裂、要麼重新整合

雖然此時的清政府已經顯露疲態,自上而下都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但不至於四分五裂,如果此時太平天國一路北上,真的給清朝滅了,那整個時局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首先,忠於清朝的省份和區域自然不幹,那麼就會上演王朝覆滅之後的各種小型割據政權,先不說太平天國是否有能力去鎮壓,光是這樣就已經註定了國家的四分五裂

與此同時,西夏、新疆、西藏這些地區自然也就處於掌控之外,要知道清朝時期已經比明朝時期的疆域擴大了不少,經過這樣一番折騰,重新回到解放前也不是不可能。那麼分裂了就得整合起來,洪秀全能做到麼?單看他在天京稱天王后的表現來說,他實在是沒有這個水平,其他天王呢?我想也不能,因為他們很快就會因為利益分割不均而內訌,天京事變會變成北京事變,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政權,立刻就會走下坡路

可以說,太平天國推翻清朝是有可能的,但一統全國是痴人說夢的,那麼那一股勢力能重新一統江山呢?

如果真的被滅了,清朝的殘餘勢力,是否會齊心協力重新復國?

且不說曾國藩的忠君愛國思想,也不提慈禧太后能不能成為復國的領袖人物,按照當時清朝的政治格局,勢必會分裂成幾派。以曾國藩為首的漢人統治階層,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外戚派,擁立愛新覺羅皇族的保皇派,這些人能不能擰成一股繩,這真的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不出意外大家將各自為戰,為了各自階層的利益,一如南明諸個小朝廷一般,各自為政、分庭抗禮

此時中國的國門已經被打開,列強也都虎視眈眈,自然要根據各自的利益訴求,針對性的扶持自己的勢力,這樣一來,中國不僅要面對內部的紛爭,外部的強勢介入,也會讓國家陷入長時間的分裂之中,華夏大地可能也就此發生鉅變,徹底淪為列強瓜分勢力的橋頭堡

那麼,看似強盛的太平天國,會是怎樣一種發展呢?由於政權高層全部出自農民階級,其侷限性早就註定了他們不會有太好的表現,無論是天王洪秀全,還是韋昌輝、石達開、楊秀清、李秀成,他們的實力和眼光都不足以讓建立起來的政權良好運轉,天京事變就是最好的解釋——外患不能平,內亂不能止,國家就此分崩離析

假想終究也只是幻想,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假想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太平天國運動以拜上帝教為指導思想,倡導平等自由,雖然這一指導思想引得諸多勞苦大眾追隨,但這種信仰終究只是為造反扯了一個大大的謊話,不僅不會實現,反而相較於封建統治更為嚴酷。強調君權神權合二為一的太平天國,不僅刑罰十分嚴苛,而且剝削起來更為嚴重,僅洪秀全一人,便擁有無數後宮,其他天王也是窮奢極欲,絲毫沒有政權建立的方針和策略,只是一味的享樂、剝削,導致太平天國的統治基礎動搖,並在天京事變之後開始走下坡路

雖然太平天國運動提出的這個指導思想頗有創新,而且也符合當時勞苦大眾的訴求,但其本質卻是農民起義,所以看起來很有道理的《天朝田畝制度》,也只是一紙空文,目的也只是為了遮掩統治階層真實想法——享受封建王權統治

就算是洪秀全痛定思痛,深入貫徹了人人平等的制度,以上帝思想為指導,引領大眾開闢新世界,結果也必然是失敗的,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中堅力量就是知識階層和地方士紳,農民階層雖然數量龐大,但並不足以推動歷史的變革和政權更迭,只有將中堅力量牢牢的把握在手中,才能建立新的世界,可問題是拜上帝教這種說土不土,說洋不洋


的宗教思想,違背了傳統的孔孟指導思想,又怎麼能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呢?

自古以來,農民起義的下場一般都是失敗告終,但卻都是為王朝更迭拉開了序幕,或許這就是農民階級的悲哀所在,打響了第一槍,卻享受不到勝利的果實

作為舊時農民起義的最高峰,太平天國運動歷時14年,幾乎席捲了整個中國,也曾佔據清朝南方的半壁江山,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我們應該慶幸,如果他真的像李自成起義一樣,雖然能打下江山卻守不住江山,那中國未來的命運,就真的無法估計了!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這個問題應該改為:倘若太平天國推翻了清帝國,後面中國怎麼發展?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儘管這個分析將會令人腦洞大開,但絕非毫無邏輯。

首先,太平天國運動發生於1851-1864年間。其範圍波及幾乎南中國全部省份,其兵威在鼎盛之際甚至直達直隸。在此期間,太平軍建立了政權,頒佈了意在建設無人不保暖、無處不均勻的《天朝田畝制度》,在後期還立洪仁玕為幹王,主持內政,通過了一些重視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決定。頗有一些新意。不過後來太平軍內訌,高層彼此攻擊,最終敗於曾國藩之手,十餘年的革命運動成了一場悲壯的歷史悲劇。

假如太平軍勝利了,推翻了清帝國,會怎樣?這首先意味著,清帝國用來真大太平軍的那些勢力都失敗了,這些勢力都是誰呢?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是後來整個大清用於維護穩定的支柱性的軍事力量湘軍、淮軍等漢族武裝。假如太平軍勝了,這些勢力肯定是敗了,那麼,這些勢力會不會投降太平軍?不會的。因為太平軍的意識形態是拜上帝教,在曾國藩等人看來是赤裸裸的對中化道德文章的徹底顛覆。怎麼辦?很可能會抵抗到底。不僅是對一種新政治勢力的抵抗,更是對一種外來文化的頑固抵抗。那麼,中國會怎樣發展?熟悉歷史的讀者大概會浮現出明亡後大德高賢隱沒山林從事反清活動的印象。沒錯,假如太平軍勝了,清帝國亡了,在中華腹地,必有一大批士人學子、地主武裝,對太平天國政權展開曠日持久的抗爭。然則天平天國會不會像清帝國初期接受漢文化那樣放棄拜上帝教,重回中華正統文化上來?恐怕夠嗆。因為拜上帝教是他們用以組織行事的基本依靠。由此,天平天國將在最發達的地區陷入文化衝突之中。而結合當時的世界形勢,這種衝突不僅不可能快速得到解決,反而會令中國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從而提前進入20世紀初期軍閥割據的時代。

其二,假如太平軍勝利了,它內部的權力鬥爭會不會避免?根據歷史來看,它要勝利,就必需要團結,因此,肯定是先維持了團結,然後才能戰勝清帝國。但是清帝國滅亡之後呢?太平軍不是一直有著先進思想武裝的部隊,太平軍的領導層也並沒有統一的政治思想認識,甚至在如何建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種根本性問題上,也是大相徑庭。這意味著,太平天國的分裂是必然的。即便在戰爭年代出於戰爭的壓力維持了團結,其分裂也會在戰爭結束之後迅速到來。結果會怎樣?必然是要比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那個更大規模的內戰、純屬於太平天國內部的混亂的內戰。其波及範圍只會更廣,因而受牽連的人更會更多。

其三,太平軍會不會克獲清帝國全境,領有外蒙古、新疆、西藏和東北?可能性幾乎為零。太平軍兵源多來自南方,尤其是廣西、兩湖、安徽等華南地區。其兵種以步兵為主,同時有較大規模的水兵,可以說,極其適宜在南中國作戰,然而並不天然適宜在廣袤的沙漠和高原上馳騁。即便發動如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左宗棠平定新疆的遠征,太平軍也缺乏如同左宗棠那樣的後勤保障,因此,起碼新疆不會被太平軍領有。而蒙古,兼含內外蒙古和東北,因為在地形上與東北連為一體,同時,東北作為滿清的龍興之地,尚未湧入大量的漢人進行開發,從傳統中國士人的看法來說,這些地方,連同西藏,很難被太平軍的高層視為理所應當囊括於中的中國領土。因此,假如太平軍推翻了清帝國,很可能,上述這些地方都將不復為中國所有。中亞的浩瀚國必將崛起,吞併新疆,成為英帝國在亞洲腹地的忠誠楔子;西藏必然會在英帝國的扶持下變成一個獨立王國;內外蒙古呢,則將可能成為沙俄,包括後來的蘇聯的忠誠盟友。甚至滿清,也有可能從北京退居東北,臣服於沙俄。或者在後來日本的威脅下,與日本結盟,甚至臣服於日本。

當然也有一種大開腦洞的可能,那就是滿清退居東北後,放棄既有的僵化的政治治理模式,積極與國際社會接觸,君臣勵精圖治,率先實施維新改革,把東北三省建成了一個率先實現早期工業化的小強國,於是並朝鮮,佔蒙古,重新入關,再奪天下。這樣的話,很可能是滿清的維新改革與同期日本的明治維新同步進行,但滿清的改革因為已經戰敗的緣故,包袱相對更少,因而成就可能更大。而隨著滿清改革的成功,入關恢復清帝國就成為不二之選。這時候,日本改革的活力也已經激發,經海洋向東亞大陸進軍就成為必選之一。於是,在東亞地區,就會出現清日兩強對決,都想瓜分太平天國的局面。至於誰負誰勝,那就要看誰的改革更為徹底,誰的戰力更為強大,誰的國際支持更為顯赫了。不過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隨著滿清退入關外,很難說在那個時候已經頗有獨立思想的優秀的非滿裔智識和精英會自然而然地追隨。而缺了非滿裔精英的支撐,尤其是來自兩廣、江浙、兩湖地區的漢人智識和精英,僅靠已經過了二百年寄生生活的八旗子弟,這個退居東三省的滿清政權,是根本不大可能重新崛起的,就像退出大都的元帝國再也沒有恢復帝國氣象一樣。

但是,不管這些局面如何發展,中國腹地中的革命潮頭都是無可避免的,太平軍的勝利有可能會讓中國實施更為主動的開放政策,從而加速消除守舊文化在新一代年輕人身上覆興的可能性,更加輕易地接受外來事物,尤其是與宗教和宗教改革有關的歐洲新事物。而這些新事物又將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用以改造太平天國社會的有力武器,進而激起太平天國內部更為深刻的新舊矛盾。這些內部矛盾,連同外部國際競爭壓力,一道將中國這塊大地上的革命浪潮推向極致。經過若干年甚至是十幾年、幾十年的革命運動,整個東亞最終還是可能要回到革命統一一切的軌道上來。


稷離


小時候歷史書對太平天國是讚揚的。定義為農民起義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一直認為洪秀全是個大英雄還一度迴避看太平天國電視劇覺得太失落和可惜。長大後才明白多虧有曾國蕃不然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政治,宗教會蕩然無存。畢竟拜上帝教不是中國本土文化和宗教太平天國是漢族地主拋棄的,他給漢人沒有帶來任何好處,思想比滿清還落後天真。當時中國己經嚴重落後西方世界,要國家富強起來,推翻滿清並沒有多大的作用,關鍵是要思想改變。五十萬太平軍末推翻清朝,三千人的武昌新軍卻能使清室退位,思想肯實比武力好用。

太平天國,以基督教做為人們的信仰,主張仁愛。建國主張為向西方學習,興辦鐵路,建立現代學校,支持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太平天國很早將進入工業強國之中,可惜,洪秀全能力不足!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由漢人政權代替清朝,中國會少受很多欺負,因為漢人的反抗精神要比滿族強,這一點看清朝後期的漢族將領崛起的表現就知道。但是領土面積很難有現在這麼大,連恢復明朝後期的疆域都難!

太平天國滅掉滿清會在洪秀全那幫驕奢淫逸,窩裡斗的傢伙領導下變成另一個更加腐朽落後的滿清。那幫人永遠沒有那個能力帶領中國轉型,也根本不可能推翻滿清,西方列強是看明白了的,不然不會支持滿清。太平天國起義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廣府人和客家人幾千年的互相傷害。說實話我為什麼一直支持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因為廣府人越來越多的獠化分離動作。廣府人呢們不要忘了,你們的老祖宗是正統的老秦人,老楚人,老四川人。趙坨是河北人!

大清整個王朝前期還是很好的,皇帝們大多數都很優秀,而且挺勤政愛民,向雍正康熙,乾隆等等,在整個清朝期間收復了臺灣和新疆並擴展了地盤,而太平天國的洪秀全,雖然取得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但是他們的口號和政治觀點不行,是你神話論的拜上帝會起家,而且他們開始就內矛盾重重,相互排擠和撕殺,過早的腐化墮落,如果他們真的要推倒清朝,我看他們比清朝更糟糕,無法與清朝相提並論。

洪秀全死後,他兒子當皇帝,什麼都不懂。這個時候掌權應該是又大概可能兩個人,石達開和李秀成,他們不會沿著太平天國的,老思想老路走下去的,會徹底改變這一切,會徹底革新。所以說你的觀點我不太同意。你要問我為什麼會知道?李秀成被捕的時候曾經說出了太平天國的一些弱點。也就是說他的思想比較長遠的先進。

其實太平天國真的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而且其一開始就存在的問題就是無解的。沒有穩固的後方根據地支持,口號喊的再響,新到一地也只能通過劫掠來進行資源補充,這樣等於打一路得罪一路。光破壞,不建設是不能長久的。從始至終太平天國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制度方面的建設,所謂的永安建制,不過是幾個頭子排排坐,一個像樣的制度也沒有,全憑人治,誰級別大誰說了算。起義開始的時候一幫農民還對他們抱有幻想,可後來發現趕走了壓榨百姓的惡紳,這幫太平軍將領比惡紳還狠。最要命的,從金田起義開始,洪秀全和楊秀清的能力差距就表現出來了,楊秀清無論從組織能力還是戰爭水平都比洪秀全高,這為後來的內鬥大分裂埋下了伏筆。

按理說改朝換代往往會成為一些世家大族押寶的好機會,太平軍一開始打的順風順水是與其背後有人支持分不開的,可他們一系列不爭氣的表現最終讓身後押寶他們的勢力失望透頂。可以說太平軍一早就失去了推翻滿清改朝換代的可能。之所以太平天國還能維持十多年,那是因為他們還有存在的必要,等清軍的機動部隊全部被消耗光,漢族士紳完全奪取南方的基層掌控力後,太平軍才算完成了使命。而這個時候,清廷已經無力再對南方實施有效統治,漢人大規模充任總督這種實權職位就是從太平天國前後開始的。太平天國,註定是一場夢。


歷史深度揭秘


太平天國拿什麼推翻清朝?洋人是支持清朝的啊,李秀成說“江浙之誤事失利,實屬洋鬼之能。“洪仁玕說“我朝禍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敵軍,則吾人斷可長久支持”。

如果沒有洋人,李秀成拿下上海等地,清朝的財源就被斷了,沒有錢也就不會再有後來淮軍的發展。隨後,英法軍隊,洋槍隊,還有英法重型野戰炮部隊,在輪船協助下,一路與清軍一起前進,在江浙戰場,重創了李秀成主力軍團。

雖然,李秀成部在太倉打死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在嘉定逼的英國陸軍提督士迪佛棄城而逃,並且活捉常勝軍副統領法爾思德,華爾本人也大敗而逃,被圍困在松江城內,直到曾國荃部進犯天京,李秀成被迫回援,華爾才逃脫一死。但是隨後,在乍浦,平湖,蘇州,崑山,太倉,吳江…..太平軍損失慘重,李秀成精銳部隊幾乎全部損失。

當時,清朝因為西部大暴動,西南苗族,瑤族,杜文秀造反,北部捻軍起義,廣東福建會黨造反,再加上太平天國起義,當時在國內各路造反大軍,足有200-300多萬人。清軍早就是筋疲力盡。顧此失彼,曾國藩說:賊稱曾某之兵,守則有餘,戰則不足,此實忠酋確有所見之言,既群賊亦確有所見。

清朝可以控制的地方最多三分之一,財源主要靠英國從各個通商口岸收款,再把真金白銀送到北京。

而且,清軍購買西洋火炮,建立水師控制了長江。每年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獲得數百石糧食,保障軍隊供應,而洪秀全自己都在吃草。

清軍實際上到了最後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大部分軍隊,包括曾國藩直系湘軍普遍欠餉4-16個月。最後因為,欠餉太多,只能大裁軍。


深度軍事


女的都是娘娘,男的都是長工了


醉漢甲


從洪秀全等人入天京(今南京)後的種種表現看,太平天國在本質上和他們極力反對的滿清並無任何不同。假如太平天國推翻了滿清,那麼後來的中國雖不一定比滿清統治差,但也強不到哪兒去。換天不換“帝”,是中國這個災難深重的古老國度數千年循環往復的宿命。

等級森嚴,規矩比滿清皇帝還繁複

清咸豐六年(1856年)時的太平天國早已不是五年前衝出金田村後四處流竄的“遊匪”,不僅人數由最初的數千人發展至一百餘萬,而且在江蘇省城南京(後改天京)建立了自己的農民政權,有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行政機構。在軍事上太平軍屢戰屢勝,基本上牢固的控制了長江中下游的大片地區。並且連破清軍設在天京周圍的江南、江北兩座大營,一舉解除了威脅天京長達三年的軍事圍困。

定都天京後,天國的領袖們立刻實行起一套森嚴的等級制。天王與大臣之間,將軍與戰士之間,從稱謂、禮儀、服飾,到儀仗、衛士、車馬都有明確規定,嚴禁逾越,違者必遭嚴懲。其嚴厲制度,就連清朝封建帝王都要甘拜下風。請看《太平寰宇記》記載的“天國迴避律”:


凡東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駕出,侯、丞相轎出,凡朝內軍中大小官員兵士如不迴避,冒衝儀仗者,斬首不留;凡東王駕出,如各官兵士迴避不及,當跪於道旁,如敢對面行走者,斬首不留;凡檢點、指揮各官轎出,卑小之官兵士亦照路遇列王規矩,如不迴避,或不跪道旁者,斬首不留。

路遇諸王車駕,迴避道旁的官兵不僅要下跪,而且還必須不停的山呼萬歲或千歲。對於那些有意無意觸犯“迴避律”的將士,天國律法從不寬恕,定斬不饒,儘管這些人很可能是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的天國“老弟兄”。

天王驕奢淫逸,後宮擁佳麗三千

史載,天國諸王有事外出,必盛陳儀仗,前呼後擁,倍極奢華,其中以東王楊秀清的排場最大。東王出行,華麗的大轎前有大鑼數十對,龍、鳳、虎、鶴旗幟數十面,絨彩鳥獸旗數十對,還有美輪美奐的五色龍,長約數十丈,髙丈餘,鼓樂隊從其後,全部的扈從衛隊有千餘人,浩浩蕩蕩,招搖過市《太平天國史綱》。天國律令規定,各級官員按品級高低配備數量不等的轎伕,天王配轎伕64人,東王轎伕48人,翼王36人,最基層的官員兩司馬也有轎伕4人。

爵位的繼承也採用封建世襲罔替制。天王以及東、北、翼諸王都是子襲父職,代代相承。另外,天國還效仿清廷建立了一套選妃制度,每逢天王與諸王的誕辰日,都要從女軍中或江南各地選取民間秀女充實王的後宮。

據記載,天王有88位王娘,後宮中侍奉他的宮娥綵女不下三千人。諸王也是妻妾成群。就連9歲的幼天王洪天貴福也有4個小王娘。

位於天京城內的天王府是在原清朝兩江總督府的基礎上擴建的,富麗堂皇,極盡奢華,儼如一座皇家宮殿。據天國史料記載,洪秀全剛進天京時,將滿清兩江總督衙門擴建為天王府,為此不惜拆毀民房萬餘間,動用了數萬男女勞工,用時半年,方大功告成,巍峨壯麗,除了面積不如故宮那麼大以外,其餘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天王府建成不久就遭大火焚燬,1854年又在原址大興土木重建。新天王府更富麗堂皇,據《太平天國文獻彙編》記載:

城周圍十餘里,牆高數丈,內外雙重。外曰太陽城,殿曰金龍殿,苑曰後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輝煌,如大蘭若狀。惟外面純用黃色塗飾,向南開門,曰天朝門,門扇以黃緞裱糊,繪雙龍雙鳳,金甌獸環,五色繽紛,奢麗無匹。

金龍為名、黃色塗飾、描龍畫鳳,這一切全都是中國封建帝王的傳統象徵和專用飾物。

天父殺天兄,終歸一場空......

現代的人們研讀歷史時,每每抱怨農民起義成功後,其領袖階層生活作風日漸奢靡腐敗,思想意識迅速蛻化變質,和當初他們極力反對的封建帝王如出一轍。但在當時的人看來,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對於最後的勝利者,就如同建都、立國、改元一樣,是應該以及必須做的事,中國的歷史循環往復,今天永遠是昨天的重複,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沒有一個例外。

等級世襲觀念以及皇權思想,早已紮根於人們的頭腦中且根深蒂固,起義成功,只不過是為這些思想創造了可行的客觀條件而已。將原本就已紮根在腦海中的意識觀念付諸行動,是算不得蛻變的。

所以後來發生的洪楊內訌,兩萬多太平天國最優秀的將士慘遭自己人殺戮,曾富庶繁華的秦淮河畔頓成冤鬼的世界。

天京事變後,數萬久經沙場的老弟兄被殺害,削弱了戰鬥力,也給天國將士的心理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打擊與怨怒,軍心渙散,鬥志頓失。當時天京城裡流行一首民謠:天父殺天兄,終歸一場空;打起包袱回家轉,還是做長工。隨著翼王石達開受天王猜忌,憤而率數十萬精銳離開天京在外單獨作戰 ,天國無可挽回的走上了衰落。

即便太平天國推翻了滿清統治,後來的中國社會也不過是在重複之前數千年的因循往復而已,結局無非是皇帝由愛新覺羅氏換成洪氏,其他的方面舊瓶裝新酒,不會有太大改變。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更糟


滄海一粟1904450


我是無月,感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假如,當年太平天國打下南京之後,沒有止步不前,而是殺過長江,浩浩蕩蕩攻進北京城,將滿清趕出了關外,中國會變的什麼樣?

全民信奉拜上帝教

這是毫無疑問的。

太平天國起義是藉著宗教的外衣,號召信徒們發起的。

如果太平天國統一了全國,那麼全國上下都會強制信奉拜上帝教。

這個拜上帝教是洪秀全找著基督教的模板山寨出來的,所以本身這個教派就有點亂七八糟。

中國人的信仰一直都不深,所以要讓全國老百姓都跟著去信拜上帝教,問題不大。

但是原有的那些寺廟、道觀就慘了。

太平軍會上門將這些寺廟、道觀搗毀,將所有的和尚、道士殺掉,寺廟、道觀的資產全部充公。

與西藏、新疆、蒙古徹底分裂

太平軍的拜上帝教與有著悠久信仰傳統的西藏。蒙古等民族完全無法融合。

一旦太平軍打下北京城,頒下全國信奉拜上帝教的法令,西藏等地一定不會願意配合而選擇獨立,我相信當時的太平天國一定沒有餘力去這些地方平叛,因為路途遙遠,且地形複雜。

於是,中國的版圖就會大幅縮水。

神化洪秀全

洪秀全肯定是要被神化了,他一定會以神職來統治俗世。

其實洪秀全在南京就這麼做了。

然後洪秀全會在全國上下采選美女送進宮去。

一直有傳聞說,太平軍的作風非常混亂,如果真的是那樣,那真的是禍亂全國了。

與滿清有關的人,都會被殺掉

但凡和清妖能扯上一點關係的,都會被殺掉。

清朝官員、士兵,為滿清朝廷服務的商人、民夫,只要和清妖有關係,太平軍一律都會殺掉。

其實太平軍對老百姓並不友善,從太平軍起事以來,除了殺清妖,就是抓壯丁,所以儘管晚清政府已經很腐朽,但是湖北、安徽仍然會有那麼多人選擇加入湘軍、淮軍來反抗太平軍,因為太平軍同樣不得民心。

暫時想到了這些,歡迎朋友們評論補充。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苦不堪言


伍塘君


這種假設歷史和無視歷史的問題是十分可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