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家长顺序理清了,孩子将来更优秀

管教孩子需要严厉也需要温柔,严格与宽容就像大棒和枣,打了孩子一顿再给个枣,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严厉与宽容这个道理做父母的都懂,但是教育孩子,究竟是“先松后严”还是“先严后松”,这个顺序很重要,如果没理顺,对孩子今后影响太大了。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家长顺序理清了,孩子将来更优秀

“先松后严”,孩子如同脱缰的野马

李先生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因为早年间创业打拼,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所以心里对孩子非常愧疚,孩子有什么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可就是在这种纵容下,李先生的孩子如同脱缰的野马,经常和别人打架,学习成绩也是全班倒数,李先生为此也是伤透了脑筋。他曾给孩子找来不下十个家庭老师,结果没有一个撑的过一星期的。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家长顺序理清了,孩子将来更优秀

有位老师曾对李先生说:你太惯着孩子了,他要钱你就给他钱,他要买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好的习惯一开始就没有培养,现在孩子行为和思想已经渐渐固定,段时间你根本没办法改变。

其实,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与李先生“先松后严”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做父亲的,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富裕的成长环境这没有错,但是当孩子没有规矩约束,没有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他今后犯错的几率就会变大。

为什么“先松后严”不如“先严后松”?

先松后严的话,对孩子自身自觉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例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有的贫困人家的孩子,父母忙于奔波,孩子却非常争气,考上了好的大学。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一方面早早吃了生活的苦,另一方面自觉性极高,对自己狠的人活该别人成功。

而对于普通孩子来讲,先松后严无疑是让孩子自由发展,这种无掌控的教育,是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任,所以“先严后松”要比“先松后严”效果更好。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家长顺序理清了,孩子将来更优秀

“先严后松”的优势有什么?

首先,培养孩子价值观

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是非价值观,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情可以做,而哪些事情不能做,这些东西都需要父母教给孩子,在孩子每一次犯错后纠正他的错误,帮助他树立明确的价值观。

第二,给孩子立好规矩

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6岁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要在孩子6岁前,为其立好规矩。

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六七岁之前,是立规矩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父母给孩子立好规矩,孩子今后成长的更顺利,而如果没立规矩,孩子今后的路将会走的非常坎坷。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家长顺序理清了,孩子将来更优秀

第三,符合孩子成长规律

小的时候孩子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什么能力,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约束,帮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等到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父母就可以慢慢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努力,所以“先严后松”也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

好的习惯从小时候培养,前期教育父母下功夫了,后期孩子才会更懂事、更聪明、更优秀,也更让你骄傲,你说是不是呢?

我是奶油妈妈,关注我,每天分享科学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