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快到了,该不该在入冬前给小麦浇水?

高山流水280041766


关于冬小麦是否浇越冬水,还得因地制宜,根据自家种植实际情况、气候条件变化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综合预判,至于入冬前给小麦浇水并非必选项,例如这两年我们这边给冬小麦浇越冬水的农户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还是与现如今农村的“新变化”密不可分,下面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方面,农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暖冬现象越来越明显。说到给小麦浇越冬水,其实是在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项农业管理措施,毕竟过去冬天比较寒冷,土地肥力和肥料供应有限,再加上以前育种技术欠佳,使得小麦品种抗性不足,因而浇越冬水可以满足小麦水分供应、稳定地温、压实土壤、避免冻害和巩固小麦冬前分蘖。但现如今农业生产和气候条件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这几年暖冬迹象越来越明显,去年我们这边一冬天居然没有下一场雪,使得冬季并不寒冷,因而我们这边去年很多农户并没有浇越冬水,只在播种小麦后压实一遍即可,并没有影响今年小麦产量。

二方面,小麦价格不尽人意,农户倾向于外出打工。现如今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积极性明显降低,在我们这边很多农户因平时外出打工或本地工厂上班,往往不愿在农业生产上耽误太多时间,毕竟现在粮食价格越来越寒心,再加上一些极端气象影响农作物产量,使得这些年种植效益越来越差,占家庭收入比重越来越低。因此,农户秋收玉米和秋播冬小麦后,往往会专心打工为主,会一直忙碌到过年前的腊月底,使得农户在入冬前给小麦浇越冬水情况越来越少。



而至于以种地为主的农户,我感觉是否在入冬前浇一遍越冬水,应该要根据几方面实际情况来考虑为佳,具体表现为:

1、根据麦田土壤墒情来决定。如果土壤含水量较差,则需及时浇灌,反之,土壤墒情不错时则可以延迟或不浇!

2、看当地气候变化来决定。遇到冬冷、雨雪较少而旱冬时,则需要适时浇灌,而至于浇灌时间,可以结合“不冻不消,冬灌嫌早;夜冻日消,灌水正好;只冻不消,冬灌晚了”来适时浇灌,例如这几年因暖冬影响,可以在当地日均气温降至3~7℃左右时浇水为宜。

3、根据小麦苗期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小麦晚播或出现弱苗时不宜浇灌越冬水,而对于麦苗长势旺或底肥充足、墒情不错的麦田可以推迟或不浇为佳。

总得来说,冬小麦是否浇灌越冬水需要根据本地当年气温和墒情来考虑,也需要根据自己家庭收入比重情况来考量,毕竟种粮不仅考量产量,也要尽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尤其是粮食价格下跌态势下,付出过多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因而有时也会造成农户浇小麦越冬水上并不积极!(以上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在冬季寒冷的气温下,浇下的水会结成冰,在土壤中形成了一道密封层,使土壤中的温度不易向外流失,也阻隔了外界冷空气的进入,提升了小麦幼苗的抗寒能力,由此保护小麦幼苗不受冻,使其能够安全、顺利的越冬。

小麦越冬水不宜浇灌太早,太早易引起主苗徒长,不利于分蘖,最好在主苗分蘖大部分完成长出后,浇灌的水夜晚能结冰,白天能化冰,在我们北方冬麦区,大概时间一般到11月~12月之间,这时给小麦浇越冬水,既不易引起麦苗旺长,影响越冬能力,还可起到增温保墒效果,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浇越冬水应该把握适宜的时间,浇水过早,小麦苗在越冬前容易形成旺长,但是过晚呢又会加重小麦苗的冻害。对于晚苗和弱苗建议大家要结合追肥早浇水,促进小麦苗的根系下扎。在浇越冬水的时候大家需要随时关注浇水后几天的天气预报,最好浇水后的两天时间内避免大风和大面积降温的发生,否则会给麦苗带来严重的病害,造成干枯现象发生。

越冬水的灌溉最直接的浇水因素主要是从时间点的掌控和小麦的涨势不同来做一个划分,灌溉浇水的时间大家可以从农村谚语:"不冻不消,冬灌嫌早;夜冻日消,灌水正好;只冻不消,冬灌晚了",这句农村俗话来进行学习,虽然很土但是完全符合现在的科学浇水的理念种植,而关于麦苗涨势不同浇水的区分就是:小苗弱苗赶早不赶晚,宜早不宜迟,而对于生长良好,植株茎叶旺盛的小苗则应该宜晚不宜早,延后浇水甚至是放弃浇水。


麦穗的vlog


有些农民朋友不浇冬水,等到明年春天小麦返青时会出现大量死苗黄苗弱苗,最好是给小麦浇冬水。小麦浇冬水最好是在立冬后,白天浇了,晚上能渗下去最好,要是地能冻了最好。

浇冬水的好处

1 能结实地表能使地面压实,不透风就不容易死苗。

2 能冻死淹死一部分地下害虫,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




农村宝娃子


无论是南部还是北部,沙土地因为保水能力差应该浇冻水。

因为整地时间不适宜,一些粘土地的麦田因为坷拉比较大,容易跑风,小麦受冻,也应该浇水,浇水之后通过冬季的冻融作用可以粉碎坷拉,避免韩玲的空气空过打的土壤缝隙侵入麦苗的根部造成冻害,而且粘土地浇冻水后还能进行锄划,或者实在墒情适宜的时候镇压。

通过这几种情况,农名朋友可以在根据自己地块的情况来调整实施,可是浇冻水的时间又该怎么掌握呢?

浇冻水的时间不要过早,日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5度左右的时候开始,夜冻昼消的时候结束,从时间上来说,华北北部在11月下旬,中南部由北向南可以从11月底——12月上旬末浇水比较合适。

小麦都已经种植,农民朋友除了对小麦施肥管理方面的关注外,对冬小麦浇水时间也很关注。很多北方的农民为了确保小麦能顺利越冬,都开始为小麦浇灌冻水。


愚昧Q青春


大家都知道,冬前灌溉是小麦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麦何时冬灌有利于高产,冬灌的时间及注意事项都有什么呢?问了好多农民朋友,得到的回答却是:不清楚么,反正人家灌早就灌呗。

小麦冬灌的好处


1.可以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有效防止小麦冬季冻害死苗,秸秆还田地块尤为重要。并且可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

2.减少病菌虫卵,压低病虫基数,减轻春季病虫危害,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

3.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起到压碱改土的作用。

据调查,适时冬灌比未冬灌的麦田,一亩穗数增加12.1万穗,穗粒增加6.5粒,千粒重提高1.3,可增产小麦25%左右。

什么时候冬灌合适?


“不冻不消,冬灌嫌早;夜冻日消,灌水正好;只冻不消,冬灌晚了”。平均气温降到3℃时开始,要在麦田上大冻前完成冬灌,达到夜冻昼消,浇完正好。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达不到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容易窒息死亡,或形成冰凌,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

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6时(尽量选择在睛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灌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一般每亩灌40方水就行。为了节约用水,一定要做到渠畦配套或者喷灌技术。

麦田冬灌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小麦早茬旺苗一般底墒较好,可以缓灌或不灌,积水、晚茬麦播种迟,冬前生育期短,有效积温不足,单根独苗多,为了充分利用初冬冷暖间隙的有效积温,促进分蘖盘墩,除过于干旱的田块外,一般以不灌为好。对底肥不足、苗弱、群体小的麦田可以结合浇越冬水,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冬肥春用,促使麦苗转化升级。

“小麦不冬灌,产量减一半”,充分说明麦田冬灌的重要性。农民朋友们应根据自己麦苗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关注【将相故里】,共叙三农话题。


将相故里


今天在我国南方地区也出现降温的情况了,在广东地区终于有了一点深秋的寒意。但是在北方地区气温却早就已经很低,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开始下雪,这南北温差真的挺大。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已经过去好几天,这意味着冬季即将来临,天气将会越来越冷。而北方地区现在的小麦已经开始出苗,而北方小麦种植一般在冬季来临之前,大多都会进行一次浇水,尤其是比较干旱的时候。

由于北方现在气温相对较低,但是还没有低到太严重,如果长期干旱的话,那么为了在冬季到来之前因为干旱出现枯苗或者死苗的情况,最好要及时浇水。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比较漫长,如果气温太低的话不适合浇水,特别是气温在零度以下就更不能浇水,否则小麦容易冻死。如果我们在入冬以前记性一次灌溉,保证土壤中水分含量较高,那么就能防止小麦在冬季出现干旱,而且此时浇水,有利于小麦生长。

我们都知道,小麦到了春季浇水宜晚不宜早,太早浇水如果出现倒春寒,直接影响小麦返青,后期就会影响产量。因此在入冬以前保证土壤中水分充足,这样不至于春季过度干旱需要提前浇水,这样就可以不必担心倒春寒。一旦开春之后,农民看到麦田太干旱,小麦叶子已经枯黄的情况,大部分都会提前浇水,不过浇完水之后,出现倒春寒,那么后果就会很严。

不过如果我们在之前种植小麦,又出现降雨的情况,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比较高,没有发生干旱现象,水分达到70%以上,那么在入冬前还能保证土壤水分有这么高,那么基本上可以不用浇水了。不过北方地区在秋天出现干旱的情况较多,尤其是今年,入秋之后很少下雨,所以土壤已经比较干燥。所以此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不是该浇水,如果气温在5-8摄氏度,今年这种情况可以赶紧浇水,尽快保墒。毕竟一旦入冬气温太低,即使干旱也无法再浇水。

冬季如果气温不是很低,可以选天气晴朗的时候浇灌,在早上9点钟左右浇灌,但是浇灌不要浇太多,防止出现积水或者水分太多,夜晚因为气温太低出现冻伤的情况。所以冬季浇水以少量多次适宜,千万不要大量浇水,这样小麦才能安全过冬,又不至于太干旱。


少三番


现在已经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了,对于我们豫东地区的老百姓来说现在还有红薯茬和朝天椒茬的小麦没有播种完毕呢。对于给小麦浇越冬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是这样来做的。


对于晚茬种植的小麦由于这几天我们这里没有明显的降雨过程。所以晚茬小麦的种植应该选择在收获红薯和朝天椒以后浇一遍“跑马水”比较合适,这样才能够保证小麦出苗所需要的水份。秋末和冬初我们这里每天都要刮很大的北风,再加上晴天地表的水份蒸发量比较大。所以在播种小麦前浇一次水能够提高小麦的出苗率。

如果说在11月份的上半个月没有明显的降雨过程的话,越冬水的浇灌是可以提前的。浇越冬水需要注意这几点

浇越冬水是需要提前关注未来几天的预报天气的,如果说在未来几天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是可以选择在晴天的时候气温在8-10°之间的时候进行浇越冬水的。

越冬水最好能够做到水到横圪坜就改趟的原则,即不能够选择大水漫灌的方式。把麦田浇透了的话不利于小麦根系的深扎,从而降低了小麦在后期生长中的抗旱,抗倒伏的能力。

浇越冬水的主要的目的有:缓解“暖冬”所带来的干旱以及“春旱”,通过浇水也能够提高小麦的抗冻害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冻死地下害虫的虫卵。


豫东小农


要根据墒情,如果土壤水分良好,可以不浇。

如果土壤干旱,并且天气预报近期无降水,可以浇。

小麦浇过冬水,好处还是很大的:

一、保墒,解决土壤缺水干旱,同时防冻

二、年后助力小麦生长。瑞雪兆丰年就是这个道理。


向往的优果乐园


过了霜降后,天气一天冷过一天,不久就要迎来立冬,对小麦的种植来说,又到了准备浇水即浇“封冻水”的时候了,那么该不该在入冬前给小麦浇水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封冻水”?

封——密封,冻——冰冻,“封冻水”就是将冰冻密封住的水。

在冬季寒冷的气温下,浇下的水会结成冰,在土壤中形成了一道密封层,使土壤中的温度不易向外流失,也阻隔了外界冷空气的进入,提升了小麦幼苗的抗寒能力,由此保护小麦幼苗不受冻,使其能够安全、顺利的越冬。




二、给小麦浇“封冻水”有什么好处?

1、锁住地温、防寒保苗

“南水稻、北小麦”,做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的小麦,主要种植地是在北方,尤其是以冬小麦为主,其种植量占据了整个小麦种植量的绝大部分。而北方气候寒冷,为了使小麦幼苗能够顺利越冬,“封冻水”对于小麦在冬季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当浇在土壤里的水在严寒下结成了冰,就形成了一层隔热的密封层,像盖着一层密实的棉被一样,阻挡着热气的流失,使地温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也让外界的冷空气无缝可钻,无法穿透进土层,使小麦幼苗的根部免受寒流侵袭,提升了抗寒抗冻的能力。
同时土壤冻结后田间温度变化幅度小,避免了因温度骤升骤降使小麦幼苗受到伤害。

2、预防干旱、冬水春用

北方气候干燥,雨水偏少,出现干旱的时候较多,“封冻水”在开春解冻后能有效的预防春季干旱,使冬水春用,适时补墒,促进幼苗尽早返青,培育壮苗,提升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而且“封冻水”早早就在土壤中,可以随着气温的提升一并升温,使地温加速提高,有利培育大穗,否则开春后再浇水,温度提升慢,影响小麦发育。

3、冬有水用、促进分蘖

虽然在冬季,小麦的生长发育会放缓,但对水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特别是在入冬前小麦已经进行了部分分蘖,更需要水的滋润。而在冬季不能随时浇水,就更需要在入冬前浇好“封冻水”,以使小麦在冬季有水可用,同时能在开春后促进萌发新的分蘖。

4、冰冻虫卵、消灭害虫

当“封冻水”冻实以后,就将土壤中的害虫和虫卵一并冻住了,使虫卵再也无法发育,害虫也被直接冻死,可以有效的减少土壤虫害,使小麦的生长免受影响,有利于增产。

5、密实土壤,保肥保墒

水冻住后,水的膨胀和拉扯力量能够使充满缝隙、疏松的土壤变得紧密,不会出现小麦根系悬空而受冻的情况,同时虚松的地方被填实,提升了土壤保肥保墒的能力。




三、“封冻水”在什么时候浇?
“封冻水”虽然好处多多,但也不能随便浇。
  • 如果浇得过早,气温还有点高,水容易蒸发,就起不到封冻的作用了,而且很容易引起旺长,使小麦幼苗的抗寒抗冻能力减弱,越冬困难。
  • 如果浇得过晚了,土壤已经上冻,水就无法渗入土层中成为“封冻水”,小麦幼苗便会受冻、无水可用。

因此,浇“封冻水”应在日均气温3-5度之间,夜里能冻成冰、白天能融成水时最为适宜,即俗话所说“昼消夜冻,冬灌正好”。




四、“封冻水”怎么浇?

1、看墒浇

浇水的顺序应该先浇墒情不足的,再浇墒情较好的地块,使墒情不足的尽快适墒。

2、看土浇

如果土壤结构不同,应先浇粘土质土壤,再浇沙质土壤,因为粘土紧密,渗水慢,而沙质土疏松,渗水快。

3、看长势浇

小麦长势差的先浇;长势好甚至有旺长态势的要缓浇,如果同时墒情好,可以不用浇,以防小麦开春后旺长。




五、浇“封冻水”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控制浇水量,不要大水漫灌,应该缓慢进行,边浇边渗,以当天能够全部渗入土壤中为宜。

2、浇水应该选择晴暖天气的半上午-半下午浇,因早晚天冷,土壤受冻,水不能及时下渗,容易使小麦幼苗冻伤。

3、如果土壤墒情好,含水量完全能够满足小麦幼苗越冬所需,也可以不用浇“封冻水”,不能盲目的说一定要浇才行。

4、对于小麦幼苗长势差、发育弱而底肥又不足的,应结合浇水进行适量的追肥,以促发育。

5、浇水后要同时进行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划锄、消除土壤板结,为小麦幼苗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空间。




【总结】“封冻水”是确保小麦顺利越冬、促进发育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适宜的方式来进行,使“封冻水”真正能用得上、有效果,而不是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样才能培育壮苗,全面提升小麦的品质与产量。

一曲烟雨


再过几天就要入冬了,北方地区小麦种植下去之后,在入冬前最好要给小麦浇一次水。当然浇水也不是乱浇,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看土地里的墒情变化,看土壤是否干旱,小麦出苗是否困难?像今年冬天某个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干燥少雨,这就要在小麦播种之后及时浇水,保证小麦及时出苗。


因为北方地区越冬期比较长,及时浇水可以防止冬季和早春干旱,能够提高土壤的温度,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同时还能够解决,因为冬季过于干旱导致在春天要提早浇水的问题,有利于麦苗的生长和后期的抽穗,从总体上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冬季浇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在冬季封冻以前浇水,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如果说入冬以前土壤的含水量比较高,超过80%以上,可以不灌水,或者是延迟灌水的时间。但是像今年这样天气干燥少雨,则必须合理灌水保墒。


灌水的时候要掌握好时间,各地的气温变化并不一样,最好在日平均气温3~5度时开始灌水。因此,各种植小麦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时间太早,气温高,蒸发量大,起不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如果时间太晚的话,气温偏低,土壤容易冻结,灌水无法下渗。这样的话,不但起不到灌水的效果,还容易让麦苗冻伤。

另外,还要根据麦苗的生长情况来区别对待。如果麦苗长势比较弱,则应提早灌水。如果麦苗长势过于旺盛的话,可以适当延迟。只有在麦苗长得正常茁壮的情况下,才应该在入冬后的正常时间内浇水。


最后,在冬季对小麦灌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大水漫灌。因为冬季温度比较低,水分下渗的速度相对较慢,浇水过多过猛容易导致麦苗损伤,甚至出现冻苗现象。所以浇水的时候应该细水慢浇,确保当天浇水完全下渗。冬季浇水时间应该选择在晴天的上午9点至下午3点之间。浇水后还需要进行中耕作业,破除土壤板结的情况,消除因干旱造成的裂缝,从而达到保墒增温的效果,这样才能有利于麦苗安全过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