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吃過最美味的農家食物是什麼?

雪域高原我的家


時間飛逝,歲月不饒人,每每回憶起小時候的記憶,那一道道印記總也抹不去,記憶中家的味道是那一道道減不去的美食的回憶。

小時候的記憶--窩窩頭

現在出來打工這麼多年,現在各種各樣的美食都出現在面前,但是每次回憶起媽媽做的飯都是特別的想念,懷念那時候的無憂無慮的時光。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地裡面的莊家,莊家主要是以小麥和玉米為主,每次農忙都在地裡忙前忙後,秋收時記憶中最忙的時間,家裡人都去地裡手玉米,收好的玉米曬乾磨成玉米麵做成窩窩頭是我最難忘的記憶。

小時候的記憶--烤紅薯

小時候的家裡為了一家的吃喝會在地裡另外留出來一小塊種一些小吃食,比如紅薯就是其中的一種,收紅薯是那時候最開心的記憶,拿著小鏟子去地裡翻一翻就找出來一塊塊的紅色的小紅薯,翻出來的紅薯大的收到家儲存起來,慢慢吃,那時候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在地裡挖一個洞,點上火,烤著吃,烤出來的那種香甜味美,是小時候一種消散不了的味道。

小時候的記憶--玉米花

玉米是家裡的農作物,秋收的玉米一大部分被爸爸媽媽賣掉補貼家用,留下很小一部分,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其中一種就是玉米花。逢年過節的時候蹦玉米花的大爺就帶著工具到每個村裡蹦玉米了,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下給小孩子,隨著“蹦”的一聲響,一粒粒美味又香甜的玉米花隨之而出,小孩子蹦蹦跳跳的去撿那些落在地上的,大人們用簸箕把蹦在籠子裡面的玉米花都收起來。

其實農家食物還有很多,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及個人經歷都不盡相同,請大家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大家聽,回憶那再也找不回的記憶中的童年!


小董美食


我認為在我的小時候吃過最美味的農家食物就是地瓜了。

因為小的時候我們農村都是種玉米或者是小麥,基本上都是這兩種主要的莊稼。在我們村裡種地瓜的也有,但不是很多,每次到收地瓜的時候,人家都會用車拉很多回家,看著就非常的眼饞,那時候也給父母說過,我和弟弟確實很想吃地瓜,能不能種一些也解解饞?當時我媽的回答就是單獨去拿出一塊地來種地瓜太浪費了,不如直接種成莊稼,到時候打了糧食還能賣點錢,所以在我的記憶中地瓜好像一直是很緊缺的感覺,越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想吃,就越覺得好吃,而且地瓜的味道也很好,吃法也很多。


既然自己家裡邊不種地瓜,那就盼著舅舅家種,經常我大舅家都會種一些地瓜的,所以收了地瓜以後,就會讓我們去拿好幾麻袋回來。每當那個時候都是最開心的,所以我跟弟弟也經常去幫助大舅挖地瓜。地瓜收完了以後,再用鏟子去翻一下地,看看有沒有落在地裡的,一個也不能浪費。拿回家以後就會讓媽媽給做一些好吃的美食,那時候的做法也很簡單。

第一種做法就是,油炸地瓜。

在我們農村過年的時候都有過油的習慣,就是在臘月二十七這一天,支上一口大鍋,放入油,加熱以後去炸一些肉,魚,丸子等等,準備好過了年十幾天的吃食。所以既然是支了油鍋,就一起炸一些地瓜來吃,因為平時不捨的用那麼多油,炸地瓜也就是每年才能夠吃到一次的,所以覺得特別解饞特別好吃,記憶中炸地瓜是超級美味的一種小零食。

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燒地瓜。

小時候在農村都是燒柴火的,有那種土灶,柴火燒完以後會落下灰燼到土灶底下,這時就會拿幾塊地瓜放到土灶的下面, 用柴火落下去的灰的餘溫把地瓜騰熟。都是在蒸饅頭的時候才會燒地瓜吃,因為蒸饅頭需要的時間比較長,用的柴火比較多,落下去的灰也比較多,這樣有充分的時間把它燒熟。而且還要撿著細長的地瓜去燒,如果太粗的地瓜是不容易燒熟的。燒好以後拿出來帶著黑黑的草木灰,我和弟弟就圍著土灶,直接用手去掉皮,一邊吃一邊高興的不得了,最後吃完了,嘴上也變成了花貓。



想想那時候的記憶真的非常幸福,非常簡單的食材,就能夠有很大的滿足感。而現在覺得什麼食材都不缺了,想吃什麼都能吃得到,反而沒有小時候吃的覺得美味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現在的懷舊情節就比較深,特別想吃到以前的一些美食。

你們那有什麼記憶中的美食嗎?歡迎一起來交流!



我是一個為了孩子吃的健康而努力學做飯的寶媽,三個月前加入悟空問答,創造過單篇閱讀量349萬的成績,積累粉絲6800人,感謝大家對鏟子愛廚房的支持,每天在頭條持續分享家常菜,麵食,烘焙小吃的製作方法,喜歡做飯的朋友記得動動手指點下關注,球球媽感謝大家觀看!

鏟子愛廚房


我今年已五十多了,小時候的事有的忘了,有的還記憶猶新。

當時家裡兄弟姐妹多共六個,四男二女,排行老三。所以吃的東西很有限,但按照家庭的生活條件來說,溫飽還能解決,有時也會做些煎餅和麵粉糊吃。

記憶最深的要算我爸做的糟菜餅了,那時我家住在麵粉廠,父親是廠裡的工人,母親做家屬工,麵粉家裡從不缺少。

我們家都喜歡吃糟菜餅,做法也簡單。

先把麵粉逐量加水,攪成絮狀,再用手揉成光滑麵糰,蓋蓋醒一小時,把糟菜切碎,放鍋裡炒幹炒香放些蝦米作為餡料備用。麵粉揉成長條,下大小均勻劑子,揉圓按扁,再包入糟菜餡。

鍋放水燒開,把餅沾水貼在鍋邊沿,離鍋裡水位略高即可,蓋上鍋蓋約二十分鐘,再用鏟一個個剷下。餅底焦黃酥脆,糟菜餡帶酸有嚼頭,吃了還想吃。

現在吃的零食數不勝數,但小時候的記憶永留心間,難以忘懷!








蘭草a




一、最美味的豆製品:

豆製品不僅營養健康而且便宜,記得那時候餐桌上最常見的菜就是油豆腐和幹豆腐,以及各種各樣的豆乾,至於為什麼豆製品會成為餐桌上最常見的菜呢?因為我特別喜歡吃,這真的是來自家人最好的愛,你喜歡吃什麼,家人就恨不得天天做給你吃。講真,到現在我對豆製品還特別鍾愛。



說到豆製品,當然離不開那熱騰騰的豆腐腦,以及冬日裡那香辣的黴豆腐(豆腐乳)。豆腐腦相當於我們的甜品,加點糖,軟滑香甜口渴。還記得那時候,街上,屋前屋後經常會有人挑著兩桶豆腐腦叫賣。

豆腐乳:

豆腐乳在農村,冬天每家每戶都會做上一些,買幾板豆腐,焯水,濾幹水,切小塊,然後粘上預調好的秘製豆腐乳配方,放到泡沫箱裡面,記得泡沫箱底部墊一層稻草,切好的豆腐塊擺放好,放在稻草上,擺放好之後,蓋上一層紗布,然後蓋上泡沫箱蓋。等著自然發酵生黴。過些時日美味的豆腐乳就可以吃了。這是最傳統的製作方法。有時候吃飯沒胃口,來上一塊豆腐乳,馬上就胃口大開。



二、最美味的紅薯(地瓜)

在農村,雖然食材沒有城市那麼豐富,但做法真的很豐富。紅薯可要生吃,可以整個煮熟吃,可以切小塊放米飯裡煮著吃。可以做地瓜幹,最重要的還可以做粉皮,粉條。當然還可以烤著吃。



冬天裡,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去外面,用柴火烤地瓜吃,拿樂趣不在吃,在分工合作生火烤紅薯的過程。



總結:

紅薯和豆製品就是我記憶裡最美味的農家美食。我會時常懷念那些美味的食物,懷念的可能不是那些美味可口的食物,而是回不去的童年。


凌鵬


我是一個生在大山裡,長在大山裡的80後正宗農村娃,現在將近40歲的年紀來回憶小時候在農村的成長生活,農家食物的記憶深刻貫穿我整個成長記憶,明確的可以說是我小時候關於對農家食物的心酸並快樂著的記憶。因為當時我們家真的很貧窮,加之兄弟姐妹又多、農村大山裡各種自然環境限制,父母最愁的就是如何能讓我們這群娃娃不被餓著,所以記得當時老媽總是想方設法的利用僅有的條件給我們做各種農家食物。

在我小時候那個年代,因家庭條件因素,我能經常吃到並且覺得最美味的農家食物,我記憶最深刻的有:

一、酸洋瓜

有多少小夥伴像我一樣小時候吃過酸洋瓜呢?怕是有好大部份直接都不知道什麼是酸洋瓜吧,因為我這裡說的酸洋瓜只是我們小時候的本地方言叫法。 其實我小時候吃過的美味農家食物酸洋瓜,就是我們現在市場上經常見的佛手瓜,我們是叫洋瓜。小時候每年到洋瓜成熟可以收摘的時候,老媽都要泡兩大缸酸洋瓜給我們吃。老媽把洋瓜切薄片,撒上辣椒麵,拌上食鹽,就這麼簡單處理之後裝缸密封,一兩個星期之後就是我所謂的酸洋瓜了。那時我們沒條件吃現在的這些五花八門的零食,從缸裡抓一碗酸洋瓜,姐妹幾個和同村小夥伴圍坐在一起直接用手抓著吃,那個酸爽,既是我們的零食,也是我們的下飯菜。

二、玉麥飯

又有多少小夥伴知道玉麥飯是什麼飯?我們雲南老家這片是習慣叫玉麥飯,其實就是普遍叫的苞谷飯、玉米飯。小時候我們種的主糧食就是玉米,但那時深山農村條件真的艱苦,交通不便、沒錢買肥料等等各種因素,每年種下地的莊稼完全是靠天自然收成,產量可想而知了。記憶中小時候有幾年我們家連玉麥飯都不夠吃到來年,其中有幾個月連玉麥飯都要省著吃、藉著吃、買著吃。所以每到玉麥飯不夠吃的這幾個月,我們姐妹幾個都是一天兩頓飯,而且是覺得很餓了才吃。沒有零食、溫飽都是大問題的年代,很餓時才捨得吃的玉麥飯,那個香啊,簡直就是農家最美味食物了。

三、小麥粑粑

小麥粑粑相信好多小夥伴都知道了,這個也是我覺得小時候吃過的最美味農家食物之一。小時候老媽經常做給我們吃的小麥粑粑,完全是原汁原味那種,現在都還記得那個老味道。老媽的做法是舀上兩碗自家種的小麥面,加水和一點點食鹽絞拌成稀泥狀,柴火灶上大鐵鍋裡鍋底刷上一層薄薄的豬油(關鍵是那個時候想多放點油都沒有),然後把調拌好的小麥面倒進鍋裡小火慢慢炕熟(炕熟是方言),也可以說是烤熟。每當老媽給我們做這個小麥粑粑,我們幾姐妹都是迫不及待的圍轉在灶臺邊上等著這道農家美味食物出鍋。不像現在的做法,加什麼雞蛋啊,加什麼泡打粉啊之類的,完全就原味,現在回味起來小時候吃的小麥粑粑,那股小麥本身的原味清香,還是那樣的饞人。

小時候吃過的覺得最美味的農家食物還有很多很多,一一說不完,以上跟大家一起回憶分享的這三種:

酸洋瓜,我現在都還很想吃,但好多年沒吃過了,老媽走了,再也沒人做給我們吃了,懷念酸洋瓜酸辣脆爽的口感的同時,非常的想念天堂裡的媽媽。

玉麥飯,小時候養活我們的主食,現在回憶起來確實是在那個溫飽不保的年代的農家最美味食物,我姐我妹她們現在都還很喜歡吃,隔三差五的她們會去市場上買人家做好的玉麥飯回家來吃,但說實話,我長大之後就好像不怎麼愛吃了,我是小時候吃怕啦。

小麥粑粑,小時候是我吃過的覺得最美味的農家食物之一,現在它依然也還是我的最愛之一。

以上就是我一個農村娃就“你小時候吃過的最美味的農家食物是什麼”的問題的原創回答,感謝大家小夥伴和我一起回憶分享,感謝你的閱讀!


鄉村小荷


贛州女孩子喜歡的當然是芋頭湯呀!

因為我是出生在贛州的山溝溝裡面,然後家裡菜園子最多的也就是芋頭,芋頭苗,各種蔬菜,但是這麼多蔬菜中還是最喜歡芋頭,以前以為芋頭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種植物了,天天吃我都覺得不會膩。

到後來開始上學,吃的次數越來越少,離家越來越遠。基本一年回那麼一到兩次家才能吃到家裡那種芋頭了,可能是老媽炒的我比較愛吃,還是因為是贛州人特有的烹飪方法我比較中意。

我現在在南昌上班,每次看到芋頭都想嘗試著自己做,可是每次都很失望,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手藝不夠關,還因為芋頭已經不是家裡的那種芋頭。

可能之前都是自己家種的,所以感覺天天都有的來吃,但是現在的物價,我在南昌上班後,每次去菜場買菜, 問下菜價都讓我感覺還是農村好。以前愛吃的芋頭居然要12元一斤,還有空心菜之類的,現在也有個五六元一斤。

現在可能不僅僅是懷念這道菜本身吧,而是自己消逝過的青春回憶以及小時候的無憂無慮吧!


吃貨笑笑


二十三糖瓜粘,每年媽媽都會在二十三買些糖瓜,晚上拜灶王爺,我們就眼巴巴的等著,然後每人分幾塊,都不捨得吃。


中秋的月餅,那時候家裡窮,中秋月餅和蘋果都是按人頭分的,四個孩子每人分一個月餅一個蘋果,我們都不願意要蘋果,非要媽媽把蘋果換成月餅


清明節的臥雞蛋。每年清明節,媽媽都會煮一鍋粉皮,裡面臥上很多雞蛋,用單餅卷著,吃了一包又一包。


圓圓吃相


兒時的農村,不僅可以漫山遍野撒歡,無拘無束,更可以享受不同季節農村獨有的美味。

這個我們農村叫他刺泡兒,成熟之後為紫黑色,味道酸酸甜甜。每年春季一放學,就會滿山坡找這個東西,儘管手臂被刺得傷痕累累,依舊樂此不疲。

這個叫野地瓜。每年夏天,田間地頭的田埂上便成了我們小孩子的樂園。野地瓜成熟的季節,隔老遠就能問到它的清香,它甘甜的口感更俘獲了小孩子的心。

這個我們叫他水查子,成熟時通體鮮紅,形狀很像小蘋果,口感有點酸澀,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它還是充當了我們小孩子飯後小零食哦。

馬閒子,我小時候這個已經不多見,果實長圓開,微酸,據說還是一味藥材。

這個是刺梨,混身長滿刺,成熟後採下來生食或曬乾泡水喝。


萬達絲路玩家


你小時候吃過最美味的農家食物是什麼?時間一晃就是幾十年啊!今天咱就回憶回憶過去吃過的最美味的農家食物吧!其實小時候吃過的農家食物還是相當豐富的。雖然生活在縣城,當時都是有地種的農民,只是後來地被國家徵收了,才由農業戶口轉成非農業戶口。失去土地的農民想吃新鮮的玉米,紅薯,花生只能靠買。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學校離家有三四里地,每天上學放學都是步行。時間緊了就走大路,時間不緊就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時候能踅摸到吃的。地裡紅薯快熟的時候,趁著沒人,看紅薯根部的土堆大小,趁機刨出紅薯,用手擰巴擰巴上面的土就吃。當時吃的生紅薯不甜,而且紅薯表皮還滲出白色的汁液,不管三七二十一,能吃到嘴裡就行。有一次上學的時候從紅薯地經過,彎腰正專心刨紅薯,沒想到有人正飛跑過來,當時怕別人抓住,直接跳進護城河游到對岸。唉!幹什麼都不容易啊!對於紅薯總是那麼愛吃,不管是蒸的,煮的,烤的都是特別喜歡。小的時候,我大爺賣烤紅薯,只是不捨得讓吃,每次從他的烤紅薯爐經過,只聞到紅薯的香味,口水撒了一地。

現在馬上能吃燎麥了,將麥穗掐頭放火上烤烤,然後放簸箕裡搓搓,搓過之後簸簸,抓一把放嘴裡,真香啊!可惜現在吃不到了。玉米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超市的冰櫃裡都有,好像每穗只用一塊五毛錢吧!不是特別貴,想吃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吃到。

小時候的農家美味食物,不得不提燎玉米,大家肯定都吃過。吃過最多的是煮玉米穗,玉米沒成熟之前必定先掰鮮嫩的玉米回家煮吃。但讓人回味無窮的還是燎玉米穗的味道,隨時隨地只要有玉米穗,就能升起火烤玉米,當時火柴也是隨身攜帶。剝皮的玉米穗找個木棍桶進玉米芯內就可以放火上烤,烤的半生不熟就開吃了,往往吃過燎玉米嘴上手上都是黑乎乎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雖然吃的不怎麼樣,穿的不怎麼樣,但是感覺特別快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不過有這樣的切身體會說明你已經不怎麼年輕了!

你小時候吃過最美味的農家食物是什麼?我覺得就是烤紅薯,燎麥,燎玉米穗。其實農家食物還有很多,大家都有過怎樣的經歷,你覺得什麼農家食物是你小時候吃過的最美味,歡迎大家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大家聽!有趣的成長過程,回味那年那月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小惠的生活頭條號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喜歡美食製作,很高興能在這裡相遇與大家交流關於美食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小惠的生活,感謝大家轉發分享支持!


小惠的生活


小時候的味道更多的只是童年的記憶

秋天的味道地頭上的火燒花生

記得小時候每逢秋收學校都要放秋假,這是農村孩子特有的福利,也是僅有的比城裡孩子有優越感的地方,記得假期大概是十多天。這個特殊的秋假作業也不同於其他的假期,因為作業非常少,說到這裡城裡的同學可能會羨慕吧!覺得沒作業的假期才是最美好的,其實不然啊!因為之所以秋假沒作業是因為要幫家裡做農活啊!在農村無論男孩女孩都要回家幫做農活的,做過農活的同學就知道有多累了,說不累的要不就是家裡的地少,要不就是父母不捨得讓幹活,也可能是撒嬌不幹活那種孩子。



秋天我們這的主要農作物是玉米、花生、黃豆這些,收玉米 黃豆比起收花生還是比較輕鬆省事的,因為玉米和大豆都是長在秸稈上的,花生是長在土裡的,花生就長在根部,需要用钁頭一顆一顆的刨出來,我們土話一顆花生是一墩花生,需要一墩墩刨出來,現在老家都是用手扶拖拉機耕出來的。刨出來的花生根部就是一個土疙瘩,就需要把根部的土疙瘩去掉,這些活還是比較輕鬆的一般是我們這些女孩子的活,只要拿起一墩花生在地上摔幾下泥就散了露出花生了,然後整齊的排列在地裡將花生蔓曬乾就可以運回家了。



花生蔓曬乾了蔓上的花生也就是半乾的樣子,這時候花生最好吃,當然燒一下就更好吃了,記得老爸拿過來幾棵花生,堆在一起點燃乾的花生蔓,就噼噼啪啪的著起來,等花生蔓著的差不多了花生的香味就飄了出來,這時候就需要找一根小樹枝把一些快要熟的花生從火堆中吧啦出來,因為在上面的花生和小的花生熟的快,不趕緊挑出來就燒糊了,火燒的新鮮花生味美顆味道都不太一樣,因為在火裡燒出來每一顆的火候都不一樣,有的是在上層火直接燒熟的,有的在下層被燒完的草木灰捂熟的,有的花生殼都燒掉一半花生還是沒糊因為花生仁還只是半乾含有比較多的水分也不容易糊,這種花生殼燒了一半的花生味道最特別,貼著殼燒掉的那一半花生仁是類似炒出來香味,而貼著另一半殼完好的那一半是類似於蒸出來的味道,剝一顆填進嘴裡那叫一個香!吃完後小孩子的手一般都是黑黑的,臉也是小花臉。

現在回家也很少去山裡幹活了,即使去了也找不到兒時的那種感覺。

我覺得這鐘熟悉又陌生味道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