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吃过最美味的农家食物是什么?

雪域高原我的家


时间飞逝,岁月不饶人,每每回忆起小时候的记忆,那一道道印记总也抹不去,记忆中家的味道是那一道道减不去的美食的回忆。

小时候的记忆--窝窝头

现在出来打工这么多年,现在各种各样的美食都出现在面前,但是每次回忆起妈妈做的饭都是特别的想念,怀念那时候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地里面的庄家,庄家主要是以小麦和玉米为主,每次农忙都在地里忙前忙后,秋收时记忆中最忙的时间,家里人都去地里手玉米,收好的玉米晒干磨成玉米面做成窝窝头是我最难忘的记忆。

小时候的记忆--烤红薯

小时候的家里为了一家的吃喝会在地里另外留出来一小块种一些小吃食,比如红薯就是其中的一种,收红薯是那时候最开心的记忆,拿着小铲子去地里翻一翻就找出来一块块的红色的小红薯,翻出来的红薯大的收到家储存起来,慢慢吃,那时候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在地里挖一个洞,点上火,烤着吃,烤出来的那种香甜味美,是小时候一种消散不了的味道。

小时候的记忆--玉米花

玉米是家里的农作物,秋收的玉米一大部分被爸爸妈妈卖掉补贴家用,留下很小一部分,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其中一种就是玉米花。逢年过节的时候蹦玉米花的大爷就带着工具到每个村里蹦玉米了,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下给小孩子,随着“蹦”的一声响,一粒粒美味又香甜的玉米花随之而出,小孩子蹦蹦跳跳的去捡那些落在地上的,大人们用簸箕把蹦在笼子里面的玉米花都收起来。

其实农家食物还有很多,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及个人经历都不尽相同,请大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回忆那再也找不回的记忆中的童年!


小董美食


我认为在我的小时候吃过最美味的农家食物就是地瓜了。

因为小的时候我们农村都是种玉米或者是小麦,基本上都是这两种主要的庄稼。在我们村里种地瓜的也有,但不是很多,每次到收地瓜的时候,人家都会用车拉很多回家,看着就非常的眼馋,那时候也给父母说过,我和弟弟确实很想吃地瓜,能不能种一些也解解馋?当时我妈的回答就是单独去拿出一块地来种地瓜太浪费了,不如直接种成庄稼,到时候打了粮食还能卖点钱,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地瓜好像一直是很紧缺的感觉,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吃,就越觉得好吃,而且地瓜的味道也很好,吃法也很多。


既然自己家里边不种地瓜,那就盼着舅舅家种,经常我大舅家都会种一些地瓜的,所以收了地瓜以后,就会让我们去拿好几麻袋回来。每当那个时候都是最开心的,所以我跟弟弟也经常去帮助大舅挖地瓜。地瓜收完了以后,再用铲子去翻一下地,看看有没有落在地里的,一个也不能浪费。拿回家以后就会让妈妈给做一些好吃的美食,那时候的做法也很简单。

第一种做法就是,油炸地瓜。

在我们农村过年的时候都有过油的习惯,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支上一口大锅,放入油,加热以后去炸一些肉,鱼,丸子等等,准备好过了年十几天的吃食。所以既然是支了油锅,就一起炸一些地瓜来吃,因为平时不舍的用那么多油,炸地瓜也就是每年才能够吃到一次的,所以觉得特别解馋特别好吃,记忆中炸地瓜是超级美味的一种小零食。

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烧地瓜。

小时候在农村都是烧柴火的,有那种土灶,柴火烧完以后会落下灰烬到土灶底下,这时就会拿几块地瓜放到土灶的下面, 用柴火落下去的灰的余温把地瓜腾熟。都是在蒸馒头的时候才会烧地瓜吃,因为蒸馒头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用的柴火比较多,落下去的灰也比较多,这样有充分的时间把它烧熟。而且还要捡着细长的地瓜去烧,如果太粗的地瓜是不容易烧熟的。烧好以后拿出来带着黑黑的草木灰,我和弟弟就围着土灶,直接用手去掉皮,一边吃一边高兴的不得了,最后吃完了,嘴上也变成了花猫。



想想那时候的记忆真的非常幸福,非常简单的食材,就能够有很大的满足感。而现在觉得什么食材都不缺了,想吃什么都能吃得到,反而没有小时候吃的觉得美味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的怀旧情节就比较深,特别想吃到以前的一些美食。

你们那有什么记忆中的美食吗?欢迎一起来交流!



我是一个为了孩子吃的健康而努力学做饭的宝妈,三个月前加入悟空问答,创造过单篇阅读量349万的成绩,积累粉丝6800人,感谢大家对铲子爱厨房的支持,每天在头条持续分享家常菜,面食,烘焙小吃的制作方法,喜欢做饭的朋友记得动动手指点下关注,球球妈感谢大家观看!

铲子爱厨房


我今年已五十多了,小时候的事有的忘了,有的还记忆犹新。

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多共六个,四男二女,排行老三。所以吃的东西很有限,但按照家庭的生活条件来说,温饱还能解决,有时也会做些煎饼和面粉糊吃。

记忆最深的要算我爸做的糟菜饼了,那时我家住在面粉厂,父亲是厂里的工人,母亲做家属工,面粉家里从不缺少。

我们家都喜欢吃糟菜饼,做法也简单。

先把面粉逐量加水,搅成絮状,再用手揉成光滑面团,盖盖醒一小时,把糟菜切碎,放锅里炒干炒香放些虾米作为馅料备用。面粉揉成长条,下大小均勻剂子,揉圆按扁,再包入糟菜馅。

锅放水烧开,把饼沾水贴在锅边沿,离锅里水位略高即可,盖上锅盖约二十分钟,再用铲一个个铲下。饼底焦黄酥脆,糟菜馅带酸有嚼头,吃了还想吃。

现在吃的零食数不胜数,但小时候的记忆永留心间,难以忘怀!








兰草a




一、最美味的豆制品:

豆制品不仅营养健康而且便宜,记得那时候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就是油豆腐和干豆腐,以及各种各样的豆干,至于为什么豆制品会成为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呢?因为我特别喜欢吃,这真的是来自家人最好的爱,你喜欢吃什么,家人就恨不得天天做给你吃。讲真,到现在我对豆制品还特别钟爱。



说到豆制品,当然离不开那热腾腾的豆腐脑,以及冬日里那香辣的霉豆腐(豆腐乳)。豆腐脑相当于我们的甜品,加点糖,软滑香甜口渴。还记得那时候,街上,屋前屋后经常会有人挑着两桶豆腐脑叫卖。

豆腐乳:

豆腐乳在农村,冬天每家每户都会做上一些,买几板豆腐,焯水,滤干水,切小块,然后粘上预调好的秘制豆腐乳配方,放到泡沫箱里面,记得泡沫箱底部垫一层稻草,切好的豆腐块摆放好,放在稻草上,摆放好之后,盖上一层纱布,然后盖上泡沫箱盖。等着自然发酵生霉。过些时日美味的豆腐乳就可以吃了。这是最传统的制作方法。有时候吃饭没胃口,来上一块豆腐乳,马上就胃口大开。



二、最美味的红薯(地瓜)

在农村,虽然食材没有城市那么丰富,但做法真的很丰富。红薯可要生吃,可以整个煮熟吃,可以切小块放米饭里煮着吃。可以做地瓜干,最重要的还可以做粉皮,粉条。当然还可以烤着吃。



冬天里,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外面,用柴火烤地瓜吃,拿乐趣不在吃,在分工合作生火烤红薯的过程。



总结:

红薯和豆制品就是我记忆里最美味的农家美食。我会时常怀念那些美味的食物,怀念的可能不是那些美味可口的食物,而是回不去的童年。


凌鹏


我是一个生在大山里,长在大山里的80后正宗农村娃,现在将近40岁的年纪来回忆小时候在农村的成长生活,农家食物的记忆深刻贯穿我整个成长记忆,明确的可以说是我小时候关于对农家食物的心酸并快乐着的记忆。因为当时我们家真的很贫穷,加之兄弟姐妹又多、农村大山里各种自然环境限制,父母最愁的就是如何能让我们这群娃娃不被饿着,所以记得当时老妈总是想方设法的利用仅有的条件给我们做各种农家食物。

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因家庭条件因素,我能经常吃到并且觉得最美味的农家食物,我记忆最深刻的有:

一、酸洋瓜

有多少小伙伴像我一样小时候吃过酸洋瓜呢?怕是有好大部份直接都不知道什么是酸洋瓜吧,因为我这里说的酸洋瓜只是我们小时候的本地方言叫法。 其实我小时候吃过的美味农家食物酸洋瓜,就是我们现在市场上经常见的佛手瓜,我们是叫洋瓜。小时候每年到洋瓜成熟可以收摘的时候,老妈都要泡两大缸酸洋瓜给我们吃。老妈把洋瓜切薄片,撒上辣椒面,拌上食盐,就这么简单处理之后装缸密封,一两个星期之后就是我所谓的酸洋瓜了。那时我们没条件吃现在的这些五花八门的零食,从缸里抓一碗酸洋瓜,姐妹几个和同村小伙伴围坐在一起直接用手抓着吃,那个酸爽,既是我们的零食,也是我们的下饭菜。

二、玉麦饭

又有多少小伙伴知道玉麦饭是什么饭?我们云南老家这片是习惯叫玉麦饭,其实就是普遍叫的苞谷饭、玉米饭。小时候我们种的主粮食就是玉米,但那时深山农村条件真的艰苦,交通不便、没钱买肥料等等各种因素,每年种下地的庄稼完全是靠天自然收成,产量可想而知了。记忆中小时候有几年我们家连玉麦饭都不够吃到来年,其中有几个月连玉麦饭都要省着吃、借着吃、买着吃。所以每到玉麦饭不够吃的这几个月,我们姐妹几个都是一天两顿饭,而且是觉得很饿了才吃。没有零食、温饱都是大问题的年代,很饿时才舍得吃的玉麦饭,那个香啊,简直就是农家最美味食物了。

三、小麦粑粑

小麦粑粑相信好多小伙伴都知道了,这个也是我觉得小时候吃过的最美味农家食物之一。小时候老妈经常做给我们吃的小麦粑粑,完全是原汁原味那种,现在都还记得那个老味道。老妈的做法是舀上两碗自家种的小麦面,加水和一点点食盐绞拌成稀泥状,柴火灶上大铁锅里锅底刷上一层薄薄的猪油(关键是那个时候想多放点油都没有),然后把调拌好的小麦面倒进锅里小火慢慢炕熟(炕熟是方言),也可以说是烤熟。每当老妈给我们做这个小麦粑粑,我们几姐妹都是迫不及待的围转在灶台边上等着这道农家美味食物出锅。不像现在的做法,加什么鸡蛋啊,加什么泡打粉啊之类的,完全就原味,现在回味起来小时候吃的小麦粑粑,那股小麦本身的原味清香,还是那样的馋人。

小时候吃过的觉得最美味的农家食物还有很多很多,一一说不完,以上跟大家一起回忆分享的这三种:

酸洋瓜,我现在都还很想吃,但好多年没吃过了,老妈走了,再也没人做给我们吃了,怀念酸洋瓜酸辣脆爽的口感的同时,非常的想念天堂里的妈妈。

玉麦饭,小时候养活我们的主食,现在回忆起来确实是在那个温饱不保的年代的农家最美味食物,我姐我妹她们现在都还很喜欢吃,隔三差五的她们会去市场上买人家做好的玉麦饭回家来吃,但说实话,我长大之后就好像不怎么爱吃了,我是小时候吃怕啦。

小麦粑粑,小时候是我吃过的觉得最美味的农家食物之一,现在它依然也还是我的最爱之一。

以上就是我一个农村娃就“你小时候吃过的最美味的农家食物是什么”的问题的原创回答,感谢大家小伙伴和我一起回忆分享,感谢你的阅读!


乡村小荷


赣州女孩子喜欢的当然是芋头汤呀!

因为我是出生在赣州的山沟沟里面,然后家里菜园子最多的也就是芋头,芋头苗,各种蔬菜,但是这么多蔬菜中还是最喜欢芋头,以前以为芋头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种植物了,天天吃我都觉得不会腻。

到后来开始上学,吃的次数越来越少,离家越来越远。基本一年回那么一到两次家才能吃到家里那种芋头了,可能是老妈炒的我比较爱吃,还是因为是赣州人特有的烹饪方法我比较中意。

我现在在南昌上班,每次看到芋头都想尝试着自己做,可是每次都很失望,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手艺不够关,还因为芋头已经不是家里的那种芋头。

可能之前都是自己家种的,所以感觉天天都有的来吃,但是现在的物价,我在南昌上班后,每次去菜场买菜, 问下菜价都让我感觉还是农村好。以前爱吃的芋头居然要12元一斤,还有空心菜之类的,现在也有个五六元一斤。

现在可能不仅仅是怀念这道菜本身吧,而是自己消逝过的青春回忆以及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吧!


吃货笑笑


二十三糖瓜粘,每年妈妈都会在二十三买些糖瓜,晚上拜灶王爷,我们就眼巴巴的等着,然后每人分几块,都不舍得吃。


中秋的月饼,那时候家里穷,中秋月饼和苹果都是按人头分的,四个孩子每人分一个月饼一个苹果,我们都不愿意要苹果,非要妈妈把苹果换成月饼


清明节的卧鸡蛋。每年清明节,妈妈都会煮一锅粉皮,里面卧上很多鸡蛋,用单饼卷着,吃了一包又一包。


圆圆吃相


儿时的农村,不仅可以漫山遍野撒欢,无拘无束,更可以享受不同季节农村独有的美味。

这个我们农村叫他刺泡儿,成熟之后为紫黑色,味道酸酸甜甜。每年春季一放学,就会满山坡找这个东西,尽管手臂被刺得伤痕累累,依旧乐此不疲。

这个叫野地瓜。每年夏天,田间地头的田埂上便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乐园。野地瓜成熟的季节,隔老远就能问到它的清香,它甘甜的口感更俘获了小孩子的心。

这个我们叫他水查子,成熟时通体鲜红,形状很像小苹果,口感有点酸涩,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还是充当了我们小孩子饭后小零食哦。

马闲子,我小时候这个已经不多见,果实长圆开,微酸,据说还是一味药材。

这个是刺梨,混身长满刺,成熟后采下来生食或晒干泡水喝。


万达丝路玩家


你小时候吃过最美味的农家食物是什么?时间一晃就是几十年啊!今天咱就回忆回忆过去吃过的最美味的农家食物吧!其实小时候吃过的农家食物还是相当丰富的。虽然生活在县城,当时都是有地种的农民,只是后来地被国家征收了,才由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失去土地的农民想吃新鲜的玉米,红薯,花生只能靠买。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有三四里地,每天上学放学都是步行。时间紧了就走大路,时间不紧就走小路,因为走小路有时候能踅摸到吃的。地里红薯快熟的时候,趁着没人,看红薯根部的土堆大小,趁机刨出红薯,用手拧巴拧巴上面的土就吃。当时吃的生红薯不甜,而且红薯表皮还渗出白色的汁液,不管三七二十一,能吃到嘴里就行。有一次上学的时候从红薯地经过,弯腰正专心刨红薯,没想到有人正飞跑过来,当时怕别人抓住,直接跳进护城河游到对岸。唉!干什么都不容易啊!对于红薯总是那么爱吃,不管是蒸的,煮的,烤的都是特别喜欢。小的时候,我大爷卖烤红薯,只是不舍得让吃,每次从他的烤红薯炉经过,只闻到红薯的香味,口水撒了一地。

现在马上能吃燎麦了,将麦穗掐头放火上烤烤,然后放簸箕里搓搓,搓过之后簸簸,抓一把放嘴里,真香啊!可惜现在吃不到了。玉米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超市的冰柜里都有,好像每穗只用一块五毛钱吧!不是特别贵,想吃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吃到。

小时候的农家美味食物,不得不提燎玉米,大家肯定都吃过。吃过最多的是煮玉米穗,玉米没成熟之前必定先掰鲜嫩的玉米回家煮吃。但让人回味无穷的还是燎玉米穗的味道,随时随地只要有玉米穗,就能升起火烤玉米,当时火柴也是随身携带。剥皮的玉米穗找个木棍桶进玉米芯内就可以放火上烤,烤的半生不熟就开吃了,往往吃过燎玉米嘴上手上都是黑乎乎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虽然吃的不怎么样,穿的不怎么样,但是感觉特别快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不过有这样的切身体会说明你已经不怎么年轻了!

你小时候吃过最美味的农家食物是什么?我觉得就是烤红薯,燎麦,燎玉米穗。其实农家食物还有很多,大家都有过怎样的经历,你觉得什么农家食物是你小时候吃过的最美味,欢迎大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有趣的成长过程,回味那年那月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小惠的生活头条号优质美食领域创作者,喜欢美食制作,很高兴能在这里相遇与大家交流关于美食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小惠的生活,感谢大家转发分享支持!


小惠的生活


小时候的味道更多的只是童年的记忆

秋天的味道地头上的火烧花生

记得小时候每逢秋收学校都要放秋假,这是农村孩子特有的福利,也是仅有的比城里孩子有优越感的地方,记得假期大概是十多天。这个特殊的秋假作业也不同于其他的假期,因为作业非常少,说到这里城里的同学可能会羡慕吧!觉得没作业的假期才是最美好的,其实不然啊!因为之所以秋假没作业是因为要帮家里做农活啊!在农村无论男孩女孩都要回家帮做农活的,做过农活的同学就知道有多累了,说不累的要不就是家里的地少,要不就是父母不舍得让干活,也可能是撒娇不干活那种孩子。



秋天我们这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花生、黄豆这些,收玉米 黄豆比起收花生还是比较轻松省事的,因为玉米和大豆都是长在秸秆上的,花生是长在土里的,花生就长在根部,需要用镢头一颗一颗的刨出来,我们土话一颗花生是一墩花生,需要一墩墩刨出来,现在老家都是用手扶拖拉机耕出来的。刨出来的花生根部就是一个土疙瘩,就需要把根部的土疙瘩去掉,这些活还是比较轻松的一般是我们这些女孩子的活,只要拿起一墩花生在地上摔几下泥就散了露出花生了,然后整齐的排列在地里将花生蔓晒干就可以运回家了。



花生蔓晒干了蔓上的花生也就是半干的样子,这时候花生最好吃,当然烧一下就更好吃了,记得老爸拿过来几棵花生,堆在一起点燃干的花生蔓,就噼噼啪啪的着起来,等花生蔓着的差不多了花生的香味就飘了出来,这时候就需要找一根小树枝把一些快要熟的花生从火堆中吧啦出来,因为在上面的花生和小的花生熟的快,不赶紧挑出来就烧糊了,火烧的新鲜花生味美颗味道都不太一样,因为在火里烧出来每一颗的火候都不一样,有的是在上层火直接烧熟的,有的在下层被烧完的草木灰捂熟的,有的花生壳都烧掉一半花生还是没糊因为花生仁还只是半干含有比较多的水分也不容易糊,这种花生壳烧了一半的花生味道最特别,贴着壳烧掉的那一半花生仁是类似炒出来香味,而贴着另一半壳完好的那一半是类似于蒸出来的味道,剥一颗填进嘴里那叫一个香!吃完后小孩子的手一般都是黑黑的,脸也是小花脸。

现在回家也很少去山里干活了,即使去了也找不到儿时的那种感觉。

我觉得这钟熟悉又陌生味道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