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擻、透"音的來歷是什麼?

地主139013636


"地主139013636"提出!

二胡"擻、透"音的來歷是什麼?

360行,行行有規矩門道,都有一大堆名詞術語,誰先為其命名解說,傳至後人就要用這樣專業術語交流,這就是文化傳承!

這些年二胡藝術飛速提高,理論知識也很深奧,為了便於記錄更科學更方便,凡用於記錄樂譜中的記號與前人相似的都要接近國際通用,能有通用新的都可省去老的。


看幾十年前的二胡曲把空弦用"宀"或"〇"表示,這"宀"沒變,取的空上面的寶蓋頭,這樣除了記譜時少筆劃,又一目瞭然。為什麼現在逐漸淘汰"0"標示空弦呢?因為泛音上方用"o"標註了,為了不重複誤看,我有時也一時分不清要想一下是15弦的外空弦,如當泛音就錯了,所以這個空弦5音改掉或少用"0"記法是合理的。

這二胡曲,比如《三門峽暢想曲》開頭的引子是散板,就是節奏自由由慢到快由感而發,這也叫激越,為了讓你知道其演奏要求,把這種散板引子就在開頭註上了"艹",這是"散上方的一個艹頭,你以後看到曲上有如此記號就知道了。

老曲譜上,陳耀星大師作的《陝北敘懷》開頭兩行中,見音符上方有"丁"字符號,這又是一個"打"字的半邊,打音就是現在曲譜上標註的上顫音"NN"、下顫音"N/N",它的效果一樣,比如2音,上顫音就奏成232、下顫音就奏成212、你現在就可少見到"丁"字符號了。

對於擻音,就是手一抖擻就多一個音,這是二胡民間老人拉二胡的通習,也相同於打音,上波音,老的曲譜上就取右邊的"攵"記號,其效果與以上幾個記號都相同,也就逐步不用了。



二胡中的拋弓,簡寫一個"九",還沒有被取代。

二胡右弓技巧的抖弓用"彡"形象為重複用弓,象《光明行》最後段都用抖弓。

對於透音,這是江南絲竹演奏風格的一種手法,凡江南絲竹風格的曲調多采用透音,其音值長短要看曲子的速度,這也是裝飾音的原理,D調在較慢的地方見到2音,都要先拉響內空弦1音以裝飾,但音不能過重過長,這就成了一種演奏風格,必須這樣,如果有人演奏《二泉映月》,沒能在這些地方用透音,說明ta對江南風格的練習曲還沒學過關。

要學的知識太多,就先說這麼多吧!
謝閱讀🙏


許科雲


二胡技巧擻音又稱單打音,它是打一下本音的上方音來裝飾音頭的,因此實際上也就是一個雙倚音。

擻音屬於二胡技巧中的裝飾音。

裝飾音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各種倚音和擻音。寫在音符左上方的稱為前倚音,佔本音音頭的時值;寫在右上方的稱為後倚音,佔本音音尾的時值。有二個小音符的叫做雙倚音,有三個小音符的叫做三倚音,有三個以上小音符的叫做多倚音。演奏倚音一般要求演奏得輕巧而富有彈性。在動作上,左手手指要在掌指關節的運動下敏捷地抬指、擊弦,觸弦後迅速反彈離弦,切忌因手掌動作過大而使演奏顯得笨拙。

“擻音”也是京劇唱腔中常用的一種技法,是喉底著力、用氣頓出來的一種顫音,很像嗽口時發出的那種聲音,故也叫“嗽音”,也有人稱其為“疙瘩音”,在老生唱腔裡經常出現。例如在《借東風》中的“曹孟德”、《空城計》中的“御駕三請”的尾腔中,都有這種擻音。“擻音”是由喉部發出的,是老年人發聲的特徵之一,它不僅能豐富演唱的聲情,還能體現出深沉、老煉的意味,故表達年輕人的小生、青衣、花旦不應使用。這就是“大嗓無落音,小嗓無擻音”說法的原意吧。


雷隊長


擻音又稱單打音,來自京劇唱腔裡常用的技術技法,像漱口時的聲音,所以也叫漱音!


觀自堂


對不起,我對二胡一竅不通。


491617742006


孤陋寡聞的我不懂什麼叫擻,透。這種叫法書上沒有,也音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