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今天吃饭的时候,我跟我妈聊天聊到有个小孩在家上网课期间,和父母发生争执,抱着作业本跳楼了。


“挫折教育受少了,一点压力都不能受。” 我妈感叹到。


我一脸愕然。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这孩子自杀不是因为太痛苦了吗?


之前有一个视频,一个男孩从车跑出来,直接冲过马路,翻过围栏,跳下高架,当场摔死。


视频的评论被赞最多的头两个就是:

现在的小孩承受能力太差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现在的小孩,无语,都是太宠的后果。


多数人认为孩子会自杀,是因为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低下,缺乏真爱生命的意识。所以多接受点挫折教育好了。


教育界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

挫折教育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有研究显示,人们对待挫折时保持的良好心态,很大一部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中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当中形成的。我国部分学者就将挫折教育视为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挫折教育的初衷是因为,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他们代替孩子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的习惯,导致他们在面对现实困难时,几乎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对挫折形成恐惧感,会因为一些小事,无法承受,放弃生命。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挫折,困难,有意识地创设相似的情景,把一个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引导他们产生某种情绪体验,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受挫后应采取的积极行为和技能,让他们在挫折面前不退缩,不自卑,并积极克服内外障碍,取得成功”


而在我国,有部分人(极大多数)把挫折教育简单定义为磨难教育,吃苦教育。他们认为在生活中创造一种困难环境,让孩子从中经历磨难,战胜困难,锻炼一种坚韧不拔的坚强品质。


基于这种理解,众多家长开始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制造“挫折”。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挫折教育常被家长理解为“批评式教育”,“吃苦式教育”。


之前,芒果台的《少年说》的一个片段引发来热议。一个妈妈经常提起女孩的朋友成绩很好。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你怎么总拿我跟其他人比?为什么我做什么都不行?为什么你总在贬低我?难道你看不到我的努力吗?” 女孩控诉道。


“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不打击你,你可能就有点飘。”


妈妈认为自己是在实施“挫折教育”,孩子却理解为“妈妈在斥责我,贬低我,妈妈不爱我。”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这种方式真的能帮家长实现“望子成龙“的愿望吗?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对000名未成年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家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

—25.7%的孩子”自卑,抑郁“

—22.1%的孩子”冷酷“

—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有孩子的父母,可能经常会看到一些文章说,“孩子吃苦要趁早”,“今天不吃苦,将来要受苦“。之类的文章。


于是就训练孩子,比如带四岁的孩子徒步穿越76公里的沙漠,一天步行20公里。认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和坚持”。


但是现实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并不需要刻意去体验寒冷,孤独;像武汉的冬天,那被刀子割的寒冷,武汉夏天,蒸的发晕的“桑拿”,这些感受基本都刻入到了我们武汉人的骨髓里。我们缺乏的是这些经历吗?我们缺乏的是态度:一种笑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关怀理解的态度,一种对生活充满爱和希望的态度。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挫折教育其实是一种带有人文关怀性质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带有一种人文关怀性质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在困难情境中,认识自我的,提高自我的一种方式。一些学者认为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寒冷,孤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让孩子在承受挫折,面对压力的同时变得坚强,生命之舟才不会被现实撞得粉碎。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vigor绵绵熊:


说到“挫折教育”,举个简单例子吧,在一个冷雨夜里,你淋成了落汤鸡,浑身湿透地回到家。


情景1:你妈一盆冷水给你浇上来,对你说,你就是平时淋雨淋少了,现在才会不适应,以后我没事就让你多淋几次适应适应,习惯了就不难受了。


情景2:让你洗澡取暖,换上干净衣服。外面依旧下着大雨,但是家是温暖的。

正常人都会比较喜欢后者吧,但是有很多人,都在不自知地做着前者。


我也特别讨厌”挫折教育”,人生在世,遇到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挫折已经够多了。周岁时断奶的痛苦;三岁时上幼儿园亲子分离的焦虑;在学校里可能还会遇到校园暴力,无良老师;长大一点还有情感、工作、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而作为亲人的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给孩子再进行“挫折教育”,增添一些不存在的困难呢?我一直认为,能让孩子顺利渡过挫折的,不是习惯性受挫,而是爱。在他们遇到人生中的挫折时,他们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无条件地爱他,在他们失败和难过的时候,永远会接纳他们。这样他们才能义无反顾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陈皮子安


我们不需要挫折教育。


1.挫折不需要教育来改。不管你生活在丹麦还是伊拉克,或者是委内瑞拉和中国,你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在经历挫折。人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是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你饿了母亲就要给你营养,母亲是你的奴隶。但是一旦你生出来,面对着异己的世界时,你就得开始学会妥协,学会用哭闹来满足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满足欲望越来越难了,自然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微不足道。挫折是与生俱来的,整个世界都会给你挫折,每时每刻。


2.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经历挫折。换句话说,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时刻避免自己有目的。任何有目的的教育都不是好教育,而是让人变成某种价值观的俘虏,一个乌托邦中的螺丝钉。教育只是一座桥梁,或者说是很多座桥梁。它应承载人类的经验和知识,让一个人能够迅速跨越人类数万年的历史,成为一个现代人。至于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好的,你要如何过完一生等等,都不应该教育来规定。


3.打压教育、挫折教育和鼓励教育一样,都不是教育的本质,而只是教育者的某种态度。教育者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无法规定的。只要市场自由,教育自会流向好的那种,邪恶的教育自然会遭到摒弃。本质还是在体制上。体制给了恶滋长的空间,最后恶才可能堂而皇之地流行起来。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阿卓


需要。


一直在做教育行业编辑,接触很多熊孩子和浑不吝的爹妈。


不过这得先弄懂什么是挫折教育。大抵是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爸妈该如何引导,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在困难面前长记性,提高逆商。而不是爸妈给孩子找麻烦、制造挫折,那不叫挫折教育,那就是精神暴力、思想打击。


最典型的就是我看过的一个节目:《少年说》,里面有个孩子跟妈哭诉,说为什么你就不能表扬我一次,那个妈就说:“我怕我夸夸你,你就飘了。”我想这是很多我们这一代的很对爸妈的思想,他们成长的时代物质和精神都匮乏,这种匮乏感一直伴随他们,好像不苦、不被打击就不可以过好生活,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但这不是挫折教育。


我身边的养孩子家庭条件都不算差,但浑不吝的家长太多。比如我前两天接触到的,有个孩子来我们的活动把胳膊摔骨折了,原因是孩子淘气,翻栅栏,这是违规的动作,但家长还是不依不饶的要求我们付所有赔偿,这也应该,但孩子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工作人员赔礼道歉恨不得上去打我们几巴掌,恶语相向,这一切就发生在他们家里。


还有一次我之前上学做兼职,在剧场看门,一家子进门,孩子非要带零食进场,剧场不允许带零食。我很轻声的直接对小朋友说这是不能带进去吃的哦,但是他爹妈就不干了,反驳两句就对我们破口大骂,妈妈还是个孕妇,也是要动手打人的架势,这些也是当着这个孩子的面前发生,孩子只能一直哭。


我可能再也没机会看这俩孩子长大会变成什么样,但是他们真的以后上了社会负面新闻我也并不意外,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任何问题,他们的爹妈爷奶都会站出来,拼尽全力,失去一切也要为他们辩护,他的生命里永远有人做盾牌。


谁不想一辈子在保护伞下呢?但我不觉得这是幸福,因为家人不可能解决自己所有问题,一旦他发现家人不能保护自己,他会反过来怪家人的无能。


剧场被骂那件事过去好几年了,但我记忆还是很清晰,不能吃零食这件事对小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挫折了,不管最后能不能带进去,为什么他的家人就不能心平气和的沟通呢,为什么不能主动对孩子说点什么呢?


我想那是那个孩子接近恶与不幸的一步,我当然希望他美好成长,但爹妈每天是那样的话,大概率不会。


@蚂小蚁小姐


我爸妈就是一直各种“我们不先让你吃点苦头,以后你出去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态度。


小学初中我一直是年级第一,老师朋友们都夸我夸得不行,但回到家父母就是“你可不要太得意,我等着你摔跤”的眼神。


上大学从北京回家的火车是夕发朝至要在火车上呆一宿,家里有钱买,也有关系可以帮我抢到卧铺,但我爸说年轻人要吃点苦总是让我在硬座坐一个晚上。因此我很羡慕同寝室被爸爸宠上天的女孩子。


在外面遇到任何不顺利的事情都不太敢跟父母说,他们会说这是我应该受到的教育,不管什么问题都是我自己需要反省。


这种态度非常严重地影响了我和他们的亲密关系,即使是现在,我能理解他们的发心了,还是依然觉得跟他们很有距离感,在外面不管多么话痨,在他们面前都一言不发。


他们给我造成了一种“挫折和承受是人生常态,在家里也不例外”的人生观,导致我对很多事情非常悲观。


因此!!对于我的孩子,我是绝对不会故意搞什么挫折教育的。他将来走出去有的是接受挫折的机会,为什么要在妈妈身边,在家里去感受这些?亲情和母爱应该包括“挫折感”这种体验吗?我要给他够够的爱!够够的肯定!够够的自信!


@猫科动物张爱才


我用了很长时间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只想听他们说一句“我女儿很棒了”。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几乎没有夸奖过我。现在他们老了,不再对我严厉、苛责,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和温情,我想对自己说这样已经够了,为什么一定得到他们的夸奖呢?但我心底终究还是想要的。


这么多年一直觉得自己很孤独,无依无靠。很多朋友都觉得我应该是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不应该这样刚硬、要强。


所谓的挫折教育,不过就是长大后知道无法依靠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身后是一片悬崖绝壁。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父母总是有很多良苦用心,他们会将蟹身留给我们,把蟹腿留给自己,说蟹腿好吃。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自己舍不得穿新衣服,要把钱攒下来给我们买辅导材料。


他们的初衷总是好的。


只是有时候,他们所认为的爱的方式是不是一种正确的爱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接受这种爱吗?


传统式的家长,为了保证孩子能够“独立”,“坚韧“,他们宁可背地里心疼孩子到掉眼泪,当着孩子的面也要装作冷酷杀手。


结果可能带来的是孩子一生都要治愈的创伤。


一个好的教育永远都需要有一个前提:温暖。


曾奇峰老师有篇文章,举了个例子:


“武汉冬天的气温在0℃左右,过去取暖条件不太好,处处寒冷,甚至有寒彻骨髓的感觉;然而,在-20℃左右的哈尔滨过冬天却很舒服,因为屋子里有暖气,只要在屋子里呆一会儿再出门,就不会觉得冷了。这给予我们很好的提示:只有储备足够的温暖,才经得起严寒的侵袭。人的心灵也一样,只有得到很多满足、温暖和幸福的滋养,才能经得起挫折、严寒和伤害。”


爱,理解,鼓励不会成为成长的绊脚石。


责备,批评,控制才是。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后记:


可能有家长会奇怪,那孩子犯错,我就不说了吗?


孩子犯错,可以说,但是说什么?不是去说“你这个没用的东西”,“你哪儿哪儿做的不好。”


是告诉孩子,为什么你认为孩子做错了,那么你认为正确的方式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并且什么年龄的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最佳程度的挫折永远都是,小时候少一点,长大多一点而不是“小时候过多挫折,大了太多安慰。”


一个合适的时机是什么样的?

0~1岁 要经常看孩子,对他微笑。饿或受挫时给予喂养。


1~1.5岁 断奶后,孩子会经常给你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那么要拥抱/轻摇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刚学会走路,喜欢飞奔,不要数落或斥责他们,大叫“不要乱跑”。


1.5~3岁 预防和告诫孩子的不良行为。用表扬的方式对他们采取一些训练。这个时期的小孩会发脾气,要安慰并限制,允许他们说“不”。


3~6岁 这个时期,不良行为增多,可对其进行责备。但是不要数落,争吵和打孩子(可轻拍)。


6~10岁 允许孩子口头表达攻击性,对判断进行讨论。这个时候,重点在于规则的引入:允许一些私人空间,浴室锁门。不要默许孩子说谎,也不要占用孩子的私人空间。


11~19岁 限制孩子不看电视和电脑,并且自己也不看。讨论道德观的变化,鼓励社交,并选择朋友。 对孩子出现情绪风暴时表示关注和兴趣。 家长不要做过多的评判。


有家长会说,孩子还小,没关系的,长大就忘了。那我建议你看一下下面的这个实验。


疤痕实验


有一个科学实验,心理学家们征集了10位志愿者,请他们参加一个名为“疤痕实验”的心理研究活动。10名志愿者被分别安排在10个没有任何镜子的房间里,并被详细告知了此次研究的方法:他们将通过以假乱真的化妆,变成一个面部有疤痕的丑陋的人,然后在指定的地方观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反应。


当志愿者们在心中记下自己可怕的“尊容”后,心理学家收走了镜子。之后,心理学家告诉每一位志愿者,为了让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们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实上,心理学家并没有在疤痕上涂抹任何粉末,而是用湿棉纱把化妆出来的假疤痕和血迹彻底擦干净了。然而,每一位志愿者却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脸上有一大块望而生厌的伤疤。


志愿者们被分别带到了各大医院的候诊室,装扮成急切等待医生治疗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诊室里,人来人往,全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志愿者们在这里可以充分观察和感受人们的种种反应。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们各自向心理学家陈述了感受。


他们的感受出奇地一致。


志愿者A说:“候诊室里那个胖女人最讨厌,一进门就对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没看看她自己,那么胖,那么丑!”


志愿者B说:“现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来有一个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个沙发上的,没一会,他就赶紧拍屁股走开了。我脸上不就是有一块疤吗?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我吗?这样的人,可恶得很!


”志愿者C说:“我见到的陌生人中,有两个年轻女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她们穿着非常讲究,像个有知识、有修养的白领,可是我却发现,她们俩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换成两个小伙子,我一定将他们痛揍一顿!”志愿者们滔滔不绝,义愤填膺地诉说了诸多令自己愤慨的感受。他们普遍认为,众多的陌生人,对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厌恶、缺乏善意,而且眼睛总是很无礼地盯着自己的伤疤。


这一实验结果,使得早有准备的心理学家们也吃惊不小:人们关于自身错误的、片面的认识,竟然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他们对外界的感知。如我们所知,他们的脸上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丝毫的疤痕。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们将“疤痕”牢牢地装在了心里。正是由于心中的“疤痕”在频频作怪,才使得他们自己的言行、对陌生人的感受与以往大为迥异。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心中,纵然没有心理学家为我们设置的“疤痕”,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疤痕”。可怕的是,这些心中的“疤痕”都会通过自己对外界和他人的言行,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比如,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甚至令人生厌、认为自己卑微无用、认定自己有种缺陷……那么,我们在与外界交往中,一定会在不知不觉间用我们的言行反复进行佐证,直到让每个人都认定我们确实就是那样的一个人。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原生家庭」我们还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强大?

图片 by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