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先“峰”——记南阳光武城管中队的转岗退役军人常峰

“疫”线先“峰”

——记南阳光武城管中队的转岗退役军人常峰

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3月7日上午,南阳市光武城管中队、转岗退役军人常峰,向南阳市第二十七小学捐赠10桶(100斤)医用酒精、3桶(150斤)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助力学校做好开学前的疫情防控工作,该校刘校长为他颁发“爱心校友”荣誉证书。

“疫”线先“峰”——记南阳光武城管中队的转岗退役军人常峰

刘校长为常峰颁发的“爱心校友”证书

疫情防控,是一次患难与共的征程,也是一段全民抗“疫”的逆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南阳各条战线上,涌现了一批批美丽的“逆行者”,常峰就是逆行群中普普通通的一名职工,他由三盈市政公司借调光武城管中队参加工作,没有编制,没有执法权,甚至没有制式的服装,秉持着军人“有令必行、禁令必止”的军事作风,常峰用“上前线、下一线”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 “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庄严承诺。

“疫”线先“峰”——记南阳光武城管中队的转岗退役军人常峰

常峰(左)和校长交接酒精等消毒物品

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他迎难而上;摊贩纠查,防治宣传,他苦口婆心,每天佩戴红袖标跟着城管干部,天不亮就要赶到中队,和中队领导一起顶着晨雾巡查早市和私营摊贩,劝离晨跑晨练的老年人,仔细查看沿街门店是否开门营业,疏散沿街叫卖的商贩,利用广播和口播宣传疫情防控,做好劝阻、督促、核查、教育和帮助当事人纠正违章违法行为。光武中队辖区卧龙和石桥、蒲山两镇结合部,伴有多家农贸市场和早市,摊贩增多,情况复杂,工作弹性大,管理难度和清理难度无限放大。这就要求他和大家每天都要进行不间断的值班巡查,直到晚上十点以后。常峰说:“疫情防控,大家都在努力,都在坚守,辛苦的不是我一个,从中队领导到普通队员,大家每天都是一样的坚守岗位,风雨巡查,一样的天天吃泡面……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工作中,也遇到过市民尤其是门店店主,受房租的压力,对通知一再延期营业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挖苦讽刺,说些过激的话。常峰说他必须先把委屈咽下,先反思工作方法和程序,再积极沟通、耐心劝解,不厌其烦,宣讲防疫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常常收到不错的效果,既化解了矛盾,又宣传了法律知识,工作也得到了推进。

“疫”线先“峰”——记南阳光武城管中队的转岗退役军人常峰

常峰在常峰在社区志愿岗

提起这次为学校的捐助,常峰表示,在全国上下一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作为学生家长,他想为学校做点实事,把这批消毒物品、消毒用具捐赠给学校,切实履行一位学生家长、一名普通市民的社会责任,尽己所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希望通过捐赠物资,助力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让学生们在开学时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为师生增添一份安全保障。

“疫”线先“峰”——记南阳光武城管中队的转岗退役军人常峰

常峰(右二)在街头值守

在疫情防控期间,常峰象这样的捐款捐物并非第一次,前段时间,公司助农售菜,他多买了四袋(每袋30元)和水果送给小区门口值守的志愿者;在单位值班 时,他自费购买了20斤酒精和50斤84消毒液,供大家使用;又联系特别要好的朋友徐露,一次性为卧龙城管大队义捐300斤酒精和4000斤84消毒液;3月5日,常峰单位轮休,他自觉走上街头学雷锋做好事,帮助社区志愿岗服务,并参加社区活动捐献100元。

在一些人看来,常峰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这些爱心捐助的背后,是常峰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六年前和妻子缘尽分手后,一个人要照顾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微薄工资很难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年前,公司领导和城管局退役军人服务站主任杜思谦,曾带着米面油和慰问金上门慰问这个困难职工。

“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常峰很想实现自己的最高精神追求,他严格按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已,在疫情防控初期,就向党支部写了一封几千字的入党申请书,渴望能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融入心中的那份使命、责任和退伍军人守初心、担使命、尽职责、作贡献的“精气神”,接受组织的考验,期盼用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自已人生最高精神的追求。(特约记者 许宜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