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宴席裡,你最喜歡吃哪道菜?菜名是怎麼稱呼的?

農友君


看到這個題目就有點流口水了,想念家鄉的酒席,想念家鄉的清樂湯!

我的家鄉在湖南衡陽,是一個鄉下的小山村。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都在那裡度過,留著最純樸最深刻的回憶!

記得小時候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是爸爸媽媽做人做事特別受人尊重,十里八鄉的交往也十分的寬泛!哪家有喜事了媽媽一般都會過去幫忙,然後隨一份不大的禮金,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家鄉的酒席,酒席裡的一碗清樂湯!

家裡的酒席一般都是十大碗,第一碗一般都是寓意吉祥的全家福,第六碗是正菜碗,也就是我們的紅燒肉!在正菜碗之前一定會有一道清樂湯,那就是我的最愛。

按照家鄉的習俗,清樂湯分甜湯和鹹湯兩種,根據主家的選擇隨意定一種。甜清樂湯一般都是由枸杞,紅棗,酒糟,薏米,蛋花,馬蹄等等加上冰糖熬上一大鍋,加上一點生粉上芊!甜滋滋的有點燙嘴特別過癮!

還有一種鹹清樂湯就是用點瘦肉,豬肺,豬肝,也會加點蛋花上芊,完全不一樣的風味!一般情況喝完一碗不夠,就拿著碗過去找煮飯阿姨再添一點,阿姨都會笑呵呵的再舀上一大勺再笑嘻嘻的趕我們出來!

現在已經離家二十多年,我們也早為人夫為人父了,但是每次回憶在鄉下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深深的懷念著!或許我本就該屬於那片土地!


鄰好


我是廣東茂名的,我們的宴席有結婚的,進宅的,還有生日的壽宴,滿月的,很多種。菜式都差不多,大同小異。有錢的好點,沒錢的差些, 好的酒宴一般都16個菜以上。

我們當地酒宴一般中午十二點準時開席,第一上席是

我是廣東茂名的,我們當地人的宴席比較豐盛,一般都需要二千多一席,酒席在中午十二點準時出菜,一般都有16個菜。第一上湯,常見的湯:魚翅湯,雪蛤湯,每人一盅,魚螵湯,刺龜魚皮湯,……第二道菜,全家福也就是大雜劊;第三個菜,雞,常見的有鴛鴦雞,白切雞,燒雞,醬油雞,水蒸雞;以下分別上:魚,蝦(有錢人龍蝦,沒錢的白對蝦或斑節蝦),墨魚丸,蟹,南方螺,香芋扣肉,燒乳豬,燒鵝,悶海參,還有炒糯米飯,有甜的有鹹的,或野米炒飯,百合小馬蹄腰果(或夏威夷果)等,還有個青菜,糖水,這個糖水我最喜歡了,有雪耳桃脂,椰汁西米,椰汁薏米等。吃飽了,喝飽了再來個水果,最後上來一束塑料袋子需要的把剩下的菜打包走。




策牛奔騰


農村的宴席裡,我最喜歡的是肉類,非常非常喜歡吃這道菜,它叫雪菜紅燒肉。

我感覺現在大飯店的菜都沒有農村宴席的菜好菜,接地氣,大飯店太注重菜的視覺感,有的菜好看的像一幅畫,可是真的很難吃。

在農村宴席裡面有很多經典的家常菜,比如紅燒肉,紅燒園子,這些菜都是農村宴席必不可少的味道。

我記著小時候我媽帶我去吃喜酒,當時吃了一道雪菜紅燒肉,巨好吃。紅燒肉燉的爛爛的,配上雪菜一起燒出來,雪菜酸酸的,有一點小辣,跟米飯簡直絕配。

從那以後我就記著這道菜了,現在我是廚師,經常做菜,可就是燒不出家的味道,小時候的味道。很懷念小時候吃宴席的菜,都是家裡親戚會燒飯的當大廚,很熱鬧,菜也很好吃,雖然那時候很窮,但是過的很開心。一想到雪菜紅燒肉就會想到小時候吃宴席的情景。






我只想簡簡單單


我的家鄉是在廣東韶關的一個小山村,對於農村的宴席,我們這以前呢,無論紅、白事都是鄰居、親戚等前來幫忙,現如今基本上都是請(送廚下鄉)的前來辦宴席,所有物品、食材等都是他們帶來,包括桌子、凳子、廚具、餐具等等,而主人家只負責招呼客人,這樣省了很多事,也是現如今農村比較流行的。

至於在農村的宴席裡喜歡吃哪道菜,倒有一些傳統的客家特色菜,可以說是在逢年過節、辦酒席基本上是必不可少的菜品。下面就選幾個說說吧。

傳統客家美食(釀豆腐)

釀蘑菇


香菇豬肉丸

白切雞


農村生孩子擺滿月酒,必不可缺少的一道菜(黃酒煮蛋)

來張農村宴席菜品


朋友們都吃過這些客家菜嗎?


農村安古


現在幾乎沒有什麼特殊的菜品了,宴席都是一條龍服務。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就是哪家有喜事了,大人捨不得去吃,讓我們姐妹們輪流去吃,這次是姐姐去,下次誰家有喜事,就輪到妹妹去,那是我們最早的“應酬”,每次都盼望著盼望著。去之前,大人會交待很多事情,比如吃飯不能站起來,儘管那時候很小的我們幾乎夠不著八仙桌;吃菜只能吃自己跟前的菜,不能在盤子裡用筷子亂翻;大人不動筷子,小孩子不可以先夾菜;吃一口菜,必須放下筷子等嘴裡嚼完了,別人動筷子了才能再次夾菜。我們坐在長條凳上,儘管夠不著也不敢站起來,怕別人笑話,能眼睜睜看著遠處喜歡吃的菜。至於喜歡吃什麼,在物質匱乏的七八十年代,什麼都喜歡吃,但父母的話就像緊箍咒,謹遵叮囑,不敢越雷池半步。


老井影像


在我們河南這邊的農村喜宴,我最喜歡吃的菜有西蘭花炸過之後爆炒、大盤兒雞、驢肉、羊肉、牛肉這些菜都是我的最愛。大肘子只喜歡吃肘子皮肉就不喜歡吃了。在我們這邊的喜宴,只吃菜就吃的很飽了,饅頭就什麼也就不用吃了。在我們這邊上桌還有一個我也不知道算他是菜還是什麼。在我們這邊叫鋼花蛋。也是特別好吃的。不知道其他地方叫什麼名字。廈門那邊叫做。雞蛋胚。這個也是非常好吃的,而且很貴。在我們這邊小孩子也是特別喜歡吃的。


關忠偉vlogger


說實話比起高檔酒店精緻的擺盤,我更喜歡農村的宴席,一是因為農村宴席氛圍更好,更加熱鬧,還可以吃流水席,吃完一輪吃二輪。二是因為這種宴席性價比很高,吃的東西味道好不說,相比酒店不知便宜了多少倍。三是因為在宴席上能吃到一些你在酒店吃不到的東西。

說道在宴席上最喜歡的菜品有以下幾個

1、土豆燒肥腸

因為自己很喜歡吃土豆還有肥腸,所以土豆燒肥腸這道菜是每次我是宴席必看有沒有,也必吃的菜品。大鍋做出來的,一般味道都很好,幾乎沒有特別難吃的時候。

2、什錦

什錦裡面的菜特別豐富,午餐肉或者火腿腸、萵筍、紅蘿蔔、菌類、炸過的小丸子、肚條、木耳、魷魚、最關鍵的還有其他地方吃不到的響皮。這麼一道菜匯聚了無數菜的精華,我比較喜歡魷魚和小丸子。

3、炸小魚

油炸的小魚,粘點幹海椒面,那味道簡直不擺了。

4、鹹燒白、粉蒸肉、甜燒白

這三種菜基本是每次宴席的必備,芽菜蒸肉和甜燒白屬於蒸肉的兩種,一鹹一甜,鹹燒白又叫芽菜蒸肉,多用五花肉,裡面芽菜好吃,甜燒白一般用肥肉,下面是酒米飯上面灑白糖,一般太肥了,只有吃點酒米飯。粉蒸肉不用說,大家都知道。

菜品還有好多好多,真的是很喜歡。


我是生活老饕,喜歡美食,願和你一起在美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生活老饕


在農村,無論是紅白喜事、婚喪嫁娶還是誕子壽辰,都流行收份子錢擺宴席。在眾多的宴席菜裡,有很多好吃的美食,要說起最喜歡的,還要數經典魯菜糖醋鯉魚了。

這道菜一般在倒數第二道上,喜宴和壽宴、升學宴上一般寓意鯉魚躍龍門和年年有餘,圖個吉利的好彩頭。

要說起糖醋鯉魚,那可是經典的魯菜名菜。殺好的鯉魚處理乾淨內臟以後,經過油的炸至,外酥裡嫩。再澆上精心熬製的糖醋汁,吃一口酸酸甜甜、酥脆可口,真的很好吃。


一點廚房呀


我從小生活在湖北省宜昌市下面一個土家族的縣城,

說到土家族 很多人會想到民族的服裝

其實我們老家除了節日活動外 平時是現代流行服裝

土家族辦宴席一般是中午11:00開席

圓桌上一般是三個火鍋,以前講究的十碗八扣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 慢慢也改變了很多

最好吃的莫過於土家扣肉和蒸菜






德樸文化


老家是農村的,小時候家裡窮,其實那個年代農村都不富裕,想吃點所謂的好吃的不像現在這樣。一年到頭就希望誰家老人過生日啊,誰家結婚啊。到時就盼著父母帶自己去,不帶就撒潑打滾。去了之後兩眼直勾勾的盯著端上來的每一道菜,還直咽吐沫,小吃候喜歡吃甜嗎,最喜歡那道八寶飯,那叫一個好吃啊!直到現在想起來小時候那吃像自己還不自覺的偷著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