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顧說」春季躁動如期至,結構補漲是主流

「投顧說」春季躁動如期至,結構補漲是主流

1、降準+制度建設,提振市場信心

2020年1月1日,央行宣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體現了逆週期調節的思路。考慮春節資金需求、企業集中繳稅、專項債發行以及公開市場操作到期等因素,此次降準並非大水漫灌,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但市場更多從偏多角度進行解讀,上證指數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已跳空的方式突破近8個月的箱體,反映了市場的積極心態。其實,近期資本市場紅利陸續兌現才是更深層次的原因

2019年12月28日,人大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證券法》,明確推行發行註冊制的同時,降調從重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投資者保護、創新證券民事賠償訴訟制度等,均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加速A股向市場法、法制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未來成熟市場的慢牛行情值得期待。

2、融資餘額和北上資金破萬億,春季躁動行情已在路上

伴隨我國製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以及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壓制大盤的內外部不確定因素明顯減少,先知先覺的資金陸續進場。

根據Wind數據,2019年12月16日起融資餘額增速明顯加快,截止2020年1月2日,兩市融資餘額為10106.66億元,成功站上萬億大關,逐步逼近2018年初的高點;

與此同時,代表海外資金的陸股通北向資金並未在MSCI第三次上調A股納入比例後減緩買入的速度,自2019年11月26日起又累計流入913億元,截止2020年1月2日,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額為10069.8億元,同樣成功越過萬億大關。

此外,得益於今年偏股類基金業績表現靚麗,權益類基金、指數型基金備受追捧,近期新發爆款基金頻現。顯示“資產荒”的大背景下,估值尚處於合理水平的A股備受機構關注,導致春季躁動行情前移成跨年行情。

3、看好春節前做多窗口,圍繞結構性補漲選股

穩增長背景下,國內經濟有望階段企穩反彈,疊加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市場風險偏好明顯回升,投資策略由防禦轉向進攻。食品飲料、生物醫藥以及部分自主創新等龍頭品種由於累計漲幅大、靜態估值不低,近期表現欠佳。選股思路相應從重視公司品質、業績的穩定性、確定性轉向業績彈性、未來成長空間等。

近期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2019年累計漲幅不大、估值相對合理、景氣度有上行空間的品種,主要包括:

1、大週期(基建建材、工程機械、上游資源等),重點個股有:東方雨虹(002271)、海螺水泥(600585)、三一重工(600031)、恆立液壓(601100)、紫金礦業(601899)、江西銅業(600362)等;

2、大金融(券商、銀行、保險等),重點個股有:券商:中信證券(600030)、海通證券(600837)、招商銀行(600036)、寧波銀行(002142)等;

3、家電:格力電器(000651)、美的集團(000333)、海信視像(600060)、索菲亞(002572)、三棵樹(603737)、保利地產(600048)、中南建設(000681)等。

高級投資顧問

執業編號:S0960610120015

負責一對一、及時通,擅長組合配置管理。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的依據。投資者應根據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來獨立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相應風險,我公司及其僱員不對據此而引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

「投顧說」春季躁動如期至,結構補漲是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