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藝術品價格瘋漲了30年:還能繼續漲嗎

低價藝術品,能買得起的人要多出很多,或許其絕對稀缺度不如那些“天價拍品”,但相對稀缺度可能會遠遠超過它們。增值空間往往與相對稀缺的程度成正相關。







古玩藝術品價格瘋漲了30年:還能繼續漲嗎

例如,2018年香港蘇富比秋拍1.694億港元拍出的一件“清乾隆御製琺琅彩虞美人題詩碗”,曾於2003年以2918萬港元拍賣成交,15年間增值4.8倍,其投資效果明顯不如同期拍賣過的很多中低檔瓷器和書畫,未來投資回報也許將更低。

然而,低價藝術品由於以往升值的幅度不大,能買得起的人要多出很多,或許其絕對稀缺度不如那些“天價拍品”,但相對稀缺度可能會遠遠超過它們。

未來投資增值空間往往與相對稀缺的程度成正相關。當下,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到經典作品的價值,世界上主要的博物館也加大了收購古代藝術作品的力度,所以很大一部分古代作品並不會流入市場。

這使得作品供應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相比於現當代作品來說尤甚,這是古代藝術品市場的一個侷限。當然對於古代大師來說,他們的作品價值無法用金錢與市場來衡量,因為他們本身的作品數量就是有限的。

可以看出現在的古玩藝術市場當中存在一些困惑和矛盾,但這是市場的常態,需要參與者通過觀察表象下的趨勢和暗流,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斷。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小藝書的立場,也不代表小藝書的價值判斷。轉載旨在分享,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