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炒股七年,18年重倉踩雷,感覺對股票失去了興趣,是否應該離開這個行業?

康波在線


題主有幾個關鍵詞我們需要注意:

私募——私募有好有壞,經營和操作水平參差不齊,不過私募都有自己的操作策略和規矩。從規矩上,穩重求勝是常態,而踩雷往往是出於意料,但也不至於損傷慘重,畢竟風控還在。


職業炒股——大多散戶都是業餘選手,所以能有成績已經很不錯了。而職業選手,獲利是最起碼的要求,所以題主能穩健獲利不奇怪,而且還是在私募機構,只能說穩定下獲取更大利潤是更高追求。

七年穩定——作為機構,穩定是前提,也是理想效果,而追逐盈利以及更高盈利是目標。題主能做到七年穩定獲利不容易,說明整體穩定性以及盈利能力還是不錯的。畢竟,有些小私募,還整體佈局天在為保殼發產品發愁呢。


18年踩雷——2018年踩雷很正常,真的。私募此前愛玩中小創,15年前後併購潮下18年行情低迷商譽減值導致業績爆雷情況頻發,指數單邊下跌下個股也是損失慘重。不過,損失歸損失,機構風控和止損紀律下,也不會有重大損失,除非是不守紀律者。當然,盈利角度,看得是長期平均,而非一年得失。

失去興趣——在市場中待久了,很會乏味,尤其是每天固定的程序,固定的工作範圍,也容易讓人產生疲勞感。而有些人是因為突發情況,也會對守護了很久的市場產生厭煩。題主不同,因為踩雷,可能也是加上此前累計的厭惡情緒,此時集中爆發,突然釋放。


這種時候了筆者遇到過好幾次,但需要清楚的是,此時是比較關鍵的時候。要麼從此頹廢,要麼可能預示會有新的突破,關鍵在於個人的原則和努力上。

首先建議題主應該休息一段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是為何會產生厭惡,自己不能做這份工作了嗎,還是因為一時之氣?或者,離開這個工作還能做其他什麼工作?其次,重新審視自己,是否還能做這份工作,能否有新的突破?最後,要快速做決定。不做就立刻換別的,能做,就在原來基礎常識新突破。


如果這時候洩氣,可能就會頹廢。但如果咬牙挺過去,想明白了,或許會有新的突破。


郭一鳴


我也是職業炒股,我炒短線3-10天,我虧損最多一個票虧損總倉位25%,也是18年的行情,18年這種行情我小賺百分之40不到,行情確實難做,我買股喜歡買1-2個,不喜歡分散,19年高峰期做到收益百分之110,這幾天月底行情不好,收益在百分之90左右,做我們這行心態一定好,買錯很正常,關鍵是割肉要及時,再牛逼的人都有割肉的時候,關鍵做到持續盈利,高手一般很難做到月虧,做交易員有時候靠自己頂著壓力,我有幾次下單3000萬左右,下跌差不多百分之10左右,我覺得2-3天能回來我就守,感覺沒有拉回跡象就割肉,我也頂著辦公室壓力,事後發現我做的決定佔7-8成左右都是對的,從此沒有人說什麼,真正牛逼交易員都是孤獨的,很多人不明白你


投機小魚兒


從你的職業經歷上來看,你曾經做過私募基金的操盤,而且2014年以來一直保持收益穩定,那麼說明你曾經穿越過牛熊,技術上應該沒有任何問題。你的問題是出在了心態上,重倉踩雷應該是一個導火索,讓你在心態上對股票產生了一定的厭煩,這個時候建議你暫時離開股市,清倉離場休息一段時間,等待心態穩定之後再做決定。



目前市場整體的狀態並不好,大盤股指依然處於下降通道,而且沒有看到任何牛熊轉換的跡象,現在的交易更多的是火中取栗,甚至有的如同雞肋,如果真的能夠想開的話,退一步海闊天空,利用熊市這段時間規劃一下生活,休養一下身體,調整一下心態,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你的現狀上來看,你能夠從2014年開始實現穩定收益,並且躲過了2015年的牛熊轉換大頂,即便是在2016年2017年,都實現了穩定收益,那麼說明你的技術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只不過是重倉踩雷,讓你感覺到比較鬱悶,而且目前股市的形勢,讓你覺得交易沒什麼興趣。

從這個過程上來看,你現在正面臨著交易的一個瓶頸,以前都是順風順水,現在自從重倉踩雷之後,交易起來可能是磕磕絆絆,讓你對自己原來的交易技巧和能力產生了一定的懷疑,你需要思維上的突破,這種思維上的突破是十分痛苦的,可能會影響到你的心態,所以這個時候,一定不要簡單的放棄或者是選擇,最好能夠跳出股市,甚至離開股市一段時間,好好的理順自己的情緒,找出問題的結症,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小散李大鵬


的確是當時太自負了,當時大盤不好,順應了熊市做熊股的節奏,德奧通航,經歷過暴跌之後出現了量價不對稱,11月27入場做超跌反彈,12.4日放量殺跌後重倉加倉博次日反彈走人,結果當晚停盤,之後24個一字跌停

感謝各位誠摯的回覆,有人說我在賭,我認為股市雖不是賭場,但心理上大家都是在賭,市場更是一個情緒左右的資金市,即便再強的技術到最後也只有贏家能活下來,我對於股票的確很自負,甚至到目前對於我暴虧的操作還是認為是命,因為當時這票不停牌,次日我是有較大把握止盈出局的,但結局還是輸家,而且算是給我了毀滅者的打擊,調整了小半年之後我的操作模式還是迴歸之前,多年總結的策略感覺只能在倉位上做出改變,還好收益率比預期要好,但還是一直走不出暴虧的心理壓力,精力全部放在股市可能身體真的扛不住了,可以的話,明年我想找點實業來分散一下精力。那些說話刻薄的人,我就當你們虧了在我這找心理安慰,順便給你們看一下我最近三月的收益率




康波在線


首先,感謝作者又讓我學習了一次,讓我再一次提醒自己謹慎投資。看了很多專業意見,我也是個股票投資愛好者,也就聊一下個人拙見,作者2017年12月德奧踩雷,查看了當時量價情況,從長期量價情況和趨勢看的確有反彈的可能,但11月8日的放量下跌提示風險很大,17.3的壓力位是真實存在的,如果能站上可以參與反彈。但查看了2017年中報,顯示該企業負債率達70%,50%都是流動負債,大股東股份質押99%,半年報各方面反應企業經營狀況很差。當時的股價雖然跌到12、3元的位置,但從淨值的角度考慮還有很大的下跌空間,如果是我,還是覺得風險大過機會不敢參與,更不要說重倉參與。當然,股市民間高手很多,藝高人膽大的人可以談談你們的操作方法,大家學習一下。


文戈4366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職業炒股7年,得看看你這7年的收益。如果你的收益是非常穩定的,因為18年的一次失誤,不應該放棄。因為,你在去做其它的行業,你能保證你賺到錢嗎?股市並非是唯一風險最大的行業,相反股市有很多機會和其它行業無法比擬的優勢。既然你的問題發生在重倉踩雷,十有八九,你是技術分析類的職業股民。你可以通過對基本面的研究,結合技術分析,並且通過分散投資,重振旗鼓!在這裡,我提前預祝你能成功。

好的,以上內容就是我的回答,喜歡並認可土菜觀點的點關注和評論,謝謝大家。


股市第一桶金


我的想法是,是否要離開這個行業,還是要看您自己對自己未來的構想。說實話,職業炒股七年,對市場已經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如果這時轉而做實業,有點可惜;但若真的覺得厭惡股市到輕度抑鬱,影響了自己的生活,也不妨暫時離開。也許在離開的過程中,可以找到新的更適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當然也可能重新燃起對於股市的初衷,那時,可以再回來。

我也想跟題主分享一點自己的心得。最近股市暴雷的信息量讓我有了很多的思考,我也覺得有點厭惡股市,甚至也想過改行做別的,也開始覺得也許作為個人就應該去買基金,而不是炒股,畢竟作為個人來講,與上市公司存在著太多的信息不對稱,那些你看到的,也許只是市場想讓你看到的而已。

然而回過頭,我們再看,中國的股市從滬深交易所成立到現在才走了不到30年,說到底,不過還是年輕的孩子。

股市作為資本市場與實業最基本的鏈接都還沒有做到市場化,還是需要有人扶持協助做審核才能上市的情況。在這種狀態下,股市只能為一部分所謂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卻不能為所有企業;股市也只能為投資者提供一種模式的投資標的,也就是經過審核的規模、業績等均達到要求的企業,卻不能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比如初創期的、有良好業績但卻尚未盈利的企業標的。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這個話在國內的證券市場也不能有效的實現。中國股市除了受到經濟本身的影響以外,更多的會受到政策面影響,市場服務的不僅僅是經濟,所以我們的股市上更多的人是在炒股票,而不是在投資股票。

我們市場的投資者也不成熟,您是已經職業炒股七年,然而我們有多少投資者可能連交易規則都不太懂,更別提基本面、技術面的分析,更多的可能只是憑著一則消息、一個經紀人的推薦就買入了股票。

現在呢,我們股市推出了科創板,採用註冊制,使得市場的標的豐富起來;行業開始逐步進行投資者教育,不管效果怎樣吧,總歸是意識到了這些問題;暴雷也是好事,多暴幾家,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就提高了,市場中企業的風險意識也就有了,造假作假也就不會那麼猖狂了。

對於您踩雷的事情,我確實深表遺憾呢。但是換個角度看,對市場是好事,我們炒股,不都希望在一個乾淨清明的環境裡嗎?市場還年輕,我們不能一下子就說他不好了或厭惡他,誰家的孩子還沒犯過錯,意識到問題,繼續前行就是了。

最後呢,祝您放鬆下心情,別給自己那麼大壓力。祝您好運!


邊走邊聊邊長大


能在一個行業堅持七年時間,不管是因為愛好還是因為金錢,都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股票行業本來就是一個孤獨的行業,能有穩定的收益真的非常不容易,從15年到18年,行情一直在下跌,還能保持穩定的收益,真的很佩服。18年也是行情見底的時候,才出現踩雷的情況,說明你在操盤這個方面可以稱為一個專家了。

現在的你患有輕度抑鬱,跟做股票有很大關係,人不能一直在家待著,需要和外界接觸,多和人交流才能打開心門,走上正常的道路。

人失敗並不可怕, 在哪裡跌倒可以在哪裡爬起來,以你這麼豐富的經驗和穩定的收益,如果出來上班一定可以成就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所以我不建議您在去從事其他的行業,現在隔行如隔山,沒有哪一個行情會像你做股票那麼順手,而且在薪資方面也不一定能符合你的要求。

如果不想去私募公司上班,不想壓力那麼大,可以從事一些金融其他的職業,你有那麼豐富的交易經驗,可以考慮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或者做分析師,都是一些不錯的選擇。


用戶85183335791


年前滿倉醫藥股,年後直接6個漲停,掙60%多,後來開板了直接加倉2倍,剛加完就跌停,當天虧20%,後面又跌停了兩天,然後割肉跑路。剛跑路第二天就開始漲,漲得比原來最高點還高很多。[捂臉]你說我怎麼辦。


philip86


看來筆者是一個經歷十分豐富的人,肯定交易系統完善、心理素質極好。我也從事了十幾年的交易,我這樣提出幾個建議和幾個觀點,您看是否合適:

一、利佛莫爾是交易之神,他只會交易,不會其他的,最後以自殺結束。

二、所有的股神均已抑鬱或破產自殺身亡,你去查吧。

三、人是一個社會性動物,雖然股市是一個真實的交易場,但人與人之間是不見血的交易鬥爭,沒有交流。人活著需要交流,需要與其他人產生社會關係,讓生活變得豐富、視野變得豐滿。

四、其實我認為沒有必要全職交易。股票的波動無需以分鐘為單位,以天為單位也完全沒有問題。完全可以去做一份正經的工作。

五、人活著不只是為了金錢。社會發展的本質是地球資源的重新排列組合,所有資源從地球來,也終仍歸於地球。人活著要勞動,所以說勞動不分貴賤,要在地球資源重組的過程中儘自己一份力,讓地球變得更有序、更溫暖、更整潔!

六、懂交易的人一定懂人性,可以從事公司職員、公司管理、證券基金交易、培訓、分享經驗、錄製視頻、寫文章等等工作。

六、要從事一點體力勞動,比如掃掃大街,底層的人民有著最高的生活智慧。快樂和幸福其實很簡單,家人平平安安、孩子健康成長,人活著,要存儲一些感情的基礎,找一點空間讓感情得以釋放。財富換不來朋友,財富買不來愛情。能買來的都是無情的物質和無名的虛假。對金錢看淡一點,追求一點生活的平淡,多感受一點生命級別的味道。你會感覺,生活處處有溫暖。

人活著,終究只是一個過程。過程快樂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