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提及宜賓的大學好像只有四川輕化工大學一所,其他不值得一說的感覺,真的是這樣嗎?

砍死安培


1、四川輕化工大學白酒學院(原四川理工白酒學院)。這是第一所入駐大學城的大學。定位為區域大學,與宜賓學院同檔次,並與五糧液集團實現產研培合作。

2、電子科技大學研究院。研究方向為電子信息及科技,一是培養研究人材,二是為宜賓智能終端產業提供服務,實現產研聯合。

3、西華大學研究院。

以上三所是已正式入駐大學城的大學,目前來看,四川輕化工大學學生人數最多。以後陸續入駐的還有:

4、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同濟大學研究院。同濟大學研究院研究方向是新能源汽車。引進目的與電子科大一樣,與宜賓兩家新能源汽車實現產研合作。同濟大學與宜賓情誼深厚,抗戰時期就將整個大學遷至宜賓李莊古鎮,抗戰結束後才返遷回上海,前兩年還在李莊修了個同濟醫院。

5、四川大學中英國際校區。

6、西南財經大學長江金融研究院。

7、宜賓學院國際校區。

8、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研發中心,與宜賓智能輕軌——宜賓中車公司實現產研合作。

9、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高等職業學校。

10、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

另外還與浙江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

以上序號不分先後,大家可從中看出來了哪些是雙一流、一流、名校、區域名校了。目前大學城用地6平方公里(已用完),面積相當於宜賓老城區大小。宜賓市政府規劃大學城、科創城總共用地為36平方公里!圖片為已入駐三所大學校園照片,因為是新修,所以校園規劃(同濟大學規劃設計)、建設都體現了高端、大氣、上檔次。

展開全部


faith1


1、四川輕化工大學白酒學院(原四川理工白酒學院)。這是第一所入駐大學城的大學。定位為區域大學,與宜賓學院同檔次,並與五糧液集團實現產研培合作。

2、電子科技大學研究院。研究方向為電子信息及科技,一是培養研究人材,二是為宜賓智能終端產業提供服務,實現產研聯合。

3、西華大學研究院。

以上三所是已正式入駐大學城的大學,目前來看,四川輕化工大學學生人數最多。以後陸續入駐的還有:

4、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同濟大學研究院。同濟大學研究院研究方向是新能源汽車。引進目的與電子科大一樣,與宜賓兩家新能源汽車實現產研合作。同濟大學與宜賓情誼深厚,抗戰時期就將整個大學遷至宜賓李莊古鎮,抗戰結束後才返遷回上海,前兩年還在李莊修了個同濟醫院。

5、四川大學中英國際校區。

6、西南財經大學長江金融研究院。

7、宜賓學院國際校區。

8、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研發中心,與宜賓智能輕軌——宜賓中車公司實現產研合作。

9、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高等職業學校。

10、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

另外還與浙江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

以上序號不分先後,大家可從中看出來了哪些是雙一流、一流、名校、區域名校了。目前大學城用地6平方公里(已用完),面積相當於宜賓老城區大小。宜賓市政府規劃大學城、科創城總共用地為36平方公里!圖片為已入駐三所大學校園照片,因為是新修,所以校園規劃(同濟大學規劃設計)、建設都體現了高端、大氣、上檔次。










說句真話很難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從傳統意義上講,宜賓大學城雖然號稱引進了10所大學,到很多都是研究院。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只有四川輕化工大學和西華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目前在校教師生接近2萬人,留學生將近500人,教職工1000餘人,各類管理服務人員300多人,完整的開展了全日制本專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西華大學一期建設完成,目前入住的學生主要是軍訓學生,隨著校區功能的完善,會加大本科生入住數量。其餘大學幾乎沒有學生,電子科技大學100-200名研究生。




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四川輕化工大學比較具有潛力,進入宜賓1年半時間,省委書記,省長都來視察調研過,幾乎所有的省委常委也親自前來調研,從上到下已沒有發展障礙。



▼歡迎關注百姓教育頭條號。位老師和你一起說教育,談高考,論考研,聊大學生涯規劃!


教育研究院


輕化工是宜賓的嗎?宜賓那邊門口寫的是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自貢自貢這邊大門口只有四川輕化工大學幾個字,官網簡介還是在自貢,註冊地也是在自貢,這算不算拿別人屁股當臉呢?宜賓的高校只有宜賓學院吧


遙遠83345


宜賓只有宜賓學院哈,輕化工大學註冊地和本部都在自貢,宜賓只是一個校區而已,2018年宜賓校區17800多人,自貢校區18300多人,2019自貢校區突破2萬,東部新校區已經開始建設。自貢東部校區總建築面積439950.5平米,已經接近宜賓校區建築面積。


這個名字不好想


最好別提這些所謂的大學,大專院校。都是堆人數的玩意。有幾個成材的,大家心裡都有數。我侄子在宜賓學院四年,畢業去成都,對口工作根本幹不下來,無奈又在培訓班交幾萬學了半年。不止宜賓,到處都差不多樣子。管你什麼成績,交錢就對了。


高陽遺子


大學城建設主要結合宜賓經濟社會發展,著眼於培養宜賓急需緊缺的應用型人才;科技創新城立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側重於高端人才引進,以及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和吸收。臨港新區的大學城已有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西華大學宜賓校區(一期)、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宜賓分院3所高校建成開學,新增在校大學生2.5萬人,其中留學生人數由零突破到40餘個國家近600人,僅次於成都,全省排名第2。

這些大學生的到來,不僅增強了宜賓的城市活力,同時也為宜賓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宜賓市科技創新中心,今年3月建成開園,目前,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宜賓同濟汽車研究院等9所產研院,以及鄧中翰院士工作站、清華啟迪控股等科研團隊、智能終端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立和入駐運行。此外,宜賓還發布了“1126”高端引智工程,設立2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出臺系列政策,從安家補助、創業補助、平臺建設、科研成果激勵等方面完善扶持體系、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各類人才特別是數字經濟、先進製造和航空、軌道交通、健康醫療、茶、竹等重點產業,以及城市規劃建設、經濟金融等領域專業人才來宜賓創新創業。宜賓規劃36平方公里,用於大學城和科創城建設。目前,宜賓已和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四川大學等14所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預計到2021年,宜賓市高校將達到10所,在校大學生突破10萬人,並還建設南亞、東南亞和“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基地。


徐九井


哈哈哈,我就是四川輕化工大學的,我覺得並不是,每個學校對於每個人的印象不一樣 ,相對於宜賓的其他學校來說,四川輕化工大學可能在學校環境這些方面要稍微好點,但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


奮鬥的方向


輕化工大學真心捨得幹事業,拋家棄子的從自貢來到宜賓,自貢的老百姓一片罵聲,說自貢的高校成了白眼狼,拋棄了自貢。也有聲音說自貢很早就對輕化工學院以及後來的四川理工學院不理不睬,早就被拋棄了。其實不管是誰拋棄誰,現實的情況是這所高校舉家搬遷到宜賓了,而且正在為宜賓的發展做著自己的貢獻,可以說她是真心實意的在宜賓發展。自貢現在後知後覺,想方設法挽留,也給出了一些支持力度。兩個城市是否正在角力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四川輕化工大學三分之二的學生是在宜賓學習生活的,這已經能說明問題了吧!最後祝願四川輕化工大學發展的更好!祝宜賓和自貢都好!因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019年的每一天


我的哥,四川輕化工大學在自貢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