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漢碑半濟寧"——嘉祥武氏祠

天下漢碑半濟寧"——嘉祥武氏祠

衛星圖


目前全國已出土的漢畫像石,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以濟寧為最。而濟寧瞭解漢碑的最好去處,便是嘉祥縣的武氏祠,其出土的漢畫像石題材內容之豐富、思想內涵之深邃、雕刻技法之精美,均居漢畫像石全國漢畫像石前列。

大門

國保碑

武氏祠民國時期老照片


所謂漢畫像石,實際上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闕和廟闕等建築上雕刻畫像的建築構石。所屬建築,絕大多數為喪葬禮制性建築,因此,本質上漢畫像石是一種祭祀性喪葬藝術。畫像石不僅是漢代以前中國古典美術藝術發展的顛峰,而且對漢代以後的美術藝術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漢畫像石的發現和研究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即金石學階段、考古資料積累階段和綜合研究階段。

民國時期,1925山東嘉祥縣武氏墓入口處的兩尊石獅之一。該墓建於公元147 年。這兩尊獅子臥於基座上,下面


武氏祠始建於東漢桓靈時期,現存石闕、石獅各一對,石碑兩塊,祠堂石刻構件4組40餘個。這裡的漢畫像石取材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被譽為"中國漢代歷史的百科全書",與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臘瓶畫並稱"世界三絕"。

武氏祠位於山東省嘉祥縣武翟山村西北。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3座地面石結構祠堂。習慣上分別稱之為"武梁祠"、武氏"前石室"和武氏"左石室"。原祠宋以後傾圮,祠石現與武氏闕一起保存在原地,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批漢代祠堂畫像石資料。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07年7月5日,法國漢學家沙畹拍攝的山東嘉祥縣武氏祠


"武梁祠"畫像的最早記錄見於北宋趙明誠的《金石錄》,南宋洪适在《隸釋》、《隸續》中又分別著錄了一部分題榜文字和圖像。石祠傾圮後,長期掩埋地下。清乾隆年間將祠石掘出,並根據所處位置,認為有4座祠堂,即"武梁祠"、武氏"前石室"、"左石室"和"後石室"。此後,瞿中溶、容庚等分別對畫像內容進行了考證。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費慰梅根據畫像拓片對祠堂進行了復原,確定這些祠石分屬於兩座祠堂,"後石室"並不存在。1981年,中國學者根據原石,並參考孝堂山石祠的結構特點,重新對武氏祠進行復原,確證武氏祠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和"左石室"3座祠堂。

故宮博物館藏武氏祠·祥瑞圖題字

故宮博物館藏武氏祠·祥瑞圖題字

武梁祠,原祠為單開間懸山頂石結構建築,面闊2.41米、進深1.47米、高2米餘。現存頂石、壁石共5塊。祠主武梁,字綏宗,曾任州從事,桓帝元嘉元年(151)卒,終年74歲。祠內畫像近百幅。其中40餘幅為歷史故事畫像。內容有從伏羲到夏桀等古代帝王,藺相如、老萊子一類忠臣孝子,秋胡妻、梁高行一類節婦烈女。東西壁山牆尖部,刻有東王公、西王母等神話故事。在三壁的下部,則是表現祠主經歷和生活的車騎出行、家居、庖廚等畫像。在屋頂石底面,分佈著神鼎、黃龍等40餘幅祥瑞圖像。圖像旁所刻的近百條隸書榜題,標明瞭每幅畫像的內容。

前石室,原祠為雙開間單簷懸山頂石結構建築,面闊3.52米、進深2.03米、高2.55米左右。後壁下部正中有一小龕。現存祠石16塊。根據祠主經歷畫像及其榜題,一般認為祠主為武榮。武榮字含和,武梁弟武開明之子,官至執金吾丞,約死於靈帝建寧元年(168)。祠內東、西、南三壁以及挑簷石、頂石和三角隔梁石兩側滿刻畫像,現存53幅,估計原來有60幅以上。在東、西壁的山牆尖部和隔梁石兩側上部,為東王公、西王母等神話故事;其下有表現祠主經歷和生活的車騎出行、宴飲、百戲、庖廚等畫面,還有孔子見老子、荊軻刺秦王、孝子邢渠等歷史故事。西壁下方則有一大幅攻戰圖。在南壁小龕正面,刻有祠主在樓閣中受人拜謁的場面。在頂石上有仙人出行、風伯、雷公、北斗星君、伏羲、女媧等神話畫像。畫像中刻有大量隸書榜題,標明畫像的內容及主要人物的身份、姓名。

武梁祠西壁

後石室畫像

武氏祠西壁

武氏祠前石室第二石

武氏祠後石室線圖

左石室和武氏闕,左石室形制與前石室相同,也為雙開間單簷懸山頂建築。面闊3.5米、進深2.12米、高約2.6米左右;後壁小龕面闊1.3米、進深0.74米、高0.71米。現存祠石17塊。祠主不明。從建築特點和畫像風格推斷,與前石室建造時間相近。祠內現存石刻畫像約40幅,題材內容及其分佈與前石室基本相同,但三壁上的周公輔成王、二桃殺三士、管仲射齊桓公和頂石上的海神出行、祠主昇仙等內容則為前石室所不見。武氏闕建於桓帝建和元年(147),刻有仙人、仙禽神獸、人物、門吏、車騎、孔子見老子故事等40餘幅畫像

左石室第四石

畫像的雕刻技法和藝術風格,畫像主要採用鑿紋減地平面線刻技法,物像外留有細密均勻的平行鑿紋。畫像的共同風格是凝重醒目、細膩傳神。其中武梁祠的畫像佈局疏朗、簡潔明快,前石室和左石室的畫像則構圖複雜、華麗精美。在漢代石刻藝術中,這是一組年代明確而又有很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在國內外素享盛名。畫像石的雕刻技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①單線陰刻。圖象和石面在同一平面,接近於白描繪畫效果。②減地平雕。圖象輪廓線外的空間減去一層,圖象突起拓出,近於剪紙效果。③減地平雕兼陰線。平面突起的形象以陰刻線條來表現細部。④減地浮雕。形象細部雖然不作具體刻劃,但形呈弧面突起,屬於弧面線浮雕性質。⑤沉雕。刻法和上述減地法相反,形象凹入平面以下,略現起伏,呈低於石面的薄肉雕,這種形式後世木雕藝人名之為沉雕。


武氏祠中的漢畫像石主要分為神話傳說、經史故事和現世社會生活三部分。其中,神話傳說部分主要包括人類始祖、仙界領袖、遠古帝王、龍鳳圖騰等;經史故事主要包括帝王諸侯、聖賢名臣、孝子賢孫、義士善人、貞婦烈女等;現世社會生活則包括車馬出行、人物聚會、庖廚宴飲、狩獵捕魚、樂舞百戲、軍事戰爭、亭臺樓閣等。其中許多作品已經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的標誌性圖案,如陝西黃陵縣黃帝陵的黃帝像、聯合國水利館中的大禹塑像、《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伏羲女媧圖像、高校歷史教材中的荊軻刺秦王插圖等,均取自這裡。

武氏祠畫像題記

或許是受"古"字影響,我對古人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我想象中的他們不那麼富有想象力。但是漢畫像石上的圖案徹底顛覆了我本來就站不住腳的這些印象,我甚至不禁欽佩起他們的"腦洞"。比如,漢畫像石上展現的海神出行圖、雷神出行圖,均生動有趣,足見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探尋,每一個故事都凝結著古人的思想文明。

1786年8月,黃易(1744—1802)自開封返回濟寧,在途經嘉祥時,他偶然發現了武梁祠畫像石刻。

武氏祠最早見於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南宋洪适又將其部分榜題字與圖像,集於《隸釋》、《隸續》中,並始以"武梁祠畫像"命名。後因水患淤漫,祠傾圮湮沒於地下。清乾隆時,黃易等人進行了發掘清理,認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後石室"、"左石室",除將其中"孔子見老子"一石移置濟寧學宮外,皆就地建屋將畫像石砌於壁間,外繚石垣,圍雙闕於內,題門額曰"武氏祠堂"。這批石刻藝術的重新問世,以其鮮有的"畫像古樸,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學者爭相拓墨,中外書刊廣為著錄。

與漢畫像石一生守候山東嘉祥縣的武氏祠漢畫像石距今1800餘年了,因其具有極高的 藝術、考古和史學價值,被譽為中國古代民族文化之瑰寶。武氏祠裡 的44塊漢畫像石,連同一對石獅、一雙石闕、五塊石碑能夠保留到今 天,與一個人的終生呵護息息相關,他的名字叫朱錫祿先生(山東嘉祥人)。1956年,朱錫祿去濟南參加了山東省第一屆考古訓練班,知道了"嘉祥武梁祠漢畫像石"。訓練班一結束,他就迫不及待地趕回遠離縣城的武梁祠(武氏祠堂中最為有名)。當時許多漢畫像石被村民用做蓋房子和修橋的"墊腳石",朱錫祿卻與這些別人瞧不上眼的"破 石頭"結了緣,並由此拉開了他一生保護和研究漢畫像石的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