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能飞多高?

用户6670030048055


病毒能飞多高,您肯定指的是可以在人体外、空气中生存的病毒。就像当前的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的方式来传播,在潮湿、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可以生存数天。

至于病毒能飞多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病毒在体外生存,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而不同的病毒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比如南极洲冻层中的病毒需要零下的温度生存,而火山口中的病毒需要温度极高的条件生存。

众所周知,温度一般与高度有关,平均每上升一千米,温度大概会下降6摄氏度。

而且天空的湿度有时候较低。

另外,高度越高,氧气越稀薄,而病毒一般和细胞一样,都需要氧气来提供能量。



凯腾凯


病毒能飞多高,这要看影响病毒存活的大气温度、湿度、紫外线强度等因素,还要看一下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

病毒种类很多,千差万别,耐温程度也不同,对于目前的新冠病毒,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马科介绍:

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病毒在4℃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60℃可保存数年,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当达到56℃的温度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20℃的环境,湿度40%,可以存活达到五天。

很显然我们地球上大气温度没有达到56°C的,即使新疆吐鲁番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也就是47.8°C,可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89℃,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

如果按照这个条件,新疆沙漠地区,新冠状病毒只要在地表附着,夏季地表温度达89°C,超过了56°C,也就会让它无处藏身了,宰杀它绰绰有余了,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温度有时达到56°以上,也会杀死新冠病毒的。由此看来,夏季还是有利于消灭病毒,控制疫情的发展。

对新冠病毒除了温度之外,还有紫外线照射,对病毒也有灭活作用,而大气中的紫外线多少与高度,天气状况有关。一般来说,大气透明度高、晴朗的天气,紫外线强,而紫外线多少与大气垂直分布还有关。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等,每层气温分布又不同,在对流层中,地表平均温度为22°C,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C,一直延续到对流层顶,一般来说平均高度在10千米左右,赤道地区对流旺盛,高度可达12千米左右,中纬度10千米左右,两极8千米左右。

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中尘埃、水汽多,紫外线少,温度适宜、平均气温在22°左右,才有了病毒生存的机会。

而在平流层底部,由于O3吸收了大气紫外线,大气温度发生逆转,最高可达50多度,另外这里空气含量少,尘埃也不多,紫外线强烈,病毒难以生存,这恐怕也就是病毒生存的极限高度了,所以说病毒的高度也就是在12千米左右。


地理纵横


既然是问病毒能飞多高,那就不考虑附着在别的物体(或人体)、坐电梯或者爬楼梯上去的病毒了。

高层确实更安全,但一层也不会多危险,除非窗户外或门外很近的距离内有很多病毒感染者。

一般讲话时飞沫传播距离大约为1~2米,打喷嚏和咳嗽时传播距离会更远一些,但受重力影响,大部分都是掉在地上了。

一部分飞沫水分蒸发形成飞沫核,能长时间、长距离漂浮,但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而通过飞沫核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小:(1)病毒离开宿主以后会变得脆弱,虽然能够存活一段时间,但不一定具备传染性;(2)飞沫核比飞沫干燥,病毒更容易失去活性;(3)如果空气是流通的,很快会被稀释到不具备传染能力的浓度。

因此,就算飞沫核可以飘到高层,也基本不具备传染性了。

其实无论高层还是低层,具备传染能力的病毒从外面飞进去的概率都非常非常低。


二郎浮水


病毒能飞多高,既取决于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水平、空气湿度变化、紫外线照射强度,也取决于病毒本身在传播介质上的耐受程度。世界上的病毒种类繁多,传播途径也多种多样,但从病毒的物质构成上看,它都是由一种核酸物质(DNA或者RNA)以及外层包裹的蛋白蛋外壳所组成,在没有侵入宿主的细胞之前并不表现出生物活性,必须依靠传播介质从一个生物个体传播到另外一个生物个体,因此控制其传播途径目前来说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拿冠状病毒来说,其传播途径主要依靠打喷嚏、咳嗽喷出的飞沫,以及粪口和直接接触,其中直接接触和粪口传播途径,实质上最后也是以病毒被吸入宿主的呼吸系统来引发传染。根据有关专家介绍,人体喷出的飞沫,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以达到4米左右,如果在不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病毒携带者喷出的飞沫,在这个范围之内,极易将病毒传播给密切接触者。在大于这个范围之外,受重力、气流等的影响,以飞沫为中心形成的气溶胶团将大部分发生沉降和稀释。

因为病毒本身在离开宿主的细胞环境之后,就失去了自主活动能力,其移动范围将受到传播介质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在干燥物体的表面,只能存活48小时;在卫生间等湿度大的空间内可以存活72小时;而在尿液、粪便中可以存活2天甚至以上。但是,如果用紫外线灯照射只能存活30分钟,65摄氏度的环境只能存活30分钟,在含氯消毒剂中只能存活1分钟。

在垂直高度方面,由于病毒的传播介质属于气溶胶团,其运动方式可以参照PM2.5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在对流层中的稳定天气条件下,PM2.5的浓度会随着高度的升高迅速减小,浓度-高度曲线一般呈现倒抛物线的形状,而在500米的高度左右,PM2.5的浓度将会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一般这个高度被认为是细小悬浮颗粒物的最高上限。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病毒随着空气的扰动,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其上升的最高上限也可能是500米左右,在这个高度以上,将不易形成气溶胶团,病毒也将失去依附的载体。

(PM2.5垂直分布示意图)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雾霾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雾霾在一定程度上是病毒载体。应该是载体决定高度吧+病毒在空气中往往形成气溶胶颗粒的时候,就像灰尘一样能上升到8~11层楼,但受天气湿度风昼夜的影响,气溶胶状态的病毒基本几小时内活性降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以几分钟就失去活性,或者由飞沫形成气溶胶状态的病毒,已经失去了活性不会构成多大的危害,一般喷嚏飞沫,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很快就沉降到地面不会很高。新冠状病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病人的呼吸,咳嗽,喷嚏出来的飞沫传播,所以,病毒在空气中的高度也就一个人体的高度,病毒离开人体几分钟就可以灭活,在湿冷的空气中存活的稍微久点。至于病毒能随着空气飞多高,那是有科学定律和依据的。确切的说他来自于人们说话时呼出的气体俗称飞沫,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我们有自我防护措施,那就是戴口罩,来等待病毒的自然消失。


专拍好看搞笑图片视频


根据最新的公开数据表明,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已经确诊9700余例(截止1月31日14时),很多省市都有患者出现,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具有人际之间传播的病毒感到畏惧。

那么,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为什么它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或许这是你想知道的。

1、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研究表明,打喷嚏、咳嗽和吐痰等方式所产生的飞沫,会携带病毒,导致病毒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特别是相对密闭、空气流通性差的环境中,这种传播更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而空气环境下的新型冠状病毒,会从人的呼吸道(包括口、鼻)入侵,也有研究表明,人的眼结膜处也是病毒的一个“入口”。

2、打喷嚏可以将冠状病毒传播多远?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者曾做过研究,表明打喷嚏或剧烈咳嗽,可以将携带病毒或细菌的飞沫传递到4米(13英尺)远的距离,这个范围是比较大的,这也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

3、在空气中冠状病毒能够存活多久?

事实上,如果是单纯的病毒,是无法在空气中存活的,但如果有液体存在(比如飞沫),那么病毒的存活时间就会增长,从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等。具体的存活时间要取决于当时的湿度、温度和风速等因素,在寒冷和潮湿的空气中,病毒可能更容易存活,但如果是炎热和干燥的空气,病毒存活的时间会相对较少。

4、如何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

根据我们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很了解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那么显而易见,守护好呼吸道是降低感染最重要的方式,比如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时一定要将鼻子挡住),另外如果有条件,可以佩戴护目镜。

而由于病毒喜欢在密闭和不通风的环境,所以,建议大家每天尽量保持通风,这样有利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

最后,提醒各位朋友,无论你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都应该在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遮住口鼻,这样有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对每个人都是有很大好处


飘飘然668


题主的意思应该是病毒会持续多久或者感染多少人。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还是很强的,比非典强。再加上中国的基础建设,交通的便捷程度,也加速了病毒的传播。

目前来看在7万-8万人感染。还好致死率较低,跟甲流乙流差不多,只是一个新的病毒,打的我们措手不及。这才是我们医疗系统应该反思得地方。

就算禁止了野生动物的食用,下次还会有新的疫情爆发,想要减少损失,唯有提高我们的防疫水平。


卯未辰来


病毒能飞多高,既取决于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水平、空气湿度变化、紫外线照射强度,也取决于病毒本身在传播介质上的耐受程度。世界上的病毒种类繁多,传播途径也多种多样,但从病毒的物质构成上看,它都是由一种核酸物质(DNA或者RNA)以及外层包裹的蛋白蛋外壳所组成,在没有侵入宿主的细胞之前并不表现出生物活性,必须依靠传播介质从一个生物个体传播到另外一个生物个体,因此控制其传播途径目前来说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勿忘初心要幸福


病毒在空气中往往形成气溶胶颗粒的时候,就像灰尘一样能上升到8~11层楼,但受天气湿度风昼夜的影响,气溶胶状态的病毒基本几小时内活性降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以几分钟就失去活性,或者由飞沫形成气溶胶状态的病毒,已经失去了活性不会构成多大的危害,一般喷嚏飞沫,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很快就沉降到地面不会很高。


杏林孤一朱士高


病毒有史以来就存在的,只是以前科学不发达,没有详细介绍!病毒一直在变异,因为它要想法生存!人类不可能把病毒全部灭亡!

思考一下,蝙蝠,果子狸,老鼠,甚至苍蝇蚊子,哪一个不是携带很多病毒?为什么病毒没有杀死它们?

病毒变异后,越来越厉害!但是人类的体质,您感觉变得咋样?环境变得咋样?人心变得咋样?关键时候,临时抱佛脚!害怕惶恐,没有用的!

推荐看看道德经!重点思考的是修心养性,提高身体抵抗力!爱护大自然!有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