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冷知识


明朝存在了276年,但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铁骨铮铮,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如此有骨气的王朝,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却也发生着许多让我们啼笑皆非的趣闻

明朝那些冷知识


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是胡惟庸。洪武十二年,朱元璋将胡惟庸下狱论罪。此后,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将百官之首——宰相这个职位废除。

2.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皇帝在睡觉时差点被一群宫女勒死。昏迷几个时辰后,太医院下了一剂猛药,才将他救醒。嘉靖皇帝救活了,医治他的太医却过度紧张,不久后死了。

3.有一幅图经常出现在折扇、日历等地方,名叫《一团和气图》。因为其寓意吉祥画风喜庆,数百年来广为流传。这幅画的作者是明宪宗朱见深。

4.明朝二十四衙门里的宝钞司,不是印钱的,是管手纸的部门。

5.嘉靖二十三年,有个考生因为名字丢了状元。这个考生名叫无情,殿试时被评为第一名,嘉靖看到后说:“无情岂能居榜首”,将他的名次降到一甲第三,也就是探花。

6.明朝时期骂人是犯法的,还有专门的罪名叫“骂詈”。但不是针对所有人,读书人是不犯法的。因此有人说“秀才口骂遍四方”。

7.明代也流行撸猫。当时宫中设有“猫儿房”,专门用于养猫。嘉靖皇帝就是著名的猫奴,他宠爱的猫死后,用金棺材下葬,还命大臣写文章哀悼。有一位大臣因悼文写得好,立马加官进爵。

8.朱元璋规定子孙后代的名字,必须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顺序。但老朱家子孙众多,名字又不能重复,因此创造了许多生僻字。现在我们用的元素周期表上的生僻字,很多就是因此创作出来的。

9.明朝时期除了中国,还有四个国家使用汉字,分别是朝鲜,日本,琉球,南越。

10.唐伯虎和王阳明参加过同一届科举。唐伯虎和徐经因牵连科举舞弊案被贬黜,这届科举的状元是伦文叙,广东的小伙伴对这个名字应该比较熟悉。

11.建文帝登基后不久,着手削藩。当时有个大臣卓敬密奏,提议建文帝给燕王朱棣换一个方便监控的封地。建文帝没有采纳,朱棣篡位后得知,出了一身冷汗说;“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

12.古代以人头论军功,但是人头军功大不一样。

永乐年间规定,“以擒斩北虏为首,辽东女真次之,西番及苗蛮又次之,内地反贼又次之”。

成化十四年明朝庭又做了详细解释,与北虏作战,砍一个人头升一级。而西南的苗蛮山贼,得砍三个人头才能升一级。

13.明朝共有16位皇帝,但北京的明代皇陵只有十三位君主。朱元璋葬在旧都南京,建文帝离奇失踪。还有一位就是朱祁钰,被他哥朱祁镇葬在玉泉山北。

14.洪武三年旱灾,朱元璋为了祈雨,带着嫔妃和儿子们,穿着素服草鞋,徒步三天三夜到山川坛。白天烈日暴晒,晚上席地而睡,嫔妃下厨做饭,三餐糙米粗粮。历朝历代皇帝能这样吃苦的仅有朱元璋一人!

15.唐伯虎被宁王招募后,发现宁王意图谋反。为了让宁王放了自己,天天在宁王府中裸奔装疯。

16.《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曾经做过张士诚的谋士。后来觉得张士诚不成大器,果断辞官回家写书去了。

17.嘉靖崇道,给自己封了个“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这位皇帝很牛,20年不上朝,一心求长生,但是极聪明朱厚熜重用张居正、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平定倭寇,在幕后独掌大权。

18.朱棣起兵靖难是己卯年(1399)秋,朱宸濠造反也是己卯年(1519)秋天。中间正好相隔两个甲子,120年。

19.明朝如果你发现妻子和隔壁老王通奸,一怒之下把老王杀了,不会受到任何处罚。明朝律法规定,杀奸夫不论罪。

20.明朝时期,南京的城隍神是孙策。没错,就是三国时期的江东小霸王孙策。

21.明朝有后宫嫔妃殉葬的惯例,皇帝驾崩后,除了皇后和怀有皇子的嫔妃,其他都得陪葬。这一习俗直到明英宗时才被废除。

22.明朝的官员俸禄是历朝历代中最少的,因此清廉的官员往往生活拮据,甚至只能自己种菜吃,逢年过节才能买一小块肉改善伙食。

23.尽管朱元璋杀了最多贪官,但明朝的官场贪腐之风是最严重的,这或许跟官员待遇差有间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