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现代医学为何肝无气虚之说?

五脏皆有气、血、阴、阳,肝亦有其气、血、阴、阳肝主疏泄而藏血,体阴而用阳,自《内经》起即不乏有关肝气虚与肝阳虚的论述。近代秦伯未则明确指出“肝虚证有属于血亏而体不充者,也有属于气衰而用不强者,应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然而现在医学常讲无“肝气虚”之说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会有无“肝气虚”之说?

其一:受朱丹溪“气有余,便是火”的影响:他认为人体总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后世亦有“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之说。

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现代医学为何肝无气虚之说?

其二:《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中厥阴为“多血少气”之经,由于阴阳有盈亏之差,所以经络脏腑的气血有多少之别。肝气有协调其他脏器功能活动的作用,肝血有濡养其他脏器物质基础的功能,肝气的作用是靠肝藏血的功能来发挥的,因而前人的论述肝则多“血虚”而少“气虚”。

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现代医学为何肝无气虚之说?

肝气虚的病理

如“木之性主于疏泄,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在病理上,把肝气虚的症状强加给了其他脏器,而把其他脏器的“阳亢”之证强加给了肝脏。如“然非脾气之外,则肝气不升”,“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难免”。故独有“肝阳上亢”而独无“肝气虚”之说。

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现代医学为何肝无气虚之说?

肝气真无虚吗?

就肝气、肝血来讲,肝气是肝脏功能的活动,肝血是肝脏的物质基础。血属阴,气属阳,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按照阴阳学说观点,肝气、肝血同时存在于肝脏这一统一体中,相互依存。按照整体观念,在生理上,肝气、肝血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肝气、肝血又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所以,肝的虚证,并非仅有肝阴虚和肝血虚,还有肝阳虚和肝气虚。

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现代医学为何肝无气虚之说?

肝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肝气虚又称肝气不足,为本脏的精气虚损,包括肝血虚。

狭义的肝气虚是指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升发不足,气亏不用所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肝气虚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病理性的

凡是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规律的衰老现象,为生理性肝气虚。如“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五十岁,肝气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凡是受邪气、疾病等因素所致的肝的功能减退,疏泄升发不足的病理现象,为病理性肝气虚。如“肝气虚则恐”,“肝病者……虚则目疏疏无所见,耳无所闻,喜恐,如人将捕之”。

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现代医学为何肝无气虚之说?

总结:肝气、肝血无论是在人体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中,都是密切联系的,不能认为只有肝血虚,而没有肝气虚。应该说血亏而体不充的属于肝血虚,气衰而用不强的属于肝气虚。所以,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对于肝的虚证,不仅要考虑肝血虚,而且还应重视肝气虚的客观存在;在治疗肝虚证时,只重视肝血虚,而不考虑肝气虚,显然是不全面的。

重要提醒:

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状的具体用药,且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②图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③有任何不明白之处,请在私信及评论区留言,我将竭尽所能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