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白菜需要哪些技術?

影子127758411


秋播大白菜,由於其營養豐富、口感好,而且易種、易管、易儲藏,所以是秋冬季節城鄉居民餐桌上的主打菜。

俗話說,“頭伏蘿蔔,二伏菜”,說的就是入伏後要在第一伏種植蘿蔔,在第二伏種植大白菜。不過,可能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緣故吧,黃河中下游地區在頭伏、二伏種植蘿蔔、白菜有些早了,這期間的氣溫、地溫還是太高了,一般都要在立秋時節後再播種。大白菜最適宜的播種溫度條件是月平均溫度在15℃~18℃之間的範圍內。



那麼,秋季如何種好大白菜呢?需要採取哪些技術措施呢?

適應性強的品種、合適的地塊、合理的施肥、適時的播種等是種好大白菜的基礎。 

1、要選用適應性好的優良品種。

由於大白菜的種植面積較大,各地都選育岀了許多適應當地環境條件的優良品種,所以選種時宜選用抗病性強、品質好、產量高的適應當地溫溼條件的品種進行種植。



2、要選用合適的種植地塊。

雖然大白菜適應能力較高,但是種植地不能與十字花科的蔬菜進步連作。但是可以與茄瓜類、蔥蒜類、豆科類以及糧食作物等進行輪作種植,與玉米地最好是三年以上輪作。這樣能夠更好地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另外選用的地塊要土層深厚肥沃、透氣性良好,能夠做到旱能澆、澇能排,最好是中性或者偏鹼性的土壤。    

3、要精細整地、合理施肥 。  

大白菜的種植地以曬茬地為好。一般在6月的中下旬進行耕翻起壟,整成寬80~100公分、高16~18公分的播種壟。無公害種植可不使用化肥,按每畝施入5000公斤左右的有機肥。要在播種壟內開溝施入肥料,並整平、壓實以利於保墒。

對於傳統種植方法,可在每畝施入農家肥的基礎上,施入尿素4公斤、磷酸二銨14公斤、硫酸鉀6公斤及硝酸鈣20公斤左右的化肥作基肥。當然,要根據地力水平調節肥料用量。



4、要對種子進行播前處理。  

可採用溫湯浸種法對種子進行處理。方法是先將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潤一下,再放入55℃的溫水中保持15分鐘,然後立即撈出放進冷水中進行降溫,陰乾後進行播種。

也可以實行藥劑拌種處理。方法是採用50%的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按照種子量的0.2%~0.3%放入種子進行拌種。或者播種前用3%的高錳酸鉀液進行浸種處理。方法是先將種子在冷水中浸一小時後取出來,放入高錳酸鉀藥液中浸半小時,後用清水沖洗乾淨進行播種。


大白菜種子進行播前處理,對種子消毒,能夠有效防治黑腐病、軟腐病等病害。



5、要根據溫度條件適期進行播種。

把握好大白菜的播種期是非常重要的,播種過早、過晚都不利於發芽出苗、幼苗的生長,不利於後期的結球,從而影響大白菜的品質和產量。所以要根據當地的氣溫氣候條件嚴格掌握好播種期。適播期為日平均氣溫達到13℃的日期前15天為宜,一般在立秋後半個月左右,高溫年份可至8月份。每播種壟種2行,定苗後株距40公分左右。畝播種量200克~250克左右,每畝保苗2500~2800棵。

總之,秋季播種大白菜,要選好品種、整好地,要合理施肥、把握好適播期。一定要結合品種特性、當地的氣候條件及地力狀況等實際實行科學播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種植大白菜的優質、高產的目的。



謝謝閱讀,敬請關注和評論!   


圖說農村事


白菜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吃的蔬菜之一,大白菜可以吃火鍋的時候涮著吃,也可以炒著吃,甚至還可以醃製酸菜用,吃法是很多的。而且呢大白菜的營養是非常的豐富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平時我們多吃白菜可以改善我們的消化,緩解便秘,保護肝腎。所以說白菜讓很多的人都喜愛,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呢現在已經有很多的人在去大量種植了,經濟效益也是很不錯的,但是呢很多的農戶在種植白菜的時候遇到的麻煩也是很多的。不管是種植什麼農作物都是需要技術的,白菜也是不例外,那麼種植白菜到底需要哪些技術呢?下邊根據我種植白菜多年的經驗,我來給大家講解幾點。

要想種植好白菜,我們就要了解白菜的生長環境和生長特性。白菜是比較耐寒的,喜歡冷涼的氣候,在高溫的情況下種植的話容易產生病蟲害,所以說很多人都會在冬天的時候種植,但是大棚菜種植呢就要控制好溫度了,不然不僅產量會低而且品質也會下降的。白菜呢適合生長在保肥,保水,富含有機物質的土壤中,一般沙質的土壤和黑黃土是比較合適的。

一、時間選種

首先我們就要選好種子,因為選一個好的種子是起到以後種植好壞的關鍵一步。我要選擇優質的,抗寒能力比較強的,能得到高產的種子,一定要多問多觀察選出優中之優的種子。白菜的種植我們選擇在春季和秋季兩個季節種植,一般春季在三月的時候種植,秋季呢我們就要在八月份以後種植了。所以說白菜種植選好時間選好種子是很關鍵的,它決定了白菜的產量和品質。

二、翻耕施肥

在白菜播種之前呢,我們要先把土地進行翻耕一遍,土壤呢我們要深翻在5釐米左右,因為這樣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翻整完土地之後呢我們就要對它進行第一次的施肥,施一些底肥,最好是選擇用農家肥進行施肥,這樣可以為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的生長提供養分。

三、播種定植

播種我們要進行分塊種植,散播種子的時候一定要均勻,避免種子過密的情況出現,播種完之後呢要用薄土及時進行覆蓋。如果說環境溫度比較低 的話可以覆蓋一些碎樹葉碎草進行保溫,幫助種植萌芽。在一個星期之後就會長出幼苗,我們就要定時三天早晚各澆水一次。

四、施肥除草

白菜是根群淺,吸收能力也比較弱,所以說我們要在白菜生長期間不斷的供給施肥,多次追施速效氮肥,能夠促進白菜的生長而且能保證白菜的豐產。在白菜的生長期間呢也會不斷出現雜草生長,我們要及時觀察及時處理,不要讓雜草跟白菜爭奪營養成分,影響白菜的生長。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提供的白菜種植技術,不知道你們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呢?歡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我們互相學習經驗,讓我們種植白菜的農戶都能把白菜種好,提高我們的產量和質量,讓我們的利益也不受到損害。


小雨農村記錄


目前,大白菜種植也不像頭幾年那麼簡單了,由於受到氣候的惡變、病蟲害的升級,種植的技術,也隨之改變:

1、必須選擇高抗三大病害的,外幫兒深綠的,淨菜6~8斤的,口感極佳品種。

2、精細整地,深施高端硫酸鉀複合肥,30~40公斤/畝。( 例如芭田三個16)以壟行距60cm,壟高15cm為佳。

3、根據當地氣候,結合氣象。適宜安排播種日期,防止高溫引發病害。如土壤結構好,水肥充足,應適當晚播,能減少病蟲危害。

4、開溝澆水,待水滲下播種,每畝大約需種子200克左右,均勻撒施,然後在溝內 適當撒施毒土,防止地下害蟲。48小時後,運用軟管噴灌設施進行噴灌,提高苗齊苗壯。(水量切忌過大)

5、根據長勢,真葉出現後,合理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生物抗蟲藥;逐漸間苗,在五片真葉後,根據品種確定合理株距定苗。

6、各種病害積極以防為主;追肥切忌單一使用尿素,以免滋生病害影響口感。 最好選擇芭田灌溉肥或大量元素水溶肥根據長勢進行適當衝施,對提高品質以及產量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家庭小規模的種植,最好施發酵的餅肥。

7、在蓮座期以後,結合防病噴藥 必須添加 高端的糖醇鈣。7~10天一次,最好三次,對菜的品質、口感以及貯存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綜上所述,結合氣象,合理的灌溉,定能長出高端、好品質的大白菜!


悠然自得8588


更兇的冷空氣來了!有消息稱,冷空氣即將攜雨雪上線,西北等地或降溫10℃!冬天說來就來,還不趕緊囤點吃的在家,全面開啟"冬眠模式"。

這不!北方老大爺已經開始行動了,硬核囤白菜,隨手帶走500斤!操作令南方人窒息,果然是"南方人買菜買一頓,北方人買菜買一噸"!不過,冬儲大白菜確實是北方人過冬的特色,天氣一冷市面上的蔬菜少了,買菜的人也不願意出門,不如提前囤好口糧,一口氣吃到開春。當然,也有北方人稱,吃白菜豆腐保平安,所以他們都愛大白菜~

白菜在北方永遠不愁銷路,有生鮮店店員稱,這個季節,不到半個月可以賣掉300000斤的白菜!南方人快別震驚了,這個可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再不把握就晚啦!白菜的生長週期是隨溫度變化的,熱量條件好的地方,白菜生長更快,30-60即可食用。雖然已經入冬,但南方的熱量條件比北方好,現在播種,說不定還能趕上北方的"白菜熱"。

不過,種白菜哪有這麼容易,就算是真的掐著時間種出來了,從南方運過去,運輸成本也忒高了,畢竟北方人都是按噸買的,得運多少過去才夠啊!所以要想賺個白菜錢,得提前為明年計劃起來。白菜的培育季節,一般集中在夏、秋季,早熟品種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種,晚熟品種以8月下旬播種為宜。

種白菜的地點也得選好,大白菜連作容易發病,所以要進行輪作,最好選擇糧菜輪作、水旱輪作。在常年菜地上栽培則應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可選擇前茬是早豆角、早辣椒、早黃瓜的地栽培。前作收穫後,就要為種白菜做準備了,深翻土壤炕地,整地時要注意重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搭配好尤為關鍵。

大白菜一般採用直播的方式栽培,直播以條播為主,點播為輔。在前茬地一時還空不出來時,為了不影響栽培季節,也可採用育苗移栽。不管使用哪種方式,土壤一定要整細整平。此後,早晚澆一次水不能忘了,要保持土壤的溼潤。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大白菜成熟後,怎麼將大面積的白菜運到市場上呢?北方白菜需求大,尤其是在入冬前,所以很多菜農把白菜低價賣給菜販,將運輸環節交給他們。而菜販的交通工具,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大貨車"。可如果真的想賺錢,就不能讓中間商賺差價,自己種白菜自己賣。

對於種植戶來說,大貨車實用性並不強,雖然載貨空間夠大,但平時能用到的地方不多,所以種植戶想要自己拉貨去賣,最好的選擇還是皮卡,同樣擁有超大貨鬥,上汽大通T60的承載力就高達1.5噸,關鍵是家用也很方便。像這樣一口氣買500斤的大爺,可以直接幫人送貨到家,這樣積累好口碑,回頭客也會越來越多。


超能致富經


你好,我是小張,能和大家一起探討三農技術很高興。


之前在頭條上寫過一篇文章《北方秋白菜如何種植?》,現在借用裡邊的內容來說道說道北方種植秋白菜需要哪些技術。

一、種植時間

👉在北方秋白菜的種植時間大概在立秋前後,如需提前採收上市可以在八月上中旬種植。另外還要根據品種調整種植時間,晚熟品種可以適當早種,中熟品種可以適當晚種。

二、品種選擇

👉大白菜的品種有很多,應根據不同的種植時間選擇適宜的品種,北方種植秋白菜應當選擇抗病性好、耐寒性強、高量產而且耐貯藏的中晚熟品種。



三、整地施肥

👉要想白菜高產,必須選擇適宜的土壤,白菜生長喜歡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保水好、排水好、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和壤土。白菜生長迅速,生長週期短,因此對土壤肥力要求高,所以基肥要充足,一般一畝地施腐熟農家肥4000—5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氯化鉀10公斤。白菜種子很小,所以整地時要做到地勢平坦、土粒細碎。秋季雨水多,為了保證田間排水通暢,雨後不積水,最好起壟或者作畦種植。畦的寬度一般1-1.5m、長度8-10m;壟的高度一般8-10cm、寬度70cm、間距20cm。

四、播種

👉現在購買的袋裝種子都是精選的種子,也都有包衣,所以播種前不需要再進行特別處理。白菜播種多選擇穴播的方法,株距35-38cm、行距45cm,用小鋤頭挖作1-1.5cm的淺穴,每穴播2粒種子,然後用細土把種子蓋住。

五、間苗定苗

👉幼苗出土長至4-5片真葉時開始間苗定苗,每穴留苗一株,間掉弱苗、病苗、蟲子咬傷的苗子,留下長勢好、健壯的苗子,並結合間苗定苗進行中耕除草,這時中耕淺耕就可以了,不要深耕,以免傷根。



六、追肥

👉白菜追肥要根據苗子具體的生長情況來決定。第一次追肥在定苗後進行,一畝地15公斤追硫酸銨,在壟的兩側開溝施入即可;第二次追肥在蓮座期進行,一畝地追25-30公斤硫酸銨、10-15公斤過磷酸鈣,將肥料施入蓋土然後澆水;第三次追肥在結球中期,一畝地追15-20公斤硫酸銨,這次追肥可以隨水衝施。

七、病蟲害防治

👉白菜常見病害主要有防治霜黴病、軟腐病、病毒病、乾燒心等,常見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甜菜夜蛾、小菜蛾等,田間管理要勤觀察,發現病蟲及時噴藥防治。

八、綁葉

👉在大白菜收穫前10~15 天,要將白菜周圍散開的葉子扶起來抱住葉球,再用草繩把葉子綁住。綁葉的好處有:可以保護葉球,葉球被凍傷,收穫時保護葉球不被損傷,而且綁葉後也方便收穫和貯藏。

九、收穫


👉秋白菜一般在小雪前2—3天收穫,也可以根據需要提前採收,用來儲藏的白菜採收後可以放在田間進行晾曬,等白菜外葉萎蔫就可以收集貯藏了。

今天的說道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哦。


張小張說三農


種植白菜需要哪些技術?

白菜,原產於中國的一種蔬菜,又稱包心白菜,膠菜等,在粵語裡叫紹菜。它是一種兩年生草本植物高四十到六十釐米,在我國各地廣泛栽培,是東北,華北地區冬春季的主要蔬菜。當然同時也會有不錯的市場,在我們那裡白菜價格不算高,所以有很多人願意購買。那麼種植白菜需要哪些技術呢?



白菜的生長特性。白菜比較耐寒,喜歡冷涼氣候,在高溫季節栽培時,很容易產生病蟲害,產量低,品質下降。所以我們一般不在夏天種植,它可以承受的最低溫度是零下三攝氏度,繼續下降就會產生凍害。白菜適合生長在保肥,保水,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一般是沙壤土或者黑黃土。

白菜種植時間及選種。可以選擇春季和秋季兩個季節種植,一般春季在三月到四月種植,秋季在八月份以後種植。選擇優質,抗寒能力強,高產的種子,在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清洗浸泡,然後將乾癟的種子取出來,其餘浸泡兩個小時,再把它們放在通風處晾乾,待種子表面水分蒸發即可播種。



土地翻整及底肥。播種前需要對土地進行翻整,深度土地深度在五釐米左右,翻整土地可以增加土壤透氣性,在天氣晴朗時,可以適當噴灑農藥,對田裡病菌進行清除。翻整好土地,可以施一些底肥,選擇稀釋後的磷鉀複合肥和泥土混合,或者使用農家肥進行施肥,這樣可以為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提供養分。


播種和定植。在土壤上進行分塊種植,播散種子時要均勻,避免種子過密,播種以後要及時用薄土進行覆蓋,如果在氣溫較低環境中種植,可以在土壤上撒上一層樹葉或者碎稻草,有利於保溫幫助種子萌芽。一個星期後可以長出幼苗,然後每三天早晚各澆水一次。




追肥時,可以選擇腐熟的人糞尿或者硫酸銨稀釋後在白菜根部施加,在白菜生長期每週進行一次施肥,使用鉀肥為主,氮肥為輔的肥料進行補給,可以很好地促進白菜健康生長。如果你有白菜種植經驗,歡迎留言分享,瞭解其它種植知識歡迎關注我。


小李說農事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現在立秋了,馬上進入播種大白菜的季節。大白菜在我國北方的需求量很大,每年冬天家家戶戶都會採購幾十上百斤大白菜存放在家裡,整個冬天白菜可是少不了的,一直能吃到年後開春的時候,白菜好吃,怎麼種植呢?

其實種植白菜很簡單,只要咱農村有地,就可以播種加上一些種植大白菜的常識就可以了,要想白菜豐收,一定要選擇肥沃的土壤,去種子公司選擇耐病蟲害的優良品種。剩下的就是開始整地裡,開出到5~10釐米的深溝,然後澆足水,等水能勻稱的滲透後,可以把大白菜的種子撒在溝裡,然後撒上細土覆蓋,按說明書播種的話,大約一畝地用種量約在1斤左右。

等到大白菜出土後,要勤澆水,記得要少量多次喲。目的是保持地面的溼潤,降低地表面的溫度。

在大白菜出苗前,還是需要噴撒除草劑的,防止雜草亂生。等大白菜出苗4~5葉後,可以選擇定苗了,一畝地留4000株左右即可。

然後用尿素兌水每畝約8斤左右,澆灌的時候施肥就可以,等大白菜開始結球的時候,要以速效氮肥為主,一畝地大約食用20~30斤,可以促進大白菜快速生長結球。

大白菜在生長期間,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止,一定要提前預防,避免造成大量減產的風險,在大面積種植大白菜的同時,要多學習科學知識,根據種子站農資部門的建議,根據自己的大白菜地合理安排。


最三農


俗話說,頭伏蘿蔔二伏芥,立秋過後種白菜,如今到了種植白菜的時機了,那麼,種植白菜又需要哪些技術呢?用什麼樣的方法種植的白菜長勢健壯又少生病呢?

在當地,種植白菜的最佳時間,應該在立秋後的一個星期以後,移栽田的話,可以稍微提前些日期育苗。一般立秋之後,氣溫逐漸涼爽,非常適合白菜的生長特點。


想種好白菜,選種最為重要,選種時,一定要根據你當地的土壤特點和氣候特點,來選購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抗病品種,早熟、晚熟品種只是上市時間早晚不同而已,管理上也都差不多,關鍵是產量和抗病性能,這兩點才最為重要。


大白菜種植,最好起壟移栽,採取雙行交叉種植,根據品種不同,每畝平均種植數量大約在3000多棵。

白菜種植前的土壤處理最為關鍵,首先是肥料的投入,建議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用腐熟後的動物糞便500公斤左右,或配製好的微生物菌肥200公斤,配硫酸鉀高氮複合肥50公斤。

其次是藥劑消毒,建議畝用乙酸銅2000克,或克菌丹1000克或枯草芽孢桿菌1000克拌土進行土壤處理,可有效防治大白菜苗期病害,並可有效預防大白菜軟腐病的發生。


如果大白菜行情不錯的話,或者捨得投入,建議每畝增施中微量元素肥1000克,特別是鈣的補充,可以提高大白菜產量和預防乾燒心的產生。

最後,就是地下害蟲的預防了,建議每畝使用2%吡蟲啉顆粒劑1000-2000克,不但可以預防地下害蟲危害,還能有效防治大白菜生長期的蚜蟲危害,大家都知道,大白菜蚜蟲危害起來,也是很麻煩的,最主要的是,用吡蟲啉處理土壤,高效低毒,上下齊治,特別對於蔬菜種植,是一種非常好的綠色防控技術。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們今年計劃種植大白菜,建議嘗試一下這種種植技術,這對大白菜的健壯生長,能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白菜生長期病蟲害的話,病害主要有軟腐病、霜黴病和乾燒心等,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菜青蟲。

病害可噴施氯溴異氰尿酸進行防治,可同時防治軟腐病和霜黴病,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效果好。

乾燒心可以通過補充鈣肥解決,大白菜生長中後期,建議葉面噴施兩次鈣肥。

蟲害的防治,蚜蟲的話,可以通過底施吡蟲啉進行解決,菜青蟲建議用蝨蟎脲+甲維鹽進行防治,殺蟲又殺卵,效果持久。


對於大白菜的種植技術,佰秀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感覺有用,敬請分享轉發,辛苦敲字,順便獎勵一個贊吧。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佰秀農業頭條號,每天為你帶來新鮮的三農熱點資訊和實用的農技知識分享。

佰秀農業


春季三月份也有種植春白菜的種植戶,但三月份種植的白菜病害較多,常見燒心、空心老化腐爛等問題,而且春白菜植株普遍稍小,手感較秋白菜輕很多。我們這裡過去都是種植秋白菜,偶爾有兩戶種植戶想著種植春白菜和夏白菜,結果因為產量和經濟效益都不好而最終放棄,雖然這兩年大棚種植白菜的技術已經成熟,但總感覺口感不好。

秋白菜一般在八月中旬開始種植,種植前一般都會去集市或者農資店購買當年新的白菜種子。雖然當前農貿集市上或者農資店推薦的白菜種子很多,但多數人種植白菜還是依靠個人經驗,往往去年種植的那種白菜好吃今年就會接著選擇那種白菜種子,是在找不到相同的白菜種子,就選擇相類似的白菜種子進行種植。一般是高莊白菜受歡迎。

選完白菜種子就開始準備著手翻耕土地,清理好地面雜草或者其它枯枝爛葉之後開始撒攘複合肥或者有機肥。我們這裡農家種植秋白菜都是撒攘複合肥,畢竟乾淨、便宜肥效有保證,大地塊兒商業秋白菜種植一般是有機肥和複合肥混摻,當然也會在蟲害嚴重的地方撒攘些殺蟲藥劑。然後翻地起壟,白菜壟比紅薯、花生壟都低很多,也窄一些。

白菜播種一般是立秋稍晚,如果是自家庭院菜園種植白菜,播種的時候先勾出淺溝,然後用水壺淋足水,趁著淺溝溼潤適當的撒攘種子,顆顆粒粒斷斷續續,既不能離太近也不能離得太遠。種子之間離得近定苗拔除的多容易造成種子浪費,離得太遠又怕出苗少導致不夠吃。大地塊兒種植白菜一般會提前一天澆水,採用移栽方式或者種播方式。

白菜出苗之後要及時查看苗情,對於過度苗密的地方要適度間苗,然後過兩天等到白菜三四片葉子的時候進行第二次間苗,主要是拔除弱苗補栽壯苗,再過幾天等到白菜七八片葉子的時候最終定苗。秋白菜定苗的株距要看品種最終苗株大小,一般預留一尺多點兒的株距,過大秋白菜棵數會受影響,過小秋白菜生長展不開葉子對品質有影響。

秋白菜種植同樣要預防病蟲害的問題,常見的白菜蟲害主要是菜青蟲、蚜蟲、小菜蛾等害蟲,可以使用吡蟲啉、高效氟氯氰菊酯等藥劑及時進行噴施;常見的白菜病害主要是腐爛病,例如根、莖、葉腐爛問題、霜黴病等病害。白菜病害一般都有特效藥,例如白菜的軟腐病在發病初期使用吡蟲啉可溼性粉劑八百或一千倍液防治效果很好。

敲個黑板:白菜種植同樣注重水肥管理,特別是追肥管理。在團棵期或者蓮座期每畝追肥搭配上二十來公斤的硫酸鉀對提高白菜品質有幫助,追施過磷酸鈣可以有效預防白菜的乾燒心問題;白菜種植過程中要調控尿素等氮肥的用量,特別是白菜蓮座期,氮肥過量會造成白菜旺長,進而影響白菜裹芯不緊問題,而且會影響後期口感和導致不易保存。


海棠小醉


白菜可以說是我國的蔬菜之首了,無論是從種植面積還是還是消費量上來看,都是蔬菜界當之無愧的老大,白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大白菜。

白菜的品種

白菜的品種細分下來有很多,但是無非就是兩大類,分為結球及不結球兩大類群。

結球白菜統稱北京白菜又叫大白菜,葉淺綠色,有皺,葉球抱合緊密。是目前比較受歡迎也是比較常見的一類。

不結球白菜統稱中國白菜又稱中國芥菜、小白菜,葉光澤,深綠色;葉柄厚,白色,脆;不形成葉球;黃色的菜心很受歡迎。

中國白菜屬於誕生比較早的一個品種,以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的白菜均為中國白菜,但是北京白菜以其結球的優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種植面積有漸漸超越了中國白菜。

東北人和白菜的淵源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說起大白菜,我就不得不說說這東北人和大白菜的淵源,哪家冬天不囤個幾百斤白菜都不敢和鄰居嘮嗑。

而且,不僅僅是東北的農民囤白菜,城裡人也會囤,每年入冬之前,一輛裝滿白菜的大貨車開進小區,不出半個小時就會被大家搶購一空,每家每戶都是100斤起囤。

可能有很多南方的朋友不理解,為什麼東北人對白菜如此執著,幾百斤的白菜吃的完嗎?

其實這個屬於歷史遺留問題,主要和氣候因素有關。東北的冬天,冰天雪地,寸草不生。以前的人們還沒有蔬菜大棚,到了冬天想吃菜該怎麼辦呢?於是,大白菜就成了大家的首選,每年多囤些白菜放到菜窖裡,一部分醃成酸菜,再配上蘿蔔土豆,這一冬天的菜就算解決了。雖然現在有了蔬菜大棚,冬天也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了,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東北人對白菜的執著於熱愛,東北人與白菜的淵源是割捨不斷的。

“頭伏蘿蔔二伏薺,立秋過後種白菜”

白菜每年的種植時間也很固定,基本都是在每年的八月份,立秋過後,末伏之中。這句諺語有些地方也叫成了“頭伏蘿蔔二伏菜”,有些朋友把二伏的菜理解成了白菜,實際上這二伏菜指的應該是薺菜。有經驗的農民應該都知道,白菜是立秋以後才能種的,二伏種是有些早的。

為什麼白菜要等到立秋以後才能種?

白菜的種植時間是在立秋以後是大家公認的,按照這個時間也種了這麼多年,但是為什麼要立秋以後才種呢?白菜的生長週期這麼短,為什麼春天、夏天不能種白菜呢?

主要原因就是和白菜的生長條件以及溫度有關。早期易受低溫影響,而後期又易受高溫和光照的影響。白菜生長中後期開始結球,如果此時光照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則不利於成球,這也是春夏不宜種植大白菜的主要原因。受生長特點的影響,立秋以後則成了種植最佳的時間點,播種期溫度還比較高,一般播種後三天就可以發芽,生長速度也較快;到了生長中後期,溫度已經逐漸降了下來,有利於白菜結球。所以說,白菜最佳的種植時間就是在立秋以後,北方地區八月中上旬,南方地區則可以適當延後。

白菜種植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底肥:

白菜的生長週期較短,但是植株生長較快,畝產量高,所以需要的養分是非常大的,最佳的底肥應該是充分腐熟的雞糞,雞糞的肥力較大,肥效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雞糞容易燒苗,所以施用以後一定要深翻,讓肥料儘量靠近下層土壤,這樣不易燒苗,營養跟得上,長勢旺。

間苗:

間苗是白菜種植的一件大事,總的來說間苗應該採取的原則是“早間苗、分次間苗、晚定苗”。

從發芽到定苗一般要經歷20天左右,期間應進行2-3次間苗。第一次間苗要儘早進行,否則易發生“長脖子苗",使間苗後的留苗東倒西歪,難以正常生長,可在出苗後5~6天時,根據苗的強弱程度,留強去弱,注意留苗間距2~3釐米,儘量不使相互擁擠。間隔5~6天后即應及時進行第二次間苗,此時大白菜幼苗已有4片苗葉,條播時留苗距8釐米,穴播者每穴留苗3株左右,同樣應儘量拉大其苗距。再過5~6天,進行第三次間苗,該次間苗應根據大田幼苗的整體生長狀況予以留苗,間苗原則應是去弱留強、長勢一致、長相相仿,按品種定植的株距,在其中間部位只留一苗,使大田中的幼苗均勻分佈,株數為需定植株數的2倍,最後定苗時,隔棵去棵即可。

病蟲害管理:

白菜比較容易產生蟲害,特別是在中後期,主要有蚜蟲、甜菜夜蛾等。蟲害防治可以噴灑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或者是阿維等藥劑進行防治。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我們是科技農場團隊,專注於農業政策解讀,實用技術分享,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