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錢大家都是放哪裡?

yunyaling1987


每個人,閒餘資金理財的方式可能都不一樣,有人喜歡將錢放在餘額寶裡,隨時支取使用;有人注重安全,一有錢就存銀行!而我,卻與很多人並不相同!

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賬戶

由於本身工作的原因,每年都會接觸到很多投資項目,公司也會有眾多的私募產品,一旦資金累計到20萬元以上(2大份),且有比較好的投資產品,我都會進行跟投的。此塊投資,風險較大、預期收益較高、投資期限也長(3年以上)。因此,如果你沒有合適的投資渠道,可將這部分資金購買銀行大額存單(或國債)。

中低風險理財主賬戶

投資理財,這部分是“主力”,而我自己購買的比較雜,有股票、基金、銀行理財、還有一小部分國債。除了國債、股票之外,其他產品都以中、短期為主(1年以內),而且股票賬戶(2個),資金均在10萬以內,炒股水平一般,實在不敢放太多。

靈活週轉中間賬戶

這一部分賬戶,應該是最基礎的,類似“蓄水池”的功能,差不多有2~5萬元資金在裡面,一部分在餘額寶(和餘利寶)裡,微信零錢通與智能存款也各有一部分。資金追求一定的靈活性,作為日常消費的補充、亦或者應急使用。如果資金過多,就轉移到理財主賬戶中。

日常消費賬戶

這一部分資金最少,大部分都放在銀行卡里,還有一些現金,用於日常生活消費支出,工資也算在這一部分以內,多了就轉到餘額寶(中間賬戶)當中,少了就補充。

賬戶之間的資金流轉

各個賬戶之間,沒有十分嚴格的劃分。日常消費資金一般保持在3000元左右,超過5000元,那麼就會轉到中間賬戶當中;而中間賬戶資金一旦超過5萬元,就會購買理財產品。如果,公司推出了比較好的產品,資金又有20萬元,那麼就會選擇跟投!

目前,我是這樣安排理財的,至於說超過百萬資金該怎麼處理,還真沒多想,自己實力還是不夠。估計如果真有百萬以上的資金,還會再買一套學區房吧!畢竟,有生二胎的計劃,有備無患啊!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我想打開這個問題的一般都是像我一樣的工薪階層,因為一般的大老闆的錢都在銀行或公司轉著呢。我做施工的一個月6500,工作性質是包吃住的,平均一個月能存5000吧,我把這5000分成了兩份。因為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這可是大哲學家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第一筆3000我會放到支付寶裡面,因為現在的支付寶相對於銀行的利率還是好高的。第二筆2000我買的基金,雖然有點少吧,但是碰到漲的快的也是算下來也是不小的收入。

現在理財產品很多的,只要是投資都會有風險。但也不能因為怕有風險而讓自己的錢就睡在銀行卡里。


深秋雨


平日裡都是告訴大家應該如何理財?今天就簡單說一說自己的閒錢理財方式有哪些?說實話我是完全貫徹不將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的投資原則,哪怕只是一些零錢(閒錢)也同樣遵循這個原則。

除了股票、基金和定期理財等主要投資理財產品外,我一般都是將剩餘的閒錢分別轉入餘額寶、零錢通、京東金融的“銀行精選”產品中,因為以上這些產品都是流動性非常高的,可以隨時轉入、轉出、消費,又可以獲取適度的理財收益。

就拿餘額寶來說,早在2013年6月剛剛推出的時候,我就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儘管對新生產品安全性有些擔心,但依舊轉入5000元,抱著試一下的心態。後來實踐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一度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高達7.0%以上,那個時候我在餘額寶轉入資金差不多有幾個月的工資。

後來隨著餘額寶T+0額度調整為1萬元後,就再也沒有轉入超過萬元以上的資金,尤其是在2018年7月份的定向降準之後,我在餘額寶最高時的資金餘額為6000元左右。這除了流動性受限制外,重要的是收益太不理想了,其萬份收益更是跌破了0.7元。

這個時候,我很快就抓住了智能存款的快車,同樣享受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方式,將自己生活開支的用不到的部分幾乎全部買入“藍寶寶”、“振興存”、“眾邦寶”等智能存款。當餘額寶收益率跌至3.0%以下時,我用支付寶和京東金融旗下的理財產品同樣獲取4.0%以上的年化收益。

目前為止,我分別在餘額寶、零錢通和京東小金庫等互聯網“寶寶類”產品中都有轉入資金。儘管不指望它們能帶來多大的收益,但最起碼可以分散資金的風險,取得較為穩定收益。而這些閒錢理財的收益可以吃一頓早飯。


東震木


閒錢可以用來理財的方法還是不少的,一般來說理財方法有餘額寶等寶寶類基金,還有銀行理財,還有就是新型存款。下面來分別看一下。

餘額寶

餘額寶可以說是最先推出的活期理財產品,當時最高的時候年利率達到了6%以上,現在年利率維持在2.288%,每萬份收益0.6174元,這樣的年利率還是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1.75%高一些。而且隨時可以取出使用,也可以進行購物消費,可以說是一款比較便利的活期理財產品。

新型存款

新型存款是一些民營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民營銀行因為營業網點少,為了攬儲就推出了不少短期和長期的新型存款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期限較多,而且年利率較高,還受到國家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可以說比較安全。如果有閒錢可以放在下面的這些短期存款產品裡面,年利率還是比較高的。比如一款30天期限的存款產品,存滿30天就可以達到4%的年利率,還有一款90天的存款產品,滿期就可以達到4.1%的年利率。

銀行理財

現在大型銀行每個月發行的理財產品也是非常多的,一般大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風險也是比較小的。而且短期理財產品年利率也還是不錯的,一般一年期左右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也能夠達到4.3%左右。比如下表一款10萬起購的357天的理財產品,年利率達到了4.3%,一款1萬起購的364天的產品,年利率為3.25%。

綜上所述,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即使是閒錢也要讓它不斷的產生利息,這樣才能夠積少成多,才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更好。


睿思天下


我分把錢分成四部分:

1、活期

會留幾百塊錢活期吧,當然這個所謂活期並不是都放在銀行卡里,而是銀行裡和微信零錢裡各分有一點。其實可以不備這個活期的,但有時候怕麻煩所以就留一部分,但這部分錢不會很多,最多也會控制在500塊錢以裡,保證什麼時候去ATM機取錢的時候能取出來,或者微信支付寶付款的時候有錢就行。

當然,微信和支付寶付款優先級最高的是刷信用卡,能用銀行錢的機會不多,不用白不用。

2、隨存隨取的理財



可以隨存隨取的理財產品會留一部分錢,以萬為單位吧,可以隨時轉成活期放卡里備用,又可以享受4%以上的年化收益。這部分主要是餘額寶和銀行的一些支持隨存隨取的貨幣基金為主吧,現在恆豐銀行有一個理財產品不錯,穩定4.8%的年化收益,所以餘額寶上基本不怎麼存錢了。

3、購買基金


這裡說的基金就不是貨幣基金了,而是偏股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收益和風險顯然比餘額寶要高,收成好的時候一年達到40%問題不大,但不好的時候虧錢也時有發生,所以要不要投,投多少錢就看大家風險承受能力了。

4、股市

股市裡也會有一部分,行情好的時候就買點,不好的時候就轉出來放餘額寶裡。總體算下來有掙有虧。2014年行情好的時候賺了一筆,後來也有小虧,反正錢也不多,虧了就當交學費了。購買基金和股票心態要好。最近還想物色購買騰訊的股票,不過最少一次得買一手,現在一股是470元,一手就得4.7萬,買著還是有點肉疼,畢竟沒那麼多空餘的錢。如果有的話,買點長期持有還是可以的。

我的投資方式是這樣的,未必適合大家,就是給大家一個借鑑。


逸然決然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回答。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來管理他們的閒置資金。有些人喜歡把錢存入銀行,隨時使用。另一些人注意安全,一有錢就把錢存入銀行。但是我和很多人不一樣!

投資賬戶風險高,收益高

由於我自己的工作,每年我都會接觸到很多投資項目。該公司也有許多私人產品。一旦資金累計超過20萬元(2大股),有更好的投資產品,我會跟進投資。該投資風險高,預期收益高,投資期限長(3年以上)。因此,如果你沒有合適的投資渠道,你可以用這部分資金購買大量的銀行存款(或國債)。

中、低風險融資賬戶

投資理財,這部分是\\“主力\\”,而我自己購買的比較雜,有股票、基金、銀行融資、國債的一小部分。除了國債和股票,其他產品主要是短期和中期(不到一年),而股票賬戶(2),資本不足10萬,炒股的水平一般,我真的不敢放太多。

靈活的流動資金中間賬戶

這部分賬戶,應該是最基本的,類似於\\“水庫\\”功能,資金近20-5萬元在其中,一部分屬於餘額寶(和餘額寶),還有一部分屬於微信澤通和智能存款。資本追求靈活性,作為日常消費或緊急使用的補充。如果錢太多,就會轉到財務經理的賬戶上。

日常消費賬戶

這部分資金最少,大部分是銀行卡,還有一部分現金用於日常消費支出。工資也包括在這一部分。如果有更多的錢轉到銀行賬戶,如果有更少的錢可以補上。

帳間資本流動

賬戶之間沒有嚴格的劃分。日常消費資金一般保持在3000元左右,5000元以上,然後轉入中介賬戶;一旦中介賬戶資金超過5萬元,他們就會購買金融產品。如果公司推出了更好的產品,用20萬元的資金,那麼它會選擇跟隨投資!

謝謝大家閱覽 ,希望大家喜歡,歡迎一起討論!



財富自由人


有圖有真相,直接先上圖!

荷包這款投資理財平臺不錯,運營2年,非常穩定,app界面屬於高端大氣上檔次且容易操作的設計。年利率按照存款時間決定,最高1,0.88%(屬於老口子才能享受),最低9.88%,一萬存在裡面一天時間有90多塊錢。


對我的回答滿意的可以點點關注,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謝謝、。


長沙樓盤精選


閒錢要麼拿去消費,要麼拿去投資,顯而易見,問題是放在哪裡,代表是用於投資的,投資方式千百樣,每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財投資方式,不過我認為最好的理財投資方式是分散投資,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面,這樣可以把收益最大化同時風險降到最低。

固定儲蓄

閒錢是平時用不上的錢,放在銀行是最好不過的,銀行有完善的風險管理,本金可以說有百分百的保證,加上目前經濟政策的轉變,存款利率不斷上升,部分民營銀行存款利率高達5-6%,而且在手機上面購買就可以,存款產品由銀監會規範和監督,安全性有保障,還有《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50萬以下的資金可以放心存款。

除了銀行存款,用於固定儲蓄的途徑還有很多,例如分紅型保險,保險比較合適長線投資,時間劃度有點大,中途拿出來是要虧損本金的,買入前要深思熟慮;還有貨幣型基金,貨幣型基金靈活性比較高,可以隨存隨取,利率方面跟著貨幣政策走,目前貨幣政策相對寬鬆,所以基金收益率比銀行存款低,不過當貨幣政策緊縮的時候,基金的收益率會比銀行存款高的。

還有就是國債,國債今年的收益率是不錯的,三年期4%,五年期4.27%,國債是安全性最高的理財產品,政府作為擔保,除非國家破產,不然到期都會兌付的。

風險投資

有閒錢肯定要去投資,正所謂“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閒錢也可以是無所謂的錢,虧損也可以,用閒錢去投資搞不好要有一筆意外之財。

1.股票市場

目前A股處於一個低估值的水平,現在買入開始佈局,未來幾年內應該會有一筆不錯的收益,當然,前提是購買正確的股票,需要一定的股票知識才可以。

2.基金

沒有股票知識可以選擇基金,基金有專人去操作和管理,基金還合適定投,可以拉平倉位,設定一個止盈的比例,基金盈利達到一定就可以止盈離場,基金建議選擇指數型基金,即是與大盤走勢相近的基金。

3.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最合適的是閒錢投資,升跌波動快,隨時可能大賺一筆,也隨時可能虧損一筆,風險相對大,所以建議購買主流幣和在主流的交易平臺買賣,主流幣例如有比特幣、萊特幣、EOS等,主流平臺有幣安、OKEX等

最後總結

閒錢投資最好的操作是資金的分配,個人建議把大部分的資金放在固定儲蓄中,少部分的資金才放去風險投資,加強理財和投資方面的知識,要明白投資理財只是一種工具,善用這種工具才能實現財富增值。


財經樂少


俗話說,你不理財,才不理你。題主之所有這麼問,應該是想用閒錢最大化的獲利。

那麼,我們該如何最大化的獲利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成兩種人來看:

一、如果你希望獲得比普通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同時又不願意承擔本金損失的風險如果你是第一種人,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以下存儲方式:

1、以餘額寶為首的貨幣基金:以餘額寶為例,雖然7日收益率早已低於3%,但仍然高於銀行的普通存款,同時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你可以不懂理財,但你肯定知道餘額寶。

2、國債:國債以國家的信用擔保,安全性毋庸置疑,同時一般三年期的國債票面年利率高於4%,值得選擇。

3、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結構化存款“: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也屬於存款!銀行信譽,承諾保本,50萬以內國家賠付,一般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個別達到6%以上,不過這個收益率以後可能會變。

4、支付寶、理財通等理財平臺的定期理財產品:有短期的和長期的,年化收益率一般能達到4%左右,有部分產品都是限售,需要搶購,這部分產品也是金融保險公司或券商發佈的定期理財產品,由於它們本身的性質,都是低風險產品,歷史都是100%兌付,也可以考慮。

二、如果你希望獲得更高的收益,同時,能夠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你是第二種人,這個時候你可以把錢分為以下幾部分:

1、大部分錢購買貨幣基金、國債、民營銀行存款、定期理財產品等,這些低風險,有一定收益的產品,有助於你的資金安全。

2、少部分錢購買指數基金,相對於上面的存儲方式,購買指數基金會有一定風險,它可能跌10%,20%,當然也可能盈利10%,20%,收益率明顯高於前面的幾種,但在某種程度上風險是可控的。我們可以通過定投來分攤成本,從而在股市上漲時最大化的獲利。

肯定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購買股票?

這是因為股票的風險性會遠大於基金,如果該公司出現問題,你買了它們家的股票短期內可能會跌停,損失慘重;但如果你買的是指數基金的話,由於指數基金大多會包含多個公司股票,即使單個公司股票出現問題,影響也會相對小很多,風險可控。對於不懂的小白,個人推薦可以先從款之術基金開始,比如代表A股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都是不錯的選擇,只要你相信國家經濟,對未來有信心,買這幾個準沒錯。

還有一個是優秀的行業指數,比如,醫藥指數,白酒指數,食品飲料指數,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A股成立以來都是優質基金,未來依舊可期。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我是風中尋夢,一枚業餘理財愛好者,歡迎關注我!


風中尋夢


根據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的說法,我把餘錢分成了幾部分:由於互聯網的發展,存銀行己經不做考慮了。我把三分之一的餘錢去做了股票投資,博取較高收益,當然也有一定的風險,三分之一的餘錢做了定期投資,另外三分之一的錢購買了貨幣基金,雖然收益少但是靈活方便,可以做到隨用隨取。至於現金則留的很少。因為現在出門和購物不是刷手機就是刷卡,現金基本用不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