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有三大經典下酒菜:花生米,豬頭肉,醃(拍)黃瓜。為什麼?你覺得還有什麼?

吳歌說事


很簡單啊,不為什麼,因為都是涼菜,吃涼菜不會奪去酒的本味,也不會太飽腹,因為吃飽過快,再也欣賞不了酒的本質味道了!

也只有涼菜能下酒,熱菜上來就是壓住上湧酒勁的作用了。民間的下酒菜的酒,可不是什麼啤酒紅酒,指的是白酒和黃酒。如果非得選擇一個熱的下酒菜,魚菜是首選。而醬牛肉是下酒的上佳之選,是過不去的坎兒!

一、下酒的花生米

人吃花生米,就相當於小雞吃米,一顆一顆,放進嘴巴里咀嚼,邊喝一口,不會很快飽腹,又能品嚐到酒的美味,相得益彰,吃的很爽,又能邊吃邊侃大山,花生米,無論是油炸還是水煮,都能很好的抵消酒精帶來的浸潤和刺激感,兩者互不奪味,非常噴香,非常完美!

二、下酒的豬頭肉

豬頭肉下白酒,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絕配,但不是頂級絕配。吃著噴香,有的軟糯,有的清脆,用它下酒比較鄉野,其實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妖怪們抓住豬八戒,總會說,蒸了吃,吃豬耳朵下酒,可見相當野蠻和鄉野。豬頭肉,膽固醇含量極高,下酒是可以的,但不宜大快朵頤。

三、下酒的拍黃瓜

一道和花生米一樣的兩袖清風的國民下酒菜,黃瓜相當清鮮脆爽,能很好的避免和酒體產生糾纏不清的味道,兩者互相不奪味,也不飽腹,非常完美。黃瓜清香的質感和口感和白酒再搭配不過了,不是噴香,而是非常完美!黃瓜尤其適合搭配清香型和濃香型白酒,但是和前者是最佳拍檔!

四、上面說過了,下酒菜除了以上三大金剛之外,最被人提及的就是醬牛肉,首先黃牛的牛腱子肉,這個沒法忽視,酒友們心中最崇高的下酒菜,或許都沒有之一。

五、除了醬牛肉之外,還有涼拌豬肚,這個豬下水經過滷煮涼拌之後,簡直能和醬牛肉媲美,筋道爽口,耐嚼,吃了噴香,一口酒下去,酒量都能大增。

六、除了豬肚之外,還有涼拌的豬大腸,大肥豬真是好東西,渾身都是寶貝。豬大腸和豬肚一樣,耐嚼,滷煮後,重口的切大塊,清口的切絲,也是下酒小神器!

除了涼拌菜下酒之外,和白酒最搭配的就是魚了,尤其是清蒸魚最佳!清蒸桂魚和鱸魚,哎呀,不說了,太完美了,慢慢咀嚼,柔嫩香氛。另外值得一提的下酒熱菜是爆炒田雞肉,不過田雞是益蟲,用牛蛙代替也是非常完美,噴香無比,下酒利器,味道好極了,人間美味啊!


樓蘭餐廳老王


經典下酒菜,地區不同,下酒小菜組合不一樣。我就在西北煤礦見識過,礦工們喝酒,不僅沒有下酒菜,椅子都不要,幾個大漢圍著桌子,中間就一瓶酒,一隻碗。大別山區農村,喝酒要擺幾十個小菜,都是咖啡杯托盤稍大的碟子,其中各式醃菜和滷菜佔了大半。

天南地北,酒桌上唯有兩樣不受地區限制:一個是都愛喝酒,三杯下肚就紅光滿面,意氣洋洋;再個就是花生米,不論油炸、水煮、椒鹽還是醋拌生的,上至國宴,下到乞丐老頭月下獨酌,只要有下酒菜,就有花生米。所以,在下酒菜裡,花生米也混得不少外號:“東方不敗”、“陪到底”、“經叨”等等。

第二名下酒菜,在醬牛肉和滷豬頭肉之間產生。這個下酒菜亞軍不是隨便就可以得到,起碼不比我們的足球容易。人家都那麼賣命的踢球,年薪卻要降到千萬元人民幣,還不到200萬美刀,也太不義氣了。就像二師兄,好不容易熬來了漲價,快要跟牛老大的價格看齊了,就被全國人民聲討下來,這多年算是白白為你們無私奉獻了。醬牛肉不急,他說我就這個樣,老價錢,死貴,愛吃不吃。可是怎麼也堵不住喝酒人的嘴,偏好這一口。

豬頭肉和醬牛肉認真比起來,還真的差別不大,不好取捨,可是又不能並列亞軍。客觀的說,醬牛肉更適合下酒,豬頭肉更適合解饞。醬牛肉有嚼勁,越嚼越香,能很好的緩解嘴裡的酒氣,然後充分享受嘴裡的牛肉香,胃裡的燒酒熱。這感覺,不是老酒鬼發現不了。豬頭肉就不一樣了,怎麼做都有膩膩的口感,就滷著還強些。豬頭肉和白酒的搭,表現在白酒解膩,人們喜歡這個解膩的感覺。所以,喜歡豬頭肉下酒,深層根源就在這一點。

下酒菜第三名也不用爭了,拍黃瓜當仁不讓。我用這個菜,一般三種做法,各有鮮明特色:第一個是拍開切了,油鹽拌拌;第二個是拍開切了,再拍幾顆蒜瓣,鹽、小磨油調調;第三個是在第二個做法的拍黃瓜裡,拌進滷豬頭肉,調料里加入陳醋。真要等不及了,現成的黃瓜,直接啃了下酒。


普濟


其實花生米、豬頭肉、拍黃瓜還算不上經典,這三道下酒菜加起來都打不過鵝卵石蘸醬油、舔鏽鐵釘這兩道經典且難忘的下酒菜。

下酒菜有很多種,並且不同地區口味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心中經典的下酒菜也是不一樣。像花生米這類的下酒菜是北方人愛吃的,要是南方人就又不一樣,湖南人願意把泡椒鳳爪當下酒菜,廣東人願意把腸粉當下酒菜。不過這都是人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吃什麼樣的下酒菜都可以。要是回到過去,飢一頓飽一頓的時候,喝酒的下酒菜就有點意思了。

在民國時期,就有了把鵝卵石蘸醬油和舔鏽鐵釘當做下酒菜的喝法,這類人一般都是做苦力人,例如《狼煙北平》裡的人力車伕文三,他在晚年孤苦伶仃的時候,就是把鵝卵石當下酒菜,這頓酒喝得是津津有味。

後來又有人發現舔一口鹹腥味的鐵釘,能減輕一些酒的辛辣,所以釘子就酒,喝著也十分痛快。甚至還有人用鐵釘蘸點鹽水,然後再嘬兩口,彷彿能勝似山珍海味一般,那是相當下酒。因此一傳十,十傳百的,這兩種下酒菜也就流傳開了。

別看這兩種下酒菜不值錢,但是在酒癮大的人眼裡這就是寶貝,就像文三一樣,一塊鵝卵石也要用油紙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好。鐵釘的待遇也是如此,包裹好了以後隨身攜帶著,方便喝酒的時候用。這兩道下酒菜也好弄,就是需要一個小碟子,倒點免費的醬油、醋,用鵝卵石、鐵釘蘸著就能喝一頓酒。

其實到現在,有些愛喝酒的人也會用鵝卵石蘸醬油和舔鏽鐵釘當下酒菜,只是不多見了。不過不可否認,這兩道下酒菜才算的上經典。

我是小寶侃美食,挑逗味蕾,不管飽!


小寶侃美食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民間經典的下酒菜應該就符合以下幾點:



第1點,吃起來容易,但沒那麼容易吃完,也就是所謂的能熬時間。花生米別名“耐捯”或者叫“戰鬥到底”,正是因為有這個特性。



第二點,下酒菜不能太硬,否則一吃就飽了,還怎麼喝酒啊?比如上盤紅燒大肘子下酒,一人吃一塊就飽了。下酒菜是為了把酒先喝盡興準備的,菜硬不硬好不好,其實關係不大。



第三點,味道不能太濃烈。因為味重的不是下酒菜,而是下飯菜。比如你整盤兒醬燜茄子,乾煸四季豆一類的,都想要碗米飯刨兩口,那誰喝酒呢?所以拍黃瓜這種小清新類的涼菜才最適合下酒。



第四點,不能太貴。你聽說過誰拿龍蝦下酒的嗎?當然土豪略過啊。豬頭肉這一類的算肉裡面最便宜的了,偏偏又彈性十足,肉味撲鼻。自然是喝酒時候首選了。



最後一點,吃起來也不能太費事兒。比如你上盤麻辣小龍蝦,炒螃蟹,皮皮蝦一類的。剝的滿手是油,順著胳膊往下流湯。喝酒不顯得太埋汰了。

所以以上5點符合其4就是一盤合格的下酒菜了。而花生米,豬頭肉,拍黃瓜,則是5點大滿貫選手,自然佔據了前三甲。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還認為以下幾位選手也能進入下酒菜的主力名單:



青椒皮蛋,符合5點的大滿貫選手。皮蛋並不貴,1塊5一個基本上6個就能切一大盤。燒點青椒,澆上醬油辣椒,稍微滴點醋,就是一盤合格的下酒菜了。



熗拌蓮菜,符合5點大滿貫選手。北方把藕叫蓮菜,涼菜切成片在開水裡焯一下,馬上撈出沖涼。然後在鍋中用油把姜蒜末爆香,倒入醬油,醋炒一下。最後澆在蓮菜拌勻即可。熗拌蓮菜清爽淡雅,酒喝多了來一點,既能醒酒還能緩解口腔內的不適。



涼拌牛肉,符合4點的優秀選手。牛肉一定要選金錢腱,切出來帶筋有嚼頭。細細的滷過以後放涼切成片,喝一口酒,咂嚰一片牛肉,真是香到骨子裡。



老虎菜,符合4點的優秀選手。雖然氣味過於濃烈,但不適合下飯。把青椒絲,大蔥絲,香菜拌在一起,加點鹽,醬油,香油一拌就齊活了。喝酒的時候要清口就來上一筷子,清新脆爽還下火。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儀的下酒菜,只要自己喜歡,你哪怕醬油蘸個石子兒或者嘬根鐵釘子,都是絕美的下酒菜。這些下酒菜或許都有爭議,也各有偏愛,但是我個人覺得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油炸花生米做頭把交椅,應該是無人出其右了吧。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


瀾饞食記


可能是這幾樣既方便又便宜吧,特別是花生米和黃瓜,便宜又爽口,花生米及乎家家都有儲備,黃瓜也是家常菜,加上豬頭肉作為重頭菜,如果在搭配上蓮萊四個菜就比較整齊了。

我們這裡男士的下酒萊很多,並且也在逐步的開發出新的菜品來,能上幾十種之多,其實出門買幾個小菜都很方便,在家裡做也不麻煩比如弄個小蔥拌豆付,涼拌豆付皮、韭菜炒雞蛋、涼拌松花蛋、雪裡紅炒熟黃豆、涼拌麵筋、炒蒸菜……

其實幾個明友在一塊喝酒聊天,並不太在意菜的多少,只要方便即可,要的是一種氛圍,幾個朋友坐在一起,海闊天空、無所謂忌的就著酒精品味著人生的感悟,上可以評判國家首腦、美國總統、下可以點評老婆孩子、
既可評論馬雲的阿里巴巴和淘寶,又能出口成章的評論劉強東京東的平臺,既可點評當地富豪、又可以評論企各級領導。一邊喝酒,還一邊“升級”著自己的身份……


生活味道ABC


準確地說,沒有菜喝酒,那就是純粹地喝酒。比如西方的政客,還有中國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只要兩人一見面,倒上兩杯酒,起身一碰杯~幹了。然後就立馬走人。在送客人的時候,都願意說《南征北戰》電影裡,張軍長對李軍長說的那句話:老兄,後會有期。結果最後李軍長向張軍長喊話;老兄,過來拉我一把!己經是困鳥困獸的張軍長,為了"黨國"的利益和“榮光",向李軍長髮出了更加絕望的“坦言”:請你堅持最後五分鐘!李軍長慘遭全軍覆沒。而張軍長最令人難忘的鏡頭,是撿塊石頭,把自己的腦袋,砸了個小洞。話題又說回來了,大多數喜歡喝點小酒的老百姓,是不挑剔什麼下酒菜的。鹹菜蘿蔔條,大蔥白菜蘸大醬,都能把那幾兩“貓尿",送進肚裡。還有的根本就不用什麼菜,一仰脖,就把一杯酒,“弄"進去了。


遲金燕1


啤酒花生豆

白酒豬頭肉

配點拍黃瓜

咋吃都沒夠








那誰83835976


其實我最樂意把花生米當下酒菜,當然是自斟自飲,待客需要幾個正兒八經菜。

首先花生米儲藏食用方便,經常喝酒的話可以買一大袋,打開隨時可就著喝,站著坐著蹲著躺著都可以,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不用加熱不用盤子筷子,省去很多麻煩。吃不完下次接著吃,存放幾天都沒有問題,但也不能吃太多容易上火,它不像其它菜熱炒涼拌乘盤子,吃不完就得丟掉造成浪費。

豬頭肉好吃就是有點貴,經常吃對血壓不利,醃黃瓜鹽分大對健康也不好。


老班長王雨田


下酒菜花生米,豬頭肉,涼伴黃瓜首選之食品,另外涼伴心裡美蘿蔔皮,涼伴腐竹,涼伴豆腐絲,涼伴皮凍,皮蛋等也是下酒的好酒菜,喝著小酒,吃著小菜,舒服極啦,美的很。


貽生


豬耳朵拌花生米黃瓜 肉皮黃豆芽 在炒個黃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