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一.艺术之品

井冈山高,赣江水长。

在这块“红绿古”资源交相辉映,为庐陵文化发祥地、井冈山精神原创地的吉安大地,各种艺术形式的竞相呈现,让书香与文脉的传承得以绵延不息。其中,就有国画艺术的传承。

胡刚斌,就是近年来在这里脱颖而出的一位优秀国画家。

他的国画作品,特色鲜明。用一句话概括,即“古风诗韵皆逸趣”。具体而言,有三个层面的表现: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观其国画,如聆交响。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件件作品旋律翩飞,素朴中蕴含深意,高音低音起伏跌宕,皆为生命节奏。起先是一滴淡墨滴入,当为序曲。而后浓墨叠加,高音嘹亮,渐变成松涛竹风,乃主旋律。蓦地,一线飞瀑从天而降,落入深潭,那是大自然演绎的最强音。远处,往往云雾缭绕,农舍依依,应为悠长悠长的尾声。有时,可发现密林深处,闪出一位抚琴老翁抑或骑牛牧童,那便是妙趣横生的小插曲了。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观其国画,如赏舞蹈。

一颦一笑,浓缩万种风情;一投手一抬足,指点历史风云。踏着如歌的行板,白鹭张开轻盈的羽翅,山间清冽的泉水汩汩流淌。舞,是荆轲吟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苍凉的背影穿越时光的隧道。由此,刚斌的国画与英雄、剑、气节、酒、伟岸、战斗等铿锵的词汇相连。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舞,是天鹅湖潋滟的水光,是杨柳婆娑的倒影,是绿茶在木叶天目盏中轻浅的呢喃。

舞,是一双鲜红欲滴的鞋子。它浸透阳光雨露,又在花香与鸟鸣升腾的氛围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灵气。故刚斌的作品,也兼具温润、清新与婀娜之味。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观其国画,如品小吃。

刚斌兴趣广泛。他的漫画创作别具一格,深受人们喜爱;其诗歌创作也个性凸显,展现出生命的蓬勃、情感的缱绻、人性的美好。

各种才情的融入,让刚斌的国画作品充满活力与张力。不仅古意氤氲,还洇散乡野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迸发人生的诗意,显得亲切、率真、淳朴,偶尔渗透一丝淡淡的调皮逸趣。细细观赏,恍若品味乡村特色小吃,余味无穷。

刚斌这次展出的国画作品,既描出了古色庐陵文化的博大精深,又画出了红色井冈文化的灿烂辉煌。在古村古树古街古桥古驿道的水墨中,于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打造的意境里,他抒写着庐陵故园情怀,点厾井冈大地火红的发展图景。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一个人,要有德才会有担当;要有才方显格局和品位;要有趣,自然万物、大千世界才能真正走近他、拥抱他、熏陶他。

这一点,刚斌无疑做得较好。他经常参与全市的文艺志愿者活动,捐献或义卖个人国画作品;他在各地采风之余,自发创作了大量诙谐夸张的漫画作品,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提升了吉安一些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与天地的交谈,与生活的融洽,与市侩的远离,与底层的互动,与内心的和解,与简单的结缘,与快乐的亲密,都让人无比歆羡。胡刚斌是真性情,故有真趣味。

螺峰霞飞,青原钟响,赣江涛涌……

二.成长之旅

胡刚斌,何许人也?六十年代出生于革命摇篮井冈山,喝着井冈山清冽的水,沐浴井冈山温煦的风长大的!笔名“红缨枪”——是因其“斌”字:文武双全;也因在人武部干过;还因在报社记者部、网站、广告部、副刊部干过。“红”,寓井冈山来的;“缨”,像笔毛;“枪”,自然阳刚。他的QQ名也叫“红缨枪”,他是“井报文青客栈”(吉安最知名的一个文艺爱好者QQ群)的群主。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好一杆“红缨枪”!

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刚斌教书。五年后调入井冈山市人武部写写画画。后又调到该市文联,喜与时任主席的石大法、副主席郭建生一起裁纸磨墨。不久揣梦下山,当井冈山报名记至今。

“一记白光,刺目地掠过/猛然一震//天空渐渐倾斜/缓缓压下来//他感到世界顿时沉寂无声/弹花,仿佛一粒粒种子/像他的幻想/在周围优美地绽放黄星星,红红的,在东边/可以听见它绽放的声音很轻,很轻/他微微地笑了/他听见子弹慢慢的呼啸/听见战友冲杀的声浪……他的幻想像星星一样//布满了夜空,千百年地闪耀”(胡刚斌《战士之死》2007年8月《诗刊》)。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刚斌是江西省作协会员,曾是大学诗社骨干分子,青年时不由自主“卷入诗潮”,笔耕不辍。他多次参加井冈山市谷雨诗会,总有作品获奖,意象壮阔。许多诗文见诸各报刊。他好壮游,故也好报告文学,其《紧急救援24小时》、《一位钩墙者的传奇》等获年度新闻奖。

有才就是任性。

刚斌的美术之路早于文学道路并将超越后者。少儿时他就爱涂涂画画,小学时画学校黑板报的宣传画,频频得到校长摸着头表扬。上课偷偷摆弄颜料,课本涂满小人头,课本折页上一幅幅画好人物动作,翻起来就变成会动的子弹、小兔、跑步……此“恶习”一直到高中毕业。同学聚会说起他,就是书本全部涂满画的印象。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连环画是刚斌美术最早的启蒙,着迷于施大畏、贺友直、戴敦邦等笔下的线条、墨味,看不够,就照着画,还模仿、创作一本本上述画家风格的连环画:《三国演义》、《说唐》、《水浒》等,同学中风传。一心为高考的老师叹气:“这孩子,废了!”

刚斌对国画和油画的认识和爱,是工作后在井冈山博物馆看到施大畏、何孔德的画,其色彩、线条、造型、节奏,深深触动他,一有空就学。期间,经石大法引荐到江师大学美术半年。常和画友钻进深山写生。人装部民兵训练,他狂画速写写生,并有连环画作品上《东海民兵》等报刊。

“做好一件事足矣”,是其新近的座右铭。中年之后的他,拜刘称奇先生为师,全力以赴做好美术尤其是国画研习这件事,笔法潇洒,画风磅礴。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天地区区微客栈,青春浩浩大文章。”“青春妙笔风骚总难诉,客栈孤灯寂寞须耐读。”井冈山报社和市文联的支持,刚斌辛苦营造“文青客栈”文化会所,因“文青客栈”,这里渐成庐陵文化传承一条街,吉安文人墨客聚会地。频频组织群友四处采风,自己创作了《泰和早酒》《万安鱼头》《走过桥头》《荷花乡见闻》等脍炙人口的画作,其中《泰和早酒》网上转发点击率上万。而一年一度的“文青客栈新年晚会”成为吉安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界盛会之一……

“文青客栈”人来客往,墨香四溢,大家为他点赞:“地脉接文山,幸有魁星辉客栈;儒风盈雅席,且看明月出青云。”“文章有味温而雅,青鸟无声去复来。”“文脉还同溪水永,青春要共墨花香”……

三.跋涉之路

胡刚斌现为吉安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井冈山画派研究会秘书长。坚持国画艺术三十年,以国画山水人物和连环画见长。上世纪90年代江西师大艺术系国画学习两年,师古沈周四王等,师从刘称奇、石大法等艺术前辈。

艺术作品立足井冈山山水和人物,展现当地风情和人文情怀,深受收藏家和企业家青睐。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作品《樟乡情》《井冈红》《源远流长》等国画作品分别被江西省美术艺术馆、大江美术馆和宏标艺术馆收藏。

多幅国画山水人物作品被省地和福建等地收藏家和企业家收藏。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有诸多作品见各类报刊。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东海民兵,光华时报,南昌晚报等刊登其国画作品。江西电视台,光华时报,南昌晚报均进行了专访报道。

多幅作品参加国内及省地各项大展和赛事活动。《大江出山歌》《岁月如火》入选全国民俗风情展、《大山深处》《山高水长》等国画作品入选全国水墨江南画展等等。多幅作品入选省国画年展、“庐陵风井冈情”国画展和吉安精品艺术展。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他的艺术作品展现当地风情和人文情怀,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和青睐。作品《樟乡情》《井冈红》《源远流长》等国画作品分别被江西省美术艺术馆、大江美术馆和宏标艺术馆收藏。多幅国画山水人物作品被省地和福建等地收藏家和企业家收藏。有诸多作品见各类报刊。如,人民日报海外版,江南都市报,东海民兵,光华时报,南昌晚报等刊登其国画作品。江西电视台,光华时报,南昌晚报均进行了专访报道。多幅作品参加国内及省地各项大展和赛事活动。《大江出山歌》《岁月如火》入选全国民俗风情展、《大山深处》《山高水长》等国画作品入选全国水墨江南画展等等。多幅作品入选省国画年展、“庐陵风井冈情”国画展和吉安精品艺术展。

井冈山上留画韵——记胡刚斌国画艺术之旅

让我们衷心祝福:在吉安这片家园厚土的滋养下,在刘称奇等名师的教诲下,在古画经典与现代流派的激荡下,胡刚斌的美术创作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开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