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築工程為何總是“虧本”?市場價格為何比定額高40%?

王啟存

廣聯達造價圈簽約作者、造價成本講師,“六量四價”管控模式提出人


項目的成本分析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多數企業在做成本分析時,拿定額與分包班組成本做對比,認為砌築單項是虧損的。今天我們來做一個詳細的對比,分析“虧損”的原因。


一、定額工料機數據


多數造價人認為近十年間定額中的人工價低於市場價,而定額中的材料價格高於市場採購價格,真實情況究竟如何?此處以天津市定額2012年和2016年為例進行對比。


砌築工程為何總是“虧本”?市場價格為何比定額高40%?

圖片來源《天津定額2012年基價》


砌築工程為何總是“虧本”?市場價格為何比定額高40%?

圖片來源《天津定額2016年基價》


由天津市2012年和2016年定額基價可以看到,綜合人工費做了調整,定額站也做了相應說明:“人工含量從13.25到15.9的增加,主要統計原因是工人老齡化情況引起的”。


定額計價工作內容:準備工具,校正皮數杆,掛線吊直,選磚,鋪灰,調、運砂漿,澆水、浸水,灌縫,劃線,砌築,清掃牆面及清理落地灰,並運至指定地點。


二、市場價格數據


基於企業數據庫及天津市建築工地的班組分包價格信息,2012年至2019年期間,市場人工工資單價及材料價格如下。


砌築工程為何總是“虧本”?市場價格為何比定額高40%?


根據市場人工材料價格,可估算出成本價格。按大工小工比例1:1考慮,人工均價為:2014年人工175元/工日,2018年人工250元/工日。


參考《工程成本答疑彙編》第88頁人工每日勞動量標準,大工每人每天砌築3立方米加氣塊。可求出砌築工效為1.5m³/工日,換算為0.667工日/m³。


砌築工程為何總是“虧本”?市場價格為何比定額高40%?

圖片來源《工程成本答疑彙編》第01期內容


砌築砂漿含量按照定額內消耗量1.33噸,摺合用量0.078m³/m³,

估算成本價格:


2014年:0.667工日*175元+190元+0.078 m³*330元=332元/ m³


2018年:0.667工日*250元+270元+0.078 m³*470元=473元/ m³


以上價格僅計算了砌築用工,所以大大低於班組承包價格。


分包班組價格除定額工作內容外,還包括:材料垂直運輸用工、水平運輸用工、樓層超高砌築、腳手架搭拆用工、工人管理費用、班組分包人的利潤。


三、定額組成價格與市場價格對比分析


由於工作內容不同,價格對比要把市場價格的工作內容增加。


1、垂直運輸和水平運輸,按照一個基本運距50米考慮,增加0.059工日/m³。


砌築工程為何總是“虧本”?市場價格為何比定額高40%?

《建設工程勞動定額》P12頁 雙輪車運輸


2、腳手架搭拆用工,按照鋼管架單排計算,增加0.039工日/m³。


砌築工程為何總是“虧本”?市場價格為何比定額高40%?

《建設工程勞動定額》P46頁 裡腳手架


3、工人管理費用按照人工價格的5%考慮、班組分包人的利潤按照人工價格10%考慮,其它按照人工價格的2%考慮。綜合相加為:5%+10%+2%=17%


對比分析:


2014年價格:

( (0.667+0.059+0.039)*175*(1+17%))+190元+0.078 m³*330元=372元


2018年價格:

( (0.667+0.059+0.039)*250*(1+17%))+270元+0.078 m³*470元=530元


四、總結


造成定額組成價格與市場價格差距的三大原因:


1、增加事項差距:

(0.059+0.039)*250*(1+17%)=29元/m³。


2、結構類型難易程度差距:定額考慮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短肢牆結構、其它結構,而估算成本時通常以短肢牆結構為準。例如2018年天津市津南區某項目,班組砌築報價,框架結構與短肢牆結構報價相差55元/m³,2017年北京市通州區某項目,牆高超高3.0米增價價格50元/m³,成本價格幅度變化很大。


3、國內近年來房地產項目增多,市場工人老齡化嚴重,招工人難度大,進而抬高了項目成本價格。


綜合分析,定額子目內的直接人工費用179元/m³,市場價格210~280元/m³,兩者相差40%以上的價格,造成差價的主要原因是計算口徑不同與項目結構類型不同。總而言之,項目成本價格與定額子目價格不能對比分析,沒有參考價值。


廣聯達造價圈簽約作者黃燕翔審核


砌築工程為何總是“虧本”?市場價格為何比定額高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