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勇敢的女人,為救夫曾以身擋熊

本文輝哥寫作於2015年5月23日,原題為《擋熊救夫的馮婕妤》

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勇敢的女人,為救夫曾以身擋熊

看過《母儀天下》的朋友,應該都記得這樣的一個情節,漢元帝劉奭在虎圈和各位妃嬪們一起看鬥獸表演,可是在表演過程中卻發生了意外,一隻熊從圈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出,並朝漢元帝撲來,這時旁邊的妃嬪都傻眼了,驚慌逃走,包括袁立飾演的皇后王政君。只有孫茜飾演的馮婕妤奮不顧身地擋在了漢元帝的面前,這時左右殺了熊,一場驚悚大戲就此結束。馮婕妤的行為令漢元帝動容。

雖然電視劇中有藝術渲染的效果,不過這件事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漢書》和《資治通鑑》均記載了此事。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建昭中,上幸虎圈鬥獸,後宮皆坐。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傅昭儀等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上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婕妤對曰:“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當之。”元帝嗟嘆,以此倍敬重焉。傅昭儀等皆慚。

《資治通鑑·卷二十九》:上幸虎圈鬥獸,後宮皆坐;熊逸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傅等皆驚走;馮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上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對曰:“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當之。”帝嗟嘆,倍敬重焉。傅慚,由是與馮有隙。

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勇敢的女人,為救夫曾以身擋熊

對於馮婕妤擋熊一事,筆者認為如果解釋為這位馮婕妤因為深愛漢元帝,所以在第一時間以身擋熊,欲用自己的命換丈夫的命。顯然有些匪夷所思,因為後宮的女人真愛皇帝的並不多,能夠為了皇帝犧牲自己性命的更是屈指可數,更何況馮婕妤並沒有深得漢元帝寵幸,兩人的感情絕對沒有到能心甘情願為對方死的地步。因此筆者還可以提出另外一種假設,說不定這馮婕妤早就料到了自己應該不會死,畢竟有專業的馴獸師在身旁,他們哪裡容得這熊放肆地傷害皇帝以及後宮眾妃,這可是事關他們的身家性命啊!這時候自己撲上去護住漢元帝,可以說是絕佳的重新得寵的好機會。

這兩種假設,都有點想當然。如果第一種假設成立的話,馮婕妤不僅是一個勇敢的女人,而且她捨己救夫的行為以及她對於丈夫無私的愛深得後人讚歎!如果第二種假設成立的話,馮婕妤就是個很有心計的女人,她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過凡事都有意外,馮婕妤難道真的這麼肯定自己不會死嗎?這麼說馮婕妤是拿自己的性命當賭注了,這樣的話的確也是勇氣可嘉。總而言之,挺身擋熊的馮婕妤是勇敢的。

接下來筆者給各位簡單介紹一下這位替夫君擋熊的馮婕妤的生平。馮婕妤是馮奉世長女,名叫馮媛,馮奉世在漢元帝時任執金吾,馮媛也被漢元帝選入後宮,封為長使,幾個月後被封為美人。五年後因為給漢元帝生下兒子劉興,而被封為婕妤,而馮奉世被升為右將軍,光祿勳。五年後兒子劉興被封為信都王,馮媛又晉升為昭儀。這裡補充說明一下,據《漢書 外戚傳》:“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至武帝制婕妤、娥、傛華、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儀之號,凡十四等雲。”筆者認為馮媛能從最初小小的長使晉升為僅次於皇后的昭儀,不僅僅是因為她生下了兒子劉興,母以子貴;還有就是在“擋熊事件”後,她在漢元帝心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漢元帝打心眼裡敬重她。

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勇敢的女人,為救夫曾以身擋熊

後來在漢元帝駕崩後,馮媛被封為信都太后,並隨兒子劉興前往封地。後來劉興被改封為中山王,馮媛亦被改封為中山太后。馮太后原本以為可以就此在封國安享晚年,但是命運偏偏和她開了個玩笑。劉興死後,劉興之子劉衎繼位中山王,當時劉衎未滿週歲,而且還患病。漢哀帝劉欣派張由去給劉衎看病,可這張由患有狂易病,又偏偏在這時發病,還沒給劉衎看病就跑回長安去了,又因為害怕被責罰,而誣陷馮太后巫蠱詛咒漢哀帝和他的奶奶傅太后。傅太后也是漢元帝的妃子,她素來怨恨馮太后,當然這和"擋熊事件"有著莫大關係。傅太后覺得這事不管真假,都是個絕佳的報復機會,即便是假的也要把它弄成真的,因為在漢代巫蠱詛咒皇帝和太后可不是小事,漢武帝時的巫蠱之禍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於是派了御史丁玄調查此事,丁玄逮捕了相關人等。中謁者令史立等在傅太后的授意下,捏造事實,欲置馮太后於死地。馮太后最後百口莫辯,服藥自盡。

一入宮門深似海,此語頗有道理。後宮就是萬丈深淵,就是權利鬥爭的墳墓。一旦進入後宮,就好比死人進入墳墓一樣,再也走不出來了。不管擋熊真相如何?馮太后到老遭此不幸,都很讓人同情。

至於擋熊的真相,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今天的我們碰到類似這樣的事情,還能做到像馮婕妤這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