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紅燒肉是我家冬天時不常要做一次的硬菜。燒好了配米飯吃一頓,剩下的還可以烙幾個白吉饃,剁點兒青椒碎,做肉夾饃當早餐吃。

在煎肉塊的時候我會把煎出來的油脂倒掉,避免太油膩;用砂鍋燉足了時間,紅燒肉入口即化。每次做紅燒肉,兒子、老公甚至我自己都要多添一碗飯,實在是太下飯了!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紅燒肉配料

五花肉2斤

鵪鶉蛋10來個

生抽5湯匙、老抽1湯匙、冰糖10顆左右、蔥6段、姜10片、八角一個、桂皮一截、香葉一片、滷料包1袋

紅燒肉做法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五花肉切麻將塊大小,洗淨,可以用加些麵粉,用麵粉水搓揉,洗的比較乾淨;也可以泡水裡多更換幾次水,泡去血水。

肉洗乾淨了才會不腥。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涼水下鍋,加入蔥段、薑片、料酒,煮開後撇去血沫子,用熱水沖洗乾淨五花肉塊備用。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不粘鍋內放油燒熱後,放入冰糖,我這個冰糖顆粒比較小,就多放了些,加熱至冰糖融化,呈深棕色。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是要比這個顏色更深一些,我怕拍照一個不注意就會發黑、變糊,就提前拍了一下,新手的話,熬成這個顏色也夠用,寧可稍微淺一點兒也別熬糊了,糊了會發苦,那隻能洗鍋重來了,所以一定要把握好!

有人會嫌炒糖色麻煩,直接省略這步,在炒制或燉煮的過程中,加糖、加醬油取代。但這種焦糖的味道和顏色是後面加糖加醬油出不來的味道和效果,還是值得多這個步驟的!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放入五花肉塊翻炒均勻,中小火煎至油脂析出,然後把逼出來的油倒掉,放心,不可能全被倒完的!肥肉裡的油在繼續加熱、燉煮的過程中還會出來的。

然後加入料酒、蔥段、薑片、八角、香葉、桂皮,繼續翻炒。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香料炒出香味後,加入生抽、老抽,這個步驟不需要放鹽,我們後面再放鹽,

早放鹽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從而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肉也變的又柴又老。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炒好的五花肉,加足量的水煮開後移到砂鍋裡繼續燉,一定要一次性加夠水,切忌發現燉著燉著水快乾了,肉還沒燉爛,又中途加冷水,會使蛋白質受冷驟凝,肉會收縮變緊實、口感變差。如果實在需要,加熱水,不要加冷水。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水開後,可以加入一包燉肉料,讓味道層次更多、更豐富些。這個看個人喜好,我喜歡燉肉料放很多多、感覺會有很濃的中藥味,所以每次放燉肉料燉20分鐘左右,我就把它撈出來扔掉了,保留一些味道又不會太濃烈,感覺剛好。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肉燉差不多後可以加入一些煮好、去殼的鵪鶉蛋同煮,吸足了肉湯的鮮美,比肉還好吃哦~然後再燉半小時左右,讓鵪鶉蛋入味後,大火收汁到滿意的程度,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來,吃一口~



通常燉一鍋肉一頓是吃不完的,我會調減一下,把作料、蔥姜那些都挑掉,只留一些肉和湯,然後再加熱一下,放冰箱冷藏,到第二天早上加熱做肉夾饃吃。(當然您也可以燉好肉後直接預留出來要做肉夾饃的肉和湯的分量)


家常紅燒肉,做法簡單,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每次做孩子多添一碗飯

附:白吉饃做法(2個餅的用料)

麵粉100g 酵母1g 水45g

原料混合揉成一個光滑麵糰,一分為二,每個面劑子搓成牛舌狀,按扁、擀長、對摺、捲起、壓平、擀成小圓餅,鬆弛10分鐘,鍋中不放油,直接烙,兩面烙出花紋即可。

小貼士

① 燉肉類不要早放鹽,早放鹽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從而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肉也變的又柴又老。

② 燉煮時,一定要一次性加夠水,切忌發現燉著燉著水快乾了,肉還沒燉爛,又中途加冷水,會使蛋白質受冷驟凝,肉會收縮變緊實、口感變差。如果實在需要,加熱水,不要加冷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