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怎样交最合适?

下个路口见59801974


楼主你好,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怎么样最合适呢?这个问题如果说你个人是有工作单位的,那么你的养老保险,通过自己的工作单位来讲,那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作为工作单位来讲,它是具有法定的责任和义务来,必须为自己的员工承担相应的社保交费的。

如果说是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那么我们也可以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他跟企业在职职工的职工养老保险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这个时候可以按照灵活就业的形式来参保,自己的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的形式必须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才能够正常的参保,也就是说只能够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建立相应的社保账户,那么对于我们自身来讲才具备享受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待遇。

因为灵活就业的形式参保,个人社保有一个好处,就是缴费比例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养老保险可以按照20%的缴费比例来进行缴纳,那么医疗保险可以按照4%的缴费比例来进行缴纳,相对来说自己的缴费压力是比较小的,并且在自己快退休5年的时候,还可以享受到社保补贴的待遇,所以说按照灵活就业的形式来交纳自己的个人社保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懂社保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怎样交最合适?

如果仅从财务的角度来讲,缴纳养老保险,是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也可以选择缴纳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我们分别来算一下帐。

1、先说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假如您是黑龙江人,男性,本月退休(2019年2月)。15年前时有62500元,以灵活就业的身份在当地以最低基数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其中的12%即37500元进入统筹帐户,您可以理解为这个和您没关系,做贡献了。

其中的8%进入个人帐户,即25000元。由于养老金的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最近几年利率甚至达到年化8%以上,至今本息余额应该会超过28000元。

您退休能领到的养老金=4735*(1+0.6)/2*15*1%+28000/139=769.64元/月,即每年9200元左右,在不考虑养老金逐年上涨的情况下(不涨是不可能的,至今已经是14连涨了。14年前养老金在800元左右的,现在养老金都已经超过2000元了),大约需要6.8年左右回本。

也就是您在67岁左右把缴纳的全部收回,以后的养老金全是赚的。

现在全国人均寿命在76.7岁,以平均寿命为平均值计算,您可以赚十年,即使一分不上涨,也能赚到近100000元,按正常的上涨速度,保守可以赚200000元以上。

而且,这还是在没有考虑到还有丧葬费等待遇。即使不幸去世的早,个人帐户中的余额也是可以全部被继承的。

如果您15年的62500元存在银行,能有多少呢?还算至76.7岁,也就是存在银行30年,按复利计算本息余额,也就是不会超过150000元。而缴纳养老金的所得累计会超过近300000元。

2、再说缴纳城乡居民社会保险。

这个就更容易算了,如果您选择最低档200元/年(100元档现在多数地区仅限于特困人员),15年一共缴纳了3000元,退休后不足三年就可以回本了,共他都是赚的,这里就不费事算了。

试问,有哪一种投资的回报能达到这个标准?

3、回到主题,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您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如果条件不好,也要缴纳城居保。


老王观职场


个人缴保险怎么才能最合适?我们需要考虑到多个问题,因为最合适的角度并不一样的。


最合适之一,性价比最高

大多数人参加养老保险看的是性价比。什么情况下性价比最高?

第一,看缴费。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采取的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方式,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普遍是20%,缴费基数可以自愿选择60%~300%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

第二,看养老金待遇。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呢?参保缴费产生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这两部分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从2005年开始就全国实行。由于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所以也能显现出各地的差异。

基础养老金,按照6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每多缴费一个月都会增加1/12年的待遇。按照3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者当地的当年养老金计算基数。因为个别地方不使用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当地养老金计算基数。基础养老金可以看出按60%基数缴费是性价比较高的,缩小了不同缴费基数之间的差距。

个人账户养老金,跟退休个人账户的余额和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相关。个人账户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的,每年会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记账利率记账利息。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是国家统一规定,个人不可能改变。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严格按照缴费基数的比例计算待遇的。300%基数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60%基数的5倍。


第三,看养老金增涨。很多人只计算养老金待遇,却又忽视了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增长。退休后我们每年增加的养老金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定额调整、适当倾斜实际上都是按照符合条件的人增加相同的钱数这一方法调整的。因此,并没有考虑到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问题。挂钩调整会跟缴费年限挂钩和养老金水平挂钩,但是两种调整又是分开的。因此,高基数缴费和长时间缴费并不能够完全影响养老金的增长。国家在调整养老金的时候,通过定额调整、适当倾斜,照顾养老金较低的人群和特殊人群,他们的养老金增加速度会更高。

结论:按照60%基数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15年,投入最少,养老金待遇相对产出更多。

最合适之二,养老金最高

最划算是一个问题,但是更多的人需要的是养老金最高。毕竟退休后的养老金关系到我们剩余生命时间的待遇,能高一点是一点。在这种需求下,是缴费基数最高最划算。

如果我们按照300%基数缴费,30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6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由于我们社会平均缴费基数年年增涨,增长速度每年都达到8%~10%以上,所以越早缴纳养老保险花费的钱数越少。

300%的基数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主要跟个人账户余额有关,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近年来高达7%~8%。2019年是7.61%,2016年是8.31%,因此也是非常划算的。

退休后即使每年增加养老金,首先都是在公平基础上增加的,另外还有按养老金水平调整部分,因此高缴费基数的养老金始终会高。

结论:养老金水平越高,养老生活保障水平就越高,还是高缴费基数更划算。

最合适之三,医疗保险年限缴足最划算。

很多人在计算养老待遇的同时,实际上忽略了医疗保险待遇。医疗保险待遇,退休后的报销比例比在职时会更高,通常报销比例都能达到90%以上,还会有个人账户医保金待遇。

只要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医疗保险缴费满足国家规定年限,就可以退休后不用缴费了。国家规定年限要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全国只有上海和广州等少数地区是15年,跟养老保险一样。北京、天津、青岛、南京、烟台等很多地区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重庆和南昌等地则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

由于很多地区必须养老和医疗保险一起缴纳,因此趁着缴费基数低,越早缴纳越划算。

结论:退休后享受医保待遇,能够省一大笔钱。只要有经济负担能力,一定要缴纳到当地最低年限。

综上所述,个人什么情况下缴纳社会保险最划算,还是要看你的出发点是哪里了。看懂上面三个结论,能让我们少走好多弯路。

暖心人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灵活就业方式自主择业、自谋生路与参保缴费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与新经济新业态曾出不穷,密不可分。参保缴费对新业态及各种灵活方式就业者来说,不该是奢侈品,而应是必需品。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就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缴费。具体讲,就是在所在省、市、自治区规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由参保人员根据自身经济能力,自主选择缴费基数与挡位,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可以按自愿原则,自主选择缴费基数参保缴费。缴费比例按自主选择缴费基数的20%缴纳费用,其中的8%划入个人养老金帐户存储,每年按规定的记帐利率计算利息,一并纳入个人养老帐户存储积累。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与在单位参保缴费不可同日而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由所在单位和参保人员共同承担缴费任务,单位缴费比例2019年已下调为16%,个人缴费比例8%维持不变。可见,以灵活就业方式参保的,个人费用负担明显较重一些。

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缴费,究竟怎么缴纳最合适呢?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一个两难问题。让我说,还是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个人经济状况较好,可以选择较高挡位缴纳保费。如果经济能力欠佳,大家似乎公认性价比最优的,是按基数60%缴费最划算!

总之,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尽管也有缴费与回馈的平衡问题,这是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多维度精算后,才可以得出比较理想的预案出来。但肯定地讲,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是以财政担责兜底的政府行为,它的保障支撑能力、社会感召力与制度公信力,是包括商业保险在内的其它保险产品,所无法比拟的,是性价比最优的上乘之作!


刘正民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怎么样交最合适?能想到给自己办理养老保险的人都是有经济头脑的人,因为养老保险是最划算的养老保险,为什么这样说?养老保险是自己缴纳一部分,统筹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再说了养老保险的政策是交的多领的多。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要看你的经济条件来决定的,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高档次交费,如果经济条件差点,就选择低档次交费,不管缴纳高档次还是低档次,最起码老了有份稳定的生活保障,让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能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

根据我们当地社保部门的政策来看,个人缴纳养老保险也只能缴纳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分两个档次,一个是60%,一个是100%,60%每个月交费502.6元,100%每个月交费837。

如果从2019年开始交费,交够十五年后,60%退休后工资每个月大概在1700左右,100%交费退休后工资大概在2700左右。这是我们当地零活就业养老保险给出的数据,也只是供你参考,因为区域不同,交费档次和基数也不同,退休后的工资也是不同的。

很多人留言咨询,2018年以前退休灵活就业人员交够十五工资才800~1000元?我在这是给大家说明一下,你为什么退休工资低?就是你是在2018年以前交的社保,因为缴费档次低,交费工资基数低,也刚好交够十五年,所以你退休工资就低,这个问题就不用再纠结了,你的退休工资为什么低?你心里比谁都清楚。

为什么我们当地给出的退休工资数据这么高,就是因为2018年退休工资是800~1000左右,工资每年都会上调的,现在退休的工资十五年后就是我们给出的数据,希望大家有时间了好好了解一下社保政策。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也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社保信息。


周口视窗


康乐说,作为相关从业者,我想说的是:养老保险,如果你是个人缴纳,除非你是家里有矿,否则怎么缴都不合适。

大家都知道,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是强制的,个人工资里扣8%进入个人账户,单位工资总额乘以20%进入统筹。

还有很多人因为没有工作单位,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及个体工商户,他们缴纳养老保险时候,需要个人把统筹部分也缴纳了,个人部分是缴费基数的8%,统筹部分是12%。

企业职工,是工资里扣多少,就有多少进入个人账户。

例如,企业职工,扣200块,进入个人账户就有200块。

个人缴纳的情况是,你缴纳200块,80块钱进入个人账户。

同样付出了200,企业职工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是个人缴纳的2倍。而在计算待遇的时候,统筹部分,对于养老金的提高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 如果可以的话,我的建议是,找一分工作,把这个统筹部分,交给一个企业承担吧。


  • 如果不想去工作、或者条件不允许找份工作,只能个人缴纳,这时候我的建议是按照经济状况,如果状况十分好,可以选择最高档次坚持缴费。如果经济状况不太好,就选最低档次,实在交不起,在缴费满足15年后,不交也可。毕竟养老金是对未来的投资,但我们还要活在当下,不是吗?


读者是客,问答相遇就是朋友,欢迎留言探讨,共同学习进步


康乐苑


个人缴纳社保,当然缴纳最低档次合适啦!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现在退休养老计算公式是:基础养老金等于社会平工资加个人交费率除以2。这以除以2,就把交费率降低了50%。打个比方:基础养老全=(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交费率)÷2。

我们先假设社平工资=1,个人交费60%代入上式,得到的结果:(1+0.6)÷2=0.8。这样又增加了20%。再假设假交100%,代入上式,(1+1)÷2=1,没有增加。我们再假设交300%,代入上式,(1+3)÷2=2,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降了100%。个人帐户钱,哪是自己的钱,不受影响。学过数学的人都应该懂这个道理。

所以说,目前的养老政策还是考虑了困难群体,交低者相对最合适。

我回答的对否?敬请友友点评!


我是Alin


缴纳养老保险是对自己将来老了有一个好的保障,将来能够有养老金作为补充。可以让自己靠着养老金返回的退休金养活自己。不给儿女们增添麻烦,这才是对明智的选择。可是对于那些没有工作,没有单位替交养老保险的事,那么作为社会人,只有自己为自己交纳养老保险了。



但是在交纳养老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征询一些懂养老保险方面知识的人和是有缴纳养老保险经验的人。一定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减和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档次。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养老保险的金额,让自己获取最有力的保障,这才是最好的选择。缴纳养老保险金的目的。然后再按照个人办理养老金保险的基本程序去社保部门办理。

第一点你要申请到户口所在地区的社保办理认每个地区社会保险政策不同,缴费方式也有差异,具体详情可咨询社保局的电话12333。第二是一定要拿着本人的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准备两张,保费,申请书等就可以了。第三足由参保人根据自己的劳动收入选择档次,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将委托邮局按月征收,参保人持开户凭证和身份证到指定邮局开户缴费存折并更换密码。参保人应在每月25日前预存一定的养老保险费。社保部门会在5日前从参保人员缴费存折中直接收取上月养老保险费。

个人养老保险缴费的年限也是最少要交满15年。参保人员必须要等到退休的男角60岁,女满55周岁的时候,才可以申请按月领取养老金。


伊春美食美客


  • 待遇领取的类别(企业职工和居民养老)

  • 退休条件(正常,病退(男50岁,女45岁),退职,特殊工种(男55岁,女45岁))

  • 退休日期(退休人员档案最早登记的出生年月与身份证不一致的,以本人档案最早记载的出生年月确定退休时间。其中在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女性退休时间为50岁,不足上述条件的女性退休时间55岁,男性无论工作年限多少都为60岁正常退休)

  • 参加工作时间(9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工龄年限视同)

  • 断交汇总(中间是否有断交情况)

  • 缴费历史(缴费时间养老保险不低于15年,即180个月,医疗保险(男25年,女20年))

  • 缴费比例(60%-300%缴纳的比例不同,退休工资的金额也不同)
  • 综合上述情况,最简单的计算方式就是(60%的缴费比例)65元/年乘以工作或者缴费年限(结合自身的缴费比例,比例不同计算年限金额也不同)
  • 例如60%缴费比例15年的缴费年限:65*15=975(元)左右
  • 各地情况不同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计算。

当然缴纳的比例越高,领取的养老金也越高,但是,你要参照你多交了多少,如上述比例100%可以多拿近400元。不过15年的养老缴费,以1年7000块来算的话(60%的年缴费比例要比100%的年缴费比例少近7000块)15*7000=105000.

也就是说你要多交105000.那么这105000你能多久领回呢?105000/400*12=21.875(年)

也就是所你要活到82岁才能领回多交的本金,这还不包括这些年的利息。


80后的薄荷人生


个人为养老做规划,可以选择社会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也可以采取个人投资理财方式。

如何在不同的方案之间做出选择,一是取决于个人的养老保障需求,二是取决于个人的经济能力和投资理财收益水平。

一,养老保障需求

每个人都希望晚年生活没有经济方面的困难,用于养老的资源毫无疑问是越多越好。如果是从量化数据的角度来衡量,我想可以参考以下两个指标。

  • 一个是,被动收入与社平工资的比例。

一个人达到退休年龄退出正常劳动力市场时,任然可以有养老金或者其他被动收入,用来支撑养老消费支出。

老年人被动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满足养老所需。目前,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其养老金替代率大约为40~50%。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方的社平工资是5000元,正常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大致是2000~3000元。这个水平,理论上应该可以满足养老日常生活所需。

  • 另一个是,人均消费支出水平。


在一个地方居住生活,衣食住行等需要花费多少,由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来衡量。

养老期间的被动收入,如果可以达到所在地的人在消费支出数据的一定比例,原则上应该可以满足养老生活需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这就是说,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一个人一年有1.2~2.6万元的收入,其消费需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以上我们所说,不管是使用被动收入与社平工资比较,还是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比较,都会存在地域因素和时间因素。

关于地域因素。非常显然,一个人生活居住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与生活居住在二三线城市、乡镇的生活成本是不一样的,居住在东部地区与居住西部地区,日常生活花费可能相差会比较悬殊。

关于时间因素。随着时间流逝,通货膨胀因素如影随形不可避免。今年消费支出水平是19853元,是比去年增长了8.4%之后的数据,而明年有可能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8%,达到21000元的水平。

因此,养老保障需求是什么,想在晚年度过什么水平的生活,这是养老规划首要考虑的问题,应该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二,经济能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个人对于未来规划的再好,也得需要现实经济实力做基础。

在目前的中国,如果退休前准备下了净资产几百万上千万,我想是没必要担心养老问题的。问题就在于,普通百姓不可能人人做到哪种程度,大部分人都应该是处在万元级别向百万级别迈进的路上,不太可能依靠自己的财力为养老做好充足的储备。

蚂蚁金服联合富达国际公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人希望57岁多一点退休,并希望退休时候有182万养老现金储蓄来满足其生活品质,保障养老生活品质不下降。报告还显示,年轻一代缺乏对未来的紧张感,大部分人计划在40岁时才开始储蓄。也就是说,只给自己留了17年时间来实现退休储蓄目标163.4万元。

就从养老期望的储蓄目标来讲,一百多万接近二百万的财富,在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内积累起来,好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实现的事。

三,养老保险

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倡导的养老第一根支柱,其他的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等是第二和第三根支柱。

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举办的社会福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参保人之间互助互济功能。

对于基础养老金(统筹养老金),根据计算公式来看,缴费低和缴费高的参保人之间互济作用非常明显。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完全是个人积累增值的结果。

因此,参保人(一般是灵活就业人员)自由选择缴费档次的话,在社平工资之下缴费基数越低则会得到约多的救济,在社平工资之上缴费基数越高则会做出较多的贡献。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缴费基数低对于参保人而言性价比更高一些,缴费基数高则显得相对性价比有所降低。

然而,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对于缴费基数高、缴费时间长的,一定会体现为退休养老金待遇水平高于缴费基数低、缴费时间短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对此,我们可以运用一个比喻来进行说明。

假如说缴费基数低投入1万元养老保险费,将来每个月领取养老金1000元。而缴费基数高投入5万元养老保险费,将来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则会是3000元。我们会如何评价以上两种情况呢?

从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而言,每个月3000元肯定比1000元要好很多。但是,从相对性价比而言,缴费基数低的收益率可以达到10%,缴费基数高的收益率才有6%,显得后者性价比降低了。

颜开局根据QD市历史数据进行回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养老保险缴费通过领取养老金收回投资,如果按照人均预期寿命时间领取养老金,则相当于投资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有6~11%。

一方面是养老金绝对数多了可以更好的保障老年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是投入与收益的性价比,这两者呈现出反向的关系。如何进行选择?这就需要每个人权衡利弊,在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取舍。

如果个人经济能力差一些,选择低档缴费标准,就无法要求养老金水平有多高,但是相对性价比却会比较高。如果个人经济能力好一些,也希望养老金高一点,那就提高缴费基数,同时稍微有点不利的是性价比指标略有降低(但是最低也要高于6%)。

对此,颜开局的观点是:尽己所能,尽力而为,尽可能提高缴费基数,尽量延长缴费时间。因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养老金跟社平工资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会得益于较高的记账利率,从而使得它的收益性可以达到6~11%的水平,远比一般人的投资理财收益水平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