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走了,我們最該做的是什麼?

“吹哨人”走了,我們最該做的是什麼?

  ●李根萍

  不曾忘記,也不會忘記——2019年12月30日,有個叫李文亮的醫生,在工作中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職業的敏銳讓他覺得這個病毒像非典,傳染性強,十分可怕,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於是他在寒風中抱著一捆“乾薪”出門了,善意提醒他人,做好防護準備,因此他被稱為疫情中的“吹哨人”。

  雖然“哨音”不大,微弱,也很快被都市喧囂和浮躁所淹沒,為此他還被“訓誡”。當時他有些委屈,也覺得不可思議。可是江城黑雲翻滾,疫情似成千上萬的魔鬼撲來,屬牛的他沒有氣餒,更沒有停下腳步。他仍執著地抱著“柴火”,在寒風裡四處奔走,堅信能引起更多的重視,這是他作為醫生的天職。

  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真相很快被打撈出來,然而疫情讓人猝不及防,如洪水決堤,來勢迅猛,不但肆虐江城,還蔓延全國;雖然他的預警起始被忽略,但氣節卻永駐人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今天凌晨,那個為眾人抱薪者,那個為蒼生吹哨者,那個正直敬業的李文亮醫生,遺憾地走了,天使接他去了天國,年僅35歲,而他的父母就和他住在同家醫院,懷孕的妻子也在住院。 但願天國無委屈,無病痛。

  敢於為蒼生吹哨的人走了,清晨打開朋友圈,全是為李文亮送行的文章。李醫生僅僅是個平凡的人,也熱愛生活,和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同樣有生活的壓力,有自己的愛好。他喜歡吃,喜歡追星、追劇。


“吹哨人”走了,我們最該做的是什麼?


   翻看李文亮的微博,這位眼科醫生內心好像還住著一個活潑的小男孩,在社交網絡上嬉笑怒罵,“尼瑪”、“我去”、“靠”常掛在嘴邊,他甚至會思考“雞生蛋的時候會不會很痛苦”,見到一隻蝴蝶,也要拍下來發在社交網絡,配文:一隻蝴蝶……

  告別舊年,迎來鼠年,李文亮站在新年的門檻,希望自己做個簡單快樂的人,做一個能看得清世間繁雜卻不在心中留下痕跡的人。他還說,為眾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是幸福的。他的微信簽名是: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

  一個人、一輩子,大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夠了。從李文亮去世的前幾個小時,一直到去世,再到現在,一場醞釀幾個月的網絡輿情就此被引爆。微博、微信、抖音、各大網站……都能看到對李醫生去世的惋惜和對他的敬意。

  李文亮醫生去世,人們積壓了太久的情緒,終於找到一個口子,忍不住全發洩出來了,什麼聲音都有。這個時候,頭腦一定要冷靜,冷靜,再冷靜,

因為“大敵”當前,首要的任務是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阻擊戰,氣不可洩,勁不可松,人心不可散,任何的問題可以放在戰後去總結,這是最明智的選擇。即便在這場全民對抗疫情的戰役中,有些單位、有些人失責了,出現了重大的失誤,那也自然有法律和制度去嚴懲,而不是藉著這個事情任意攻擊,無限放大。

  目前的焦點是,要給李醫生有個交代。作為一名社會公民,在關鍵時刻,李文亮敢於直言、發出預警,用行動呵護了醫德醫風。儘管一度被誤解,但他用自己的良知與道德,也為自己的生命旅程寫下了一個大寫的“人”字。前期,李文亮在內的8名“吹哨人“,已得到了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內的幾乎所有人的肯定,這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不能讓“為眾人抱薪者,凍斃於風雪;為世界開闢道路者,困頓於荊棘”。經中央批准,國家監委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武漢市政府向李文亮醫生致敬,湖北省衛健委向李文亮醫生表示深切哀悼。下步如何對李文亮等人的褒獎,相信政府會有令人信服的評價。


“吹哨人”走了,我們最該做的是什麼?


  告慰逝者,首要的是不能給國家添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千萬不能添亂,發出一些不同的雜音,亂傳謠言,誠實善良、愛說真話的李醫生也會不贊同。比如一些不良媒體,就應該受到譴責。為了博頭條,博轉發,在李文亮醫生重病期間不斷騷擾採訪,在2月6日21:30分,竟然迫不及待的“宣告”李文亮的死亡,真是荒唐透頂,毫無職業道德精神,這就是自媒體常受人詬病的地方。期間,不斷有網站糾纏騷擾採訪。接著又有媒體某網聲稱從“多個消息源”瞭解到李文亮已經去世,騙得三十萬的轉發,上千萬的閱讀量。這些媒體似乎並不真正關心李醫生的死活,他們想用李醫生的死,來引導大眾的情緒。

  一個人的離世,一群人的狂歡,高喊著黑暗,拿刀瘋狂捅人罷了。這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更不是那些為抗擊疫情犧牲的英雄們所願意看到的。

  任何一家有良心的媒體,頭腦清醒,不會採訪中頻頻騷擾一個重症病人,更不會不經權威核實,就發佈虛假消息,以博人眼球,這樣的媒體也註定走不遠,國家有關部門應對這些媒體進行整頓問責,對當事人要嚴肅處理,該開除的要開除。

“吹哨人”走了,我們最該做的是什麼?


  其次,接過李醫生的“哨子”。面對任何困難,都要有敏銳的頭腦,更要有擔當和勇氣,有“吹哨”精神。在抗擊疫情戰鬥中,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定要發揚這種敢於“吹哨”的精神,上下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像李醫生那樣,為國家、為政府、為他人做點實事,一起應對這場生死大考。

  再次,給李文亮的家人送溫暖。李醫生“吹哨”的善舉和擔當,令人景仰,讓蒼生銘記。但他上有老下有小,愛人二胎待孕,家中的頂樑柱倒了,最需要我們伸出溫暖之手,去幫助他家化解悲傷,渡過難關。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此次疫情的教訓太深了!斯人已逝,此刻再多的言語,已然換不回逝去的英靈。但我們仍然希望,這微弱的幾句話,在疫情膠著的當下,能喚醒還在混沌中的人們,保護自己,樹立信念與勇氣,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我們相信,抗擊疫情勝利的捷報,是對這位抱薪者和所有在疫情中倒下的生命最好的告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