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苦筍貼》美學特點淺析

文|夏紹毅

導言

:書法本身的美學特點有哪些?書法學習愛好者要有一個全面深入的瞭解,就要弄清楚它的特點所在,方能提高自己的書法創作水平。本文通過對懷素《苦筍貼》的美學分析和欣賞,結合自己多年對書法的臨池實踐和對古人書論的研究得出自己一些美學見解,或許對正在書法學習摸索中的人士起到一些啟發和借鑑的作用。

關鍵詞:書法;筆法;美學特點;用筆;


懷素《苦筍貼》美學特點淺析

懷素《苦筍貼》高清

一、書法線條的美學特點有哪些?

1、節奏美是書法線條審美的重要因素。

書法是以線為核心的造型藝術,唯其用線,才為書法注入了意象性、抽象性與情感性。它不是描摹自然,而是以線寫心,以線暢神。線條是書法賴以存在的基礎和核心,其中的節奏感是主體內在生命力在當下的最直接體現。書法中線條的起伏節奏往往能體現書家個性和藝術追求,熔鑄了每一位書法家的獨特生命價值。如王羲之的線條如王羲之、歐陽詢、柳公權、蘇軾等書家的線條往往顯得比較內斂含蓄、圓潤厚實,而王獻之、顏真卿、懷素、米芾、黃庭堅、徐浩、李邕等書家的線條就顯得比較疏朗奔放,變化多端,他們的書風格和情趣完全不一樣,都體現了各自獨特的生命價值。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節奏感的東西自然界中隨處可見。如人的行走節奏、心跳的節奏、自然山川的起伏高低等無一不具有節奏美,而書法藝術中的線條起伏節奏是最能體現主體生命活力的審美要素之一,可以這麼認為,沒有人的存在,就沒有藝術的存在。因此,節奏是人體本身生命活力的直接體現,那種筆線具有起伏節奏的書法,毫不例外獲得觀眾的喜愛。反之,如果書家的作品體會不到節奏感,或者節奏感不強。那麼,可以這麼認為書家的水平比較低下,是很難打動觀眾的。

2、厚實美是書法線條美的決定要素。

線條質量的高低在於筆線是否具有圓潤厚實感,沒有圓潤厚實感的線條是單調無味、扁薄尖刻的,會讓人產生枯痿貧瘠、瘦弱多病的不好聯想。由於毛筆是柔軟的,宣紙是滲水比較厲害的材料,控筆能力強的人寫出來的線條是圓潤厚實的,控筆能力弱的人畫出來的線條是扁薄尖刻的。歷覽古今書法大家,他們的筆墨線條非常耐人尋味,其質量之高,令後人驚歎!而圓潤厚實的特點是他們筆墨線條中最關鍵審美要素,渾厚的線條會讓人感到有很多東西隱藏在裡面,隱藏了許多動作技巧,這正是高質量線條的魅力所在,讓觀眾著迷。

3、筆力美是線性筆墨審美的核心要素。

書法線條要不要物理的力量?只要你拿起毛筆寫字,就要貫注力量。但它的確又不是一種純物理的力量,而是在肯定筆力的前提下所表現的一種協調的力量和控制的力量,並不是蠻力。筆力要符合藝術的標準,不論什麼人,只要能對毛筆得心應手地進行控制,他就有了較好的素質。書法線條的力包括三部分:一是物理的力量(書法家主體),二是控制的力量(藝術),三是感覺的力量(觀眾對作品產生的力量感覺)。這三者是互相依靠的,其中感覺的力量比較難以確定,這與感覺的人的素質有關。如果一個人對線條沒什麼反應,也就談不上什麼感覺的力量。

二、懷素《苦筍貼》的美學特點分析

懷素《苦筍貼》是一則短札,尺寸為24.8cm×12cm,絹本,2行14字。

釋文:“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逕來。懷素上。” 由於是懷素寫給友人的短札,在小幅尺寸的限制下,用筆無法大開大合和大起大落。雖然此貼字數不多,僅14個字,兩行,但是完全可以感受得到懷素用筆的精到,細品此帖,有以下幾個美學特點值得大家學習:


懷素《苦筍貼》美學特點淺析

懷素《苦筍貼》高清示意001


1、懷素《苦筍貼》線條質量極高,是節奏美、厚實美、筆力美的完美體現。

懷素書法的線條質量非常高,中鋒行筆,筆力遒勁,厚實蒼潤,使轉如環。

懷素高質量的線條,得益於他長時間的中鋒用筆苦練。柔軟的筆毫在他手裡猶如鋼錐,無堅不摧。提筆猶如鐵錐畫沙,筆畫尖細而能入木三分,並且筆筆送到;頓筆即是印印泥,厚實而不痴肥;枯筆宛如屋漏痕,蒼潤而不枯燥。


懷素《苦筍貼》美學特點淺析

懷素《苦筍貼》高清示意002


如從第一字“苦”字的起筆為藏鋒,第一筆及第二筆立馬呈現大弧度的線條,猶如一道彩虹快速劃過長空,放得非常開,而在第一個字“苦”即將結束時的小圓弧,其速度慢了下來,收緊了,意猶未盡;當寫第二字“筍”時又放開了,至“筍”中之“日”時卻收緊了;


懷素《苦筍貼》美學特點淺析

懷素《苦筍貼》高清示意003


第二行的“乃”字,雖然只有兩筆,卻極盡放縱,但行筆即將結束時象突然勒住一般,並很快接入下一字“可”字的起筆。

這種“運筆節奏”的特點,如同呼吸開合相間,使欣賞者產生一種特殊的奇妙的感覺。這又頗似音樂中的切分音效果,從而改變了章法及書勢的節奏和強弱變化,節奏感和跳躍感加強了。無疑,其節奏是以字為節拍的,但又不同於秦篆、漢隸、唐楷那樣“時值”相等,缺乏變化,而是有“時值”長短和“高低音”的變化,因而使作品具有無盡的韻味和魅力。


懷素《苦筍貼》美學特點淺析

懷素《苦筍貼》高清示意004


何以有此如此的美學特徵?是由於懷素有極強的“紙上調峰”導致,懷素依靠末筆來實現對筆畫的中鋒表現和調節作用(這又似音樂中的延時作用)。隨著情感的當下表露,字的筆畫就實時呈現極為豐富的變化,這種變化在末筆結束之前來完成了。如“乃”字的大力誇張,“常”字的粗壯勁健,“筍”字的瘦勁婉轉,“逕”字的快速回繞等等。這種由“紙上調峰”所造成的視覺效果和審美感受雖不同於那些“不調峰”者的一瀉千里完全不一樣,具有一種意猶未盡的含蓄之美。尤其是當你與書者那閒適悠然的心境相近或共鳴時,體會將更深刻。

2、線條墨色變化自然,濃淡枯溼恰到好處。

此帖的第二個美學特點是墨色變化自然,節奏感恰到好處。由於懷素蘸墨的原因(舔墨後從每行首字寫起,中間不舔墨),每行字自上而下用筆漸重,筆畫漸粗,墨色變化自然,同時字形也由長變短,由放而略收。再從整體上看,上輕下重,上疏下密,上虛下實,呈現出矛盾的對比與統一,“違而不犯”。產生這種效果非常值得玩味、思索和借鑑的。


懷素《苦筍貼》美學特點淺析

懷素《苦筍貼》高清示意005


3、線條“疾”、“澀”把控的非常到位,讓人回味無窮。

此帖第三個美學特點是線條“疾”、“澀”把控的非常到位,讓人回味無窮。“疾、澀”之法其實就是黃賓虹“五筆”中的“留”字訣,也就是在行處留,在留處行,且行且留,這是放縱和攢簇的統一,是沉著與痛快的統一。

三、結語

總而言之,懷素的《苦筍貼》雖然字數也少,但其美學價值之高,是其它字帖所不能比擬的。如果能對其美學特徵深思細悟,探得三昧,那麼就能在書法學習和創作中,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