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名嘴曾這樣評價電動車管理,簡直太透徹了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電動車已成為人們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目前我國電動車的保有量有2億多輛,可令人疑惑的是,儘管擁有這麼大保有量的電動車行業,依舊沒有話語權可談,地方的一刀切,各種限電措施,給人民群眾的生活與出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早在2009年年底,“新聞1+1”欄目以“被‘機動’的電動自行車”為題,就係列電動車自行車問題就展開了討論。

央視名嘴曾這樣評價電動車管理,簡直太透徹了

在央視評論員白巖松看來“沒了電動車肯定這個(出行)領域裡的不安全因素就會減少,這個地方政府想到了,他期待這個結果,但是帶來的綜合反應,任何一個決策在出臺之前是都要細緻的考慮到的。

就新國標而言,白巖松曾談到,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需要的是很好的管理,並不在於僅僅說它設計的速度。比如說,現在一般的汽車設計時速都是200公里,全世界能夠找出幾條車道讓開到200公里的呢?

央視名嘴曾這樣評價電動車管理,簡直太透徹了

這句話可能說出了許多人心中早就存在,卻不敢發聲的,管理的手段不在於一刀切,而是講究方法策略,正如目前實施的新國標一樣,讓消費者接受新規定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新國標都擬定了數年的過渡期,不過落實到地方卻變了味道,效果也是不言而喻。

此前,福州市曾發佈“在2024年後適時在三環路(含)以內道路和馬尾區羅星街道、馬尾鎮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通行”,其中福州市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晉安區主要區域均位於三環路以內,覆蓋電動車用戶210萬人。

央視名嘴曾這樣評價電動車管理,簡直太透徹了

“禁電”通知發出後,不僅造成當地民怨沸騰,人民日報連續三天喊話福州“不該禁行電動車”,隨後各大媒體也展開激烈的討論,各大媒體集體喊話,都不支持福州禁行電動車。

更重要的是,在2019年時,白巖松就建議應該在電動自行車總量裡進行合理管理,將來的城市應該有意識地縮小機動車車道的寬度,增加非機動車車道的寬度,允許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去發展。

央視名嘴曾這樣評價電動車管理,簡直太透徹了

對於這些建議與說法,你怎麼看?未來電動車管理又該如何落實,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73941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