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民國女作家蕭紅曾無奈地感嘆,“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而且多麼討厭呵,女性有著過多的自我犧牲精神……不錯,我要飛,但同時覺得……我會掉下來。”

蕭紅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受時代的約束,才情俱佳的她無法自由飛翔。距她去世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女性的生存狀況是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所不同呢?以下這6本書的主角都是女性,雖然不能反映所有女性的現狀,但我相信,她們或許歲月靜好、或許艱難潦倒的生活,能讓我們對生活產生新的思考,激發出更大的生活熱情。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01/[韓]趙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

這是一本奇書,篇幅很短,只有薄薄的200頁。在韓國出版前,人們預估的銷量僅有8000冊,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本書一路開掛,銷量突破了100萬冊。翻譯到東亞三國後,引起了巨大轟動,成為了現象級書籍。

你以為僅僅是暢銷就能將它稱為奇書嗎?不,它的神奇之處在於,韓國的女性公眾人物提起它或者和它搭上關係就會遭遇網友抵制。

女子偶像組合Red Velvet的隊長Irene因為在粉絲籤售會上表示閱讀過這本書,之後就有極端粉絲剪碎、焚燒她的照片。

實力派女演員鄭裕美確認出演本書電影版女主角時,韓國網友要求她“滾出娛樂圈”。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其實,主人公金智英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韓國女性,擁有一個在大街上隨便一吼就能出來一群同名者的名字,她出生在公務員家庭,父母並沒有因為她的出生而感到高興,因為她不是他們期盼的男孩子。弟弟出生後,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要優先給弟弟,金智英和姐姐只能用剩下的,或者兩人分享一份。

高中時,金智英在放學路上差點被一個男生猥褻,驚魂未定的她在父母那裡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一通數落,後來她明白了,“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可以這樣說,幾乎任何一個東亞女性都能在金智英身上看到自己。而我更推薦男性同胞們讀一讀這本書,增強對女性的理解。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02/[美]尼克拉斯·D.克里斯多夫 雪莉·鄧恩《天空的另一半》

作者尼克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鄧恩是一對夫婦,也是記者,他們將自己在亞非拉地區看到的女性生存現狀記錄下來,寫成了這本紀實文學。因為這本書,夫婦兩人獲得了普利策新聞獎。

他們在書中寫道,“過去50年來,在世界範圍內遭到殺害的女孩,比整個20世紀死於所有戰爭的男性還要多。僅僅因為她們的性別。”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性別歧視問題不僅存在於亞非拉地區,西方發達國家也同樣存在,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在富裕的國家,性別歧視與薪資不平等、言語傷害等等有關,這些會對女性心理產生影響。但在亞非拉地區,性別歧視卻是致命的,性販賣、性別暴力、分娩成為了這些地區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書中寫道,女子會因為嫁妝太少或男子想另娶他人等原因被殺害,出現“火燒新娘”事件;一位女性生產時難產,接生婆為了把孩子“弄”出來,在產婦肚子上跳來跳去,產婦當場昏迷。

尼克拉斯夫婦以那些遭受性別歧視的女性故事為線索,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心理等角度進行深入思考,並走訪了很多為女性提供援助的救援組織,讓我們在感到絕望的同時看到希望,為我們打開了瞭解多元世界的另一扇門。

/03/[巴基斯坦]馬拉拉·優素福扎伊《我是馬拉拉》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馬拉拉,17歲時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諾貝爾獎史上最年輕的獲得者。她1997年出生於巴基斯坦,從小就在塔利班組織控制下的地區學習、生活。在那個戰火不斷、重男輕女的國家,她敢於發聲,為兒童和女性的受教育權爭取平等。

《我是馬拉拉》是馬拉拉的自傳,記述了她從出生到被塔利班分子槍擊的13年間的生活。馬拉拉的名字來自阿富汗的女中豪傑馬拉萊,她在1880年的阿富汗戰役中,激勵阿富汗軍隊打敗了英軍,這次戰役是英國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敗績。與馬拉萊一樣,馬拉拉也具有不畏艱險的勇氣,在槍擊事件後,她不希望自己是“被塔利班槍擊的女孩”而被人們記住,她更希望自己是“為教育權而奮鬥的女孩”。

我覺得,不管你現在是什麼處境,馬拉拉反抗壓迫的經歷都能給你力量。

/04/[日] 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 《女性貧困》

2011年,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公佈了一個數據,稱處於工作年齡段的二十歲到六十四歲單身女性,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陷於貧困。NHK電視臺把目光聚焦到這些貧困女性身上,製作了一系列節目來展現她們的實際生活狀況。節目探討了女性與兒童貧困、單親母子家庭及貧困的代際傳遞等在日本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這本書就是由這些節目集結而成的。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在我之前的認知裡,很多日本女性會在婚後退出職場,迴歸家庭做全職太太,她們跟貧困一點也沾不上邊。可是這本書告訴我,實際情況根本不是這樣,由於離婚率居高不下,很多回歸家庭多年的女性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但是日本的就業現狀、薪酬結構決定了她們的收入根本無法維持生計。

她們會因為付不起房租而去提供住宿、租金低廉的網吧居住;她們會同時打多份工,導致身心俱疲;她們走投無路,風月場所竟然成為了她們的救命稻草。

而她們的孩子會因經濟原因輟學,低學歷的他們能做的工作收入都很低,如果咬牙借貸款上學,將來的還貸壓力又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直接導致日本結婚率和出生率持續低迷。

在日本,年收入兩百萬元是貧困線,收入低於這條線的可以申請國家補貼。那麼,這些有政府補貼的女性,為什麼還會深陷貧困呢,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u0018�\u0004�

/05/[美]克麗絲特爾·潘恩《會賺錢的媽媽》

有了孩子之後,我的生活節奏一下子被打亂了,我得在上班、做家務、社交之中撥出很多時間來陪孩子,而且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協。所以,為了照顧孩子我幾乎零社交,連最喜歡的讀書、寫作也不得不停下來。雖然《會賺錢的媽媽》是一本教人改善財務狀況的書,但是我在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一個做了母親的女人竟然有這麼多的可能性。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克麗絲特爾·潘恩是一位全職媽媽,一直對三個孩子進行家庭教育,而這只是她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克麗絲特爾高中畢業後決定不去大學深造,並從一開始就下定了在家工作的決心。她先後做過很多工作,比如售賣二手書、賣自己寫的電子書、雜誌營銷編輯等等。她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後來她開始寫博客,鼓勵女性明智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資源,有目的地生活。她的博客月均讀者超過200萬,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博客之一。

你以為這些就是她的全部了嗎?錯!克麗絲特爾還是一名作家,出版了暢銷書《告別生存模式》和《會賺錢的媽媽》;她還是一名演說家,經常奔赴各地演講。

最令人欽佩的是克麗絲特爾的人生態度,她認為,如果賺錢是為了買更多的東西的話,再多的金錢也毫無意義,物慾的滿足無法帶來心靈上的快樂。她的目標就是影響別人,讓他們過得更好,這裡說的影響可以是金錢上的支援,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幫助。

就像里歐·羅斯頓說的那樣:“人生的目的不是快樂,而是要有價值,要富有成效,要成為有用之人,讓自己的人生與眾不同。”

/06/[日]中川李枝子《當孩子遇見書》

打開這份書單,讓這些女性的故事,激發你的生活熱情


在這本隨筆集中,中川李枝子說她的一生可以用三件事來概括——書、孩子、繪本。她幼年時與書為伴,即使二戰讓她的生活上物質匱乏,但精神世界一直是豐富的。

在《簡·亞當斯的一生》的影響下,中川李枝子萌生了當一名社會工作者的願望,而在實習過程中她發現自己無法融入那種工作氛圍,隨後改變了求職方向,成為了一名保育員,與一群群鮮活可愛的孩子們共同成長。

後來,中川李枝子就職的保育園因為沒有資質,被取消了辦學資格,她便根據自己17年保育經歷創作了一系列繪本。她的第一本會被《不不園》,被稱為“給兒童文學界帶來了革命性的震驚”,還獲得了眾多獎項。

書中的文字充滿了中川李枝子對生活的滿足感和幸福感,讓我也不禁開始思考,自己人生的三件事是什麼,它們是否也能帶給我這樣的滿足和幸福。

PS:這本書中還有很多關於挑選繪本、親子閱讀、育兒的方法和理念,如果你有孩子的話,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書擴大了我們認識生活的視野,讓我們看到還有這麼多的人是這樣生活的,不管他們的生活帶給你的是思考還是靈感,我們都應該多讀書,成就一種英雄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