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注:全文無劇透,原文載澎湃新聞有戲欄目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正在公映。不知又有多少“星戰”粉兒要痛心吐槽,不知又有多少路人觀之莫名其妙。對於一部科幻電影來說,其世界背景不止是給故事發生提供一個空間環境,這個世界背景本身便是審美對象。基於此,筆者在這裡打算跳過關於《星球大戰》新三部曲的各種口水戰,直接鋪陳開來說說“星戰”系列為我們描畫的這個世界,分析分析它的文明形態、社會制度以及哲學觀念等。
本文的核心觀點是,《星球大戰》中為我們描畫的這個銀河系文明,是一個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的內斂型III類文明,這個文明因兩派人政見不同而陷入無休止的戰爭內耗,同時還可能因篤信神秘主義的哲學觀而走入死衚衕。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海報


“星戰”這個電影宇宙目前包括九部正傳和兩部外傳。正傳前三部上映的時間依次是1977年、1980年和1983年,分別是《星球大戰》(Star Wars)、《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2: The Empire Strikes Back)、《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Star Wars 3: Return of the Jedi)。
到1999年,喬治·盧卡斯又陸續推出這一系列的前傳三部曲《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1999)、《星球大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2005)。因為喬治·盧卡斯日後又推出《星球大戰》正序版,按故事順序把前傳三部曲放在了前面,並對老版的三部曲進行數字修復重新發行,所以現在很多地方把原本最早拍攝的《星球大戰》1、2、3名字變成了《星球大戰》四、五、六或者IV、V、VI。
過去幾年,可以稱之為後傳三部曲或者新三部曲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2015)、《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2017)和《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2019)依次上映。其間又誕生過《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2016)和《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Solo: A Star Wars Story,2018)這兩部“星戰”外傳。
從1977年的首部《星球大戰》,到如今2019年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橫跨四十多年的“星戰”宇宙,其中的人物關係已經從“原來誰是誰的親爹”,穩步發展升級到了“原來誰是誰的親爺爺、親姥爺”的地步。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星球大戰7》工作照及劇照,“打來打去原來一家子”是“星戰”裡常有的事


在科幻流派方面,《星球大戰》屬於太空歌劇(Space Opera,或稱“宇宙史詩”)類。在科幻文化裡,太空歌劇是科幻的一個分支,這類作品通常重在強調故事的戲劇性,而不像硬科幻強調科學理論上的合理自洽。太空歌劇類的科幻作品通常會直接把現實的故事放到外太空的架空背景中。因此,太空歌劇類的科幻作品往往會向歷史取經,片中人物的言行思想以及社會形態等因素往往會呈現出明顯的“歷史感”。著名的太空歌劇類科幻電影及電視劇包括《星球大戰》、《星際迷航》、《螢火蟲》、《星際之門》、《太空堡壘卡拉狄加》等。


從創作源頭來說,“星戰”中的想象和《西遊記》沒什麼太大差別。儘管片中涉及到了外星生命、人工智能、克隆技術等“高端”話題,但這些都是想象力的裝飾性外衣,裡面的外星生物和《西遊記》裡的妖怪沒什麼兩樣,所謂的克隆技術跟孫悟空拔幾根汗毛變出一群小猴子也差不多。這麼說當然沒有貶低“星戰”的意思。“星戰”的影響力大到了什麼程度?有人甚至說,喬治·盧卡斯的“星戰”電影創造了世界第四大宗教……儘管“星戰”系列屬於太空歌劇類的軟科幻,片中對於未來科技的想象也隨心所欲,但依舊阻擋不了粉絲們考據癖的熱情。許多年以來,“星戰”迷們像中世紀神學家考證一個針尖上能站多少個天使一樣,認真詳盡考證了這一系列中的每一個細節,比如“死星”的威力、飛船的具體載重等各種參數。這些既可以看作是影迷們對於電影的二度創作和二度消費,也是“星戰”電影在各個領域裡的文化拓展。
另外,雖然片中呈現的各種高科技並不靠譜,但是實現這些特技效果的電影技術卻絕對屬於高精尖。首部《星球大戰》的創作團隊來自各個不同領域,有搞計算機的有搞建築的。尤其是在當時連個人電腦都還沒有問世的情況下,這一團隊設計出用計算機控制的攝影運動控制系統,從而實現了運動鏡頭的合成,讓天馬行空的空戰場面成為可能。喬治·盧卡斯因這部電影而成立大名鼎鼎的“工業光魔”公司,幾十年來一直是電影特效行業裡的龍頭老大。可以說,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各種電影視覺奇觀,追本溯源的話都源於《星球大戰》。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1977年上映的首部《星球大戰》海報


文明形態:一個內斂型III類文明
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曾經提出過一個關於文明等級的有趣理論,他把文明分成這樣三個等級:I類文明是行星文明,其輸出功率大約是10的17次方瓦,能夠掌控這一文明所在行星的全部能量;II類文明是恆星文明,其輸出功率約為10的27次方瓦,能夠控制自己所在太陽系恆星的能量;III類文明是星系文明,其輸出功率約為10的37次方瓦,已經掌控了自己所在星系的全部能量。有人提出在III類文明之上還應該有一個IV類文明,直接掌控了全宇宙的能量。這一提法很多人並不認同,大多數人認為,倘若一個文明掌控了全宇宙的能量,那這個文明便等同於宇宙本身,分類對它已經沒有意義了。


按照III類文明的標準,地球文明目前的等級大約是0.7。每經歷一次技術革命,文明的等級會上漲那麼零點零幾。過去兩百年,地球文明經歷了蒸汽機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和內燃機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計算機與互聯網標誌的信息技術革命。倘若能再經歷這麼十幾次的技術革命,地球文明便可以達到I類文明的發達程度。到那個時候,整個地球的全部能量,包括地震、火山、地熱等等,一切盡在我輩地球人的掌控。著名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先生甚至在《物理學的未來:科學決定2100年的世界藍圖》這本科普著作中認為,到2100年地球文明便可以達到這一標準。當然,以上僅為一家之言。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在這本科普書中,加來道雄認為到2100年地球文明便可以達到I類文明等級


喜歡“星戰”系列的不光是科幻迷,像加來道雄這樣的大物理學家也同樣會對“星戰”情有獨鍾,在他的科普著作中便把《星球大戰》中的文明等級定為III類文明。相比之下,《星際迷航》(Star Trek)中的星際聯邦處於對銀河系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的階段,其能力勉強可以操控一個恆星,屬於II類文明;而“星戰”中的文明已經照亮了整個銀河系,所以屬於III類文明。
事實上,評判一個文明等級的標準是多樣的,能量輸出僅是其中之一。從文明發展的取向上來說,有的文明屬於外向型,而有的文明屬於內斂型。比如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便屬於外向型文明,而近代歷史上的中國、日本等便屬於內斂型文明。近一點的例子,冷戰時期美蘇太空競賽曾一度讓地球文明趨於外向;而近些年計算機、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讓地球文明趨於內斂。《星際迷航》裡描繪的那個星際聯邦,儘管按照能量輸出的標準,在文明等級上要低於《星球大戰》,但“探索銀河系的未知地帶”這一取向讓它呈現為一個外向型文明;而《星球大戰》裡的銀河帝國或者銀河共和國,雖然在等級上更高一籌,達到了已經掌控整個銀河系的程度,但並沒有表現出進一步拓展銀河系以外宇宙空間的意思,所以是一個內斂型的文明。從長遠角度來看,一個外向型的文明才是真正有發展前景的文明,而一個內斂型文明倘若不想著向外部空間進一步拓展的話,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資源耗盡從內部崩潰。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星際迷航》中的文明是外向型文明,而《星球大戰》中的文明更趨於內斂


社會制度:帝國與共和的循環內耗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星球大戰》中呈現的銀河帝國或者銀河共和國,儘管已經實現了空間跳躍等關鍵技術,把文明推廣遍佈到了銀河系,但卻在價值導向方面不思進取,非但沒有了文明發展階段最寶貴的開拓進取精神,反而陷入了無休止的“宮鬥”內耗。兩撥人為了各自信奉的社會理念,沒完沒了的打來打去。


下面咱們看看《星球大戰》裡面的兩撥人到底是為了什麼在打。在老版的“星戰”三部曲裡面,絕地武士們反抗銀河帝國暴政,推翻獨裁幹掉皇帝,恢復了共和制度;而“星戰”前傳三部曲講的是在此之前發生的故事,原本實行共和制度的銀河系文明,在野心家和黑武士的鼓搗下成了一個邪惡的帝國。瞭解歐洲歷史的人不難看出,從共和到帝國,這跟歷史上的古羅馬經由凱撒和屋大維,由共和制變成帝國制極為相似。這當然不是巧合,事實是,喬治·盧卡斯在創作“星戰”三部曲的時候,本身就是拿著古羅馬歷史來依葫蘆畫瓢的。片中諸多的細節,比如人物的造型服飾、建築風格等,都取材或者借鑑自曾經璀璨輝煌的古羅馬文明。所以有人說《星球大戰》是在用三千年以後的科技講三千年以前的故事,大致上就是這個道理。
新出的《星球大戰》7、8、9實際上等於把前面的“共和-帝國-共和”的故事又給循環了一遍。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新三部曲確實沒啥新意。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樣革命來革命去,今天你推翻我明天我搞掉你的折騰,也實在是沒什麼太大意義。倘若一個社會被邪惡的獨裁者統治,這個獨裁者對民眾橫徵暴斂,這樣的統治者自然應該被民眾掀桌子推翻。但假如一個文明自身在日趨沒落,那可能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於社會制度的帝國還是共和,而在別的什麼地方,比如能源、科技、教育等等。想要讓這個文明有機體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對症下藥,而不是很傻很天真地認為只要換一種社會制度就能萬事OK。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新的“星戰”三部曲中邪惡的第一軍團


即便是文明的尺度已經擴張到了整個銀河系,資源依舊是有限的。戰爭是對資源和能量的最大浪費。在《星球大戰7》裡面,第一軍團曾經把一顆恆星的能量全部吸收,再化成武器噴出去,把一個太陽系的幾顆行星一次性全部毀滅。從本質上來說,互扔恆星其實跟互扔氫彈差不多,只不過規模更大一點而已。問題在於,戰爭打到這個地步,下一步的問題已經不是還能毀滅啥了,而是打完了還能剩下點兒啥了。銀河系的恆星再多,數量也是有限的啊。


按這個思路,我們不妨給“星戰”宇宙編排這樣一個黑色的結尾,那就是,兩撥人打來打去,不停的互扔恆星玩,直到有一天雙方突然全傻了,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突然發現,銀河系的恆星已經被他們全都給糟蹋光了。就算恆星不是銀河系的全部能量來源,銀河系的總能量也是有限的吧。沒有了能量來源,這個文明的結局成了一個銀河系版的“復活節島”的故事。(復活節島上的土著居民為了建造石像而砍光了島上所有的樹,最後文明崩潰。)
所以說,“星戰”中這個文明真正的發展前景是走出銀河系探索全宇宙,而不是在“共和-帝國-共和”的死循環中繼續內耗下去。文明沒落,不一定都是皇帝的錯。就算都是皇帝的錯,殺了皇帝,文明也不見得就能崛起。時隔四十年,《星球大戰9》把已經死掉的皇帝再拿出來鞭個屍,也不見得就能讓這個銀河系文明開始走上坡路。影片的結尾不過是又一個童話而已——從此以後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劇照


哲學觀念:神秘主義的迷途
“星戰”中這樣一個已經發展到星系級別的高級文明,其社會形態依舊是古羅馬式的。另一方面,一個能夠操控整個星系能量的文明,在能量方面最推崇的東西卻不是什麼超新星或者黑洞之類的宇宙能量,反倒是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力”(The Force)。“星戰”中最為核心的一條線索是天行者盧克接受尤達大師的訓練,學習如何操控“原力”成為一個絕地武士。而前傳三部曲的主線則是盧克的父親因為無法抵抗“原力”中的陰暗面最後墮落成了黑武士。片中的那句“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成為“星戰”中最為經典的臺詞。像“原力”這樣的想象,西方觀眾或許會覺得既新穎又神奇妙不可言,但是對於我們中國觀眾來說,這樣一種莫須有的東西像極了武俠小說裡的俗濫橋段,降龍十八掌、葵花寶典之類的東西比它要更有趣的多。
“原力”的設定,其中有西方人對於東方文化一廂情願的天真想象,這和美國人當年對李小龍式中國功夫的崇拜如出一轍。再繼續細究的話,“原力”這東西不僅像我們武俠小說裡的武功絕學,而且又像是印度宗教文化裡的苦修涅槃,同時還帶有一定的基督教文化裡的原罪色彩。除此以外,“星戰”中的文化元素實際上還不止如此,片中盧克長大成人的那個星球帶有明顯的中東色彩,而前傳裡面打敗機器人大軍的外星盟友一看便是印第安人的翻版。取材自世界各地的異域文化為“星戰”系列增添了更多迷人色彩。


這種融百家之長成一己之道的路子,對於電影創作來說當然無可厚非。不這麼搞,又哪裡會有那麼多人覺得《星球大戰》好玩呢?絕地武士和星際艦隊的這種混搭風,好比郭靖蕭峰穿越到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是,對於一個文明來說,想要提升自己的軍事戰鬥能力,依賴新科技、開發新裝備、研究戰術、壯大隊伍這些才是王道。“原力”這東西到底是個啥?按《星球大戰》裡面的設定,這東西似乎永遠也說不清道不明,神秘莫測妙不可言。但說到底,這種東西的背後其實是一種神秘主義的哲學觀和世界觀。活在一種神秘主義的想象裡,依靠原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修煉自己做一個絕地武士,想要無限提升個體戰鬥力,這種搞法對於一個文明來說只可能是死路一條。
人類歷史上有這種走進死衚衕的文明嗎?當然有。古希臘時期的斯巴達城邦就是一例。《斯巴達300勇士》的故事,不就是一幫斯巴達來的“絕地武士”,對抗邪惡的波斯帝國的故事嘛?——你看,好萊塢又一廂情願的把人家古波斯帝國描畫成一副邪惡面孔。黑古波斯帝國也就算了,粉古希臘您倒是粉雅典呀,粉斯巴達算是個什麼操作?事實是,這個斯巴達城邦當年就是一個邪教組織般的存在,出生後但凡身體羸弱的嬰兒一律扔掉,男孩長到五歲便充公,由公家負責每天訓練他們不怕疼不怕死,長大後還要隨便殺幾個奴隸當作成人禮。這樣的奇葩文明,欺負一下古希臘其他的小城邦還行,長遠看沒有任何前途可言。因為個體戰鬥力的提升空間畢竟有限,再怎麼練也不可能把自己練成超級賽亞人,研究研究亞歷山大的長矛方陣怎麼搞、古羅馬人的步兵方陣怎麼玩才是正確的軍事發展路線。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星球大戰9》和《斯巴達300勇士》海報對比


《星球大戰》中的文明,儘管在尺度上擴展到了銀河系這麼大,但是這個文明實際上已經得了慢性病並且已經病入膏肓。其一,因社會制度之爭而陷入無休止的戰爭內耗;其二,過分注重個體修煉而忽視文明生長;其三,篤信神秘主義而遺忘了最為珍貴的科學理念、理性精神和探索意志。


這篇文章本身也可以看作是對《星球大戰》這個系列電影的二度消費。寫作此文的目的不是為了批判《星球大戰》,而是想讓有趣的事物變得更有趣。回來說《星球大戰》這個新的三部曲吧。滿滿的全是情懷,但也就只有情懷了;製作上雖有誠意,創意上卻欠缺新意。前面說的《星球大戰》裡面這個銀河系文明患上的疲軟病,實際上也是《星球大戰》這個IP目前患上的疲軟病,甚至是好萊塢所有經典IP目前患上的通病。這些年除了漫威電影算是不斷推陳出新以外,好萊塢出品的大製作電影可以說普遍新意欠奉。當然漫威電影也正在遭受各種痛批,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看其他電影的表現吧。迪士尼在一部又一部把經典動畫翻拍成不尷不尬的真人版;《終結者》系列已經重複到了不是在重複經典、而是在重複重複的地步;《變形金剛》一直到徹底拍爛了還不收手;而《X戰警》系列到第十部《X戰警:黑鳳凰》這裡收尾了也爛尾了……啊,好萊塢!還是膽子大一點,多搞點新東西出來吧!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星球大戰9》劇照,兩位相愛相殺的“星戰”家族新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