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骨气”胆小怕事?多半是这些原因,父母要多给予关爱

前几天,带着姐姐家孩子乐乐,在小区公园散步,刚好遇到乐乐的朋友小美,刚开始两人玩的特别好,后来因为一点小事,小美就特别生气,乐乐也在一旁一直给小美道歉,但是小美一直充耳不闻,最后生气地跑走了。我十分困惑为什么乐乐明明没有错,还要一味地给别人道歉?为什么乐乐不敢反抗,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只知道用自己的妥协换来别人的原谅?

这也让我想起来自己经历的另一件事情:在幼儿园带着孩子做课余活动时,小刚把小松从滑滑梯上直接推了下来,小松忍着疼痛,在小刚的威胁下,不敢告诉老师,也不敢还手,只能自己吃"哑巴亏",后来在我的调节引导下,小刚不服气地道歉,而小松眼里却是充满恐惧。这让我十分困惑,为什么面对欺压,小松不敢反抗,而是选择忍受?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没骨气"的难题,自己的心肝宝贝在外面受到欺负,而不敢还手,只会忍气吞声,默默地忍受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为什么孩子会表现的"没有骨气"?现在的教育,不仅仅需要教导孩子有良好的品行,还要教会孩子有坚强的性格。父母如何帮助的孩子改掉这一缺陷呢?

孩子“没骨气”胆小怕事?多半是这些原因,父母要多给予关爱

一、孩子“没骨气”的表现

1.没有自信心,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自信心不论是对大人还是对小孩都十分重要,有自信心的孩子敢于表现自我,敢于表达自己。很多孩子,因为缺乏自信心,就在各方面表现得十分懒惰,不想动手,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缺少意志力,缺少骨气,表现出一副畏首畏尾的样子,于是就会被贴上"没骨气"的标签。

2.不会拒绝他人,事事顺从妥协

有骨气的孩子,敢于拒绝他人,会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平等待遇说"不",也会在面临外界的欺压时,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讨回公道。那么"没骨气"的孩子呢?他们不会拒绝他人,不敢寻求帮助,更不要说反抗了。他们习惯了事事顺从,用自己的妥协换得别人的原谅。

孩子“没骨气”胆小怕事?多半是这些原因,父母要多给予关爱

二、“没骨气”将造成的危害

1.孩子做事畏手畏脑,难成大事

有言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没有骨气的孩子,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喜欢自我否定,做事习惯敷衍,或者畏手畏脑。没有骨气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会更加容易产生退却心理,轻言放弃。在孩子一生的成长道路上,怎么会一帆风顺,没有一点坎坷?“没骨气”的孩子,会不堪一击,难以成大事。

孩子“没骨气”胆小怕事?多半是这些原因,父母要多给予关爱

2.孩子心灵受创,内心十分压抑

“没骨气”的孩子,在面对外界的欺负时,只会忍气吞声,而不敢正常的发泄自己的脾气,长期负能量的堆积,会让孩子的内心十分压抑,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没有骨气的孩子,会表现得十分孤僻,戴上一个不属于他的“面具”,把最真实的自己掩藏在“面具”之下,这样孩子难以找到自己的真心朋友,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会十分压抑。

还记得《悲伤逆流成河》中易瑶的悲剧吗?不正是因为长期负能量的堆积,才让她的悲剧发生。没有一个人愿意把她当朋友,只把她当作欺压的对象,导致内心十分压抑,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来解脱自己。

三、导致孩子“没骨气”的原因

1.父母脾气阴晴不定,孩子习惯性"讨好"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此父母的性格对孩子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很多父母脾气阴晴不定,十分古怪,有时候对孩子是笑脸,说不定下一秒就是一顿痛斥,因为父母的心性不定,孩子为了寻求自己的“救生圈”,于是就习惯性的“讨好”父母,习惯性地对父母道歉,长期以往,孩子就会习惯对一切人妥协,这样孩子就会变得“没骨气”,懦弱。

孩子“没骨气”胆小怕事?多半是这些原因,父母要多给予关爱

2.父母过分强调与人为善,让孩子不敢拒绝他人

与人为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对人友善的脾性,就给孩子灌输友好的思想,过分强调与人为善。于是,孩子就会给自己下定义:自己要和别人友好相处,为了他人的开心,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与其说孩子“没骨气”,不如说孩子是不知如何拒绝,只知道妥协,友善,委曲求全。在这种观念下,孩子渐渐没有了自己的脾气,变得“没骨气”。

四、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重拾“骨气”?

1.父母给予关爱,不要老是吼骂孩子

调皮和探索未知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挑战自我,探索自己未知的世界,而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这个时候家长是会选择武力威胁、语言恐吓,还是低声教育、耐心引导?很多父母都选择了前者,所以孩子慢慢地"没骨气"。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大吼大叫,语言暴力,你和孩子心平气和的交谈,更能让孩子改正过来,而且会慢慢地养成好的性格。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了一个母亲的分享,她后悔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从小缺乏关爱,高标准要求,孩子一旦没有达到要求就吼孩子,终于把孩子吼成了坏孩子。可见,父母的训斥对孩子的伤害如此之大,孩子的骨气就是在父母的吼骂中慢慢泯灭的。

孩子“没骨气”胆小怕事?多半是这些原因,父母要多给予关爱

2.教会孩子独立,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

现在的父母,控制欲很强,他们喜欢控制孩子的行为,包揽孩子的一切事物,为孩子做好一切事情,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喜欢依靠他人,思想愚钝,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一具“傀儡”。他们依赖成性,没有独立的机会,所以孩子慢慢地就喜欢听之任之,渐渐的没了骨气。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独立,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慢慢重拾“骨气”。

3.带孩子走出家门,多参加实践活动,给孩子自主权

孩子“没骨气”,就会自卑,而喜欢待在家里,不敢走出家门。因此,父母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养成大胆的天性。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不仅会学到新的技能,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敢去表达自己,重拾"骨气"的好性格。

世界上没有天生有骨气的人,也没有天生“没骨气”的人,有骨气与否是后天习得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最大影响力的就是父母。

因此,作为父母用积极的方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敢于表达自己,做个有骨气的人。

育儿问题贞妈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