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非吳臣,他的志向是光復漢室?

東吳官修史書《吳書》記載:(太史)慈臨亡,嘆息曰:“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太史慈非吳臣,他的志向是光復漢室?

太史慈的臨終遺言道出了平生壯志,後世不知多少人還唸叨著“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但這樣的豪言壯語,往往以“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遺憾結局。

太史慈壯志未酬,聽來讓人傷感,也令人不解。

“當帶七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劍,是功勳和權力的象徵,在古代不僅僅是兵器,還是禮器。臣子能配劍履殿,是一種特權,是莫大的光榮,也只有功勳蓋世的人才有這樣的資格。

太史慈有這般壯志毫無問題,問題是“昇天子之階”作何解釋?他的“天子”是誰?後來讀史者多未留意,也很少看到有人質疑,難道都覺得“天子”是孫權?細想大有問題。

太史慈非吳臣,他的志向是光復漢室?

太史慈

而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則將這句遺言改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完全避開了為哪家“天子”打工的問題。

太史慈非純正吳臣

太史慈死於建安十一年(206年),東漢亡於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220年),孫權稱帝還在229年,就算開始使用自己的年號黃武,也在222年,群臣勸即尊號也在黃武二年(223年),稱帝前還曾向曹魏稱臣。

按生卒年月算,太史慈也是妥妥的漢臣。當時天子只有一個,那就是漢獻帝。他死後近二十年,東漢才滅亡,死後近三十年,孫權才稱帝,他口中的“天子”只能是漢家天子,絕非孫吳家。

太史慈雖然在東吳為孫家盡心盡力打工,但內心真的完全就臣服於一方諸侯了嗎?或者安心割裂漢家天下而替諸侯打出一個新天下?

亂世之中,遍地野心家,但心懷漢室的猛將良臣也大有人在。

太史慈死後6年,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重要謀士,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去世,但現在一般認為荀彧心懷(王佐)漢室,屬於漢臣而非魏臣。太史慈也可類比,從他臨終前的不甘可以看出,他還夢想著能夠蕩平天下,光復漢室,屆時劍履上殿,何等榮耀。

陳壽將太史慈與劉繇、士夑同傳,也可以說明在當時人們心中,太史慈不算真正的吳臣。

清代學者康發祥(著《三國志補義》)對此很不解,“太史慈、士燮皆臣於吳,即與張昭、顧雍等同傳可也。三人同傳而列於嬪妃(傳)之上,是所不解。”

清代梁章鉅也有類似疑問:“《吳志》於嗣主後獨為劉(繇)、太史(慈)、士(燮)三傳,然後述妃嬪、宗室,不知於例若何也。”

還有學者認為,“(太史)慈、(士)燮皆仕吳,自當入《吳志》,(劉)繇則不可。且列於妃嬪之前,尤為非禮。”

盧弼著《三國志集解》則認為上面的說法都不對,劉繇、士燮對於孫吳,就相當於二袁、劉表對於曹魏,他們屬於一方諸侯,開拓了一方土地,而被後來者兼併佔有,他們的地位“例不在後妃皇子之後”,而太史慈是劉繇的舊部,《吳書》“諸傳皆本孫氏之臣僚,惟(太史)慈本敵人”,所以附在《劉繇傳》之後。

盧弼還給出了一種解釋,“或曰:三人或為之驅除,或委質未純,故傳列妃嬪之先。”劉繇是被孫氏兄弟驅除之人,而太史慈和士夑則屬於“委質未純”,沒有真正的歸附,不算純正的吳臣。

元代郝經《續後漢書》中,“如士燮、太史慈皆委質吳廷,而入之漢臣”。郝經認為,太史慈“終委身孫氏,受其驅防,以不能為王爪士咄唶自恨,銜憤以死,其志可哀已”。在郝經看來,太史慈在孫吳也是不受信任的,一直被排擠提防,他自身也以不能為漢室“王爪之士”而銜憤遺恨。

太史慈非吳臣,他的志向是光復漢室?

太史慈大戰孫策


志不得伸,含恨而死

士夑雖然委身東吳,但終其一生,交州如同一個獨立王國,226年士燮病逝後,士家子孫才被孫權剿滅。

太史慈被孫策生擒後,雖然被孫策賞識,他也視孫策為知己,但孫策的嫡系並不信任太史慈。

太史慈和孫策約定明日來歸附,孫策手下諸將都表示懷疑。劉繇死後,孫策讓太史慈去豫章安撫劉繇舊部,孫策左右都說太史慈必然一去不回。

《江表傳》曰:“議者紛紜,謂慈未可信,或雲與華子魚(華歆)州里,恐留彼為籌策,或疑慈西託黃祖,假路還北,多言遣之非計。”

只有孫策相信太史慈,他對太史慈的評價是“青州名士,以信義為先”,“雖氣勇有膽烈,然非縱橫之人。其心有士謨,志經道義,貴重然諾,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太史慈跟隨孫策,但並不能說明他以臣事孫策,也許他覺得可以跟隨孫策平定漢室亂局。

曹操也對太史慈有意,曾贈送他一盒當歸。太史慈家在北方,是青州人,在曹營的故人想必也不少,曹操有意招納他,也說明在曹操看來,太史慈與孫氏嫡系不同,並非不能拉攏之人。聯繫到姜維母親曾寫信提到當歸,暗示讓姜維北歸,曹操也可能是以太史慈母親為人質要挾。

孫策死後,孫權統事,“以(太史)慈能制(劉)磐,遂委南方之事”。劉磐是劉表從子,有驍勇之名,屢次寇擾孫吳,孫策時已讓太史慈搞定劉磐,使“絕跡不復為寇”,孫權上位後又委任他處理南方軍政事務,這相當於讓亡兄孫策的腹心去戍邊。

孫權實際上是不信任太史慈。孫策死時,史書記載當時天下英豪分佈在各州郡,只是像門客一樣寄寓籬下,士人都以個人安危可以隨意去留,沒有建立起穩固的君臣關係。

太史慈與張昭、周瑜、黃蓋等不一樣,他是孫策的降將,難免被新主疏離。他遠離了權力中心,也遠離了歷史舞臺中心。像太史慈這種級別的高知猛將,不在魏蜀邊境征戰,他在南方的事蹟,自然無人書寫,此後史書記載也語焉不詳。

他被孔融賞識,又曾向劉備搬救兵搭救孔融以報恩,與孫策從拼命到相隨不打不相識,又受到曹操青睞,最後在孫權帳下卻志不得伸,含恨而死,可惜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