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或者李元吉有一个活着逃出去了,那么还会不会有后来的太宗皇帝?

美人别这样60708342


如果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失败,李世民依然还会是后来的太宗皇帝。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从史书上看,是被动所迫,由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断的打压秦王李世民,而且高祖皇帝李渊有意的偏袒太子所致,李渊有意的限制了秦王府的权限,并调离了秦王的一些亲信,比如尉迟敬德去齐王帐下听令,比如杜如晦和房玄龄去了太子门下听令等等,再加上太子曾经使用阴谋手段暗杀过秦王,李世民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太子和齐王会要他的命,而皇帝李渊肯定不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那么李世民在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的极力规劝下发动玄武门之变,就真的只是针对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吗?只是为了杀他们两人而解除自己的危机吗?肯定不是的。

李世民谋划玄武门之变,不但不是针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他们只是发动政变的借口和契机而已,李世民的终极目标是高祖李渊。

如果真是单纯的刺杀太子和齐王,大可不必放在戒备森严的皇宫之内进行,那就是谋反。放在玄武门内解决太子和齐王,而更重要的目的却是针对皇帝李渊,因为只有李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才能胁迫皇帝承认既成事实,才能把政变的正当性通过胁迫手段让李渊得到承认。

李世民政变的终极目的其实是高祖李渊,胁迫李渊承认政变的既成事实,从法统上解决太子之位的变更合法性。

所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无论是太子李建成还是齐王李元吉逃脱,还是无法阻止李世民及其党羽胁迫李渊,最终的结局还是一样,以皇帝李渊的名义宣布死者或者逃跑者为谋反之罪,李世民依然会接替太子之位,掌控大局。

如果逃跑者立刻回去组织军队进宫救驾呢,这样的局面,李世民是有安排的,秦王府的亲兵和李世民控制的军队是有那个实力进行平乱的,再说了,皇帝李渊还捏在李世民手上,下几道圣旨应该不是难事,那么天下之兵还是以皇帝令为准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翻不了大浪。


权力的争夺历来都是血淋淋的,从来没有什么亲情之说,无论李世民后来如何的雄才伟略,但他的这段残酷的历史还是让人不齿。

其实,题主可以问,如果太子或者齐王逃跑了一个,李世民会不会杀了高祖李渊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沉墨I方之城


虽然,这是一个假设的命题,但是,很有意思。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有可能。如果发生了,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应该不可能是一种局面。咱们仔细分析一下。

一,李元吉能逃脱出去。
<>

按照实际情,李元吉最有可能逃出去。李世民第一箭射杀的是李建成,假设,尉迟敬德晚来一步的话,李世民很有可能已经死了。

如果,李元吉能够成功脱险,玄武门门前的激战,将会是空前的激烈。双方都知道这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了。

从兵力上来讲,李元吉一方占绝对优势,薛万彻又是一个名将。李世民面临的将是很危险的局面,秦王府不会存在了。即便是这样,李世民手下的将士不会有人退却的。

战况持续时间越长,对李世民来说越危险。因为,他没有外援。但是,在李元吉攻进皇宫以前,李渊还被控制在李世民手里。危急之下,李世民会把李渊带到玄武门城楼上,让李渊来压制李元吉。

李元吉会听李渊的话,缴械投降吗?不会的。李元吉知道放下武器,他也活不了,进攻失利,他照样是个死。放手一搏,胜利了,他就是天下的主宰,所以,李元吉会拼命攻打玄武门。

那么,会有两种结局。一,李元吉攻下玄武门,李世民将不复存在。二,在战斗中李元吉被杀死,中国的历史将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下去。

二,李建成逃出去。
<>>



李建成逃出去,这种情况最危险。李建成有一个任何人不能比的优势,他是当朝太子。不要小看这个位置,皇帝在,这个位置很尴尬,皇帝不在,太子就是老大。

李建成逃出去后,一方面,他仍将会延用老套路,继续攻打玄武门。另一方面,他会立即调禁军。这样的话,李建成会用庞大的军力,围住皇宫。再一个,皇宫还有其它宫门。李世民有限的兵守护玄武门,己经是捉襟见肘了,所以,他根本无暇守住其它宫门。

李建成将会很轻松地攻进皇宫,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即便,李世民让李渊出来,李建成也不会放下手中的刀了。

李世民就是有通天彻地的本领也无济于事了,谋略,智慧,魅力都将没有用武之地了,性格倔强的李世民,会力战而死。

李建成,会成为大唐的第二任皇帝,中国的历史将是另一番景象。


总之,李建成和李元吉只要有一人逃出玄武门,对李世民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


一叶小舟168521774


在我看来,仍然有。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为建成尽死效力,他们各自交结建立自己的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摘自百度百科)

从以上的这段话当中,我们能够提取到几个关键信息。

第一,太子性情惰慢,贪恋女色。齐王常有过错。其实不仅在《资治通鉴》上有着关于唐太宗其他两位弟兄的事迹记载,在很多野史也有着同样的描述,讲太子与齐王不怎么得人心。然后,我们再来假设,宣武门事变,太子或者齐王逃走了,尽管他还保留了自己的一些实力,可是他胜者王败者寇,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就算是太子,虽然是皇位的法律继承人,可是这个时候,他也没什么群众基础了,谁会愿意陪着一个没什么希望争会皇权的人去闹腾呢?这个时候有人会说魏征了,可是一个魏征也不能顶这么大的作用呐。



第二,高祖有意让李世民代替李建成。姑且不论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就能更加有力的证明李世民能够坐稳皇位。就算历史被太宗皇帝篡改了,高祖皇帝没有这种想法,可是,要知道,在宣武门事变后,就连高祖皇帝都拿自己这个儿子没什么办法啊。他便妥协了,左右叹息道“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当即立秦王为太子。也就是说,让李世民该干嘛干嘛吧,他不管了这群兔崽子了。



第三,高祖不喜李建成与李元吉。我看过一些对文章说宣武门事变其实是太子党谋划好了准备去早点接收高祖的皇位,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下子让李世民钻了空子。如果将高祖皇帝不喜欢自己的这两个儿子,着太子党造反一事便也说的过去。毕竟,看着自己的弟弟的权势一天天的都能够和自己这个当太子的相提并论了,自己怎么能不要急呢?着急之下就做了一个冲动的行为,造反。趁现在还能折腾,手上还有一些造反的资本,干脆直接和老爹摊牌吧,不然到时候连摊牌的资格都没有了。所以从这一点看,就算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留下了一条命,可是都已经造反了啊,已经有了既定的犯罪事实,就算是虎毒不食子,可是自己也已经伤了老爹的心了,就算是留下了命,也没了当皇帝的命了。



除了以上的三点,我们在来看看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四,李世民手下有着精兵强将。一个伟人说的好啊,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自己的拳头硬,才有资格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对比一下李渊的三个儿子,就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在军方有点资本。可是再来看看李元吉的军队是怎样的,讲一件小事情吧,李元吉爱好打猎,曾说“我宁可三天不吃东西,不能一天不打猎”,还放纵他身边的人掠夺百姓的财物。想一想,这样的将领能够带出怎样的军队,而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军队有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重头戏来了,我们再来看看秦王李世民手下都是些什么人呢。

按照《旧唐书·长孙无忌传》的记载,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都参与了这次的行动。当然,其他人我就不说了,光前三个人物就能够顶个半边天了,而且据说程咬金也参加了这次行动,当然,这也有待考证。反正,一句话,李世民手上的人用起来连他自己都怕(开玩笑)


那么,经过以上的对比,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元吉,死或者不死对李世民来说都没差,因为他们都失败了。既然这次事变李世民赢了,那么他这个皇帝的宝座就已经是稳稳当当的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


妙龄老翁谈历史


如果他们哥俩逃出去一个,当然不会有唐太宗了。

李世民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在那时那个小范围内只有家丁800名,加上一些亲信,不到900人吧,秦叔宝都没来,只有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势力相差悬殊。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主要是赌了一把,用了擒贼擒王之法,800人进入玄武门并占有重要位置,外面虽然全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但是主将在里面外面就是一盘散沙,无人指挥,但是如果侥幸他们两个跑出去其一,他将让外面的兵丁冲进玄武门杀死李世民,800人根本挡不住。

如果李世民被他们杀死,李渊也会让其他儿子继位,当然不会再有唐太宗了。





广龙子真


如果真的有这个可能得话,唐朝初期将内乱不断。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的主要目的就是诛杀隐太子李建成。李建成与李元吉其中一人逃出的结果不会相同。李建成是太子,其在朝堂之上和北方军系中有很高的声望,很深的人脉。他的实力非李元吉可比,一个能把李世民那样的牛人逼得不得不冒险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人,会是一个庸才吗?所以隐太子如果成功逃出,在李渊他老人家对太子的偏袒下,唐朝的大规模内乱将开始,到时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李元吉就算了,他逃出来也就能召集太子的残党小范围的乱一阵子,他那能随随便便就把大唐龙兴之地太原给丢了的能耐,十个他绑在一起,也不是他那比猴还精的三哥的对手。


半日清醒半日癫


不会再有唐太宗,因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能活下来,他们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会吸取教训,东山再起的!比如项羽兵败后,如果活下来,肯定也没有汉高祖。这就是历史,存在就是道理!


汽车姐姐


第一句话:历史没有如果。第二句话:完事皆有可能。


老李飞刀176268943


如果李世民带领着秦叔宝、尉迟敬德这样的门神级战将,竟然连这样小的伏击战都打不好,那皇帝也就别争了、别干了,直接让给李建成好了。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那就事未可知了。东宫齐王府军队在攻打玄武门就险些攻破玄武门。尉迟恭拿出太子齐王的人头给攻城军队一看,人心一下子就散了,他们再拼再斗都毫无疑义了,马上就溃败了。连将军都跑了。设想一下他们任何一个活着两府军队都有主心骨都有继续战斗的理由,即使李世民控制了皇帝发布诏书,李建成或李元吉都不会承认,只会继续攻城。而李世民是没有援兵的等待的必然是失败。


江山壹统


李建成逃出的话,是有足够的兵力封锁皇宫的,再命名驻京部队平叛,世民必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