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被困匈奴19年,與匈奴女生了個混血兒,此子命運如何?

關運福


蘇武在匈奴荒野求生期間,的確曾娶妻生子,但蘇武的匈奴媳婦,究竟是匈奴人送去的福利,還是和蘇武屬於自由戀愛,卻已無從考證。總之他們在一起後有了個孩子,併為孩子取了個頗具國際主義的名字叫蘇通國,長大後回到漢朝還擔任了官職。



蘇武在公元100年時出使匈奴,當時匈奴人已經被漢武帝打得哭爹喊娘,想迫切希望與漢朝緩和雙邊關係,還釋放了之前扣押的漢朝使者,漢武帝雖然連戰連勝,但也想讓負擔沉重的老百姓喘口氣,於是就同意和匈奴修好,蘇武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使匈奴的。

按照當時的形勢,蘇武的出使本來沒什麼危險,但他卻被豬隊友、副手張勝狠狠地坑了一把。匈奴內部有兩個人準備投奔漢朝,但琢磨著沒有拿得出手的見面禮,就膽大包天地預謀趁著單于外出打獵的時候,綁架單于的老婆給漢朝做投名狀。這兩個人在預謀的時候,偷偷找張勝進行了溝通和策劃,張勝當時就十分激動,要是真把單于的老婆給綁架到漢朝了,那可是大大露臉的事啊,於是張勝十分支持兩人的冒險計劃,還給了他們不少錢做綁架經費。

結果這事還沒發動,就有人向單于告密。單于一聽有人要綁架他老婆,當時就火冒三丈,清除了內患之後,要把蘇武和張勝都殺了洩憤,後來有人勸他從大局出發,饒了漢使的性命。單于感覺還不解氣,把張勝關押監禁後,逼著蘇武投降。蘇武對漢朝忠心耿耿,自然不可能投降敵人,單于無奈之下把蘇武關進了一個露天大地窖。

當時匈奴的天氣正值寒冬,蘇武在地窖裡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匈奴人有斷絕了他的飲食,於是他只能“渴飲雪飢吞氈”,就這樣堅持了好幾天,最後已經奄奄一息。單于眼看著要鬧出人命,再加上對蘇武也有些敬佩,就把他又從地窖撈出來。等蘇武緩過勁來,單于給了他幾隻羊,讓他去北海(貝加爾湖)邊放牧,並且承諾蘇武:等公羊生小羊了,你就可以回漢朝。


蘇武帶著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貝加爾湖畔開始荒野求生。貝加爾湖一帶當時人跡罕至,夏天氣候宜人時還好過些,但到了冬天卻是極其難捱,蘇武一個南方的讀書人,在這冰天雪地裡無疑更是困難重重。不過蘇武的確是好樣的,他學會了放牧、打漁和製作弓箭,活脫脫地一個荒野求生的典範。

蘇武就是在這段時間裡,和一個匈奴女人結合在一起。據說這個女子是牧羊人的女兒,和父親倆也在貝加爾湖一帶牧羊狩獵,他們對蘇武十分好奇,彼此之間自然開始交往,有一次蘇武的羊丟了又生了重病,牧羊人的女兒一直照顧在病榻前,直到蘇武病癒。可能是在病榻前朝夕相處產生了感情,不久兩人就結合在一起,後來還有了孩子。傳說蘇武將隨身帶著的第一個大銅簪子送給了匈奴牧羊女,作為定情信物。

上面的是傳說,在歷史上,這個匈奴女子究竟是如何來到蘇武身邊的,至今仍然存疑。當時貝加爾湖一帶,屬於匈奴於靬王的轄區,這位匈奴王爺比較敬佩蘇武的為人,雖然不敢放蘇武回漢朝,但在生活上給了蘇武不少照顧,還經常性地送些食物用具等東西。他看蘇武孤苦無依,給這位漢朝使者送去一名聰慧美麗的匈奴少女,也是極有可能的事!

蘇武在匈奴足足待了十九年,沒有向匈奴人屈服,保持了大漢王朝使者的尊嚴,但蘇武的家人卻遭遇十分悲慘,蘇武的大哥蘇嘉是奉車都尉,因為不小心碰斷了皇帝馬車的車轅,就被認定為“大不敬”,只能畏罪自殺。蘇武的弟弟蘇孺卿因為沒有辦好皇差也服毒自殺了。蘇武在出使匈奴期間,他的母親去世了,妻子改嫁了,這個蘇家支離破碎,境遇之慘令人嘆息。

直到漢昭帝時(公元前81年),因為匈奴新單于上位,漢匈之間關係大大緩和,蘇武才回到了漢朝,近二十年的風霜雪雨之下,蘇武已經鬚髮皆白垂垂老矣,漢昭帝感念蘇武的忠誠,任命蘇武做俸祿二千石的典屬國(專門管理少數民族事務),希望蘇武能安享晚年。


但在蘇武歸國的第二年,有遭遇了喪子之痛。當時霍光專權,上官桀及桑弘羊等漢武帝舊臣不滿,想要幹掉霍光,蘇武的兒子也牽涉到這件事中。事情敗露之後蘇元被殺,而蘇武也受到了牽連,本來會被治罪,但霍光考慮到蘇武的經歷,只是免去了蘇武的官職了事。

過了幾年之後,漢昭帝病逝,蘇武參與了推舉漢宣帝繼位的行動,漢宣帝登基之後,封蘇武為關內侯,食邑三百戶。皇帝看蘇武已經年邁,還是孑然一身沒有家人,心中十分憐憫蘇武,就問身邊人蘇武在匈奴是不是還有後人,蘇武如實告訴皇帝說:我在匈奴曾娶妻生子,兒子名叫蘇通國。

漢宣帝派出使者去匈奴,最後找到了蘇通國,並把他帶回了漢朝任命為郎官(皇帝身邊的侍從官員)。父子相認自然喜極而泣,蘇武也終於老有所依,故事有了一個不錯的結果。


李飛叨


蘇通國出生在匈奴,他娘是匈奴的女子,詳情不明,但估計地位不會太高,最多也就是個普通人,甚至有可能是女奴。當年單于想逼迫蘇武投降,就把他關在大地窖內,不給他吃喝。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幾日不死——這個時候,匈奴不可能給他娶老婆。

而後匈奴人將蘇武遷至北海,讓他放公羊,說等公羊生小羊才可歸漢——也就在此時期,給他安排了一個匈奴妻子。顯然,這意思很明確,老蘇,別回去了,在這裡安居樂業吧,瞧你在這裡有工作(牧羊)有老婆,有啥不好呢?

此後,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獵的時候,蘇武會編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物。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大病,賜給蘇武馬匹、牲畜、服匿、穹廬——也就是說,蘇武在這個時候成了匈奴的富人,自然和老婆過起了頗為安樂的生活——估計,就是這個時候生下了蘇通國。

但隨後於靬王死了,蘇武沒人罩了,丁靈人又偷走了蘇武的牛羊,換句話說:蘇武又回到了窮人狀態——這便是蘇通國的少年。

等到漢昭帝即位,漢匈達成和議,漢朝派人來找蘇武,單于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這九人中,卻沒有蘇武的老婆和兒子,因為按照匈奴的規矩,女人雖然嫁給了你,卻還是匈奴的女人,不是你的。兒子雖然是你生的,卻也是匈奴的娃,不是你的。

所以,蘇武回國,兒子和老婆都留在了匈奴。

而蘇武,在出國之前就是有老婆兒子的,他的這個兒子叫做蘇元。僅僅在蘇武回國的第二年,蘇元卻因為牽扯到上官桀、桑弘羊、劉旦等人謀反的案子,被處死。

蘇武的兒子為什麼要造反?據說是因為兒子認為,老爹出使匈奴,二十年都沒有投降,結果回國之後,只做了一個負責外交接待禮儀的小官(典屬國),而霍光的一個小小秘書長,卻能升官做管理糧食儲備的官(即搜粟都尉,相對前者而言,更有實權有福利),所以憤憤不平。

當時的霍光,大權在握,以這個理由搞死蘇武,分分鐘的事——但是你想一想,蘇武在敵國匈奴被押了二十年都沒死,回國才兩年就因為牽扯到權力鬥爭被搞死,這個你讓國人怎麼想?

所以,霍光輕輕放過,只罷了蘇武的官。

而稍後,漢宣帝即位,霍光時代結束,蘇武便被視為“霍氏專制”的受害者,得到特別的補償,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在這個時候,皇帝就想:蘇武年紀已經大了,別的事都不在乎,沒有兒子是最難受的。可是蘇元已經死了,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補償他呢?

這個時候,有人就告訴皇帝,蘇武在匈奴還有一個兒子,如果皇帝允許,是否可以派使者送金銀絲綢去匈奴,把他給贖回來。

漢宣帝一拍大腿,有這等事,還不快去辦?

於是在蘇武回國七年後,蘇通國也來到了中原,被任命為郎官,即皇帝的侍從官——在漢朝,很多人以郎官為起點,獲得了很好的前程,可是蘇通國並沒有。可見他在匈奴太久,對漢朝的文化和官場的種種實在沒有什麼概念,估計也只能勉強適應,然後朝廷也沒拿他當有本事的人來看。

所以,最終,蘇武的匈奴兒子,沒有任何成績。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都別搶,我來答。

起初,蘇武被扣押後,匈奴單于為了迫使蘇武投降,先是把他囚禁在地窖裡,斷絕食物供給,試圖讓蘇武投降。

這個地窖應當屬於羊圈,蘇軾在裡面通過把縫隙裡落下來的積雪混合著羊毛一起吞下,才得以存活下來。

但羊毛本身無法被消化,只能產生飽腹感。

實質上這時候的單于也不敢餓死漢使,過了幾天就把他放出來了。《漢書》中說“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這其實是對蘇武的一種美化。

匈奴人沒有那麼愚蠢,如果鐵了心要餓死蘇武,不出一個星期就可以收屍了。

匈奴人不願徹底和漢朝撕破臉皮,所以蘇武又被放出來,流放到北海去放牧。這裡的北海就是指貝加爾湖地區。

貝加爾湖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就是溫差大,冬季月平均氣溫-26℃~-33℃,夏季月平均氣溫17℃~21℃,冬季長,夏季短。

所以蘇武在這個地區放牧的氣候還是相當惡劣,這時候他吃的基本上就是地上的野果子或者捕捉野生動物。

使得蘇武勉強在這裡生存了五六年,最後出現了一個轉機,那就是單于的弟弟於靬(qian)王到北海來打獵遇到了蘇武。

這位王族很佩服蘇武,頓生惻隱之心,於是賞賜了一些馬匹、食物和服裝給蘇武。

而蘇武應該是這時候和當地的匈奴女人結婚,或者還是於靬(qian)王賞賜女人給他的?史書中並沒有記載。

但根據推測有絕大可能是這時候發生的事情,因為在這幾年裡,於靬(qian)王不斷供給蘇武食物、服裝和畜牧。

擁有了這些物質上的富足,蘇武才有可能娶妻生子。

大概蘇武也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機會回到中原了,所以就安心在這裡生活。

後來李陵被迫投降匈奴,還去勸降蘇武,希望他能夠做匈奴的臣子,被蘇武拒絕。說明這時候的蘇武其實屬於奴隸性質。

這個李陵也很冤枉,因為萬般無奈之下投降匈奴,但是這對於漢廷來說卻是顏面掃地,因此殺了李陵的家人,等於是徹底逼反了李陵。

李陵內心是向著漢朝的,但是這樣一來,李陵也再沒有機會回到漢朝了。

所以兩個同樣都受困於匈奴的漢人在酒宴上都不免淚如雨下,而隨著漢匈合議,蘇武被作為條件之一送回了漢朝。

作為李陵的正面教材,蘇武肯定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尊寵。

蘇武在國內的兒子因為參與謀反被殺,自己也受到牽連,但是漢昭帝也赦免了蘇武。

到了漢宣帝時,漢宣帝看到蘇武年事已高,又無子嗣,所以就好奇的問了一句:“蘇武在匈奴那麼久,難道沒有後代嗎?”

於是蘇武通過平恩侯許廣漢向漢宣帝透露了實情說:“當年在匈奴的時候,的確娶過一個匈奴人,生了一個兒子,叫蘇通國。”

後來這個蘇通國被漢廷用金錢贖了回來,當了一個小官。

因為沒有什麼名氣,史書上也沒有過多記載。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蘇武作為漢朝使臣被困匈奴19年,漢朝皇帝認為蘇武投降了匈奴,把蘇武滿門抄斬。這些一直堅守漢節的蘇武並不知曉。

真相的水落石出,來自於匈奴的皮貨商人達鄲。達鄲往來與漢匈之間,是當時最大的皮草商。在蘇武被困5年後,漢武帝才得知蘇武是大漢的忠臣。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重金委託達鄲,立刻回匈奴運作,想盡一切辦法給蘇武娶個老婆。

達鄲回到匈奴,買通單于王妃,把一個六十一歲的匈奴寡婦麼麼噠給蘇武做了老婆。蘇武看著匈奴老婦麼麼噠,堅決不答應,一年後,蘇武慢慢和她有了感情,一天晚上,蘇武看著熟睡的麼麼噠,對月暗歎,若是我蘇武該娶此婦,就讓麼麼噠夜登蘇武臥榻,毛遂自薦。蘇武說完,回到自己帳篷,裸睡而待。

麼麼噠睡的昏天黑地,夢中忽然內急,本來麼麼噠就有夢遊的習慣,鬼使神差地走到蘇武帳篷裡,迷迷糊糊,小解於蘇武臥榻之上。那一夜,蘇武第一次擁有了麼麼噠。

蘇武與匈奴老婆生下2個兒子,單于知道後,說蘇武屬於入贅,是倒插門,兩個兒子不能全姓蘇。大兒子叫蘇門答,小兒子叫匈牙。

蘇武被放回大漢,孤身一人,皇上憐其年邁多磨,讓他做了畜牧部弼馬溫,活到92歲。兩個匈奴兒子各自建了國,一脈相傳到今天。


白這個顏色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蘇武是漢武帝時代的一個大官,奉漢武帝的命令出使匈奴,可惜被匈奴扣住,一扣就是19年,回到漢朝的時候已經是老年了。



蘇武在匈奴待了19年,當時還和匈奴的一個女子混血生了一個兒子叫做蘇通國,而他在之前漢朝也有一個兒子叫做蘇元。後來經過漢朝皇帝的斡旋,蘇武終於得以回到自己一直朝思暮想的地方。而他在匈奴所生下的混血兒子蘇通國,當時並未能夠跟隨他一起回國,只能夠繼續待在匈奴。



不過他回到漢朝之後不久,他的兒子蘇元就因為牽扯到了上官桀,桑弘羊的謀反案中被殺。當然因為蘇武長期在匈奴待著,並且他出使匈奴的氣節為世人所急敬仰,所以霍光就沒有殺他,但是把他罷了官。後來霍光死了之後,漢宣帝又給蘇武封了侯,讓他做了大官,當時蘇武沒有兒子,而漢宣帝聽說蘇武在匈奴還有一個兒子的時候,就幫助他把匈奴的那個兒子接了回來,並且封了一個小官。蘇武死後,蘇通國還繼承了蘇武的爵位,估計一生應該是富貴不愁。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蘇武有二子,長子名叫蘇元,是蘇武出使匈奴之前與漢人女子生下的兒子,次子名叫蘇通國,被匈奴囚禁於北海時與匈奴女子所生之子。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當時新任的匈奴單于有意與漢朝改善關係,在這個時期,四十歲的蘇武官拜中郎將,率領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還有送給單于很豐厚的禮物,來酬謝單于。

蘇武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務,風雲驟變,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並且蘇武的副手張勝參與了虞常(衛律的部下,跟隨衛律出使匈奴時隨衛律投降匈奴)劫持單于母親的計劃,但是計劃敗露,張勝被捕,反而連累了完全不知情的蘇武。

之後,匈奴知道此事與蘇武無關,許以高官厚祿,讓其歸降匈奴,但是蘇武嚴詞拒絕,遭受嚴刑拷打依然不屈服,嚴冬時期,將蘇武關到地窖不供給食物。蘇武依然沒有屈服,靠著吃羊毛和雪活了下來,這樣匈奴人就更加尊敬他,不忍殺之,將其流放於貝加爾湖一帶放羊,並言道:公羊產子才能放其歸漢。還向漢朝放出假消息,言蘇武一死,斷絕蘇武歸漢之心。

就在這貝加爾湖邊,蠻荒之地,蘇武生活了十九年,靠著挖野草、捉野兔生活。但是蘇武在匈奴的生活可能過得並不是很差,蘇武被困匈奴的第二年,舊友李陵便投降了匈奴,李陵是區別於主動投降於匈奴的漢朝人,所以,李陵是非常敬重蘇武這種不屈的氣節的。

李陵在投降匈奴的同年,便去勸降過蘇武,並宴請了蘇武,感嘆蘇武的氣節,併為自己投降匈奴所不恥,於是,

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

而後,李陵再次去北海,告訴蘇武漢武帝病逝的消息。最後,蘇武歸國時,李陵還宴請蘇武,慶賀其歸國。從這裡可以看出,蘇武在匈奴的生活有右校王李陵的接濟,且單于的弟弟於靬王賜給蘇武馬匹、牲畜、服匿、穹廬,所以生活不會差到哪裡去,而且在北海牧羊期間,蘇武與一匈奴女子結合,生下一子名叫通國,但是沒有跟隨蘇武歸國。歸其原因有:一方面,蘇武在漢還有長子蘇元,香火有繼;一方面是匈奴高層的扣押,當初蘇武歸國時就曾受到匈奴的阻撓;其子擁有匈奴血脈,一起回國恐怕侮辱蘇武的形象,畢竟匈奴被漢朝人視為野蠻人,與野蠻人結合畢竟多多少少影響蘇武的形象。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蘇武六十歲的時候歸國,鬚髮盡白,漢昭帝封其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典屬國這個官職只是負責歸降的少數民族的,具體事務還是由皇帝與丞相制定,所以這個職位較低,權利也不大。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第二年禍事來了,當時昭帝時期,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與霍光爭權,但是上官安父子處於下風,被人控告謀反,蘇武兒子蘇元不滿父親功高而位低,且霍光手下一長史沒有功勞都得到晉升,所以蘇元反對霍光加入上官一派,最後蘇元被賜死,蘇武也受到牽連,被罷官。

之後蘇武參與了擁立漢宣帝劉病已一事,被漢宣帝賜封爵位關內侯,食邑三百戶,再後,漢宣帝又讓蘇武做了典屬國,並念其年老,只要其初一或者十五上朝就可以,對蘇武極其敬重,並讓其做了德高望重的“祭酒”,宣帝念其年老,但是兒子又被處死了,煢煢孑立十分可憐,並問其在匈奴時有沒有兒子,但是蘇武難以啟齒,沒有財物贖回兒子(蘇武得到皇帝的賞賜和自己的俸祿都是用來接濟弟弟一家和鄰里,自己家徒四壁),通過皇后的父親平恩侯許廣漢向宣帝陳明原因,宣帝當即派使者帶財物去匈奴之地贖回蘇通國。

蘇武受到滿朝敬重,兒子回漢時,宣帝當即封蘇通國為郎官,就是皇帝侍從,但是不要小看這個官職,兩漢時期多數皇帝的郎官都可以去做外放官員,成為地方大員,所以郎官一職是兩漢時期多數年輕人想從事的官職。所以,漢宣帝對蘇通國的賞賜還是不錯的,但是蘇通國畢竟是從小是匈奴之地長大的,突然到了漢朝,語言不通,能夠適應漢朝的生活就很不錯了,沒有什麼作為,所以歷史對其的記載就是: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

蘇通國的命運或許很奇特,其很有可能是二十多歲的時候被贖回來做了漢朝臣民,所以這奇特經歷很有可能讓其很難適應漢朝的生活,歷史對其的記載只有寥寥數字,但是蘇武後來位居麒麟閣十一功臣之末,有蘇武的這樣的父親,蘇通國的生活條件應該不錯,只是沒有什麼作為,被淹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海浮人


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在漢武帝年間,蘇武奉漢武帝之命,率領使節團出使匈奴,以表漢朝締結友邦的誠意。此時匈奴內部緱王與虞常正暗中策劃發動政變,綁架單于的母親投奔漢朝。後來虞常還與蘇武的副使張勝約定除掉衛律,結果緱王戰死,虞常則被活捉。在衛律的酷刑下,虞常出賣了張勝,也牽連了蘇武。



匈奴單于將蘇武軟禁於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帶)放牧公羊,但好在,蘇武有幸認識一位善良的匈奴女人,在生活上給予了蘇武很多的幫助,讓他在寒冷的北海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情,之後兩人也日久生情,成為了夫妻,有了孩子,蘇武給孩子取名蘇通國,也是借名字,表明自己想要回到漢朝的希冀。



後來 蘇武被接送回朝後,漢昭帝封他為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

蘇武在中原所生的兒子蘇元因參與謀反被殺,而他本人也被貶官。 六年後,漢宣帝繼位後,封蘇武為關內侯,食邑三百戶。蘇武所得的賞賜,都給了弟弟和鄰里。漢宣帝問身邊人:“蘇武在匈奴就沒留個一兒半女?”蘇武通過平恩侯許廣漢向宣帝回覆:“曾娶過一個匈奴妻,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通國。”後來漢宣帝命人把蘇通國贖了回來,並命其為郎。

不過接回來的只有蘇武的兒子,他的匈奴妻子早在蘇武回漢朝後不久,便因病不治身亡了。 蘇通國最終回到了漢朝,而且還成為了朝廷的官員,蘇武也在出獄後,過上了安穩的生活,蘇武在80歲的時候,離開了人世,算是有個善終了。


歷史中的真相


蘇武是個硬漢子,出使匈奴,單于使出各種手段,蘇武誓死不降匈奴,氣得單于發配蘇武去北海牧羊。

蘇武吃草根,喝雪水,受盡無數困難,最後成功返回漢朝長安城。

在匈奴那裡,蘇武度過了19年時間,而且娶了個匈奴女人,生了個混血兒,名字叫蘇通國。那麼,蘇武的命運大家都知道了,蘇通國是如何出生的,以及後來命運如何呢?

1、

蘇武在漢朝是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的。當蘇武走了匈奴後,久久不回,蘇武老婆改嫁了,女兒成家了,兒子蘇元不好不壞地混著。一切說明,蘇武不在,家也就不像個家了。

剛到西域時不久,單于非常欣賞蘇武,希望蘇武歸降。可蘇武油鹽不進,單于一氣之下,發配蘇武去北海(如今的貝加爾湖)牧羊,並說道:“想回來,除非公羊下了小羊”。

此事《漢書》記載道: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蘇武在北海初期,日子相當艱難,餓了挖老鼠洞,吃鼠洞裡的糧食,渴了就喝雪水,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打動了單于,重要的是感動了單于的弟弟於靬王。

《漢書》記載: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餘,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後,人眾徙去。

啥意思?北海的艱苦日子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來打獵了,看到蘇武會編網打魚,會矯正武器打獵,於靬王很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感覺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又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撤了。

總之,一句話,這段日子蘇武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因為有於靬王照顧。就算於靬王后來死了,蘇武靠於靬王送的物資,過個差不多的日子是沒問題的。

蘇武娶胡女為妻,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時間。但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在單于弟弟常來的這段時間娶的老婆。

畢竟,這段時間裡,蘇武的日子過得相當不錯,正所謂“飽暖思淫慾”,在王爺的幫助下,娶個老婆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人家蘇武也是個生理正常的男人。

2、

老婆有了,生孩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正因為有了老婆孩子,蘇武的日子才沒有那麼難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非常能派遣寂寞。

受盡百般辛苦,歷經各種挫折,蘇武在漢昭帝時候,終於返回了漢朝。一起回來的還有9個人,這些人和蘇武一起接受了封賞。

但這九個人當中,沒有所謂的“蘇武的胡人老婆和孩子”,這怎麼回事呢?很簡單,老婆是胡人,孩子是胡人的後代,他們更適應北方的生活,一是匈奴人不放,二是貿然帶回去,萬一慘遭不測呢?誰來負這個責任?


蘇武回到京城後,官職封得並不大,兒子蘇元整天憤憤不平。一不小心,兒子蘇元參加了上官元的陰謀,造反漢朝。

這樣事,朝廷不能忍,於是蘇元被抓,就此走了閻王殿。鑑於蘇武為漢朝守節十九年,漢昭帝放過了蘇武,只是免職處理。

過了幾年,漢昭帝死了,漢宣帝上位了,這位新領導對蘇武不錯,因為蘇武為他的上位還是出了些力的。後來,漢宣帝幫助蘇武贖回了在匈奴的兒子蘇通國。

這事在《漢書》中記載: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原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

蘇武老了,想到蘇武的兒子蘇元以前被處死,皇帝憐憫他。就問左右的人:“蘇武在匈奴十九年,有兒子嗎?”蘇武通過平恩侯向宣帝陳述:“以前出使匈奴,娶了個匈奴婦人,生了一個兒子,名字叫蘇通國。現在匈奴有消息傳來,給點金銀、絲綢,就可以把兒子贖回來了。”皇帝答應幫助贖回。

就這樣,蘇通國就回到了漢朝,皇帝讓他做了郎官。這漢宣帝還是夠意思,

3、

蘇通國到了漢朝時,不是個小孩了,已經成人了。由於在匈奴生活很長時間了,深受匈奴文化的影響,快速融入漢文化有點困難,所以在漢朝當官當得很平庸,並沒有大的功勳,也沒有上到高位,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篇幅出現在後來的史籍當中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蘇通國雖然沒有出人頭地,但在蘇武的庇護下,小日子一定不錯,因為蘇武很受宣帝的重視。

蘇武活到了八十多歲,公元前60年病亡。

蘇武家的香火得到了延續,但蘇武的那個異域老婆,只能長眠於大漠孤煙中了,沒有丈夫的陪伴,沒有兒子在眼前,只有夜夜孤燈,想來不勝唏噓。

如果,當年蘇武把胡女一起接入了漢朝,那就是個完滿的結局了。也許人家不來,也許蘇武不願意。不過,混血兒子蘇通國過得好,想來蘇武和胡女也能含笑九泉了。


藍風破曉


說起蘇武這個人還真是不簡單,他自出使匈奴後就被扣留,這一留就是19年。在這19年裡,匈奴人不停地對他示好,什麼高官,什麼厚祿,他通通不放在眼裡。最後被逼到去北海牧羊,在那個冰天雪地裡,他仍咬牙堅持,渴了吃口雪,餓了就吃野鼠收集的野果,就這麼捱了過去。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但你不知道的是,其實蘇武在匈奴和一個女子曾生下一個孩子,那這個孩子的命運又如何呢?


十九年後,蘇武才返回漢朝。其實對於他又娶妻生子歷史上並沒有詳細地記敘。但回顧歷史,為什麼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蘇武還能活得好好的?難道就只是靠他心中的那一絲信念嗎?當然不是。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單于的弟弟於靬王。有一次於靬王來到北海打獵,偶然碰到了蘇武。在這裡蘇武幫他織網捕魚,還能幫他矯正武器涉獵,這讓於靬王驚奇不已,覺得蘇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由此心中產生敬佩之情。也正因此,他對蘇武也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經常給他送食物和衣物,對蘇武來說,這才是讓他能夠堅持19年的真正原因。只有有生存下去的條件才能談情說愛不是嗎?


其實,蘇武在漢朝也是有妻子和孩子的,但他卻被困在了這裡,孤身一人。在他心中能沒有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嗎?長達19年的寂寞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得到的。在無數個漫漫長夜沒有人給他說話,沒有溫暖,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去尋找一絲溫存也是人之常情。可能也正是有了妻子和孩子的陪伴才能讓他堅持這麼久吧。

但為何在蘇武返回漢朝時卻沒有他的匈奴妻子和孩子的消息呢?可能他考慮在漢朝他也是有家庭的,怕突然帶他們回來有些不妥。但也有可能是他們並不想和蘇武一起回來。蘇武回來後又再次娶妻生子,但他在臨死時卻沒有一個孩子,還是漢宣帝問身邊的人:“蘇武在匈奴就沒留個一兒半女?”這才使蘇武對此事進行了回覆,“曾娶過一個匈奴妻,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通國。”這才昭告天下,原來蘇武在匈奴還有一個孩子。這段在歷史中有記載過。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又以武弟子為右曹。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病卒。——《漢書李廣蘇建傳》



通過“通國”這個名字,我們也能看出蘇武在他身上寄予的美好心願。得知此事後,漢宣帝命人用重金白銀把蘇通國贖了回來,並命其為郎。


小姐姐講史


我是逐夢,我們一起從史籍中尋找答案。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漢書》

翻譯過來就是漢宣帝用金銀財帛將蘇武和匈奴女生的兒子(名叫蘇通國)換回來。然後任命其為郎官。之後就沒有記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