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高间接胆红素高,直接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

张亚杰


(医患家特约回答: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医生)


黄疸对于很多肝病人群并不陌生,其原因是血清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我们经常听到医生提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这是肝功能的指标之一,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呢?什么原因可以引起上述胆红素升高呢?要想了解这些,我们首先要了解胆红素来自哪里及其在体内走向何方。





胆红素的来源和产生,通俗来讲,主要是红细胞破坏降解之后,经过或者不经过肝脏的代谢形成的代谢产物。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所以说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中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升高,都会引起总胆红素升高。血液中正常或者异常的红细胞,经过破坏后,生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进一步代谢为为血红素,血红素经过酶的作用,形成了间接胆红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红素→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经过肾小球滤过,其在血液中必须借助血清白蛋白作为载体。间接胆红素在肝脏中与葡萄糖醛酸酶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溶于水,可经过肾小球滤过。


引起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不仅仅是肝脏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胆红素升高。根据引起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不同,主要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相对少见,这里就不多说了。


溶血性黄疸,就是红细胞的大量破坏,从而形成大量的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细胞的代谢能力,由此可见,溶血性黄疸,引起的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直接胆红素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总胆红素升高。引起溶血性黄疸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血液方面的疾病,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星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蚕豆病,其他还有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引起的溶血、以及某些药物或者蛇毒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


肝细胞性黄疸,即肝细胞受损,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等。肝脏受损,间接胆红素转化成直接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升高,同时直接胆红素由于肝脏病变也反流入血,引起血液中直接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也升高。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各种原因引起胆道阻塞不畅,经肝脏转化形成的直接胆红素入血,引起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间接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升高,总胆红素升高。胆汁淤积的原因分肝内和肝外。肝内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等堵塞;肝外病变如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肿瘤、蛔虫阻塞等。


由此可见,总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很多,大体归纳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等;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包括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也会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原因为胆汁淤积性黄疸,其次为肝细胞性黄疸。临床上有些胆红素是升高引起的黄疸,鉴别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如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可以通过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大小,以及进行影像学甚至肝穿刺或组织检查来进一步明确。


通常来讲,总胆红素正常值为1.7-17.1μmol/L(0.1-1.0mg/dl),直接胆红素0-3.42μmol/L(0-0.2mg/dl),间接胆红素1.7-13.68μmol/L(0.1-mg/dl)。一般血清中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临床上可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介于17.1-34.2μmol/L(1-2mg/dl)之间,为隐形黄疸。


针对轻微的胆红素升高,需考虑药物、饮酒等因素,必要时可以停药停止饮酒后复查。如果胆红素水平仍较高或下降不明显,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药物干预治疗:包括给予补充白蛋白,增加向肝脏转运的载体;应用苯巴比妥药物,增加肝脏胆红素转化的能力;利胆剂丙谷胺、熊去氧胆酸以及乳果糖、硫酸镁、活性炭、考来烯胺等药物促进胆红素排泄;改善肝功能可以用如甘草酸苷、还原性谷胱甘肽、维生素C、硫普罗宁、肌苷、辅酶A、腺苷蛋氨酸等以及激素等,严重者出现肝衰竭,药物治疗无效,需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


医患家


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里面最重要的指标。这看起来像是三个指标,其实如果三个都升高的话,是两个指标升高,因为总胆红素等于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数之和。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升高当中,一般可能有一个升高得明显一些,也就是以某一个胆红素升高为主。那么,临床上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它的原因是什么了。

通常来说,三个指标都升高,如果伴有谷丙转氨酶和白蛋白等其他指标的异常,提示肝炎可能,以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为最多见。

如果肝功能检查报告单中,只有这三个指标的异常,而且升高的幅度不超过三倍正常值上限,那么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肝脏以外的疾病引起的。



这就要看到底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还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一般来说提示胆汁淤积,比如结石、肿瘤等因素导致胆管系统发生阻塞,使直接胆红素重吸收入血引起。

如果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往往提示溶血的可能性比较大,溶血以后红细胞中释放出的血红素变成间接胆红素,导致间接胆红素产生增多,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表现为这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的间接胆红素为主的升高,是因为一种催化间接胆红素转为直接胆红素的酶缺乏,叫Gilbert综合征。这种情况一般肝功能正常,总胆红素升高不超过三倍正常值上限,没有什么临床症状,且可能有家族聚集性,也和某些因素如劳累、喝酒等诱因有关。



最后,给那些对胆红素来源还不太了解的人,科普一下:胆红素来源于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是其中的血红素转变而来,一开始是间接胆红素,在肝脏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下,变成了直接胆红素。(大致的过程,具体更复杂)

所以,胆红素本身不是一个毒性的物质,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一般情况下胆红素是某些疾病的反应。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而不仅仅是为了通过降低胆红素来使自己的检查报告单显得好看一些。

很多人过于关注一些检验指标的数值,而忽视自己是否真正的健康,这个是非常不对的。也有一些朋友抱怨说,科普这些原因有啥用,他要知道怎么治疗。但是,我要告诉他的是低于三倍正常值上的单纯的胆红素升高,是不需要治疗的,对身体几乎无害。

一直为胆红素困扰,或者有其他问题的朋友们,可在下面跟帖。如果这个对您有帮助,解除可您的的心理负担,请点个赞!码字不易,请不要在下面乱喷。


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很多人检查肝功能的时候都会发现胆红素升高,有些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有些又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有些两者都明显升高。那么,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吴医生就带大家认识一下。

胆红素是什么?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又有何不同?

胆红素是一种橙黄色的胆汁色素,80%由衰老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崩解而来,红细胞刚崩解出来的胆红素为间接胆红素(也称非结合胆红素),间接性胆红素是脂溶性的,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造成胆红素脑病(也叫核黄疸),这也是为什么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要换血或者照光的原因。

一部分间接胆红素随血液运输到肝脏,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化为直接胆红素(也称结合胆红素),这种胆红素是水溶性的,能从肾脏随尿液排出,所以我们的尿是淡黄色的原因。直接胆红素再经胆道随胆汁排入肠内,在肠道内成为粪胆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大便是黄色的原因。

总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保持在正常的范围,胆红素升高往往提示一些疾病,那么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1.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原因: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原因多见于溶血,造成间接胆红素的产生过度,比如新生儿溶血、免疫性溶血等。

2.直接胆红素高为主的原因:直接高胆红素升高为主通常多见于胆道梗阻、胆汁淤积(胆道结石、胆管癌等),经肝脏转化而成的直接胆红素无法经胆道排泄,所以进入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增多。

3.两者成比例升高的原因:两者成比例升高多见于肝脏损伤(比如酒精性肝损害、肝硬化等),一方面肝脏转化间接胆红素能力下降造成间接胆红素升高,另一方面肝脏损害由肝脏转化而成的直接胆红素释放入血,所以造成两者都升高明显。

当然了,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这只是粗略的解释,具体造成胆红素升高的病因非常广泛,具体是哪个疾病,还得根据病情具体分析。

我是全科医生,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文章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码字不易,如果觉得我讲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或者加关注吧。如果觉得有用,还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血液胆红素检查常常被包含在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中,也可出现在其他类血液检查中,主要是了解胆红素代谢相关功能是否正常。


胆红素又可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有着不同的临床意义。那么,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呢?


人体中大部分胆红素来源于衰老死亡的血红细胞,少部分来源于还未成熟就已经被破坏的红细胞,微量的来源于血红蛋白。所以,胆红素来源于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我们把由红细胞衰老或血红蛋白中释放的胆红素称之为间接胆红素,因为这类胆红素不溶于水,在没有转化的前提下,不会代谢出体外。间接胆红素要代谢出体外,需要经过肝胆、肠道以及肾脏的代谢,主要是要经过肝脏,将间接胆红素转变为溶于水的直接胆红素。最后,直接胆红素可通过粪便和汗液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稳定在一个安全的稳定水平。但是,当诸多环节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两类胆红素或其中某一个胆红素偏高。

如果单位时间内红细胞的衰老速度过快,就会导致血液中间接接胆红素含量迅速升高。另外,当肝功能代谢出现异常,间接接胆红素无法转变为直接胆红素时,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含量也会升高。通常情况下,间接胆红素偏高,或可能由于溶血,或可能由于肝胆疾病。

如果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偏高,则说明间接胆红素转化之后的环节出现了问题,例如胆囊无法及时的排泄直接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逆流入血液。常常由于胆囊疾病,或肝内外单管阻塞导致。

肝胆疾病是胆红素高的常见病因,对于成年人来说,胆红素含量偏高多是由于肝胆疾病造成,也可能出现在错误输血。

生活中从这3方面着手,能让你轻松养护肝脏健康,远离肝癌


睡眠:一个好的睡眠,对肝脏很有好处。晚上的11点-3点是肝脏休息、排毒的时间,这时候休息好了,能让肝脏充分得到更多滋养,有利于肝脏修复。

情绪:情绪对肝脏的健康也很重要,保持积极、开朗的心态,能提高肝脏的活力,有延年益寿的作用。相反,经常生气,则很伤肝,伤身体,很危害身体健康。



燕子飞去88


胆红素主要由衰老红细胞代谢生成,相关指标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之分。当红细胞破坏较多,或胆红素去路受阻时,会引起不同类型的胆红素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那么,胆红素相关的三种指标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总胆红素为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之和,通过这三项指标判断相关病因,主要看直接胆红素与间接以谁升高为主。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不超过17.1μmol/L,直接胆红素占比20%左右,间接胆红素占比80%左右。

  • 梗阻性黄疸:当胆管被阻塞导致胆汁排除受阻,或胆汁淤积在肝脏时,会出现直接胆红素升高,其占总胆红素的比例可从20%升高到50%-80%,常见于肝内外结石、肿瘤、寄生虫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 溶血性黄疸:当大量红细胞被破坏,生成的间接胆红素增多,超过肝脏的摄取能力时,会出现血间接胆红素升高,其占总胆红素的比例超过80%,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如误输异型血、蛇咬伤、蚕豆病等。
  • 肝细胞性黄疸:当肝细胞被严重破坏,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减弱,同时对直接胆红素的排泄也会受阻,二者均可升高,但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可从20%升高至50%,主要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上述每一类病因都包含了多种疾病,如何明确具体病因呢?此时则要借助其它辅助检查:梗阻性黄疸应通过肝脏B超、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明确胆管梗阻的部位、病因;肝细胞性黄疸应通过肝炎病毒全套、肝脏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

综上,胆红素升高,应根据胆红素升高的类型,占总胆红素的比例,结合影像学相关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病因。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当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肝细胞膜对胆红素转运缺陷、结合缺陷、排泄障碍,肝功能损伤及胆道阻塞(各型肝炎、胆管炎症等)等原因都会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化验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结合)胆红素含量时数值发生异常。


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内胆红素及尿胆原等项目,诊断有无溶血及判断肝、胆病在胆色素代谢中的功能状态。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动态检测总胆红素、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度具有判断黄疸类型、推断病因、指导治疗、观察疗效的重要意义。

1.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成人正常值为 3.4~17. 1 umol/L。检查的意义在于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及演变过程,当检查数值>17 umol/L,但<34.2 umol/L时有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存在,数值在34.2~171 umol/L 为轻度黄疸,171 ~ 342 umol/L 为中度黄疸,大于342 umol/L为重度黄疸。


2.血清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B)与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UCB) 测定:结合胆红素正常值为0 ~6.8 umo/L;非结合胆红素正常值为1.7~10.2 umol/L。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可以协助鉴别黄疸类型,如CB/STB<20%提示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常为肝细胞性黄疸,比值>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3.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能够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在尿中出现。 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屏障,因此不能在尿中出现,正常情况下尿内没有胆红素。若出现尿胆红素试验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素浓度增加,多见于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等肝外胆管阻塞,胆汁排泄受阻;门脉周围炎症、纤维化、肝细胞肿胀等肝内小胆管压力升高的疾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等肝细胞损伤或碱中毒等疾病。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小克大夫


引起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多半见于:

1、溶血性黄疸、输血反应等均会导致胆红素产生过多,若肝脏不能及时代谢,就会出现胆红素升高的表现,如溶血性黄疸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2、在各类肝炎、药物性肝损害等肝功能损害情况下,胆红素便不能很好的在肝脏内代谢,引起胆红素升高,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各型肝硬化等,这种代谢有关的疾病大多都会是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3、胆汁的排泄是降低胆红素的重要方法,若是胆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梗阻表现,都会导致胆红素升高,如有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蛔虫、肿瘤及肝内胆管阻塞等

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同时有多种因素存在;而有时原因又非常简单,胆红素升高也并非都需要治疗。在日常生活或体检中如果发现胆红素升高,应冷静对待,找医生咨询或者做相应的检查,最后结合临床,找到引起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之后,再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平时饮食上需要注意戒烟酒,少吃油腻食品,少熬夜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随心药师


张医生在线----“一文了解胆红素的来龙去脉!”

胆红素的来源及正常值

人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是血液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脏、脾脏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这么来讲,初步代谢产物,不经过肝脏加工的胆红素,我们称之为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运输到肝脏以后,被肝细胞摄取、代谢,就生成了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随后被分泌入胆小管,随胆汁排入肠道。二者之和,即总胆红素,总胆红素一般不高于17.1umol/L。

胆红素升高的意义

其实从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中,你就能够看出,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是有不同意义的。一般来讲,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疾病、肝细胞损伤。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损伤。通常,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常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常提示肝细胞性黄疸;>50%常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

我们在看胆红素变化的时候,常需要结合血常规、肝酶、B超、CT、患者疾病史等综合判断,才能找出胆红素升高的原因。


用心做科普-真情为群众-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e医路同行


胆红素是由卟啉类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生成,正常成人每天可生成约250~350mg胆红素。其来源有:1.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可在肝脾个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内降解产生胆红素,占人体胆红素总量的百分之八十。2.无效红细胞生成:骨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血红蛋白或血红素,在未成为成熟红细胞之前会有少量分解而生成胆红素。3.小部分胆红素可来自组织中非血红蛋白分解产生。



胆红素有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之分,二者之和为总胆红素。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胆红素经过肝脏的摄取、转化、排泄以及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等代谢过程,基本被清除,血液中胆红素维持在较低水平,即<17.2umol/L,而且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当总胆红素升高伴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提示溶血性黄疸,即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见于各种原因导致得溶血性贫血。当总胆红素升高伴结合胆红素升高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病变,常见为胆道梗阻。当三者都升高提示肝细胞性黄疸,见于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人体内胆红素代谢是在一系列的酶作用下进行的,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果胆红素代谢发生障碍,临床可出现黄疸,在新生儿时期尤为常见。对于婴幼儿首先需要很清楚什么是生理性黄疸,什么是病理性黄疸。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帮助你。

(一)什么是生理性黄疸?

①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

②4-5天达高峰

③足月儿7-14天内消退

④早产儿消退时间大于14天

⑤足月儿血胆红素<12mg/dl(205umo/L)

⑥早产儿血胆红素<15mg/d(257mo/L)

⑦临床上一般情况良好。

(二)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①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

②黄疸进展比较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

③黄疸消退慢,足月儿14天、早产儿28天甚至更久

④足月儿血胆红素)12mg/dl(205umol);早产儿)

15mg/dl(257umol/L

⑤血清结合胆红素>26mol/L。

⑥黄疸退而复现。

间接胆红素升高。

多由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导致。常见(血型不合溶血,蚕豆病,头颅血肿,皮下血肿,感染,低体温,酸中毒,窒息等)。

直接胆红素升高。

多见于胆红素排泄障碍,胆管受阻。常见(先天性胆管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汁粘稠综合征,肝脏和胆道的肿瘤。)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称为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多见于肝功能受损,肝细胞对胆红素排泄功能障碍导致。(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新生儿胆红素升高,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多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