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國武器不如日軍?主要差的不是性能,而是統一性

我們討論抗日戰爭,一直覺得中國軍隊的武器不如日軍。真實情況毀你三觀,中國軍隊的武器不差,甚至有的還超過日軍。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說武器不如日軍呢?因為裝備除了有個比較是性能外,還有另一種比較方式。


抗日戰爭中國武器不如日軍?主要差的不是性能,而是統一性


自西方工業革命以來,我們在製造工業品的能力上就被西方趕超。所以,我國在軍備上一直是要落後於西方的。尤其是日本進化為工業國後,我們在亞洲都不能保持第一了。不過,這些都不是我們武器不如對方的理由,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擅長的也有不擅長的領域。最致命的是下面的原因。


抗日戰爭中國武器不如日軍?主要差的不是性能,而是統一性


在民國剛剛建立,我們只能生產步槍、子彈等低級裝備。在蔣介石當權之後,受德國的幫助,我們的軍工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蔣介石在德國購買了大量的武器,這才有了後來名聲響噹噹的德械師。僅僅1935年,蔣介石就從德國購買了大量的火炮、槍支、通訊器材以及大量鋼盔。甚至是子彈、炮彈都購買了數千萬發。除了購買,中國自己的兵工廠也從德國拿來圖紙,製造出了中正式步槍以及馬克沁機槍。


抗日戰爭中國武器不如日軍?主要差的不是性能,而是統一性


那麼日本的裝備如何呢?空軍和海軍就不用說了,日本在世界上都能排的上號,就別說跟中國比了。但是陸軍,日軍可就是個笑話的存在了。由於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作怪,日軍的陸軍裝備一直都不太強。在輕武器方面,甚至還不如中國軍隊。日軍的主要制式步槍,就是“三八大蓋”。這種武器射程遠,精度好,但是殺傷力卻嚴重不足。相比之下,中國的中正式步槍恰恰強就強在威力巨大。而在機槍方面,日軍的九二式也遠不如我們自己的馬克沁機槍。九二式經常會卡子彈,而馬克沁就相當流暢了。不過馬克沁有一點不好,就是需要冷卻。


抗日戰爭中國武器不如日軍?主要差的不是性能,而是統一性


那麼,中國軍隊為啥還遠遠不是日軍的對手呢?除了沒有制空權,數量不足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當時中國軍隊手裡的武器,光是步槍就五花八門,兵工廠互不成體系。比如山西兵工廠和漢陽兵工廠生產的東西根本就不能互相使用。而且,中國軍隊很多武器都是從國外單純購買的。


抗日戰爭中國武器不如日軍?主要差的不是性能,而是統一性


由於常年的軍閥混戰,地方割據,一支部隊裡面可能就有幾個軍閥背景的部隊組成。比如一個非中央軍部隊,可能大部分武器來自漢陽兵工廠、有20%來自鞏縣兵工廠、還有小部分蔣介石給的德國製造,除了這些還有數不清的雜槍。不瞞各位朋友,如果這支部隊夠雜牌,可能清朝的武器都可能存在。這樣的部隊,供給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由於中國工業能力及其落後,像槍管鋼、炮筒鋼、子彈鋼都是需要進口,連酒精都不能自己生產。本來對於後勤就已經有巨大的壓力,而武器的不統一加大了供給的難度。光武器消耗巨大的1937-1938年,步槍就損耗30多萬支,但是中國只生產了十幾萬支,槍支損耗如此,彈藥更不用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