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婴儿宝宝的吃奶量标准,一天几次,每次喂多少?

-苏良生


这道题我们可以分3个段落来回答,主要以母乳喂养、奶粉喂养、混合喂养来做解释。不同的喂养方式,宝宝喝奶的量是没有共同标准的,同样的,每个宝宝也有自己喝奶的频率,你家宝宝喝多少不代表别人家宝宝也喝多少,所以这个奶量只是个大概的数据。

▶母乳喂养:

0-1岁婴儿吃奶,只要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就不需要去衡定宝宝每次吃多少,母乳喂养的宝宝是按需哺乳,只要宝宝有喝奶的需要,妈妈就要及时哺乳。

等到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妈妈们还是要坚持继续给宝宝喂母乳,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强行减少母乳的喂养量,只要宝宝想吃就要给他们吃,不要白白的浪费了母乳。


▶奶粉喂养:

0-3个月宝宝由于胃容量比较小,大概隔3-4小时喂养一次,每次奶量大概100毫升,每天6次,即使再能吃的宝宝,全天的奶量不能超过1000毫升,以免宝宝过让。

4个月宝宝每餐150毫升就能够吃饱了,但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在这个月是可以添加一些流质辅食了,他们的奶量不能减少,因为辅食吃的比较少,刚开始一次也就2-5调羹,就算后面能吃小半碗了,奶量还是要维持之前的水平。

6-8个月的宝宝:每次150-200毫升牛奶,每天4-6次就可以了,其他时间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

8-12个月的宝宝: 每天需要750毫升的牛奶,可以分3次喂,午饭和晚饭时间可以给宝宝吃辅食,宝宝在这个阶段消化蛋白质的胃液已经充分发挥作用了,所以妈妈们在制作辅食的时候,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混合喂养: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新妈妈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进行混合喂养的话,那妈妈们在每次喂奶前,应该先让宝宝吃母乳,然后再冲泡奶粉给宝宝。

对于月龄比较小的宝宝,妈妈们可以先试着冲泡60-80毫升,然后观察宝宝一次能喝多少,这样就能大概的掌握到自己宝宝的食量了,宝宝胃口小就可以适当的减少牛奶,如果宝宝的胃口比较大,那就可以适当的添加牛奶。

混合喂养的宝宝也是在四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同样的也要保持每天正常的奶量,4个月之后混合喂养的宝宝每天的奶量可以跟奶粉喂养的宝宝一样,也可以相对减少奶量,只要宝宝在体检时的数值都在正常范围,那就说明妈妈的喂养方式是正确的。


总结:

0-1岁婴儿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在婴儿6个月之前每个月平均增长800-1000克,7-12个月的时候,婴儿每个月平均增长500克左右,如果奶量供应不足,就会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阿布提说育儿


其实宝宝到底该喝多少奶,一天要喝几次呀,每次喝多少?其实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绝对化的答案,每个宝宝的体重,身体情况并不相同,有些新生儿出生八九斤,有些五六斤,每个宝宝需求不一样,我崽崽出生5.4斤我就是按需喂养!

3-4小时喂一次奶都是可以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每次宝宝都很快喝完,或者不到3小时就饿,可以逐渐增加30ml的奶量。

新生儿每天大概会有6包以上的尿量,如果不到,可能奶量偏少了。

喝奶本身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那么我们只要看孩子的体重是否稳定增长就可以。

晚上夜奶的时候不用为了刻意遵守3-4小时喂一次奶就把刻意把孩子弄醒。夜间宝宝饿了自己会叫的

宝宝长到4-6个月后,有的会开始不喜欢喝奶,不要强迫他喝,这个是可以准备一些辅食的信号。

9-12月的宝宝,光喝奶是完全不够的,辅食需要越加越多。

1岁以后的宝宝,晚饭不能光吃奶,不管是什么奶都是,如果只吃奶,半夜肯定会饿醒。为了宝妈和宝宝的睡眠可以在睡前吃一次辅食,宝宝就不容易饿醒了!

我宝贝就是这样喂养的,一岁左右的宝贝,希望能帮助你!



罗米罗de妈妈说


2-3个月是孩子生长发育的起点,认知能力的出生,妈妈和爸爸需要特别关爱。

一、身体发育

1.孩子身体发育的基本指标:

1)男孩5.2-8.3千克,女孩4.8-7.6千克;

2)身长:男孩57.6-67.2厘米,女孩56.9-65.2厘米;

3)头围:男孩38.2-43.4厘米,女孩37.4-42.2厘米;

4)胸围:男孩37.4-45厘米,女孩36.5-42.7厘米。

2.流口水

3个月左右,孩子口水长流不止,可能引发过敏。流口水是孩子唾液腺发育、唾液分泌得多的表现。孩子口腔比较浅,肌肉协调和吞咽能力弱,不能及时吞咽口水。

孩子流口水时候,最好用柔软毛巾擦拭,不要用含有酒精的湿纸巾。可以使用围嘴。

但有时候,流口水也是病变,主要有:1)脑部疾病。如闹性麻痹、智能发育滞后、这种疾病引起的流口水往往持续不断,孩子吸吮能力比较弱,吃奶时候容易呛咳;2)先天性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疾病往往还伴随发烧(体温超过38度),爱流汗,但是泪水少,甚至完全没有眼泪;3)口腔炎。孩子不但容易流口水,嘴角、唇角还出现水疱;4)感冒。孩子因鼻塞呼吸不畅,张口呼吸,容易流口水。

3.饮食

孩子所需要的各种营养非常多。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00-120千卡。还应该补充300-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人工喂养的孩子需要补充20-40毫升鲜榨果汁。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每三小时吃一次奶。

如果孩子变得比以前更爱哭,体重增长速度下降或者夜里醒来次数增多,都说明母亲的母乳不够,需要适当为孩子添加配方奶,以免影响孩子发育。预防母乳不足的方法:多休息、饮食科学、营养均衡,注意排空乳房,别吃避孕药。

人工喂养的孩子会在2-3个月食欲旺盛,如果不加控制,会导致肥胖或厌奶。每天的牛奶控制在900毫升以下,如果一天喂6次,每次不超过150毫升。

4.规律的大小便

孩子大小便一般每天3-4次大便,小便20次左右。培养孩子规律的大小便,使得孩子胃肠活动具有规律性,孩子膀胱的储存功能和括约肌的收缩功能也能得到锻炼。

父母可以把睡前、醒后、吃奶前后、外出前、回家后作为大小便的固定时间。把尿时候,父母放松身体,嘴里发出“嘘嘘”声。大便时候,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捕捉孩子大便的信号:孩子玩耍时候突然出现身体不动,脸发红,表情发愣,腹部鼓劲等现象,说明孩子想大便,父母可以发出嗯嗯声。

大便的时间,可以是吃奶后不久。吃奶可以使孩子的肠蠕动加快。

5.剪指甲

孩子指甲长得快,容易藏污纳垢,使孩子感染细菌,还容易使孩子抓伤自己。长指甲容易劈裂,孩子指尖出血。给孩子勤剪指甲。孩子吃奶时,或者睡着后,给孩子剪指甲。

6.孩子被蚊虫叮咬

孩子被蚊虫叮咬,可以用芦荟擦拭。家里可以养一盆芦荟,少浇水,多晒太阳即可。为了防蚊虫,家里还可以养一些驱蚊的花草:茉莉、万寿菊、除虫菊、薄荷、薰衣草、丁香、天竺葵、百里香等。

7.睡觉

2-3个月的孩子睡眠时间12-20小时不等。只要孩子饮食正常、睡的香、睡醒以后精神好、身体发育正常,就是正常睡眠。不要使劲摇晃让孩子睡眠,很危险。3个月以内的孩子头相对较重,颈部肌肉很软弱。遇到震动不能利用自身的发射性保护自己,很容易使孩子头部受到震动。容易引起脑震荡。

孩子睡眠不好从细节上找原因:睡眠环境、饮食(是否没吃饱或者口渴)、衣着(是否穿的太厚)、大小便(尿布是否该换了)、睡眠规律(白天是否睡得多,导致晚上过度清醒,是否腹胀)、疾病(是否患有感冒、消化不良等疾病,是否腹胀)。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睡眠。

8.运动:身体力量增强

训练孩子:抬头、翻身、手眼协调能力。

二、认知能力

1.视觉能力:对颜色感兴趣

孩子比较喜欢看红、黄、绿、橙、蓝色的东西,对红色最敏感,看到后很快做出反应。

2.听觉能力:初步区分音高

听觉发育比较快,听到声音后把头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还能初步区别音乐的音高,父母应该多和孩子说说话,适当让孩子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促进孩子听觉发育。

3.嗅觉:回避刺激性气味

闻到特殊气味会受到惊吓,并本能的回避。让孩子闻一闻清淡而没有刺激性的各种气味,否则孩子会嗅觉萎缩。

4.味觉:喜欢甜味

2-3个月,孩子味觉很发达,对酸、甜、苦、辣、咸的感觉都很灵敏,尤其喜欢甜味。

5.语言

多和孩子说话,孩子也会咿咿呀呀初步反馈。


更多的,关于孩子0-1月各个月的饮食和运动、认知能力培养建议,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春蚕妈妈”,一起讨论人生最重要的事:培养孩子!😊


春蚕妈妈


0~1岁宝宝吃奶量标准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五到六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

九至十二个月: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判断哺乳量的方法

宝宝的奶量够不够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学会下列“五看”,就知道哺乳量适宜不适宜了。

(1)看哺乳次数。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期间有2~3次软大便。

(3)看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

(4)看体重。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

(5)看神情。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妈妈增加乳量的方法是让宝宝早吸吮、勤吸吮如果妈妈的泌乳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宝宝就会出现母乳不足症状,如体重增长迟缓、脱水、低血糖、大小便量少等。

人工喂养奶量计算公式

采用人工喂养的婴儿一天需要喂多少奶,如何调配奶粉,父母们都应该掌握。

奶量的计算公式:一日奶量=100×[110×体重(千克)]/86

简便的算法:一日奶量=128毫升×体重(千克),知道了一日的奶量,还应该学会奶粉的调配方法。

具体方法:

按体积配制:由于奶粉的表观密度为0.5~0.6克/毫升,因此冲调时应按奶粉与水一比四的比例,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冲调。如果你注意奶粉的包装,在上面均可以找到不同月龄奶粉的用量、调配方法,每日喂养次数以及其他的相关事宜的详细说明。

按重量计算:由于8斤鲜牛奶可制得1斤奶粉,故冲调时按1份牛奶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恢复成牛奶,但需称量,故这种方法不太实用。


常州海之声助听器中心


没有恒定标准,因为每个宝宝都不一样的,不要套用标准,主要还是自己观察和揣摩宝宝的反应。

如果宝宝主动松开奶头,或者喂奶后就睡觉了不哭不闹,这就是吃饱了,不需要再强喂。等过3、4个小时或者孩子因为饿哭闹的时候再喂。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有其它问题欢迎关注我随时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