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懂车帝原创 产品] 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市场逐渐开放,虽然国内的造车技术没有跟上国际主流水平,但是得益于德国大众、法国标志、美国通用汽车等公司在国内的合资企业,让中国技术人员系统的了解到了一台现代化民用车的制造流程,一些有“野心”的企业家正在蠢蠢欲动。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吉利豪情——民营车企的第一台量产车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李书福还是个“泥腿子”,通过在大街上给游客拍照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又涉猎了冰箱、建材、摩托车等行业。李书福发现,建材与摩托车都太容易被模仿了,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而汽车是个稀罕物,80年代的汽车只有“三大三小”的国企能够制造,民企造车宛如天方夜谭。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不过执着的李书福并不在意民企不能造车这种传统观念,但是摆在他面前有两个难题,一是没有技术人员,二是没有造车资质。没有技术人员还算简单,李书福通过摩托车生意攒下了不少的资金,买了几台豪华车与技术人员一起拆解,了解汽车构造,最终得出了他的结论: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在和技术人员攒出了“吉利一号”后(奔驰与红旗的结合体),李书福认为自己的技术准备的差不多了。他无意间了解到,四川德阳监狱监狱长也是德阳监狱汽车厂的厂长,这家汽车厂虽然停工了,但还是保留了汽车生产目录,能够生产两厢轿车。和同时期很多民营车企一样,吉利通过收购这家停工的汽车厂弄到了一份“黑户口”,不过总算能正式造车了。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吉利1号

1998年8月8日上午8点,在浙江临海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吉利第一辆二厢轿车豪情下线,这辆车前脸有些像奔驰,车型模仿的是夏利的车身和底盘,发动机是天津丰田发动机公司为夏利配置的丰田8A发动机,变速箱由菲亚特生产。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吉利豪情下线

虽然工厂有一些在汽车工业有过工作经历的员工,但是由于质量体系不严格,工人素质参差不齐,第一批100台吉利豪情基本都属于残次品,甚至无法通过漏雨测试。无奈之下,李书福只有销毁这批车,开始猛抓质量,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决定,吉利也正式的走向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吉利豪情后期车型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北京吉利大学

扎扎实实的定价,自己投资建立吉利大学培养人才,这一切都为后来收购沃尔沃汽车,成为国内第一大民营汽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这一点来说,李书福确实抓住了当时国内汽车价格高昂、没有研发话语权等问题,成就了今天的吉利汽车。

奇瑞风云——民企造车中最早家喻户晓的产品

早在1958年,芜湖江南汽车修理厂向新中国交上了一台“江南牌”三轮汽车,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就和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尝试与一汽合作造车失败后,芜湖人决定自己造车,不求人。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与李书福从头到尾自己干不同,芜湖当地政府造车是得到安徽省政府大力支持的,因此资金并不是当时奇瑞汽车的问题所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安排当时芜湖市市长助理詹夏来全面负责建立芜湖汽车生产厂的工作,并确定了汽车生产厂的发展哲学为“拿来主义”,缺什么人就挖什么人。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詹夏来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尹同跃


既然要挖人当然从老乡开始“下手”,詹夏来找来了当时还在一汽大众做车间主任的尹同跃,他二话没说就欣然同意来到芜湖建设自己家乡的汽车事业。尹同跃提议用“奇瑞”二字作为品牌名称,意为“出奇不意,带着瑞气”,这一品牌得到了詹夏来的首肯。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人才搞定了,还差技术。奇瑞花费2980万美元的高价从英国威尔士引进了一条福特汽车公司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而同期引入的国外技术人员由于态度不佳,并且总是要奇瑞签订不平等条约,尹同跃一气之下把这些外国人赶走,自己干。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西雅特TOLEDO

经历了千辛万苦搞定了发动机的生产线,现在还差车身与底盘。尹同跃在一汽时就是负责捷达项目的车间主任,他很清楚捷达底盘的性能,但是他也明白大众是不可能出售捷达的底盘技术给奇瑞的。所以“曲线救国”的办法就是找到西雅特汽车公司买来了TOLEDO车型的全部技术,也算是蹭到了捷达技术的边缘。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1999年12月18日,奇瑞的第一台车奇瑞风云正式下线,新车定价为8.8万元。同期的吉利豪情价格虽然便宜,定位上却是两厢微型车,而同为紧凑型轿车的大众捷达价格高达十几万。不过此时的风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没有户口。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也许是濒临破产的车厂都被吉利、比亚迪买完了,奇瑞没有能够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黑户口”,自己造的车只能在省内售卖,因此只能通过入股上汽的方式获得户口。不过奇瑞总算能够在全国销售自己的风云汽车了,并且获得了成功。

比亚迪F3——出租车大军当时的首选

90年代末,王传福的比亚迪公司已经是电池行业的巨头之一了,比亚迪公司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此时的王传福认为做电池不是长久之计,开始寻求转型。他的想法和李书福一样,汽车行业产业壁垒高,一般人做不了(现在汽车的产业壁垒可真没那么高了)。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此时的秦川汽车因为资金不足的问题寻求合作伙伴,这正好与比亚迪的需求不谋而合,并且秦川汽车拥有研发和制造福莱尔与奥拓的经验和技术,就连生产线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到了2005年,比亚迪已经掌握了秦川汽车99%的股权。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在拥有造车资质的头两年,比亚迪并没有急于推出新的产品,仅仅在福莱尔的基础上推出了改进车型。此时的比亚迪正在更新基础设施,并且开始逆向研发新车。王传福将目光投向了此时已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上风生水起的丰田花冠,通过逆向研发省下了很多研发经费。

这些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 盘点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车型(下)

制造上比亚迪采用“人海战术”,用较为便宜的人力取代昂贵的机械设备,同时诸如座椅、雨刷这样的配件也均由比亚迪自己制造,极大的降低了成本。2005年,第一款真正为比亚迪打开汽车市场的F3车型就这样诞生了,7.38万元的起步价就能买到一台有着丰田花冠外形的轿车,这迅速的为比亚迪打开了市场。

前期回顾

不难发现,民营企业造车在初期均发生过没有准生证的问题,并且这些民企早期的产品质量均不尽人意。不过依靠民企决策灵活的优势,吉利豪情、奇瑞风云与比亚迪F3均完成了自己的时代进程,为自己的企业继续发展留下了生机,而我们也希望自主品牌的汽车能够熠熠生辉,越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