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曹操在冥間遇到羅貫中------ 不笑你差評


話說羅貫中在地府活的很是愜意,每日這條街開個講座,那個殿堂授個課。炫一炫他在陽世的作品如何火爆至極,圈粉達億。惹得一眾大小,紛紛每有照面,必羅教授、羅老師稱之。羅貫中很是受用。

當曹操在冥間遇到羅貫中------   不笑你差評


這日,羅貫中正閒座飲茶山亭,忽然一聲驚雷響過,天昏地暗,暴雨驟至。稍傾,雨微,氣色復明。卻見亭前站了三個人。當先一人赤面長鬚,一襲綠袍。後面兩人一紅袍一白袍。紅袍者年邁五旬,細目長髯,氣度不凡。白袍者三十出頭,劍眉朗目,英氣逼人。 羅貫中一看,這打頭一位不是關二爺還能是誰。當下一掐大腿,疼。趕忙揖手,笑語:“敢問足下莫是漢壽亭候關爺否?”


三人已走向亭中,綠袍人回禮揖手,道:“先生何方高人,知我姓名。我三人因事出遊,忽遇雷雨,迷路此間。叼擾之處,還望見涵。”


羅貫中心顫,我靠,見真人了,關爺端的威武。忙疊聲相讓:“關爺快請亭中坐,吾有好茶以奉。” 三人入亭,撣衣互座。羅貫中自一番忙碌,亭後取來茶具。


關公道:“先生勿忙,我等稍歇便走。還末請教先生大名,此間何地?”


羅貫中笑如春風,心道,待我報出姓名,關爺還不得給我個大躬,謝我給他於陽世美顏之功。


當下起座欠身,對三人拱手,說道:“不才姓羅名本,字貫中,性情散淡,只喜好些文墨,自當娛趣。”

當曹操在冥間遇到羅貫中------   不笑你差評


言罷,睨眼望向三人。但見關羽風目已張,睛透喜意,雙手已欲作勢打拱。此時卻聽得“噗”的一聲響起。原來是那紅袍者正啜茶入口,聽到羅貫中話音,手一抖,嘴一張,一口茶竟全噴了出來。


“你說什麼?你是羅貫中,敢問《三國演義》可是你的大作?” 紅袍者睜目盯向羅貫中,說道大作二字時,吐音還格外重了些。


羅貫中看那紅袍者吃驚模樣,心道莫是遇到同好喜研古史、舞文弄墨之人,當下又抱拳道:“正是小可拙作,胡亂寫來。”


“哈哈哈,好一個胡亂寫來!”那紅袍者突然大笑了幾聲,笑聲中卻透出一股悲愴之氣。笑聲甫畢,突然站起身來,掄圓臂膀,一掌向羅貫中揮了過來。 這下變起突兀,羅貫中哪有防備。“啪”的一聲脆響,已是結結實實捱了這一掌,登時座凳翻處,人重重跌倒在地,鼻血也流了出來。


“曹公勿怒。”眼見紅袍者作勢又要向前,關公疾出手拽住。


當曹操在冥間遇到羅貫中------   不笑你差評


“豎儒害我!”紅袍者被關公架住,猶自掙脫欲前。伸手戟指羅貫中道,“吾且問你。吾與你可有世仇、可有前怨。你一本《三國》,信口胡編,把吾寫成大奸大惡,極盡黑筆。想我曹操生前受萬人敬重,死後卻在冥界受盡譏諷,全是拜你這支禿筆所賜————”


羅貫中跌坐在地,目瞪口呆。見關羽死死拽住曹操,一時近不得前。狼狽爬起,待要解釋緩言幾句。


此時卻見那白袍者站起,口中說道:“曹公且息怒,有話咱慢慢與他談。”同時伸手向曹操拉去。可是手將到曹操身前,卻抓向了關公的臂膀。關公一受力,曹操一支胳膊便騰了出來,當下又是一掌向剛站起的羅貫中摑去。


這一掌,此情景之下,羅貫中已先有些防備,連忙抽身後退,但也“啪“的一聲響,打在了羅貫中左臉頰,只是比上一掌輕多。 掌擊之下,羅貫中連退數步。卻見白袍者腳後跟一挑,坐凳翻到,直向羅貫中身後滾去。 這下後退的羅貫中正被坐凳絆倒,後背著地,又餘勢再翻,重重跌倒在山亭一角。


關羽急眼了,大聲道:“曹公,周都督,你們這是幹什麼!都是有身份的人,有什麼氣,什麼話,不能好好說嗎?” 那白袍者眼一翻,又坐回原處,瞪著羅貫中。曹操也被關公使勁按回到坐凳上,猶自胸口起伏。


關公上前扶起羅貫中,滿臉歉意:“先生受苦了,今日我三人參加三國研討峰會,迷路此間。不想讓先生受此委屈,關某深感疚愧。且請入座。他二人再有不禮,關某定當動怒以阻。”


四人落座。曹操道:“且看雲長面上,吾不在動手。我只問你,打你當知何因?” 羅貫中抹了一下鼻血,惶恐強言道:“羅某拙作確有對魏王抑壓之意。可是那只是寫的話本、演義而已。若書中無善惡對立,矛盾相疊,話本難成哦。”


“敢情他人為善,吾為惡,你這是什麼道理!”


“唉,若你為忠,蜀吳為惡,當權當政者,又會責罪我,鼓惑天下,皇帝是人人可搶可做的,這書怕也不好面世啊,誰想後人看了,都深信以為真史。” 羅貫中書生氣濃,一番話本想辯解和寬慰下曹操,情亂之下,又意不達詞。曹操聽了,又欲起身出手。關公趕忙死死按住。


“腐儒到是狡辯的很。也罷,想我曹操當日為全軍生計,也有屠城之孽。想是該有地府中還遭數劫之報應。我與你多多計較,到顯我氣量小了。我已掌你兩下,氣也算出。你知道要是之前尋見你,定會殺之而心慰。現在三家每每峰會相論,到底戰亂是誰家禍因最大。已歷時65屆討論,莫得正解。今66屆在即,我等三人,正是去峰會會場迷路此間。我本有氣,孫劉又是隻派代表參會,明顯不重視課題討論。打你兩掌,也該你倒黴,心鬱之氣已出。”


關公接話道:“曹公,你看你又責怨上了。不是說了嗎,我家主公正得風疾,不便出門嗎?” 曹操道:“大耳朵染疾在身,紫髯孫也得病,咋就這麼巧呢?”說罷,眼睛望向白袍者。


白袍者手捻茶杯道:“年年峰會,年年扯皮。誰不想管轄下百姓安居樂業,誰又願戰火連天。可是為王稱尊者,一統天下,誰又都想即然有實力,為何要平白的捨棄。我周公瑾算是看透了,什麼爭王圖霸安天下,求功名,都是虛的。若讓我陽世再走一回,我只求能與小喬擇一山間竹林,平淡相守足矣。”說畢,周瑜抬眼望向遠處,似有所思。


“哎,我說,周郎這可不是你哦,以前峰會,我說我要是見著羅夫子,非捅三刀。你咬牙說,你捅就得三十六刀。今兒你可很沉穩哦。帶刀了嗎。沒刀我想辦法給整一把來。”

當曹操在冥間遇到羅貫中------   不笑你差評


白袍周瑜爽聲笑道:“我比你倆早離陽世,冥界悟道卻比你倆要深。什麼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我已逐淡。況你與關侯其實也素知我心胸曠達之人。今與誣我黑我之人多多計較,反顯我錙銖必較,氣小之心。凡事不求全,知我者,知我足矣。”


羅貫中始知白袍者乃周瑜周公瑾,今見其容,儒雅英氣不說,一股大智慧盡現雙眸。想到前時著文時,為突出諸葛亮之神明,多有構陷周瑜,心下不由生出幾分愧然。待要說幾句敬奉之話,卻見周瑜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搖扇品茶。一時又自覺慰話不知從何說起,不由尷尬萬分。


此時,天邊陰雲又現。關羽起身道:“今日讓羅先生多受委屈,關某代二位給你賠個不是。還望先生多多海涵。有機緣,關某定當相邀先生參加三方論罪論功的峰會。我等叨擾有加,今且告辭,後會有期,先生多多保重。”


言畢,關公先羅貫中躬身抱拳。羅貫中趕忙抄手以還。忽的一聲炸雷響起,驟雨盆下。羅貫中再抬頭時,亭中已空無一人,唯自雨聲連連。

當曹操在冥間遇到羅貫中------   不笑你差評


我是愛看古書愛侃大山的散發弄舟,歡迎同好關注交流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