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楊振寧的理論很重要,具體是怎麼重要?

星宇飄零2099


懂行的都說楊振寧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科學家,甚至可以說楊振寧與牛頓、愛因斯坦是同一級別的大神。但是他到底做出了什麼成就,以至於行內人士對他給出如此高的評價?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搞清楚,就算上網去查閱相關資料,多半還是被一大堆晦澀的理論以及公式搞得雲裡霧裡。因此,本文將以儘量通俗簡單的語言,來讓大家瞭解楊振寧到底有多牛。

“宇稱不守恆理論”

先來看一看“宇稱不守恆理論”,大家都知道,楊振寧和李政道在1957年因共同提出這個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那麼這個“宇稱不守恆理論”到底講的是什麼呢?

“宇稱”是和我們所熟悉的“電荷”、“質量”一樣性質的物理量,“宇稱”這個物理量是描述基本粒子的某種性質。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所謂“宇稱”就是指“一個物體與它的鏡像對稱”。

舉個例子,小明站在鏡子面前,鏡子裡面就有他的鏡像,鏡子裡的小明和小明本人一模一樣,但是左右互換了,當小明舉起右手的時候,鏡子裡的小明是舉起了左手。好了,現在小明右手裡有一個小球,當他將小球向左邊拋出的時候,鏡子裡的小明也將小球拋出,但方向卻是向右。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兩個小球的運動方向相反,但是它們都遵守了牛頓運動定律,最終會沿著同樣的運動軌跡落地。我們也可以設想一個場景,在現實中兩個一模一樣的人相對而立,他們按照上述方式來拋出一個小球,不用說其結果也會是一樣的。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到,牛頓運動定律對於空間反演是不變的,也就是說這個定律具有“宇稱不變性”,而這個過程就被稱為“宇稱守恆”。同樣的,其他的物理規律也似乎完美的“宇稱守恆”,在“宇稱不守恆理論”提出之前,“宇稱守恆”是科學界的一條鐵律,科學家們認為任何物理規律都具有“宇稱不變性”,一個物體在受到任何力的支配過程中都“宇稱守恆”,這就像“蘋果總是垂直的落向地面,而不是飛到空中”一樣的顯而易見。然而楊振寧和李政道卻打破了這條鐵律!

我們都知道宇宙中存在著四種基本力,即電磁力、引力、強力和弱力。經過深入的研究,楊振寧和李政道發現了在弱力的作用下,“宇稱”表現出了不守恆的現象,這一理論隨後得到了實驗的證實。“宇稱不守恆理論”可以說是物理學上的重大革命,有多重大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當今的科學界,有人證實了“光速其實是可以被超越的”,那會有多麼大的影響!而“宇稱不守恆理論”乾的是同樣性質的事,不同的是這個理論是被證實了的!你說牛不牛?然而,這並不是楊振寧對物理學最大的貢獻。

“楊-米爾斯理論”

用同一套理論來描述所有已知的物理現象,這是物理學追求的終極目標。比如說世界中存在著很多力,如壓力、摩擦力、支撐力、浮力、彈力……等等等等,這些繁雜的力讓人眼光繚亂。但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到19世紀末,這些力已經被統一為引力和電磁力了。其中麥克斯韋方程組統一了光、電、磁,而引力則由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來描述。

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即牛頓的經典力學是對的,麥克斯韋方程組也是對的,但是它們之間又是相互矛盾的。在這種情況下,大神愛因斯坦站出來了,他用一個全新的框架統一了這兩者的關係,這個框架就是“狹義相對論”。然而引力並沒有被統一進來,於是愛因斯坦之後又提出“廣義相對論”來描述引力。

愛因斯坦的後半生一直致力於統一電磁力和引力,但他沒能做到。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理學又出現以更加複雜的局面:憑藉著先進的科技,科學家們已經可以將原子核“掰開”了,然後他們又發現了兩種力,即強力與弱力。

原來以為世界上只有兩種力:電磁力和引力,而且科學家們都沒有將它們統一起來,只能分別以麥克斯韋方程組描述電磁力,以廣義相對論描述引力。好吧,現在居然又憑空多出來兩種力,你說科學家們的頭大不大?

在這種複雜紛亂的情況下,楊振寧提出了“楊-米爾斯理論”,他通過一個非常巧妙的模型,完美的統一了電磁力、強力、弱力!四大基本力,“楊-米爾斯理論”一口氣就統一了三個,你說牛不牛?事實上,“楊-米爾斯理論”自問世以來,幾乎主導了整個物理學的發展,在過去的日子裡,有7個諾貝爾獎都是頒發給找到了“楊-米爾斯理論”中預測的粒子的科學家,甚至有人驚呼:“不是諾貝爾獎帶給楊振寧榮耀,而是諾貝爾獎因楊振寧而閃光。”

而事實上楊振寧擁有著13項的研究成果,其中的每一項都具有“諾貝爾獎級別的潛力”,如下圖所示。

綜上所述,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完全可以與牛頓、愛因斯坦媲美,他無愧於“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稱號。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魅力科學君



楊振寧理論的重要程度雖然不一定比得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但卻也是人類物理學皇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未來人類很可能靠著這顆璀璨明珠過上高水平的生活,就像現在的我們靠著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樣。

每年的諾貝爾物理學都代表人類物理學在過去一年中重大發現或突破,但獲獎者往往是老年物理學家居多,雖然楊振寧是在35歲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的,但比起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55歲的平均年齡來還是非常年輕的。



然而正如愛因斯坦獲得諾獎的光電效應比不上後來創立的相對論一樣,楊振寧獲得諾獎的“宇稱不守恆”也比不上後來名震天下的“楊-米爾斯理論”,因為後者直接統一了四大基本力中的強力弱力和電磁力,一舉將愛因斯坦晚年的夢想實現了四分之三。

一個正確的物理學理論可能在其誕生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內無法給人類生活帶來實質性的進步和好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總會找到將理論變成技術的辦法,幾百年前的電磁理論轉化成電氣技術就是最好的例子。



楊振寧理論重要就重要在它為後來的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定了基礎,這樣一來人類就能用一個套理論去約束三種基本作用力,進而為將來大規模利用其他粒子做鋪墊,要知道人類所謂的高科技只不過是變著法子玩電子罷了,而除了電子外還有若干微觀粒子等待人類去運用去開發,而楊振寧的理論就是鑰匙。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有句話這麼說:數學研究超越了現今社會科技水平500年,物理理論超越現金社會科學水平100年。

所以,楊的理論我個人認為至少需要50-100年才能在應用物理發散出璀璨光芒!

其實我們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1905年提出,而基於質能方程研發的原子彈在1945年完成。

1687年提出的牛頓力學,蒸汽機直到1785年才改良完成。

18世紀富蘭克林建立了電學,但是在19世紀也就是1878年電燈才發明。

1864年麥克斯韋建立電磁學,而無線電在1899年才首次成功。

1911年盧瑟福首次開啟核物理學,迄今核物理學的應用還在蓬勃發展,可查一下ct、無縫鋼管探傷、核磁共振、放療的應用年份。

有興趣的還可以搜一下薛定諤,基於量子的應用到現在還是初級階段!


稍噴勿躁


楊振寧先生有兩大重要的理論,一個是宇稱不守恆理論,事實上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當中,宇稱守恆定律被奉為金科玉律,但楊振寧和李政道卻發現,在弱相互的作用下,宇稱是不守恆的,但宇稱守恆定律不僅在當時深入人心,且找不到一絲一毫的破綻,於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論文並未得到很大的反響,

後來華裔科學家吳健雄女士做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證實了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稱確實是不守恆的,於是此消息被放出來之後,整個物理學界都沸騰了,因為宇稱不守恆定律雖然只在弱相互作用下成立,但這已經足以改變整個物理學發展了,因為它會影響到物理學的方方面面,徹底改變人類的認知。

第二個理論是楊米爾斯理論,楊米爾斯理論是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理論之一,它的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相對論,我們都知道大自然中很有很多的自然現象,這些自然現象的背後,又是各種各樣的定律,像是光學,聲學,熱學等,但科學家們反覆在思考一個問題,能不能又更少的物理學定律,去解釋不同的自然規律呢。

答案是能,科學家們經過很長時間研究之後,發現宇宙中的所有的物理現象,天文現象,自然現象,都是由四種基本力引起的,這種力分別為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

但此時科學家們又開始思考,既然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四大基本力引起的,那麼這四大基本力會不會是一種東西呢?

於是人類又嘗試著將這四大基本力統一在一起,那麼迄今為止,楊米爾斯理論可以描述除了引力之外的三大基本力,所以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種植恆星


具體說這些天給一帶一路吉爾吉斯斯坦建築景觀教玄空立向設計實踐,因該國地廣人稀獨家獨立建築同古代中國類似。五節課要完成如下內容

玄空氣場對宅的時間效應週期變化,三元九運循環規律和2,24山量度。3,天盤九運山水星系統,4,楊振寧的宇稱數模型 5,巒頭景觀與理雲。本文專論楊振寧的宇稱數模型

風水研究課題的方向是如何用現代科學與傳統觀念碰撞出火花,學界稱為新範式。道人下山重入學界做玄空風水,論文發表2005正與楊振寧領導一場大反傳統文化的風暴。於是開始關注宇稱守恆與不守恆定律的基本區別和宏觀界面與粒子層面的自相似。這裡涉及到兩種分形邏輯發生器,洛書分形發生器和楊振寧理論物理從左右對稱到奇偶對稱相關參考文獻。從而意識到楊振寧李政道可以不引用外國人的研究成果,直接從洛書後天卦序引起奇偶對稱。

楊公注意到這個天理循環二十年大週期和年週期,月,日,時的時的分形微結構,此分形思維的最早定義是大唐太宗文皇帝在他編制的書法字帖《聖教序》裡用王羲之的集字道出比西方人的分形定義早了千多年。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末馳而成(造)化。





在上面的圖片中,楊公在《天玉經》開門見山規劃了玄空飛星遊戲理論。道人的奉獻是將這相隔千年的中國傳統與中國科學聯合在一起,一改玄空風水的神秘
,作為案例分析與隨便從網上一例,夭盤八運造子山午向宅。風水大師不是都可以練成四川李的招術的,那用道人的模型一目瞭然。此例屬江西二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山星來於巽卦:故順飛,而水星來於震逆布九宮,一個蘿蔔一個坑,秩序井然了。

可以理解如果不是楊振寧諾貝爾獎講座中介紹的奇偶對稱守恆定律,外國的景觀風水設計師根本不可能在五個學時裡掌握這亇純屬中國傳統文化的玄空風水


天觀易3階控制論創新


1,牛頓未發現萬有引力本質!2,愛因斯坦未證明質量為什麼會使時空彎曲!3,霍金未說明奇點為什麼會產生!4,法拉第、麥克斯韋未說明電磁力產生的本質!5,楊叫獸未說明那3種基本力的具體產生過程!6,量子理倫與相對論一樣:分不清波與粒子的本質,更弄不明白投骰子是可以算出來的!7,什麼熵增、超玄、M理倫這些小學生理倫不多說了,同樣問題!我一句話就可以證明她的根本錯誤,使其回家學牛犁田!8,朕完成“宇宙統一論”後很孤獨[耶][耶][耶][耶][耶]


蘇聯呂布


懂行的資深人士都覺得老楊牛的一塌糊塗,不懂行的噴子罵的老楊一塌糊塗!


鍾正觀先生


對於楊振寧的理解大家太大眾化了,能真正理解楊的理論的中國不會超過1000人,而且我保證這些人不看頭條。


無聊00003


和物理大師楊振寧有關的物理理論有:宇稱不守恆原理、楊-米爾斯理論、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李-楊相變、楊-巴克斯特方程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基礎物理學,和我們現實生活影響較小,但是如果你認真瞭解的話,也就認識這些理論的重要性,它們影響了人類對這個世界本質的認識。

關於楊-米爾斯理論

1954年楊振寧和米爾斯提出楊-米爾斯理論,我們知道當今物理學界的終極目標就是統一四大基本力,它們是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和萬有引力,而基於楊-米爾斯理論物理學家可以直接統一除萬有引力外的其它三種力,這簡直相當於物理學的終極目標完成了四分之三。由楊-米爾斯理論預言的中間玻色子已經被發現,中間玻色子是傳播弱相互作用力的矢量粒子。正如愛因斯坦一樣,雖然他因為光量子假說取得諾貝爾獎,但是其最重要的科學貢獻是相對論,楊振寧雖然因為宇稱不守恆取得諾貝爾獎,但是其最重要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

關於宇稱不守恆理論

宇稱不守恆原理是中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它是中國人第一次捧起諾貝爾獎的原因,但是我們又很少了解它的意義。宇稱不守恆原理由楊振寧和李政道於1956年提出,並由吳健雄用鈷60實驗驗證。我們知道我們的宇宙從表象到內在聯繫都充滿了對稱性,比如一個圓、一個原子、一片雪花、一片葉子、一個人等等都是一種對稱的物體,在物理規律方面,動量守恆、能量守恆等等都是對稱性的一種體現,所以在宇稱不守恆原理沒有發現之前,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這個世界是對稱的,也就是說宇稱守恆才是正確的。關於宇稱不守恆現象我簡單描述一下,假如有一個微觀粒子在照鏡子,我們從上方觀測,發現它是順時針旋轉,那麼在鏡子中它肯定是逆時針旋轉,但是如果從這個原子中向上發射一個電子,按照常識來說鏡子中的原子也會向上發射一個電子,但是如果你發現鏡子中的電子方向時向下呢?這就表明對稱性被破壞了,現在我們找兩個物理參數完全一樣的原子,這就相當於把鏡子中的原子拿到現實中,此時我們在讓它們發射電子,發現和鏡子中的現象一樣,這就是宇稱不守恆。宇稱不守恆的發現撼動了"基本物理定律應在時間上對稱"的認識,正如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時空的認識。


網絡上關於楊老的負面評論很多,但是他的科學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我們要以平等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感謝瀏覽,我是漫步的小豆子,歡迎關注。


漫步的小豆子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是所有高樓的根基,雖然我們只能看到高樓的雄偉壯觀,但他們都是基礎的頂力支撐。

自然科學也是一樣,所有自然科學,特別是應用科學都是建立在基礎科學的根基之上。

我們在初中開始學習物理時,首先就要學習牛頓力學,因為牛頓力學是整個宏觀經典物理學的理論基礎。同樣,楊振寧先生的理論,實際上就是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之一,如果這些現代物理基礎理論一旦成熟,影響人類科學技術的不僅是宏觀物理學,還會影響微觀物理學,甚至影響人類對世界的重新認識。

當然,現代物理學有別於古典物理學,其基礎理論也要遠遠複雜於牛頓力學。我們只要上過初中就會討牛頓力學瞭解一二。但對於現代物理學基礎理論,就是大學畢業,甚至是研究生畢業,若不是這類專業,可能也只有模糊的理解。這也就是以揚先生理論為一代表的現代理論物理學的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