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怎麼說,有沒有什麼讀起來像夢一樣的或是意識流的文學作品可以推薦呢?

秦瀟銘


意識流作品當中最著名的要數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了。整部作品共分為七大卷,內容十分龐大,但又毫無中心。

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鮮明飽滿的人物,更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的只是一個名字叫馬賽爾的“我”,一個從小體弱多病,敏感異常,而又患有重度失眠症的“我”,藉著我的回憶,我的追尋,我的所見,我的所聞,以及我的大量的心理感受,以回憶的代價追溯如夢似幻般枯燥乏味的人生。

可以說,這是一部極其枯燥乏味,卻又重要非常的著作。更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因為其時間跨度之長,結構規模之龐大,人物刻畫之細膩,皆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一流。

當然,我沒有堅持讀完它,如果你能夠做到,請給我回個信,我要給你瘋狂豎大拇指。😂


鏡海停舟


1.《南柯太守傳》, 唐·李公佐作

講述了槐安夢(南柯夢)的故事。古人淳于棼,夢入槐安國,被招為槐安駙馬,拜為南柯太守。生兒育女,建功立業,榮耀顯赫,逍遙自在,歷二十餘年。一夢醒來,皆成泡影。常比喻世事如夢,富貴易失,一切都是空歡喜。

2.宋人編纂的《太平廣記》內容五花八門,包羅萬象,既有神仙鬼怪,又有歷史人物,既有小說,又有野史,時間跨度也很大,上起先秦兩漢下至北宋初年。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釋藏﹑道經等﹐引書約400種。有興趣可以看看。

3.《聊齋志異》中也有很多“夢境”,可以瞭解一下。

4. 說到意識流,就讀讀王蒙的《春之聲》吧。沒有貫穿全篇的故事情節,主要藉助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境、聯想和下意識的活動,創造出某種典型意境,反映出社會生活和人的心靈奧秘,向人們傳遞著春天的信息。





半支蓮6


《追憶似水年華》(1913-1927)是公認的意識流小說的奠基之作。


由於個人對於意識流的小說閱讀的並沒有多少,對於其類型的作品也知之甚少。但好在總讀過或者知道幾本。

就像開頭提到的《追憶似水年華》,但我並沒有看過。

對於此問題,個人比較想推薦村上春樹的"青春三部曲":

《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以及《尋羊冒險記》


後兩本我還沒有時間拜讀,但《且聽風吟》目前已經讀完了。

書中內容很亂,前後節奏完全沒有我們經常所閱讀那種類似章回體小說或者有完整主線的小說那般,講述了1970年8月8日到1970年8月26日“我”與鼠,酒吧邂逅的斷指女孩之間發生的事情。

但書中所表達的主題,我以為是"距離"也可以稱之為尺度。

如書中開頭的第一句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絕望。

從事寫文章這一作業,首先要確認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間的距離,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從作者上述的這段話,更加印證了這本書的旋律。

魯迅曾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距離感其實一直都存在,且無法消除。但即使這樣,我們也必須且只能這樣活下去啊。

回答完畢,請指導。


是阿布啊


中國香港作家劉以鬯的《酒徒》是意識流佳作,亦是現代華文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大導演王家衛也借用了裡面的故事,拍攝了電影《2046》。

這本書出現大量如夢囈一般的文字,彷彿作者在捕捉某些時刻碎片化的意識。整體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作家,寫的嚴肅文字沒人欣賞,為了生活不得不寫一些武俠或者香豔離奇的文字。為此,他不停地用酒精麻痺自己,又不停地為了幾文酒錢而出賣自己的文采。

摘錄文中的一段句子:

生鏽的感情又逢落雨天, 思想在菸圈裡捉迷藏。 推開窗, 雨滴在窗外的樹枝上眨眼。 雨,似舞蹈者的腳步, 從葉瓣上滑落。




小溫狗的文藝社


像夢一樣的作品虛實相間,正是虛幻的那部分讓我們對世界有了美好的憧憬。像夢一樣的作品我讀過最好的書之一便是《雪國》,作品的主角島村追求兩位女子:葉子和駒子,他所追求的兩位女子都是他所幻想出來的,讀這本書猶如我們年輕時所追尋的美好愛情那般,恍如之間就像夢一樣。


川端康成


這本書值得一讀,仔細讀完跟隨主角島村的視野,享受島村所追尋的夢幻愛情。之所以我認為這本書讀起來像夢一樣,和作者本人的寫法以及作品所表達的愛情觀有關。


《雪國》的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的作品注重感傷、虛無的情景,他非常注重人物細膩的思想感情,在他筆下的島村所看到的兩位女子有很多虛幻的影子,而且川端特別注重極致的感官之美,所有的感覺交相輝映,形成統一的美感。


島村不關心真實的世界,他只關心他心目中理想的世界。他欣賞駒子身上的高貴品質,一種脫離於俗套的品質,島村想要和駒子形成精神上的歡愉,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島村想要的是駒子的“靈”。駒子是一位善良懂得知恩圖報的人,但當他和駒子發生關係後,駒子身上的“靈”也在島村的心目中消散了。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島村碰上了葉子。這裡就突顯出了川端極致的感官之美,葉子在島村的視角里都是通過聲音、遙遠的旁觀來構建心目中葉子的形象。葉子開始和島村交往,葉子想要島村帶她去東京,這份請求瞬間打破了島村心目中所建立起來的距離感。


島村似乎活在夢境之中,他一開始想要追求的是精神上的高貴伴侶,但最終還是和島村發生了關係,這份關係的發生直接導致他和駒子關係的決裂,因為島村心目中幻想的精神戀愛不存在了。


葉子的出現,讓島村重新喚起了希望。但一旦接觸到葉子的肉身,靈魂又何處安放呢?所以葉子只能在火災中犧牲,永遠的留在了島村的心裡。


總結

《雪國》這本書還是給了我很多的震撼。我讀完的感覺就像做夢一樣。但是也有很多現實參考的意義。就拿我來說,一開始我喜歡過小學的一位女同學。情節還真的頗似島村眼中的葉子,當時自己年紀也小,就一直覺得她是非常完美的。


這兩年來陸陸續續聯繫過,卻發現她其實沒有那麼好,一切都是我所幻想出來的。那一刻,我就像島村那樣,感覺愛情破滅了。其實呀,一切猶如夢境。那個女孩還是一直那樣一直存在著,只不過是我個人心中幻想的那個女孩子不見了。



那我們看這本書的意義又在哪兒?川端留給我的啟迪則是,美好的愛情其實一直存在,只不過一切都要以對方的特質而存在,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地方,善於發現對方的優點並欣賞,對於自己的另一伴也不要有太高的奢望,畢竟都是人,不是神。


有時候,就應該適當的減少自己的幻想成分,不如把那份對美好愛情的期望留在心底。就像駒子抱著火災中犧牲的葉子那樣,美好愛情的期望永遠留在了島村的心理,雪國裡只留下了駒子。

成長伴書行


讀意識流作品,不能省略的人就是伍爾夫,她寫作手法細膩,作品讀起來如痴如醉。

比較推薦的是她的一本代表作《海浪》

  她用睿智深刻而精美的辭藻使讀者感到一陣陣充實的暈眩塞滿了身心,詞語的秘流彎彎曲曲地滲入髮膚,以至於要爆炸,要蒸騰。

  海浪對內心世界的描寫紛如畫卷一般徐徐展開。伍爾夫擅長的意識流手法在揭示人物瞬間心理活動方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只有深深浸入在無限的意識中才能領會這些詞句的美妙,是一種感性的癲狂,同時一刻也不脫離智性的明晰。



雪飛188836876


不怕你不高興,其實你想讀的書就是小說閒書,不想費腦筋,說的高深而已。



三省堂主凌雲逍遙


讀過王小波的小說嗎?


道dao


讀《莊子》,莊周夢蝶。


懋啟


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