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农村五六十岁的人出去打工是怪象吗?他们那么大年纪为什么背井离乡?他们愿意吗?

用户4970855215017


形执比人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60岁以上的人,外出打工现象不断增加,主要是以下原因,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健康程度相对较好,身体状况比实际年龄好得多,还能应付一些相应的非体力活,如当保安,打扫卫生,酒店、饭店摘摘菜,洗衣碗筷等工作。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子女在城市工作,或者在城市务工,父母也跟着进城生活,父母为减少子女的经济负担,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三,在农村种粮食,风险大,收益低,不如在城市务工实惠。


亮剑3549


谁愿意,我62岁,今就在重庆渝北一工地看门,重活干不了,看门还去来的车洗,半夜也有车进出,每月2千多。养家胡口,上有父母95。下有子孙,外有人来客去,送礼至少20O元。其它无来路,这就是农民。说起农民,59一60年吃不饱有我,读不到书有我,文化大革命学不到知识有我,生不到二胎罚款有我,有劳力争不到钱有我,有钱没力去争有我,背十公里交工粮有我,农业学大寨开山打石有我,进山扛木料背煤有我,农民老来没工资也有我。


牧羊犬曹


我五十六岁了属龙的,在工地上干了将近四十年了,从前工资低挣的少,农忙季节还得回家帮着收种,要是碰上黑心包工头工钱都拿不到,一年忙到头也就混个一家人温饱,所以到现在给孩子们都结了婚盖了房儿孙满堂之外没落下什么积蓄,只有拖着一身的病痛坚持在工地上干活挣钱,孩子们都没有太多的收入,所以一家老小的杂花钱包括电费水费天燃气费等等一切都要从我的工钱里开销,老伴的药钱,我的药钱,孙子孙女的药钱,都是要我出的,现在我除了以上的开销还要攒下以后的养老钱,不然以后干不动了我和老伴的养老可就成了问题了!我现在最怕的是一家人别生大病,再就是自己千万别出意外,只要能再干十年就能攒下和老伴的养老钱,平平安安的渡过一生最好了!希望苍天保佑我吧!


曾氏七十六代


现在都掀起了农民进城的高潮。辛辛苦苦打一辈子工,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在县城买一套房子就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如今人的平均寿命又延长了,五六十岁的人,一般上面都还有老人,这就存在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养几代人的压力。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们夫妻拖着三个儿女在外面打工一二十年,回家只能买了很偏远的一套房,现在两个女儿嫁了,还有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在外人看来我们家很轻松了,可我觉得苦不堪言,真正的压力还没开始,儿子还没结婚,结婚倒用不了多少,大不了十来万。关键是在重庆买房,一百多万,从何而来,大学毕业刚开始也就两三千块钱一个月。不说是要父母全部负责,二三十万总要凑吧!并且老公还有七十多岁的父母。我们都沒有技能,只靠卖苦力,种地更沒什么钱。所以,作为五六十岁的人,也不再年轻,要长途跋涉去奔波劳累,实属不容易,也是没办法,现在身处大城市的压力大得很!我跟老公商量,明年还是又打工去哟,毕竟外面的工作比家里好找,工资也要高!唉!还真有点不想再去奔波了,但又没有办法的了!





今生有缘来相会


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好,五六十岁的人不算老人,干点力所有在及的工作是好事。


九月九日8


为什么说是怪像?这不是很正常吗,六零后的人,身体状况应该还可以呀!我是六四年生人,五十五了,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一定比我强到哪去,他们能做的,我也一样能做,我能做的,他们也不一定能做了!我是一名没证的电工,现在还能爬杆作业呢,大部分时候都是带电作业(220,380),多年来,还没有出现过失误呢,哈哈哈,(出失误就要命)!你问愿意出去吗?当然愿意呀,能挣钱补贴家用,身体又能承受,就当是跳广场舞了,又少了很多家庭琐事,何乐而不为呢?


李学志19


当今社会,5、60岁还算不上说是老人,这个问题问得有所不符常理。人生自古以来就称之为做做吃吃,虽然到了这个年纪按理是子孙洒,满堂,小辈们会说不要出去了,身体最要紧,但是人必要动,只有多运动才会长寿。其二,是人生的惯律,哪怕是家里最富,出去打打工比在家里开心,再说坐吃山空,谁会说我钱太多了用不完了,这句话我从未听说过。其三,不要说是农民,就是城里人也是如此的,我旁边有个叫张建杭,今年73了还在干活,一头百发,问他为什么还要去干活时,他说房子还没有卖好,小的那个↖,儿子老婆还没有讨好。


老山羊231156581


很正常的啊我外公都75了一样给人家做建筑小工,我们都不同意叫他去做钱方面也不缺,外公不是钱不钱事钱给多少无所谓,就是没事做家里无所事事,不做事在家就是一日三餐打打牌很无聊,去工地就不一样了人多说说笑笑一天就过去了过得充实后来我们就随他去了,只要身体健康安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也不拦住了,



念伱一生


农村五六十岁人外出打工不是怪象,是农村人的劳动风格,因为农村人自己知道,他们年老没有退休金拿,养老问题是难已解决,倒不如乘着不老不少的身体健康的时侯外出打工赚点钱,一方面自己用,另一方面留着养老用,以减轻儿女赡养的压力,这些老人爱劳动,在别人眼里说他们不会享福,这话错也,他们是出于无奈,无办法,养老问题不得解决才走出家门外出打工的,


王则纯


农村五六十岁的人出去打工是怪象吗?五六十岁的人是我国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时出生的,兄弟姐妹多,小时候大多吃不好、穿不暖,是吃苦受累最多的一代人,好在成年后赶上了改革开放、土地承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大多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刚要能喘口气的时候,接着遇到供养子女上大学、买房结婚的大消费时期,这对于土里来土里去、外出打工的农民来说,是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到现在儿女们成家了,钱也花完了,手里养老的钱还没有着落,不得不背起行囊再次出发,趁着身体还行,多挣点钱养老。

作为子女,要知道父母一辈子的不容易,该回家看看就必需回家,该给父母养老钱一定不能落下,人要懂得感恩,不能让父母受苦受累再受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