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年羹堯擁有多少兵力,為何能長期要挾雍正皇帝?

殷詩妍


在雍正皇帝在位的前期,年羹堯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年羹堯曾經率領清朝的大軍,在青海地區與準噶爾部的軍隊激戰。與此同時,年羹堯開始以此為資本,對雍正皇帝展開了長期的要挾。無外乎自己手下有軍隊為資本而已,那麼,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出現了,當時,年羹堯能夠調動多少軍隊。為何能夠對雍正皇帝進行長期的要挾,其實,年羹堯手下的軍隊不少,但是能夠真正調動的卻不多。

公元1722年,69歲的康熙皇帝去世。隨後,雍正皇帝繼承了皇位。在雍正皇帝登基的初期,自己面臨著很大的威脅。老八集團在京師蠢蠢欲動,隨時都有可能發難。老十四在西北地區指揮與準噶爾部的戰爭,手下擁有大量的軍隊,堪稱是虎視眈眈。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切斷了西北大軍的後勤供應線,從而迫使老十四返回京師奔喪。但西北的戰爭還必須繼續打下去,由於這個位置至關重要,雍正皇帝必須選一個心腹擔任。
其實雍正皇帝的心腹並不多,想了一遍,會打仗也只有年羹堯。最後,年羹堯被派往西北地區迎戰。年羹堯當時可以指揮青海、甘肅、陝西和四川等地的駐軍,總兵力有20萬萬。認真地說,這是清朝軍隊的一半家當,幾乎主力全部出動。由於自己手握重兵,而且正在與準噶爾部作戰。年羹堯有恃無恐,對雍正皇帝提出了很多過分的要求。首先就是軍需糧草方面的要求,年羹堯要求的數量非常大,雍正皇帝幾乎是掃倉庫供應前方。
第二就是用人方面,年羹堯經常給雍正皇帝上書,表示某某官員不能用,或者某某官員應該提升等等。由於正值戰爭期間,雍正皇帝滿足了年羹堯的要求。但是按照雍正皇帝的性格,肯定早就記仇了。在擊敗準噶爾部的進攻之後,年羹堯更加的驕狂,感覺自己是雍正皇帝的恩人,皇帝如何賞賜自己都不過分。年羹堯平時的生活非常奢靡,對其他的官員吆五喝六。認真地說,沒有一位皇帝能夠容忍自己的官員這個樣子,除非皇帝本人被架空。在中國古代社會,只有皇帝吃飯還能被稱為用膳。年羹堯吃飯也被稱為用膳,而且比雍正皇帝的餐桌豐富得多。至於后妃侍寢,這被稱為翻牌子。年羹堯本人妻妾成群,而且也是翻牌子。對於這些情況,雍正皇帝不會不知道,皇帝在等待機會。對於年羹堯的要求,雍正皇帝儘可能的滿足。久而久之,朝中大部分官員都開始仇視年羹堯。尤其是隆科多等重臣,與年羹堯是面和心不和。即便年羹堯的兒子過繼給了隆科多,也沒有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
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例如韓信、白起、藍玉等等。當然,懂得明哲保身的大將也不少,比如唐朝名將郭子儀等等。在西北的戰爭結束之後,雍正皇帝的地位也已經基本穩固,年羹堯的好日子也到頭了。雍正對年羹堯的處理有點貓戲老鼠的意思,比直接殺了年羹堯還過癮。年羹堯的地位如同過山車那樣,一點點下滑。最後,雍正皇帝命令年羹堯自殺。言而總之,那些戰功赫赫的大將應該懂得明哲保身,否則肯定會成為皇帝清洗的對象。


風塵素人


年羹堯麾下最多時指揮著約20萬大軍,而且都是大清帝國比較精銳的能征慣戰之師。但這並非年羹堯驕橫跋扈的主要根源,實際上他真正仰仗的是自己的軍事才能和前期雍正對他的高度信賴和倚重(甚至到了放縱的地步)。

眾所周知,雍正即位之初不僅朝堂之上暗流湧動,整個西北地區都局勢也十分緊張——特別是雍正元年青海爆發羅卜藏丹津叛亂,而後者與清朝世仇準噶爾汗國關係密切,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儘快平叛,雍正或將再次面臨康熙年間數萬準噶爾火槍騎兵直搗京師重地的可怕一幕。

但問題在於——康熙執政晚期的財政虧空已經十分嚴重,等到雍正朝用兵西北時,持續5載的戰爭更耗費白銀超過5000萬兩,而且這還是經過一系列改革整頓,清廷財政收入狀況已經有所好轉後產生的支出。

而年羹堯臨危受命趕赴西北平叛之際,正值雍正上臺初期國庫最空虛的時候(還要考慮當時巨大的後勤壓力——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嚼基本要靠內地千里轉運,耗費極大),因此前者速戰速決就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事實證明年羹堯的確不辱使命,他僅用數月時間就將羅卜藏丹津叛軍殲滅,一下子穩定住了本已搖搖欲墜的西北局面。

更重要的在於,年羹堯的軍事勝利還大大鞏固和提升了雍正帝的皇權與朝政影響力,為之後雍正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奠定了民意基礎。這就難怪雍正對年羹堯簡直可以用“感恩戴德”來形容——要求子孫後代牢記年羹堯的豐功偉績,還在奏摺硃批寫下一段今人看來也牙酸肉麻的話語:“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皇上主動提出要給自己“分權”,年羹堯當然也就順水推舟變得愈發驕橫了。

縱觀雍正一朝,善於治國理政、銳意革新的文臣和封疆大吏很多,但能獨當一面、克敵制勝的優秀將領卻少得可憐,年羹堯作為優秀將領的“稀缺價值”在清廷危難之際由此得以充分體現。

年羹堯的軍事才能出眾還有一個旁證——雍正4年前者被賜死後,又過了5年在和通泊之戰中,輕敵冒進的2.4萬清軍被準噶爾汗國揍得幾乎全軍覆沒,僅剩2000餘人逃回,此役被西方史學家斯塔爾稱作“19世紀以前清軍最大敗績”。

試想如果年羹堯還活著,他會犯下如此簡單、草率的用兵失誤嗎?可惜歷史無法重演。至於說年羹堯要挾雍正,也遠沒到蓄謀造反的地步——事實上,他雖然擅權跋扈,但對雍正一直還是很忠誠的。更何況,清朝中央高度集權、八旗與綠營分立的軍政體制,以及西北駐軍依賴內地後勤供給的致命弱點,都決定了年羹堯不敢也不可能背叛雍正。


網言軍事


飛揚跋扈,居功自傲,雍正帝確實一段時間依靠他,寵著他,他掌控著20萬大軍,堪比國內一半的主要兵力,漸漸地,年羹堯功勞大脾氣大,太高調,不死也得死了。

年羹堯有多趾高氣昂?他賞給下屬官員軍官物品,下屬必須磕頭謝恩,他主管西北地區軍政時,發給總督和將軍的文書,本應平級的來往公文,擅稱“令諭”蒙古的諸王見他也要跪拜相迎。雍正派給他的御前侍衛,他當奴僕使用。雍正的聖旨到了西寧他的大營,按道理官員迎接聖旨都要三跪九叩,這個年羹堯不,直接就拿了詔書……類似事情數不勝數,即使和雍正在一起,“御前箕坐,無人臣禮”,雍正心中頗為不快。

雍正確實很寵幸他,畢竟幫助大清國平定西北、西藏,為大清國立下不世之功,雍正爺給他賞了一等公,他坐鎮西北,並參與雲南政務,成為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除了年羹堯管轄範圍內的區域,諸多省份的官員任免,年羹堯的意見是雍正很重要的定奪依據,雍正把年羹堯視為自己的“恩人”和心腹,對雍正來說,年羹堯這樣的人才,有個十幾個這樣的封疆大吏,國家還愁治不好嗎?

雍正對年羹堯的寵幸幾乎是古來人臣罕能相匹的。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入京,獲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等非常之物,十一月,又賞加一等男世職,由年羹堯次子年富承襲。年羹堯妻子生病,雍正都再三關心和贈送藥品,年羹堯的家人時刻受到雍正的特別關照,甚至為了賞給年羹堯新鮮的荔枝吃,雍正嚴令驛站務必6天內從北京送到西安,堪比唐明皇向楊貴妃送荔枝。

漸漸地,年羹堯也居功自傲,志得意滿,做出了很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漸漸地,就讓雍正帝逐漸警覺和嫉恨,最終年羹堯一落千丈、家破人亡。

年羹堯進北京城,經過直隸總督李維鈞的地盤,直隸總督乃大清國督撫之首,天下第一封疆大吏,可在老年眼裡就是個奴才,他讓李維鈞大老遠地就出城跪迎,然後大搖大擺地經過,以至於雍正帝后來收拾完年羹堯,轉頭收拾李維鈞,說你當年不是和年羹堯一夥的嗎?看你那慫樣,辦了!李維鈞就從位子上滾蛋了。

還有很多因素,基本上就是老年太高調了,然後麼,就悲劇了。


雲中史記


這是在講笑話麼?年羹堯何時長期要挾雍正了?雍正時期,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鼎峰,說白了,當時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要挾雍正,甚至在雍正面前連大氣兒都不敢出。所謂的年羹堯要挾雍正,根本就不存在。

年羹堯是雍正的心腹之臣,曾在平定西北的過程中做出過重要貢獻。雍正對自己和他人要求嚴苛,但卻也是個非常感性的人。雍正喜歡誰,也真的是會掏心置腹,甚至都會說出些令人肉麻的話來。比如雍正曾在年羹堯奏摺硃批中寫道:“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此話今人讀之,頗有些“酸”“麻”之感。

不過,雍正用人亦不糊塗。他深知年羹堯具有智謀,善於領兵,因而對其十分倚重。然而,隨著年羹堯權勢日益煊赫,自己也開始變得居功自傲,並且結黨營私。這一點,雍正都看在眼裡。於是,權傾一時的年羹堯,離著死也就不遠了。

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年羹堯指使陝西巡撫胡期恆參奏陝西驛道金南瑛。而雍正則明確指出,年羹堯任用私人、亂結朋黨。此事標誌著雍正對年羹堯徹底失去信任,同時開始著手懲治年羹堯。此後,年羹堯在賀表中將“朝乾夕惕”四字誤寫成了“夕惕朝乾”。

於是雍正借題發揮,在解除和調離了幾個年羹堯的心腹官員後,解除了年羹堯的川陝總督之職,命其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不過,年羹堯還未到杭州,便被下獄,接受會審。最終,年羹堯被冠以九十餘條重罪,於雍正四年被處死。

年羹堯任川陝總督和撫遠大將軍時的兵力,也是根據作戰安排時常變動的,但最多時應該有二十萬精銳。不過,這些軍隊並非效忠年羹堯,而是效忠其身後的雍正。所以說,在君權至上的雍正朝,哪裡有什麼臣子長期要挾皇帝一說?這種說法本身就沒能認清歷史。


史海爛柯人


年羹堯在雍正初年勢力達到頂峰,任川陝總督和撫遠大將軍,是煊赫一時的重臣。因為戰爭局勢不同,清朝派往西北的軍隊也在不斷變化。如果做個粗略的估計,最多時能將近二十萬左右吧。

不過,需要明白的是,這批軍隊並非屬於年羹堯一人,而是由各級將領分別統領,最終由年羹堯統一指揮。更為重要的是,年羹堯的背後,實際上就是雍正。說白了,這二十萬大軍最終還是屬於雍正的。

提問者稱,年羹堯長期要挾雍正,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可能是因為看到年羹堯手統領重兵,便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吧。真實的歷史是,年羹堯確實有些居功自傲和結黨營私,但卻遠未能達到要挾雍正的地步。

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高度發展,而且雍正朝歷來被視為君權強化的頂峰時期。在這樣的形勢下,所有的權力都集中於雍正一人之手,並由其委派官員去落實具體政策。從這一角度來看,年羹堯不過是雍正遙控指揮的木偶。

年羹堯的才幹,是不可否認的。沒有本事的人,也走不到這個地位。但是,縱觀數千年的歷史,又有幾個臣子能永遠得到君主的新任呢?年羹堯的風光,自然有其自身努力的結果,但歸根到底,還是雍正的垂憐。同樣,年羹堯的身敗名裂,也取決於雍正。

面對日益驕狂的年羹堯,雍正失去了耐心,甚至對其反感。於是,便趁機發揮,就因為年羹堯在賀表中顛倒了幾個字,便被撤去了川陝總督和撫遠大將軍之職,改調杭州將軍。牆倒眾人推,此後各級官吏紛紛參劾,雍正很快又下令將其下獄治罪。

就這樣,叱吒西北的年羹堯,瞬間淪為了階下囚。更為耐人尋味的是,這個被雍正視為股肱之臣的年羹堯,竟犯下了九十餘條重罪,其中死罪便有三十多條。後果可想而知,雍正“開恩”,給年羹堯留下了全屍。

說到這裡就會清楚,其實歷史上的年羹堯,從未長期要挾雍正,他既沒有那樣的想法,更沒有那樣的勢力。成敗榮辱,不過是受一人掌控而已。


夕陽下的晚楓


號稱“沒有王爵的西北王”“沒有相位的宰相”的年羹堯,在雍正前期可是炙手可熱,翻雲覆雨的人物,不過結局還不算太慘,自盡而終。

年羹堯就是一個奴才,一個雍正皇帝圈養的寵物。他能長期要挾雍正皇帝,額,醒醒吧,根本不是同等級的對手好嘛。

年羹堯的飛揚跋扈為誰雄,其實都是雍正皇帝的恩寵罷了,沒有恩寵後,你看他的待遇從天上摘星星給你都行,沒有利用價值,丟到閒置地方圈養自殺而亡。

1.恩寵造就年羹堯的成功: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所謂“得位不正”上位清朝第五位皇帝,號稱清世宗。作為孤臣上位成為孤皇的雍正,對於原來他的藩邸的奴才年羹堯那是天然的信任,還有個年貴妃在吹著枕頭風。

最主要的是雍正皇帝初登大位之時,身邊沒有人能夠掌控西北大將軍這個職務,你不可能在讓大將軍王胤禵去掌軍權,雖說胤禵與雍正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胤禵一開始就跟著八爺黨混的人,豈不是生禍亂於西北,得不償失。

年羹堯作為新手上位,在西北戰事屢屢不順之時,打戰花費如流水,但雍正皇帝還依然在後方咬牙堅持,只為了雍正皇帝初年之時,能夠有一場戰事能夠證明與轉移九子奪嫡遺留的矛盾。

當青海戰事勝利之時,雍正皇帝對於年羹堯那可是稱呼為“恩人”,簡直就是人在艱難的時候,雪中送炭的般感激。雍正皇帝說:“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都要和他一起傾心感激年羹堯,並說“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稍有負心,便非朕之臣子;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民”。這簡直就是情人之間的私信對話了,那肉麻到你臉紅。

其實雍正皇帝就是想把年羹堯一起打造完美情人般君臣關係,可是怎麼可能呢?

年羹堯功高蓋世,權傾朝野的時候,雍正皇帝就已經規勸過他,臣子得名容易,終名善終難,需要謹記。他對年說: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雍正就像受傷的女人般,你既然不想要這樣如魚得水的君臣關係,那就把你打成亂臣賊子的標籤,永遠不得正名。

雍正皇帝一紙詔書把年羹堯撤掉西北撫遠大將軍,調任杭州將軍,簡直就是空有虛職的將軍,但咱們年將軍仍然不改做派,一如既往地往深淵邁步走。

最後年羹堯被雍正皇帝以剝官削爵方式,以狂悖專權等92款罪名,最後年羹堯沒得玩了,只能自殺身亡。

年羹堯仍然只是雍正皇帝奴才,不過被圈養的肥廋,乖不乖,聽不聽主人的話的狗,生殺予奪的大權一直都雍正手上,想要造反與威脅雍正,那只是他個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歷史伴讀小二


首先第一個問題,年羹堯在西北任上可直接和間接調遣的各部馬步炮兵最多之時大約二十三萬左右,各地抽調為戰兵服務的各種輔助人員大約四十至四十五萬人。問題的關鍵在於這是年羹堯可以調遣的部隊,不是他擁有的部隊,雍正年間清朝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度日趨完善,是不可能讓任何一個朝中將領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部隊成為軍閥的,這些參戰的軍隊在當時只是從各地調集而來臨時配屬於年羹堯指揮,他們和年羹堯之間並不是真正的從屬關係,年羹堯對他們也只有臨戰指揮的權利,所以年羹堯也就談不上擁兵挾持皇帝了。


我個人認為年羹堯一生也不可能有過想

要挾雍正的想法,他也沒有要挾皇帝的資格,這點他是清楚的。因為西北戰事一結束他對參戰的軍隊就失去了戰時那種臨戰集權指揮的權利了,部分參戰部隊也開始返回原駐地。這時候他在西北的作用只是鎮撫地方罷了。

至於他悲劇性的結局,完全是他對雍正這個主子沒有了解透徹。雍正上位經受康熙的多年考驗,歷經重重困難,那時可以說做事做人戰戰兢兢,因此上位之後個人情緒難免表現的起伏過大。加上西北戰事關係國運,如此大任交與年羹堯可見對他期望非常高。期望越高要求就越高!年羹堯取得了西北之戰的勝利,雍正固然激動,但是他認為他同樣也給與了年羹堯非常高的獎勵和榮譽,年羹堯今後也要做個當世肱骨之臣才行,可惜年羹堯迅速的讓他失望了,在西北戰事取勝後不久,年羹堯迅速的腐化墮落,囂張跋扈,後來更是強行插手地方行政及吏制,結黨營私,觸動了雍正的底線,使得雍正認為他辜負了自己的信任,傷害了帝王對他的相懿之情。因此才最終落得了可悲的結局。


火紅色的葫蘆


  說到雍正皇帝,他算是在大清朝眾多皇帝中,最被人低估與忽略的一位皇帝,正如大家所說的“康乾盛世”“康乾盛世”的,雍正皇帝就夾在他們中間,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可他卻有著巨大的承上啟下作用。大家都知道,他的皇位也是來之不易,經過了殘酷的“九龍奪嫡”爭鬥,兄弟相殘,才坐上了皇帝。在爭奪皇位過程中,年羹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十分擁護雍正,正是他的極力擁護,雍正才能夠順利即位。

           雍正皇帝

  年羹堯,字亮工,康熙年間進士,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可見雍正皇帝對他的重視與仰仗。但雍正皇帝對年羹堯的態度又非常複雜,起初非常的信任,但是隨著年羹堯的私慾膨脹,驕縱無禮,雍正皇帝開始慢慢警惕,到最後步步打壓,直至列舉92條罪狀,讓年羹堯留全屍死去。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真是如題所說那樣,擁兵自重,要挾皇帝致死的?大家要知道,在雍正時期,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鼎峰。所以就並不存在這種情況,兩者都是相互利用罷了,一個看你能打仗,可以幫忙平定西北、蒙古部落的混亂戰事,加強與鞏固自己的皇位,一個則乘機藉著自己是當朝皇帝的“大舅子”在加上皇帝的器重,步步緊逼,私慾膨脹,驕縱無禮。

             十四阿哥胤禵

  在康熙皇帝在位時的中後期,西北的準格爾部屢次騷擾大清國,再加上康熙帝有意將皇位傳給十四皇子,讓其立下軍功,於是命十四子胤禵率兵攻打,十四子胤禵去後沒過幾年,康熙皇帝病故,四子胤禛(雍正皇帝)隨即繼位,後遣十四子回京奔喪,再加上與心腹——時任陝甘總督的年羹堯協同合作切斷了西征大軍的後勤補給線,使其無法興兵爭位,十四子無奈回京,雍正皇帝命年羹堯接任十四子職務,統帥軍隊繼續對準格爾部作戰,至此年羹堯的權利達到頂峰。

                年羹堯

  年羹堯到達西北之後,自己能夠指揮的軍隊也有20多萬,隨後年羹堯以糧草、軍餉不足為由,讓雍正給自己輸送更多的糧草,每年打仗花費了巨大軍餉,其中有一部分進入了自己的口袋,他的地位明顯也發生的變化,高於普通的封疆大吏,對於那些總督、巡撫都呼來喝去,至於那些四五品的中級官員,甚至說殺就殺,他任人唯親,在軍中及川陝用人自專,稱為“年選”,形成龐大的年羹堯集團,這已經涉及到了人事任用,雍正雖然很生氣,但還要依仗年羹堯平叛,只能忍下來並答應他的要求,但是這時候雍正已經對他懷恨在心了。

  平叛後,年羹堯以皇帝的功臣自居,行為更加專橫跋扈,不僅把其他的官員都當成自己的下屬,對他們肆意支使,還有很多的逾越行為,吃飯叫用膳,送給下屬東西叫賜,只有皇帝找后妃侍寢才能叫做翻牌子,年羹堯妻妾成群,自己找妻妾侍寢也叫做翻牌子,雍正面上表現的滿不在乎,並提醒過多次,仍然不為所動,此時的年羹堯,志得意滿,恃寵而驕,卻不知道自己在死路上越走越近了。

  雍正皇帝先將年羹堯的親信全部革職,緊接著免除年羹堯的撫遠大將軍官職 ,改任杭州將軍,這樣一個明顯的信號放到了官場,大小官員在牆倒眾人推的原則下紛紛上表彈劾其罪狀,文武百官還列出年羹堯所犯的九十二條罪名,最終讓年羹堯留全屍死去

   

  從年羹堯自身而言,他的死確實有點咎由自取。他自恃功高,妄自尊大,擅作威福,絲毫不知謙遜自保,不守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已為輿論所不容;而且他植黨營私,貪贓受賄,“公行不法,全無忌憚”,為國法所不容,也為雍正所忌恨。這就犯了功臣之大忌,勢必難得善終。

   

謝謝大家查閱 歡迎指正 關注“劉家五叔”,與“劉家五叔”一起談古今趣事!

  


劉家五叔


年羹堯爵列一等公,文職雖貴為一品大員,但武職上,撫遠大將軍是個虛號,其實不過是個加銜總督,並沒有太多的軍隊可以調動。

清朝分九大總督。總督裡職權最高的是直隸總督,年羹堯這個陝甘總督,在當時來講管轄範圍只有陝西、甘肅兩省。陝甘總督的地位並不高,在九大總督裡,排倒數第二。

總督直接掌管的部隊稱為督標,這是年羹堯可以直接調配的部隊。一般調動部隊要通知兵部或軍機處,否則可能遭到彈劾。當然了,年羹堯要是想起兵造反,肯定不管這些了。

陝甘的其他部隊,比如有將軍管理的駐防八旗,年羹堯是無法調動的;綠營兵,年羹堯只有一半的權力;再其他的部隊,都不歸年羹堯管轄。

也就是說,年羹堯頂多能直接調動一督標軍隊,三營,按清朝軍制的人數,最多不過三千人,甚至更少。再加上其他由心腹、親信管轄的間接能調動的部隊,大約能攬到一兩萬人也就到頭了。

在當時,真正調動軍隊根本輪不到年羹堯說話,因為年羹堯的上頭還有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西北的軍隊其實應該說是屬於胤禵的勢力。

換句話說,年羹堯並非是靠軍隊力量來威脅雍正的,不然,後期雍正也不敢動他。

老十四胤禵擁有20多萬軍隊,可是後勤卻被卡在年羹堯的手裡。胤禵奪儲失敗、跟雍正兄弟失和,但仍不敢發動叛亂,就是因為朝廷可以立刻切斷對西征大軍的糧草供應。

在這一層面上,年羹堯本是雍正的保障。

除此之外,老十三鐵帽子怡親王胤祥和隆科多也都有兵權在握,雖然少了點,但跟年羹堯能調動的軍隊比起來,自保綽綽有餘。年羹堯若想靠自己那點兵力威脅雍正,那是痴心妄想。

關鍵在於,當時清朝正在與準噶爾部作戰,再加上胤禵,這是外患;而內部還有八爺黨在找雍正的麻煩。這兩件事,都是耗費精力巨大且時間長久的鬥爭。

雍正靠的就是年羹堯來抵消外患,胤祥和隆科多來抵消內患,雖然不足以全部抵消,但至少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即使雍正當了皇帝,他的寶座也並不穩,很容易被人掀下臺。

雍正二年時,雍正跟老十四胤禵的矛盾也挑明瞭。奪儲失敗、兄弟失和,這個時候,八爺黨這一邊已經幾乎耗盡了雍正的精力,對於胤禵,雍正自己幾乎是無可奈何的,全仗年羹堯幫助牽制,並且還要兼顧準噶爾部的軍況。

可以說,這正是雍正最為難、最沒辦法的時候。但偏偏就是這時候,年羹堯完全失控了。年羹堯也很清楚雍正的現狀。這時候,年羹堯提什麼樣的無理條件,雍正都不敢不滿足他,任憑年羹堯各種要挾,只求他能牽制住胤禵和準噶爾。

也因此,這時候年羹堯搞出的任何一個狀況,都相當於在雍正的心上紮了一刀,令雍正恨死了趁火打劫的年羹堯。

年羹堯希望這場“大火”慢慢地燒,把已經焦頭爛額的雍正徹底燒到髓竭骨枯,但是他沒想到,雍正奇蹟般地迅速搞定了一切,馬上就騰出身來向他復仇了。


純鈞LHGR


年羹堯乃雍正重臣,官至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繼位。當時內憂外患,危機四伏;雍正的皇位岌岌可危。雍正用計迫使老十四從西北邊境返京奔喪,然後派心腹年羹堯接替,任徵西大將軍,率大軍赴西北邊境迎戰。雍正此計一箭雙鵰:其一,威懾十四皇子,令其不敢妄動;其二,由年羹堯率軍西征,早日平亂,穩定雍正的皇權地位。而年羹堯卻自有打算:其一,他手握重兵,有大元帥兵符在身,可調動青海,甘肅,陝西,四川等地駐軍,總兵力達204萬,相當於清朝一半的家當,幾乎是清軍全部的主力。其二,他率軍在青海地區與準噶爾汗軍隊作戰。此戰關係大清的江山,雍正王朝的穩定。因此,他擁兵自重,居功自傲,有恃無恐。以此為資本,為籌碼,無視君臣之禮對雍正進行持久要挾。提出過分要求:不斷地索要軍餉糧草,還經常給雍正上奏,要他定奪官員的任免,實則謀求財政撥款。年羹堯的貪得無厭,驕橫跋扈,使得雍正猜忌,心懷不滿,但還是一再忍讓,盡力滿足他的要求。實則安撫他,伺機而動,進行懲治。

年羹堯平定西北叛亂,班師回朝。依然本性不改,恃寵而驕,作威作福。雍正一步一步將他兵權架空,最後列大罪92條,賜他一丈白綾在獄中結束了生命,為他要挾雍正付出了慘痛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